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车间现场应用Motoman机器人ES200N进行离线研究。应用Robcad虚拟仿真软件,实现焊装领域生产线三维建模及通过性仿真,完成生产线单工位焊点工艺规划、节拍分析,及对motoman机器人的离线编程工作,最终得到离线程序,并应用到现场机器人示教工作中,提升机器人焊接质量,缩短现场机器人示教周期。  相似文献   

2.
采用虚拟调试技术可通过减少现场调试时间进而缩短项目整个周期,并且能降低前期设计错误带来的风险、提高项目实施的可靠性。通过对标业内虚拟调试应用状况,分析不同虚拟调试环境下的特点,基于红旗焊装电气标准,编制虚拟调试规范草案,并通过实际项目进行验证,从虚拟调试框架、环境搭建及虚拟调试流程3个方面丰富和完善红旗焊装虚拟草案。应用虚拟调试技术,在项目前期对PLC程序与机器人程序逻辑时序进行验证,实现对现场调试人员数量优化至50%,现场调试时间缩短50%。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介绍汽车制造业白车身生产线机器人离线编程、联动仿真及虚拟调试技术的应用现状来探究其应用优势。以高密度机器人补焊工位为例,对比人工示教、离线编程、联动仿真及虚拟调试四种技术方案在离线、现场调试时间及人工成本投入,发现采用联动仿真或虚拟调试技术,不但节省人力成本,且现场调试时间降幅约60%。文章同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虚拟调试技术的想法,认为自动路径规划、敏捷建模以及增强虚拟现实融合的虚拟调试技术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机器人滚边仿真设计软件功能不完善,现场机器人调试需要对机器人路径做较大更改,以致精度不高的问题,对机器人滚边仿真做了系统研究。以车身门盖上的机器人前盖滚边工位为例,应用西门子Robcad软件,对机器人滚边方案进行了规划,完成了滚边工位的机器人仿真,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同时,应用Robcad的OLP(Off-Line Program)功能导出滚边离线程序,并将程序下载到现场机器人进行修正后直接用于调试,修正后的效果达到了设计要求,通过多个项目已证明了此方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并对该仿真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从换色部件、换色程序等介绍喷涂机器人换色系统,并结合现场生产实际情况,总结分析换色效果影响因素,介绍换色产生的问题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2010上海汽车装备展,ABB机器人部将携创新机器人虚拟点焊技术和最新活塞自动装配工作站隆重亮相。其核心机器人力控精密装配技术曾获得了福特汽车制造卓越奖。该技术将健康和伤害的风险最低化,生产节拍减少了50%~70%,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焊装车间降本增效的目标,对焊装车间自动生产线上机器人的生产节拍进行优化.通过分析机器人的工作时序逻辑,查找机器人不合理的工作时序,进而分析机器人的底层程序,修改程序上的问题,优化工作时序,消除机器人工作时序逻辑不合理产生的等待浪费,提升生产线的生产节拍,从而提高车间的生产效率,最终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正发那科携4款机器人新品在本届工博会上正式首发,包括R-30iB Plus机器人控制器、R-2000i C/210WE清洗型机器人、M-410iC/110机器人以及P-350iA/45喷涂机器人。R-30iB Plus机器人控制器全面地提升了硬件性能和操作易用性。通过高速CPU以及优化处理提高性能,可将处理时间缩短44%。同时,凭借设置向导和程序创建向导功能,即使是第一次使用机器人的用户也可以在30 min内创建并运行一个简单的机器人搬运程序。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原有ABB弧焊机器人工作站系统进行新增产品切换功能的改进,使其满足不同焊接产品间焊接程序自动切换的要求,达到通用性提升及柔性生产的目的,提高弧焊机器人工作站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示教作业的离线编程位置精度校正计算方法,并进行了模拟验证。计算分析了机器人绝对原点偏差对校正后离线编程位置偏差的影响,并通过搭建实际生产点焊作业机器人工作站进行了验证。旨在提高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位置精度,解决当前机器人离线编程应用过程中核心的校正关键技术问题,为实际生产准备过程中的机器人自动化编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翼子板的设计和生产在整车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翼子板产品造型、设计及冲压工艺性进行了分析,并对设计中易出现的冲压工艺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加以举例说明:介绍了翼子板模具开发时的模面补充工艺、模具工序及其模具开发中的模具结构特殊性,对全面了解翼子板从产品设计至模具开发的整个流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虚拟技术在筑路工程机械设计中的应用;以反铲挖掘机设计为例,探讨了虚拟技术在反铲挖掘机设计中的应用以及设计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步骤。实践证明,虚拟技术对筑路机械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制造能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分析阐述了虚拟装配技术的原理和一般过程,给出了虚拟装配的具体设计流程;以汽车轮毂为例进行虚拟装配设计,并对结果进行相应的装配检验,成功地在虚拟环境下完成了对产品的装配设计.  相似文献   

14.
机器人滚边零件质量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机器人滚边系统的基础上,本文对直接影响机器人滚边零件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识别和深入分析,讨论了冲压件翻边高度、机器人滚边程序编制、机器人滚边工艺参数如滚边压力、滚边速度、以及胎模及滚轮设计对机器人滚边零件质量的影响趋势,为车身制造中机器人滚边零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从汽车的概念设计阶段就把装配可行性考虑其中,并且一致持续到批产以后。首先,在概念设计阶段,用专家系统对设计进行验证;然后,在设计开发阶段,对设计进行装配评估,检查是否满足装配的基本要求;装配可行性分析,对设计进行静态检查,装配路径生成,工具空间检查,和人机工程验证;紧固件检查,检查紧固件是否和标准一致,以降低紧固件的种类和数量;接着开始整车虚拟装配模拟,以发现设计中的错误,及时改进。最后生成装配工艺文件和特殊工装的设计要求。这样的面向设计的计算机辅助装配工艺规划系统,缩短了开发时间,降低了开发的成本,提高了开发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简述了汽车冲压生产线的发展过程,并对自动冲压线进行了介绍。其中对机器人自动线、快速线(线性机械手自动线)和大型多工位压力机作了详细介绍.并对各自动线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的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与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大量的新兴科技被应用于现代化生产加工过程当中,其中虚拟制造技术作为一项由多门学科先进知识成果所形成的综合系统全新技术,在制造行业具有广泛应用。将虚拟制造技术应用于汽车装配工艺中,不但能模拟产品制造和装配工艺过程,还能有效处理汽车装配过程中产生的技术性问题,对于有效提高汽车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CATIA运动仿真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斌  刘轶娅  韩亚平 《上海汽车》2006,(7):32-34,43
介绍了汽车总体设计要求,阐述了电子虚拟装配及运动仿真模型建立基本过程,根据电子虚拟装配及运动仿真特点,讨论其在汽车总体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排放法规的不断升级,汽车厂商面临的重大问题就是如何让自己的产品不至于被市场淘汰。文章主要探讨了柴油机的几种喷油技术,结合我国国情,分析我国目前柴油机喷油技术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