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宁波嘉隆工业有限公司是国际知名的自行车脚蹬供应商,旗下"飞敏"品牌脚蹬行销全球。近年来,宁波嘉隆不断对品牌及产品进行升级,向市场推出定位高端的ZERAY(卓锐)品牌。基本性能:6061铝锻造成型,具有很高的使用强度。轴承转动结构,良好的转动性能。芯轴带有专用防尘圈,具有更佳的防尘防水效果。质量:285 g。适配山地车,有7色可选。  相似文献   

2.
双前桥转向系统瞬时转动中心理论分析及二轴转角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双前桥转向系统瞬时转动中心的数学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学公式推导,得出了转动中心位置的一般公式以及一轴、二轴转角关系式。以某车型为例讨论了二轴转角、偏移和转动半径分别在不同双后轴距离处以及一轴不同转角条件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瞬时转动中心不在后二轴中心线上,而是相对后二轴中心向后偏移,且偏移量随后二轴轴距增大而增大;前一轴转角对于瞬时转动中心的影响不大。转向半径随着后二轴轴距增大而增大;当一轴转角较小时,转向半径变化很大,当一轴转角最大时转向半径达到最小。  相似文献   

3.
史先飞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2,(12):130-132,166
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的转动会造成支座竖向高度的变化,对连续梁桥内力造成影响。为了研究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转动中的竖向位移,在分析了纯转和伴随水平位移的转动两种转动情况的转动过程基础上,建立了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转动简化模型,通过理论推导得到了支座转动竖向位移公式。同时分析了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转动中竖向位移的影响因素,为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设计和连续梁桥内力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广深沿江高速公路深圳段二期工程深中通道深圳侧接线H匝道大曲率钢箱梁转体施工中转动体系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软件分析该转动体系在偏载、摩擦力和牵引力作用下的挠度变形、应力分布状态及转动主体桥梁偏心、总质量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桥转动系统整体受力合理,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5.
转体桥梁因不影响相交道路或相交铁路的运营,在我国应用前景广阔。介绍跨军庄铁路转体桥主体结构、球面转动体系的设计特点以及相应的结构分析计算要点。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中、下承式拱桥和斜拉桥的断索根本原因,针对拉索弯折疲劳断裂问题设计了4种转动式拉索锚具,分别为销接式锚具、球铰支座锚具、球铰式锚具和旋入式锚具,并指出其运用的场合,可以大大减少弯折幅度,解决了拉索锚固端弯折疲劳问题。文中详细介绍了转动式拉索锚具结构和安装。  相似文献   

7.
徐栋  项海帆 《上海公路》1999,(11):115-120
本系统阐述了体外预应力结构的发展历程,综合体外预应力结构的不同特点,将这种结构分为四种类型。在阐述体外预应力结构学性能的同时,对影响其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参数分析,指出在接缝处的刚性转动是预制节段施工的体外预应力结构区别于其他各种预应力结构的本质因素。章最后分析了体外预应力结构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针对竖转施工桥梁转动铰受力特性复杂的特点,依托重庆万盛藻渡大桥实体工程建立转动铰实体有限元接触模型。结果分析揭示了转动铰应力分布特性,据此提出2点设计要求,且推荐了转动铰的承载力验算公式。  相似文献   

9.
汶川地震中,斜交桥区别于直桥的典型震害现象为主梁的面内刚体转动.为研究其震害机理,以2跨及3跨预应力混凝土斜交连续梁桥为研究对象,建立数值分析模型,分析碰撞效应和结构偏心效应对主梁转角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斜交连续梁桥在地震作用下导致梁体面内刚体转动的主要原因是梁体与桥台或桥联间的碰撞效应与结构偏心效应.  相似文献   

10.
转动铰是连接拱桥拱座与拱肋的临时施工构造,在放张式竖转合龙过程中,转动铰是全桥转体施工成功与否的关键.针对重庆万盛藻渡大桥,建立该桥转动铰实体接触有限元模型,研究转动铰局部应力分布.结果表明:施工过程中转动铰结构整体处于较低的应力状态,局部存在应力集中现象,并据此提出2个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摊铺机摊铺过程的分析,对摊铺机浮动摊铺找平原理进行了介绍;以徐工集团生产制造的某款摊铺机结构尺寸为依据,对摊铺机浮动摊铺运动平衡状态进行了分析;利用MATLAB仿真软件针对摊铺仰角与转动力矩的相关性编写了程序。得出了两者的相关曲线。结果证明:混合料对熨平板的作用力对摊铺机的摊铺性能是有影响的,相关参数的匹配对确保产品设计的质量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挡土墙倾复稳定性与土基软硬程度有密切关系,分析了倾复稳定的核心是正确选择转动中心。  相似文献   

