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安全带起源于19世纪的马车.20世纪60年代美国、日本等开始在轿车及轻型车上使用,并逐渐得到普及。1987年我国开始有企业研制安全带,1992年政府有关部门开始率先在轿车上强制安装安全带。我国去年颁布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目前GB7258-2004“机动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标准要求几乎所有的车辆都要装备安全带,目前安全带已得到普及。  相似文献   

2.
系好安全带,确保行车安全。安全带能提高安全系数是一个常识问题,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更是一个很多驾驶员朋友很不以为然的问题。尤其是部队驾驶员更要引起高度重视。笔者发现,许多驾乘人员在城市道路驾乘车时,喜欢将安全带用夹子等物品固定至一定宽松长度,使安全带失去了应有的作用了。对城市道路行车而言,其危害性不会马上显现,  相似文献   

3.
《公路与汽运》2005,(6):119-119
凡是带有安全气囊的车辆,也只有在系了安全带的前提下,安全气囊才能真正起到保护作用,两者要配合起来使用,缺一不可,如果不系安全带,气囊等于没用。因此,千万不要认为有了安全气囊,安全就有了保证。一旦车辆受到撞击,在气囊引爆的一刹那,司机如果没系安全带,身体的损害程度将加大40%。  相似文献   

4.
假人胸部压缩位移量是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评价汽车被动安全性能的一个指标。为研究安全带佩戴位置对胸部位移量的影响,本文以冲击速度为3.0 m·s-1,对于HybridⅢ50百分位假人胸部,进行了摆锤标定试验。以正常胸部冲击位置为0点,沿Z轴向上每隔20 mm选取一个冲击位置点。在正常的与非正常的安全带佩戴位置,对某车型进行了2次对比试验,分析两者的胸位移曲线。结果表明:当偏离位置小于从正常胸部冲击的0点向上60 mm时,胸位移基本为线性下降。正确的安全带佩戴位置是:安全带上边缘不得超过假人上衣调整螺栓孔。作者建议:新版C-NCAP能增加安全带佩带范围的要求,以使假人胸部压缩位移量的评价更接近真实。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汽车安全事故形态的了解及交通法的普及,安全带的佩戴率日益提升。安全带在碰撞事故中对于乘员的保护作用毋庸置疑,但客户在日常使用中却无法感知到安全带的约束性能;为了提升安全带的日常使用舒适度,减小碰撞前的安全带松弛量,主动式安全带应运而生。本文首先阐述主动式安全带的发展背景及原理,明确主动式安全带的应用工况和目标性能;之后基于某主动式安全带的结构,结合相关设计参数给出设计优化提案,为主动式安全带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劣代优机动车辆的传动轴螺栓、飞轮螺栓、主轴承螺栓、连杆螺栓等,由于工作中要承受很大的交变负荷作用,必须采用专用螺栓。这种螺栓是用优质碳素钢经调质处理和精加工制成。当维修保养中螺栓缺少时,有人用普通螺栓代替。由于普通螺栓的抗拉、抗剪切强度均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代用后往往造成螺栓松脱、折断,酿成严重的机械事故。  相似文献   

7.
《汽车与安全》2013,(12):106-107
“系安全带”是保障交通安全的一个有效措施,在中国所有的交通事故中,如果系了安全带,可以减少10.5%的潜在死亡率。首先,介绍一下日产公司的一些行动及具体情况。这是日产公司安全措施的一个概念,其实我们需要一个综合的方法来实现安全,不仅要关注车辆,而且要关注人和环境。所以为了实现安全的交通出行,必须关注社会。  相似文献   

8.
安全带意识     
“安全带意识”是包括交通管理部门人员在内的中国人普遍缺乏的一种意识。 首先,中国的汽车生产厂家就缺乏“安全带意识”,不少国产汽车尤其是大轿车、面包车,压根儿就没有配装安全带,许多小轿车则前座有、后座不带,不像进口轿车每个座位都有安全带的。其次,乘坐者同样缺乏“安全带意识”。比如出租车,坐车的乘客,很少自觉系安全带的,驾驶员也不提醒乘客,至于坐在后座的,更是不系了。  相似文献   

9.
汽车安全带是使乘员在碰撞事故中减轻伤害的安全装置,本文分析碰撞过程中乘员的减速度,位移,以及安全带伸缩性,从而确定安全带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0.
汽车安全带是乘员在碰撞事故中的减轻伤害的安全装置,本文分析碰撞过程乘员的减速度,位移,以及安全带伸缩特性,从而确定安全带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1.
一、前排座椅安全带的更换座椅安全带有关组件的布置位置如图1所示。检查前排座椅安全带是否损坏,必要时应予以更换。在拆卸和安装安全带过程中,注意不要损坏它们。  相似文献   

12.
现在,许多车辆都安装了“安全带未系声音提示系统”.这个功能是为提醒车上司乘人员系安全带而设计的。在不系安全带的情况下,系统会自动响起报警声音。然而,好多不想被安全带约束的司乘人员却对此嗤之以鼻,觉得“吵”得人心烦。  相似文献   

13.
分析和阐述了汽车碰撞事故中乘员伤害的原因及相应对策,重点介绍了各种安全带装置的特点、安全带的发展动态以及预紧式安全带和限力式安全带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4.
在日常的拆装作业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把螺栓拧断的情况,一方面可能是维修人员不按规范操作,用力过大;另一方面可能是螺栓有问题,如螺栓的材质不符合要求或受到了腐蚀。螺栓拧断了就得换新的,但换新的螺栓前要把已断的螺栓取出来,那么用什么方法可将它取出来呢?下面根据笔者的经验介绍取出断螺栓的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两点式安全带和三点式安全带对轿车后排列侧乘员安全性的影响,得出结论:后排外侧乘员系两点安全带或三点式安全,其安全性无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6.
我国安全带动态性能试验标准中滑车碰撞车速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宣  刘晓君 《汽车工程》1998,20(1):10-16
本文通过对各国安全带动态试验标准中碰撞车速对比,台车碰撞模拟计算,实际道路交通情况的统计分析及国产安全带质量现状的试验验证,提出安全带动态性能试验中车速的限值的为48±1km/h,此限值提出既考虑到与国际标准接轨,又顾及中国国情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对制定我国安全带动态试验标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说实话,现在大家对安全带的认识已经比从前进步多了,不光是因为违反了法规要罚钱扣分,更多的是看到了安全带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但是在这里往往还有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走高速什么的需要系上安全带,但是在城市这种走走停停的路况中就没什么必要了。其实,这种想法也是错误的,举例来说,当车辆仅以40km/h的速度行驶发生碰撞时,人身体前冲的力量就相当于从4层搂上扔下一袋50kg重的水泥块,其冲力之大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三点式安全带概念与作用,通过对安全带关键零部件及其检验标准的介绍,阐述了进行质量管控的方法,同时结合实际发生的质量问题,讨论如何通过问题整改更好地提高安全带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不同约束系统对乘员的保护作用,结论是前排座拉上宜配装三点式安全带并辅之气囊,后排座位上配装三点式安全带式或两点式安全带,但是约束系统也不是有的。  相似文献   

20.
安全带是在汽车紧急制动或发生车辆事故时,减轻车辆惯性造成的冲击,防止人员在安全气囊弹出时,免受二次碰撞造成伤害的安全装置。据资料显示,发生车辆事故时,系好安全带能使车祸中生还率提高60%,不系安全带的危害性.仅次于超速行驶和酒后驾车.因此驾车出行系好安全带不容小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