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地方交通》2009,(7):20-20
浦东新区根据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总体要求,加快外高桥港区、川沙空港综合保税区和陆家嘴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全力推动航运、物流、贸易等产业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五大领域,即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体系、探索建立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完善现代航运发展配套支持政策及促进和规范邮轮产业发展中,完善集疏运体系是最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江苏内河航面临的对外开放、沿江开发、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等三大机遇,提出要抓紧航运设施建设,加快发展沿江经济带,正确处理好江苏沿江港与上海港关系。  相似文献   

4.
上海区域交通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一体化发展是城市连绵地区发展的必然规律,以区域协调发展的视角审视和制定城市区域交通发展战略是城市参与区域竞争、充分融入区域的必然选择。通过趋势预测、案例借鉴、横向类比等方法,提出以区域一体化和均衡服务的视角合理布局铁路通道和枢纽,构建上海五向通达的铁路网络强化区域枢纽地位,建设浦东铁路枢纽提供均衡的铁路服务;从分工协作的视角优化航空枢纽的功能,在上海浦东和虹桥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加快建设浦东机场的城际铁路系统加强与区域的对接;从转型提质的视角制定航运枢纽发展路径,促进上海航运枢纽向高端航运服务的转型,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功能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文中通过对航运服务业基本内涵与构成论述,结合当前广东省内河航运服务业发展现状,指出当前广东省内河航运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发展对策:①出台内河航运发展的政策措施;②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提高航运竞争力;③搭建现代航运交易服务的标志性平台;④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建立国际航运中心。  相似文献   

6.
航运业作为服务业的一部分,在经济发展中将占据重要的地位。本文将产业集群理论运用于航运产业,提出了航运产业集群的概念模型,建立了基于灰色关联的航运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对纽约、伦敦、鹿特丹、香港、新加坡和上海等世界著名航运中心的航运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和比较的应用研究。基于实证的研究结果表明,航运产业集群竞争力是衡量国际航运中心服务环境的一项重要指标;灰色关联度模型对航运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十分有效,关联度的大小反映了竞争力程度,对促进国际航运中心服务环境建设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一项国家战略。最近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下称《意见》),进一步指导和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通过对《意见》的学习,笔者认为该《意见》对多项长期困扰上海航运中心发展的政策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具有很强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长江航运发展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积极意义,并指出目前该黄金水道的 潜力远远没有发挥.要发挥长江航运本身所具有的优势,关健是要现实长江流城一盘棋,重点 是降低运输成本,突破点在于船舶更新.因此,必须加强长航集团与上海市及沿江城市间的沟 通和协作,建立统一有效的协调机制,交流各港的规划,相互配合,分割不同的市场面.必须打破长江航运经济滑坡的局面,把运输价格和运输服务建立在良性循环上.用优质的服务换取合理的回报.当务之急是结合长江发展集装箱喂给运输的特点,推出经济型、全航段适航、可江海直达和装备现代化通信导航技术的优化标准船型.  相似文献   

9.
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及跨国经营发展的需要,国际航运公司通过各种联合方式扩大经营规模,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面对国际航运公司全球承运人战略和联盟战略的威胁,我国航运企业顺应国际发展潮流,调整经营战略,开展综合物流服务是中国航运企业立足国际的根本之路。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推动广州低碳智网型航运中心的发展,建设更加高效环保的集疏运体系,对服务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港口集疏运体系的发展及完善对策进行了研究。首先,剖析了广州港口集疏运体系的发展现状;接着,通过与国内外著名国际航运中心对比,分析了广州港口集疏运体系发展存在的问题;然后,对国内外国际航运中心集疏运体系建设的相应经验进行了总结;最后,在对广州港口集装箱集疏运体系配流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广州港口集疏运体系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广州虽然已经具备了较好的集疏运条件,但存在珠三角水网优势发挥不够充 分等问题,因此广州需要对标国内外著名航运中心,充分吸取外地经验,致力于打造“升级版”港口集疏运体系,如实施珠江流域战略等。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长三角地区的内河港口作为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与挑战。文章采用因子分析法,选取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几个典型的内河港口进行综合竞争力比较,并对各港口自我定位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正>为适应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新的发展目标,支撑航运中心的发展,有必要进一步研究空港集疏运通道。一、国外大都市机场集疏运通道状况国外大都市机场的集疏运发展相对较成熟,借鉴其发展经验,可以给  相似文献   

13.
<正>根据国务院2020年基本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今后五年是港航发展的关键时期,将优化和提升上海港国际集装箱主枢纽港地位,巩固和发挥港航主业对区域经济和现代航运服务业的带动效应;努力形成以上海为中心、江浙为两翼,以长江流域为腹地,与国内其他港口合理分工、紧密协作的国际航运枢纽港,以及规模化、集约化、快捷高效、结构优化的现代化港口集疏运体系。内河航运作为一种传统的运输方式,具有运量大、成本低、能耗  相似文献   

14.
信息     
《上海地方交通》2009,(7):43-48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部署年内59项工作 日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推进小组召开专题会议,部署2009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工作安排。上海市建设交通委对2009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59项工作安排做出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15.
正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现状 自上海提出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以来,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根据《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15)》,2015年上海在全球十大国际航运中心中位列第六。 一是港口作业量发展。2015年上海港累计完成吞吐量71739.64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3654.68万标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战略、国家自由贸易区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面临的三大战略机遇。这三大战略相互关联、互相促进,应借助"一带一路"战略机遇,促进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开放发展;借助国家自由贸易区加快建设机遇,促进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合作发展;借助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机遇,促进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创新发展。战略机遇与实际问题并存,结合发展面临的具体问题,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现代航运服务业、加强科技创新等方面探讨了加快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以及《上海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的实施意见》,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最近公布了15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工作措施。  相似文献   

18.
1航运市场经营观念的演变 航运市场是航运企业赖以生存的空间,是企业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经营观念的变革是企业经营决策、经营方法和经营机制变革的前提.在航运市场发展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经营方法和手段,其实质都是经营观念更新的反映.因此,制定国际航运市场战略,首先就要求我们的经营观念要始终与航运市场发展的不同阶段相适应.  相似文献   

19.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上海已经向着国际化的航运中心、经济贸易中心、信息中心逐步发展。要更快的提高上海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具备一套方便迅捷的城市交通系统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那么,面临上海的交通问题,我们应当如何解决呢?总结了世界各国大城市发展建设的经验,解决上海的城市交通问题应该依靠公共交通导向的土地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20.
以国际航运市场现状为背景,分析了航运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提出航运企业应采取合适的竞争策略才能促进其发展,将航运企业适合采取的竞争策略按阶段性分为基础策略以及进阶策略两种,并对这两种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