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汽车》2006,(12):6-6
2006年10月27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召开了C-NCAP信息发布会。公布了首批C-NCAP试验的6款车型的评价结果,引起了生产厂家、媒体和广大消费者的极大关注。对C-NCAP这件事,绝大多数人认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进行汽车安全性能评价,对于促进我国汽车的安全性能的改进,对于消费者购车都是一件好事,希望C-NCAP能够继续做下去,而且越做越好。为了便于消费者正确理解C-NCAP的结果,我们在这里提出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汽车情报》2007,(3):19-20
继2006年10月27日首批C-NCAP试验和评分结果公布以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CATARC)又于2007年1月23日正式公布了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2006年度第二批6个车型的评价结果。至此,2006年度C-NCAP评价计划全部完成,12个车型共36车次的碰撞试验前所未有地呈现了国内市场多种品牌乘用车产品在碰撞安全性能方面的真实表现。2007年的C—NCAP计划不久即将启动,消费者将从更多车型的评价结果中获得更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14款热点车型安全性大揭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汽车》2007,(3):90-97
随着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日渐成熟,消费者选车时开始越来越重视汽车安全性能。作为媒体,我们有义务帮助读者选一款安全放心的车型。对于C-NCAP已经测试过的车型,成绩自然就是最公正的评价标准,但对于那些尚未经过C-NCAP测试的车型又当如何呢?  相似文献   

4.
杨絮  霍庆泽 《世界汽车》2009,(11):14-21
2009年9月24日,"2009年度第三批车型C-NCAP评价结果信息发布会"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举行。本次发布会除公布车型评价结果外,C-NCAP管理中心还宣布将于10—12月在各地开展以"共享安全车生活"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汽车安全主题巡展活动。  相似文献   

5.
《汽车与安全》2007,(6):10-13
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在完成2006年度12个车型的评价并公布结果后不久,2007年度的评价计划就全面启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CATARC)在今年3月至4月间已对第一批4个车型进行了试验,于2007年4月22日在上海公开发布了评价结果,又一次引起社会对汽车安全性能的关注。发布会正值上海国际汽车展期间,反响极为热烈。  相似文献   

6.
《汽车杂志》2007,(9):134-134
近日,福特福克斯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C-NCAP管理中心的安全性能测试中表现超凡,获得五星级评级,这是迄今为止最高的安全评价级别,也是同级别车型中唯一获此殊荣的车型,与此同时,发改委公布的第二批乘用车型燃油消耗量数据显示,福克斯具有同级车中最佳的燃油经济性,这两项数据的公布进一步彰显了福特福克斯卓越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杨絮 《世界汽车》2007,(9):34-35
媒体对C-NCAP的报道是消费者了解C-NCAP、了解车辆安全性能的有效途径,参与报道的记者似乎比消费者更关注车辆安全星级。那么在记者眼中2007年第2批测试车型的星级几何?《世界汽车》在7月26日下午结果公布之前,组织了一场针对测试车型的星级竞猜活动。来自各媒体的58位记者为即将公布结果的7款车型"评定"了安全星级,记者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代表大众的意愿,完全出自主观的评判虽然与客观的测试评价有所差距,但是从中能够反映出各车型在大众心目中的安全形象。  相似文献   

8.
2010年4月24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在第十一届北京车展上公布了2010年度第一批车型C-NCAP评价结果,汉兰达荣获C-NCAP安全碰撞五星佳绩。  相似文献   

9.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CATARC)于2007年1月23日正式公布了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2006年度第二批6个车型的评价结果。至此,2006年度C-NCAP评价计划全部完成,12个车型共36车次的碰撞试验前所未有地呈现了国内市场多种品牌乘用车产品在碰撞安全性能方面的真实表现。2007年的C-NCAP计划不久即将启动,消费者将从更多车型的评价结果中获得更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世界汽车》2007,(12):22-23
2007年10月23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公布了2007年度C-NCAP第3批车型测试结果。至此,C-NCAP管理中心共有5批结果.31个车型发布,随着评价车型数量的增多和影响力的逐渐扩大,C-NCAP越来越为人熟知,成为了消费者,媒体及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已明确表示2007年最后一个季度的碰撞车型大概在6款以上,只多不少。同时为了覆盖所有汽车生产企业,2008年将拓宽购车范围,并且将厂家申请测试的比例继续控制在1/3以下。一时之间,C-NCAP选车、购车、试验、厂家申请.第一战略合作伙伴PICC,排放、油耗等词汇,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杨絮 《世界汽车》2008,(1):36-37
C-NCAP逐渐深入人心,成为厂家提升车辆安全性能的标尺和广大中国汽车消费者的购车参考。为了能让更多的消费者近距离接触汽车安全,进一步提高对安全的认识,2007年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C-NCAP管理中心采取了多种形式走近大众。  相似文献   

