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路特大型泥石流灾害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公路特大型泥石流是国内外迄今尚未解决的主要公路病害,具有大冲大淤、冲击路径变化不确定以及毁损作用极其强烈的特性,是公路泥石流研究及防治的核心。本文基于两相流理论建立了泥石流冲击力计算公式;遵循特大型泥石流发育特点及公路泥石流防治特殊要求建构了泥石流综合治理模式,并开发了速流结构、底埋隧道、翼型墩汇流技术及糙桩技术,并对相关的核心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成果对于彻底解决公路特大型泥石流病害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
《公路》2020,(2)
文章以滇西北香格里拉~丽江高速公路沿线的5条典型公路泥石流沟为研究对象,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在充分考虑泥石流对公路路线影响的基础上,以研究区高精度DEM为底图,基于GIS平台,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公路泥石流的危险性进行定量评价,分别计算出各条泥石流沟的危险度:上补洛大桥左侧泥石流沟为高度危险;园宝山隧道进口、黄草坝泥石流沟为中度危险;冲江河互通、彪水岩隧道与上长坪隧道之间泥石流沟为低度危险。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该方法可以作为公路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方法进行推广应用,同时可为公路泥石流风险评估、预警预报及工程治理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泥石流是天山公路最主要的地质灾害,也是迄今尚未解决的公路病害.基于天山公路泥石流爆发诱因、物源组成、岩性特征、运动规律,遵循高寒地区公路泥石流防治的特殊性,所开发的导流墙网、排导棚架结构、桩板泄流槽、导流弧形挡土墙技术,是该类公路泥石流极其有效的防治技术.根据这些单体技术结合已有公路泥石流的防治技术,构建了包括导流墙网 排导棚架、桩板泄流槽 底埋隧道及导流弧形挡土墙等结构在内的泥石流综合防治体系,有效地解决了天山公路泥石流病害的防治问题,研究结果已用于天山公路泥石流防治方案设计,也为同类型公路泥石流治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4.
青海拉脊山特长公路隧道位于西久公路西宁至贵德段中部的拉脊山下,全长9185m,按双向双车道二级公路标准设计,其中包括一座长5455m、宽10.25m、高5.Om的特长隧道。该隧道的另一特点是在海拔3200~4041m的高寒地区,泥石流、冰冻严重,设计时充分考虑了防寒保温、防水排水、救援逃生及通风照明、安全监控等设施,以最大限度保护当地自然环境、植被,实现隧道工程和周围环境和谐共存。[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公路泥石流水毁概化模式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陈洪凯  唐红梅 《公路》2003,(8):143-148
作为一种典型的灾害地貌过程,泥石流是山区公路重要的水毁类型之一。本文基于对西部公路沿线发育的泥石流水毁的调研,将穿越泥石流沟的公路结构形式概化为涵洞、桥梁和过水路面。将泥石流水毁的宏观表象概化为桥台泥石流水毁、上部结构泥石流水毁、桥台基础掏蚀、泥石流淤埋桥涵、泥石流水毁路基等类型。并用新构造应力场的观点探讨了泥石流水毁发育的宏观规律,研究成果对深入研究及防治公路泥石流水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公路特大型泥石流研究及防治新理念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作为我国一种严重的公路水毁类型,公路特大型泥石流灾害至今尚未解决,本文建构了该类泥石流研究及防治新理念,对于公路建筑物的安全与稳定、确保公路交通有序进行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认为,公路泥石流研究及防治的主要对象是具有大冲大淤性能、毁损作用强烈的特大型泥石流;必须遵循以泥石流发育机理研究为基础、防治技术研究为手段、防治工程研究为目的的研究原则;详细分析了公路泥石流水毁模式,概化分析了冲淤变动型沟谷泥石流的发育特性;开发了防治效果极佳的速流结构,运用运动状态函数法建构了速流结构设计理念,运用动力学建构了泥石流最大抛程计算理论。  相似文献   

7.