13.
轿车外流场车轮转动时侧风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侧风条件下车辆行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以某轿车1∶5模型为算例,采用了移动地面模拟轿车相对地面的运动和旋转壁面模拟车轮转动的方法,进行了侧风角分别为0、5、10、15°和30°及车轮转动和静止情况下的数值模拟。输出了车身附近和转动车轮附近的流线、纵向对称面和左方前轮的压力曲线和部分车身表面摩擦力分布情况。对比分析了各侧风状态下的侧向力系数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侧风角的增大侧向力迅速增大;转动车轮条件下的气动阻力较低,计算精度较高,基本与试验情况吻合。  相似文献   

14.
岳阳洞庭湖大桥主梁挂篮设计及施工验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杰 《中外公路》2005,25(2):93-95
该文简要介绍了前支点挂篮的设计思路与结构组成,重点介绍,了挂篮的转动锚座和键型止推装置新工艺、新技术的设计,通过对挂篮的结构进行受力分析表明,该设计不仅操作简单,而且能保证结构受力的安全性,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Inventor软件建立舞台板转动机构的虚拟样机模型,用Inventor软件的插件Simulation模块进行运动仿真分析。分析结果对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提高设计质量有指导意义。所使用的仿真方法对舞台板转动机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螺栓脱落是钢桁梁桥的常见病害类型,为分析螺栓脱落病害对节点转动刚度的影响,以某下承式简支钢桁梁桥为工程背景,使用 ANSYS 软件建立钢桁梁桥节点部位的实体有限元模型,计算不同螺栓脱落病害工况下节点部位的转动刚度。计算结果表明,当螺栓从第1排开始依次向内脱落时,节点的转动刚度会明显下降,且节点转动刚度的下降趋势随着螺栓脱落数量的增加而变缓。  相似文献   

17.
依据螺旋节螺旋线求解原理,设计出转动升降板。应用转动升降板制作螺旋节铸造模具,确保了螺旋节螺旋面、模具设计尺寸的准确性,提高了模具质量和制作工效,保证了设备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8.
转体施工转动体系不平衡力矩测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桥梁转体施工中保证转动体系重心位于转轴中心较小的范围以内对顺利转体十分重要,表现为转动体系以转轴中心的刚体不平衡力矩尽量小。然而实际施工中不可能做到转轴中心两侧完全对称,特别是转体前采取支架现浇方式施工的桥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平衡力矩,需要通过一定方法进行不平衡力矩测试,用于转体前的配重设计。探讨了转动体系不平衡力矩的测试方法,提出了利用墩柱应变(应力)检测不平衡力矩的方法,并以实际某转体桥梁为实例,采用上述测试方法与转动体系称重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利用墩柱应变(应力)检测不平衡力矩方法可以准确地获得转动体系偏心大小。方法简便易行,可大大减少称重所需的人力物力投入,节省施工时间,为今后转体施工不平衡力矩测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革新的历史     
踏上脚蹬就意味着开始骑行。 LOOK公司1984年最先创立了摩登的“Clipless”脚蹬,自行车的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Clipless”脚蹬不仅彻底改革了运动鞋和脚蹬制造技术,而且是复合技术复兴的开始。  相似文献   

20.
整车滥用路试试验后,偏心螺栓(连接弹簧摆臂和副车架)出现转动的主要原因为螺栓法兰面内凸,法兰面摩擦不均匀,摩擦因数不符合标准(标准值:0.08~0.16,实测值:头部摩擦因数为0.25~0.27,总的摩擦因数为0.18~0.20)。法兰摩擦面为线接触,相比于面接触,线接触螺栓的防松和防转动性能较差。通过降低螺栓六角连接处台阶高度(由3.2~3.25 mm降低至3.1~3.15 mm)、增大垫片铆接前的孔径(由13.85~13.9 mm增大至14.3~14.35 mm)、将铆接前的垫片做成反角度(0.5°~1°)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以上措施提升了螺栓法兰面的平面度和摩擦面的均匀性,优化后的螺栓摩擦因数合格,整车滥用路试试验后未出现异常转动失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