12.
红旗HQ3虽然销量并不大,但却是我国自主品牌车型中豪华车的代表,为了验证在这个级别里自主品牌车型的安全性能处于怎样的水平,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对红旗HQ3做了C-NCAP试验。结果显示,在豪华车这个级别里,红旗HQ3安全性丝毫不逊于合资品牌车型,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被测车型获得了C-NCAP5星评价。  相似文献   

13.
杨絮  冯欣 《世界汽车》2007,(9):36-38
2007年7月26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公布了2007年度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第2批车型测试结果。至此,2007年前两个季度的C-NCAP评价已完成11个车型,超出预先的计划。另外,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已明确表示将努  相似文献   

14.
杨絮  冯欣 《世界汽车》2010,(8):12-19
<正>7月7日,"2010年度第二批车型C-NCAP评价结果信息发布会"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举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公布了此次7款车型的评价结果。本次评价车型共涉及5款A类车和2款B类车,至此,C-NCAP累计评价车型已达104款,购买测试用车总数达312辆。  相似文献   

15.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CATARC)2008年7月10日在天津召开了信息发布会,公布了C-NCAP 2008年度第二批7个车型的评价结果。据C-NCAP官方介绍,C-NCAP在2008年度已完成了15个车型的评价,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多,  相似文献   

16.
随着2007年度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第二批评价结果于2007年7月26日在天津的公布,人们的目光又一次瞄准到了汽车的安全性能上面。汽车安全性成为了当今购车者越来越关心的话题。毕竟只有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才可能更好地享受汽车带来的快乐。安全性能并不像车辆外形、人性化设置、动力以及操控等方面能够让消费者直观感觉到,但从碰撞试验这种曾经只在国外流行的测试报告在中国正式出现来看,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已经更看重车辆的安全性了。更多的主流车型的参与碰撞试验,让我们有了另外一个数据化的依据,也让我们更有信心去选择属于自己的爱车。  相似文献   

17.
唐波 《汽车与配件》2012,(26):19-21
安全性能是消费者购买汽车产品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乘用车而言非常成熟,有ECE系列法规要求和C-NCAP、EURO-NCAP评价。但是对于重型卡车碰撞安全性能而言,消费者和社会各界关注相对于乘用车要少很多,甚至很多消费者都不知道要以什么标准来评价卡车的安全性能。通常一款乘用车的生命周期是8年,一个汽车企业一年推出一款甚至多款全新车型;但是重型卡车的生命周期高达20年,一个  相似文献   

18.
杨絮  冯欣 《世界汽车》2007,(1):12-13
2006年12月.对于中国自主品牌来说又迎来了新的挑战——安全,这是继油耗、配置、外观等不断创新后.消费者对自主品牌车辆提出的又一个新要求。C—NCAP对中国自主品牌车辆的安全检验.正是基于对消费者提供车辆安全性能准确信息,引导中国汽车企业更加重视对产品安全性的技术开发,以最终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奇瑞A520作为C-NCAP首款测试的自主品牌车型,它的结果令人期待。  相似文献   

19.
《世界汽车》2009,(5):11-19
2009年4月16日,“2009年度第一批车型C-NCAP评价结果信息发布会”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举行。本次发布会公布了2009年第一批共6款车型的评价结果,车型涉及了3个小型乘用车、2个A类乘用车和1个SUV车型。全部试验车辆在发布会会场外进行了集中展示。  相似文献   

20.
马亮 《时代汽车》2007,(3):22-24
2006年7月C-NCAP正式在我国启动以来,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公正、公平、透明的监督之下,先后两次对市面上的十余款车型进行了碰撞试验并将数据公布于众。对消费者而言,准确、清晰的安全数据为其购车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对参加碰撞试验的厂家而言,优异的表现不但验证自己产品卓越的安全性能及良好的品质,更为其销售“锦上添花”,同时对表现欠佳的厂家也起到了一个有力的促进作用,促使其加工资金投入和产品研发。 业界人士认为,C-NCAP的问世,将会整体推动中国汽车产品质量提升,实现产品优胜劣汰。[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