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本文根据目前国内各大船厂出现的船体分段大型化趋势,提出了降低造船成本而减少分段吊环数量以及制造吊环所需钢材的问题。文中着重介绍了使用比较广泛的座式和板式吊环的改进思想、最佳型式以及改进后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我国舰船制造厂的工艺装备与国外先进船厂相比,自动化程度低,设备老化,加工精度低。为适应先进的造船模式和制造技术,我国造船工艺装备应向自动化、机械化和柔性自动化生产线方向发展。文中对国内目前的造船工艺装备发展状况作了较祥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造船用吊环是各船厂进行船舶建造不可或缺的标准件,构成此标准件的板材零件相对较小。各船厂通用吊环材质默认为船用A级钢,文章从提高造船企业钢材利用率角度出发,分析利用船用各种钢材余料制作吊环的可行性并得出肯定结果,从一定程度降低船厂企业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4.
从现代造船模式和智能制造基本特征出发,提出船舶智能制造模式的定义、内涵、核心要素及体系架构,为船舶行业和造船企业推进船舶智能制造模式、构建船舶智能车间和智慧船厂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沈桂良 《江苏船舶》2009,26(5):34-35
我国要从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转变,必须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加快造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新建的船厂要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拥有一席立足之地,就必须认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从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进行信息化建设,将船厂建设成为一个敏捷、精益、高效的生产运营体系。  相似文献   

6.
针对国内造船企业船舶分段制造装备自动化、智能化应用水平较低的现状,以作业工序的零件打磨、理料、小组立焊接、中组立焊接及喷涂等方面为切入点,分别从路径规划、信息感知、协同作业、智能决策等方面提出船舶分段制造装备的智能化需求,为船舶分段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制提供必要的目标图像。  相似文献   

7.
从2002年下半年起到2003年上半年,国内各钢厂开始不同程度地涨价,让中国造船企业目瞪口呆,受国内钢材上涨的影响,日本和韩国出口至中国的钢材价格也不断上扬。2002年上半年,日本和韩国出口我国的价格在每吨260美元左右,在2003年1月份就达到了330美元/吨,到3月份增长至390美元/吨,增幅高达56%,甚至超出了国内钢材的涨价幅度。船厂抱怨说,除了船价,什么都上涨,单单钢材一项,就使得中国造船业的微薄利润化为乌有。船厂只能在涨价的汪洋大海中苦苦挣扎。  相似文献   

8.
研究智能船厂的系统架构和船舶智能制造技术评价要素,从基础层、车间层、企业层3个层级提出船舶智能制造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为造船企业开展自评价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9.
《珠江水运》2011,(22):4-4
展示内容:1.船舶修造、船厂装备、焊接与切割、船用钢材与造船材料、涂装防腐材料及设备;2.船舶配套动力设备、舾装件、设计软件及模型等;  相似文献   

10.
数据融合是船舶企业在智能制造时代提高设计与生产能力和实现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数据融合层的建立和有效实施有助于确保产品开发和生产过程的高效率和经济性。针对中国造船行业数据融合活动的特点及面临的挑战,讨论目前造船行业数据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面向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信息化框架。结合国内某船厂项目的实际运转情况,介绍该体系模型的运行实例。  相似文献   

11.
我国造船融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兴兰 《中国水运》2005,(12):42-43
造船融资是船舶工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船舶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造船融资对造船行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船舶工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国内航运企业在国内船厂订船量虽比前几年有了一定幅度提高,但同时也相应增加了在国外订购新船的数量,原因是国内船厂成本居高不下,其成因之一就是国家金融扶持政策不够,我国船厂普遍面临贷款融资难的窘境。我国力求在2015年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首先应解决的就是融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董帆  窦培林  朱敏 《造船技术》2007,(6):39-42,26
介绍了在敏捷制造环境下,虚拟企业为完成船舶设计、制造、管理而生成虚拟船厂,通过对虚拟船厂的功能分解,初步分析并研究了虚拟船厂的构建和管理,并提出了用多目标决策方法进行合作伙伴的选择,还对我国开展敏捷造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提要本文介绍了在目前造船环境下提高船体钢材利用率的的必要性,阐述了通过开展同步设计和技术创新来提高船体钢材利用率的做法,并提出了在国内造船企业统一钢材利用率计算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国内船厂在船舶舾装设计方面与国外船厂之间的差距,找出了当前国内造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症结,并就船厂应建立和完善舾装设计标准提出了合理建议,并对舾装设计标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科学论证。最后。对船厂舾装标准的计算机化和集成化作了预测,图1。  相似文献   

15.
田立群 《船舶工程》2010,32(2):后插6-后插7
熔盛重工,是一家以大型装备制造为主营业务的综合性企业集团,是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建设的国家级装备制造基地。业务范围涉及船舶制造、海洋工程、钢结构以及成套设备等多个领域。公司位于江苏南通如皋港区,长青沙岛南端,位于上海1.5小时经济圈。熔盛重工成立于2005年10月份,总投资120多亿元人民币,规划占地面积约10000亩,岸线约6.0公里,截至2009年底已拥有员工约18000多人,2009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同比增长60%以上,成为南通市历史上首家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工业企业。熔盛重工成立至今,创造了国内造船史上多个纪录:公司从开工建设到首制船交付仅用28个月,创国内同等规模船厂建厂速度新纪录;公司2008年8月与巴西淡水河谷签订了12艘40万吨的超大型矿砂船订单,创单笔造船订单最大世界纪录。熔盛重工,不失为世界造船史上的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16.
转变观念 推进造船生产精细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细化管理”是目前国内管理界普遍重视和讨论的一个热点课题,也是中国造船企业正在努力推进的工作。本文依据船厂造船生产部门的具体管理实践,探讨了造船生产精细化管理的一些问题和工作方法,是对作者所在企业推进现代造船模式和企业文化建设等相关工作进行的阶段性总结。  相似文献   

17.
《集装箱化》2012,23(8):14-14
2012中国国际船舶工业博览会暨中国国际海洋工程技术装备展览会于2012年5月23—25日在南京举行。本次展会设立品牌展区、船厂展区、渔船装备区、船舶配套区、海洋工程区、船厂装备区、焊接与切割区、船用钢材与造船材料区、涂装防腐区、钻采平台区、辅助船舶区、海上风能区、水下工程区、海工钢构区、海上施工区、平台设备区和油气钻采区等,展出面积24000m2,标准展位1237个,参展企业617家,其中:江苏省内企业占40%,江苏省外企业占49%,来自荷兰、新加坡和韩国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企业占11%。参展企业数量和净展出面积与往届相比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展会共迎来24个国家和地区的8367名  相似文献   

18.
《船艇》1995,(5)
本文根据我国船厂造船的实际情况,结合世界造船业的变化趋势,着重对船厂市场竞争和造船能力等进行了分析。在对几家主要船厂造船状况比较的同时,就当前需要予以重视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国内船厂在船舶舾装设计方面与国外船厂之间的差距,找出了当前国内造船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症结,并就船厂应建立和完善舾装设计标准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建议。本文还对船厂舾装设计标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地科学论证,并对具体的方法和步骤作了一些设想。文章还对船厂舾装标准的计算机化和集成化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20.
主要介绍了我国北方船厂钢材表面可溶性盐的现状、来源分析、应对措施以及对造船成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