杨宏波 《公路》1999,(8):15-19
川藏公路迫龙天险路段的坍方,滑坡,飞石,路基水毁,冰川泥石流等不良地质商害十分集中,成串分布,为了避开不良地质中段,走出路基病害困境,使干道公路保持全天候通车,拟建迫龙隧道通过。隧道方案的比选,必须研究隧道洞门的可行性和隧道洞体围岩的稳定性,同时,还必须研究拟建隧道两端引道路基的病害问题。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西南复杂山区52座典型在役长大公路隧道运营10余年来逾2 500件安全风险案例的调研,以及西部高烈度地震区、高山峡谷区的国省干线运营隧道震害、崩塌泥石流等灾害的调查分析,结合境内外公路隧道安全风险相关文献,对复杂山区公路隧道运营安全风险的典型风险事件和风险致因进行细致梳理、辨识归类和分析。分析得到:建立了公路隧道安全典型风险辨识框架体系;交通事故是山区公路隧道中发生频率最高的一类风险事件,其时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空间分布上隧道洞口影响段事故高于隧道中间段;交通环境是引发公路隧道火灾的最主要的因素,需特别重视交通事故和易燃易爆品运输两大不利因素的叠加效应;复杂山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地质灾害是导致公路隧道结构性损伤不可避免的因素,但施工过程中的种种不规范行为的人为因素却是运营期隧道各种病害的重要诱因;公路隧道运营安全风险因素贯穿隧道勘察、设计、施工及运营的全过程,加强隧道全寿命周期的风险辨识、防控十分必要,才能全方位、彻底有效地提高隧道运营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西引道地质灾害特征及整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系统介绍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西引道地质灾害的地质环境,发育分布特征,对典型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成因,稳定状况,发展趋势及对引道公路的危害性作出分析和评价,根据不同地质灾害的特点,提出整治原则和相应的整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公路泥石流灾害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分析了泥石流对公路的危害及公路建设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少数泥石流难以避让;部分泥石流沟判别困难;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特大型泥石流对公路的毁灭性破坏等。在大型公路泥石流防治思想及防治措施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为公路泥石流的治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欧洲公路隧道营运安全技术及对我国公路隧道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对欧洲公路隧道营运安全思路的分析,结合欧洲现有公路隧道营运安全的调查以及对勃朗峰隧道和托恩隧道火灾事故的反思,提出了我国公路隧道尤其是特长公路隧道营运安全方面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茂县槽木沟泥石流冲毁隧道和桥梁并威胁沿线公路、铁路,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查明了槽木沟泥石流的害史灾情、测定危险区范围、划分区段并确定各区段的冲淤特征,进而完成了易发程度分析,确定泥石流的发生频率、规模与危害,明确了治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公路隧道洞门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隧道洞门的设计与施工是隧道工程的关键。通过对我国公路隧道的现状介绍,再比较国外公路隧道设计介绍,总结出公路隧道洞门的设计原则,为我国公路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疆天山公路泥石流形成环境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泥石流是新疆天山公路的主要病害类型,集中分布在北天山近80km范围内,以粘性泥石流为主。基于大量的现场调研及观测,从新构造应力场的观点分析并获得了泥石流沟轴向与新构造应力场剪切带方向一致的宏观规律;泥石流沟内物源丰富,以寒冻风化物、第四纪冰碛物及冰水沉积物为主,沿程分布在泥石流沟内;天山向西开口的喇叭形地貌格局造就了北天山显著的焚风效应,致使境内地表植被条件差、降雨量小、寒冻风化作用强烈,进而物源稳定性极差;将泥石流形成的诱发因素概化为降雨和气温两方面,明确了境内公路泥石流在强降雨后4~5h内暴发的根本原因。研究成果为天山公路泥石流的进一步研究及有效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前言公路泥石流是公路交通运输的重要自然病害之一。四川省西部(指盆地以西)地区的公路泥石流,分布广、数量多、活动频繁,危害十分严重。由于泥石流冲毁淤埋线路,毁坏、堵塞公路桥涵,造成阻车断道,妨碍交通运输的正常流通,给国民经济建设带来直接和间接的损失,是影响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本区“四化”建设中,要防止泥石流对公路的严重危害,了解现有公路泥石流的分布、活动和危害情况,研究公路泥石流的整治对策是十分重要的。笔者根据几年实地考察资料,就此问题做一初步分析。一、本区公路泥石流的分布和活动特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论述了呼和浩特市与包头市地区山区泥石流的类型,泥石流形成机制的分类以及动力特征,研究泥石流的类型和形成机制对山区公路设计及养护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山区地质背景复杂、地貌起伏大和地质灾害分布广的特点,以都汶公路沿线泥石流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系统研究都汶公路泥石流危害特点,查明公路沿线泥石流灾害的分布,分析泥石流对山区公路的影响,归纳泥石流灾害的形成条件和活动特征。针对泥石流灾害现状,对都汶公路泥石流发展趋势进行有益探讨,为山区公路泥石流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泥石流是天山公路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天山公路泥石流的机理研究主要来自对区域泥石流的研究。研究工作以点面相结合为基础,通过对天山公路泥石流3个基本形成条件(即松散固体堆积物,水源和地形)的分析,提出了天气形势、暴雨强度、前期降雨、滑坡活动、土体含水等因素与泥石流暴发时间、规模大小、流体性质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部分相关公式。从而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咕噜岩泥石流沟整治工程设计充分考虑了该处地形地貌、铁路设备的特点,主体工程采用上跨铁路三跨一悬臂框架式钢筋混凝土渡槽。工程施工时,采用再用钢轨制作拼装板凳式支撑架作为模板支撑结构,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0.
刘艺  谢明才 《公路》2004,(1):149-153
根据多年从事公路隧道设计和施工的实践经验,对长大公路隧道的火灾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对消防措施进行了论述和总结,对长大公路隧道火灾消防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