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目前列尾装置在使用中出现传输盲区问题,分析了列尾传输盲区存在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提出了在现阶段以400kHz 800MHz(非列调频率)为山区电气化铁路列尾专一信道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目前列尾装置在使用中出现传输盲区和干扰问题,分析了出现问题的原因和提出在现阶段如何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GSM-R列尾风压数据传输的几种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列尾风压数据采用450MHz无线列调的传输通道进行传输,存在着制式不统一、信道呼叫建立时间较长、同频干扰严重、传输距离受地形影响等问题。提出利用GSM-R系统的通信平台,进行列尾风压数据传输的3种方式,通过比较分析,指出实时性要求很高,采用CSD一直在线方式;适当降低实时性要求,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则采用GPRS传输。  相似文献   

4.
大秦线和谐号机车牵引采用结合GSM-R同络通信平台传输指令的1+1+可控列尾组合方式,可控列尾装置在铁路机车运行管理系统安全监控中起到重要作用,研发为列尾主机和控制盒之间提供实时,高速和可靠的数据通信传输通道的通信单元TCU(Trial Communication Unit)是提高设备可靠性的关键.本项目主要完成了可控列尾装置GSM-R数据处理模块(TCU)的设计和实现.  相似文献   

5.
王红林 《科技交流》2009,39(4):104-107
列尾装置的使用取得了良好的运营效果,但在长隧道内由于隧道壁对无线电波的阻塞效应,列尾信息无法正常传输.本文结合乌鞘岭长隧道弱场强通信问题的解决对可能的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各种措施的适应环境,对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套基本方案.  相似文献   

6.
双模货物列尾装置是采用数字制式400MHz电台和GSM-R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2种模式作为通信平台,实现货物列车尾部的安全防护。机车驾驶室控制盒与列尾主机之间的控制命令和数据的传输,可以使列尾装置在更广泛的铁路线上应用,大大提高列尾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局列尾装置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与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广雷  姚天平 《西铁科技》2006,(4):17-18,20
本文提出了我局目前列尾装置运用中设备传输、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原因,提出了现阶段如何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列尾装置运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阐述了将路局安全监察室定为列尾装置的路局主管部门、给调度所配备专职列尾调度员、将列尾装置的维修养护委托给厂家、对机车进行改造以方便列尾装置回送这四个管理方式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铁路》2007,(1):72-72
列尾和列车安全预警系统是由车载数传电台、列尾装置、便携式预警设备、袖珍式预警器和道口预警设备组成。该系统采用自动间歇循环广播发射的方式,有效地减少信息传输中的相互碰撞;车载电台采用双信道机、双电源冗余备份,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袖珍式预警器具有场强比较功能,解决了列车离去后频繁提示问题;采用适宜现场应用的汉字显示和语音提示方式。系统主要功能和技术指标符合铁道部《800MHz列尾和列车安全预警系统主要技术条件(暂行)》的规定,并能实现与同类设备相互兼容、互联互通。列尾和列车安全预警系统于2004年10月通过铁道部技术审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从现场使用列尾装置的实践出发,分别论述了目前列尾装置管理现状上的优缺点,并对列尾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实际有效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从上海铁路局列尾运用的现状入手,针对列尾运用的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减少列尾故障的对策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作者对双信道列尾主机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主控电路和电台连接方式进行了分析,设计了较为合理的接口电路,彻底解决了小范围内列尾主机出现的400MHz电台经常不能输码的故障,减小了故障率。  相似文献   

13.
以货车列尾装置设备故障多发原因作为研究对象,从设备质量、外部环境及人为因素等方面对货车列尾装置故障原因进行了统计分析,针对货车列尾装置故障频度高的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遏制货车列尾装置故障多发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西安铁路局列尾装置运用现状及在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通过建立列尾管理信息系统,统一西安铁路局列尾设备的全面使用管理,确保安全运输生产。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列车控制系统中铁路安全通信协议的机密性,消除数据明文传输存在的潜在威胁,提出了基于国家商用密码算法的列控系统核心网络加密技术实施方案。通过硬件、软件结合构建加密保护方案:在信号安全数据网子网内或子网间串接密码机,实现硬件的数据帧加密;采用三重SM4加密算法对通信报文的数据帧加密,实现列控系统软件应用数据的加密。搭建列控系统测试环境对加密技术方案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加密方案在对列控系统的业务处理能力无影响的情况下,可以有效提高列控系统重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基于国密算法的列控系统传输加密研究为列控系统提供了传输加密可借鉴的方法和应用实例,也为铁路信号系统数据的安全高效传输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当前铁路局货车列尾管理方式相对落后的现状,提出了铁路局列尾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对系统用户需求及数据源进行了分析,论述了系统建设的设计方案,介绍了列尾动态追踪和数据采集等关键技术.系统在兰州铁路局的运用表明,借助本系统实现了对列尾装置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7.
简单介绍模拟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现状,根据DMR技术特点对列尾装置数字化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DMR在数字列尾装置上的应用,对数字列尾装置进行现场性能测试。  相似文献   

18.
列尾电池性能测试仪主要完成对列尾电池的性能测试.通过对电池的充电、放电进行循环测试,得到电池的有效放电容量值,从而确定电池的优劣.测试仪由上位机和下位机两部分组成.下位机主要完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电池的充放电参数由上位机输入,再通过串行口传输到下位机,电池的充放电实时数据再由下位机传给上位机,上位机完成显示、存储、打印等操作.  相似文献   

19.
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是为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而研制的,列尾主机运用实时管理系统(简称为LWGL),可以用计算机代替人工接听,人工记录;由计算机对列尾主机的摘挂、调配、测试及维修进行实时管理.并由计算机对列尾主机进行科学调配,提高列尾的周转率.  相似文献   

20.
对客列尾装置运用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优化客列尾性能及48 V供电方式等一系列有效对策,避免客车运行途中客列尾发生故障构成行车事故,从而保障旅客列车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