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移动行李对后排座椅冲击试验的一款不合格座椅进行仿真分析,结合试验结果验证分析模型的有效性。根据试验及仿真结果,分析座椅结构的不合理性,并进行优化设计,使其在重量减轻的同时满足GB 15083-2006的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2.
国标GB 15083中"关于防止移动行李对乘员伤害的特殊规定",有效防止急刹中行李箱内行李向前冲撞而损坏后排座椅,从而影响后排乘员的安全。结合标准要求,借助CAE工具,对某款座椅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方案,试验证明所提的改进方案是有效的,并提出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3.
汽车座椅是乘员安全的关键部件之一,为了提高汽车座椅的安全性能。减少乘员因2次碰撞发生的伤害,在GB15083.2006中新增了对移动行李乘员防护的特殊规定。文章利用有限元方法借助LS.DYNA软件对某汽车座椅进行了移动行李冲击的安全性分析,得到了座椅与车身连接的强度、座椅的变形和前侵量,为该车型的车身和座椅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使该车型满足了GB15083.2006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强制法规GB15083-2006修订版增加了附录F<行李位移乘客防护装置的试验方法>,其目的为防止在车辆碰撞过程中,行李舱内行李向前运动,冲击后排座椅靠背,从而造成对乘员伤害.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某车型后排座椅靠背的相关性能进行预测,并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该车型后排座椅靠背与车身的固定点进行改进,经试验验证,最终该车型满足了GB15083-2006附录F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依据法规GB 15083-2019《汽车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对带座椅背板结构车身进行行李动态冲击仿真分析,并对仿真分析与试验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针对座椅背板结构失效,在有限元仿真模型中引入Johnson Cook失效模型,来提高CAE分析结果与试验的相关性。在对标相关性良好的有限元模型基础上,引入DOE正交试验矩阵,进行座椅背板结构及连接螺栓等级的综合优化设计,确保车身结构及座椅总成满足行李动态冲击法规试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构建了某轿车后排座椅骨架的详细有限元分析模型,根据企业关于座椅靠背刚度试验标准以及GB15083-2006中<行李位移乘客防护装置的试验方法>,对座椅骨架静刚度和行李冲击强度进行了仿真分析.给出了靠背闭锁装置的承力要求,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结构轻量化设计方案.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符合法规要求的前提下,有效减轻了座椅质量.  相似文献   

7.
提出乘用车后部行李厢中未固定行李在汽车碰撞时可能存在的问题,分析移动行李对乘用车后排座椅冲击试验结果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关注意事项,为产品工程师在产品前期方案设计和性能分析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严莉 《专用汽车》2012,(10):90-92
建立了汽车座椅有限元分析模型,根据GB115502009《汽车座椅头枕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对座椅头枕及骨架的强度进行了仿真分析,并根据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了试验设计,改进了座椅的结构参数。结构改进后的仿真结果表明,在满足国标要求的前提下,新结构有效地提高了座椅头枕及骨架的强度。  相似文献   

9.
基于仿真技术研究不同车型前排座椅固定点在GB 14167试验工况下的受力情况,提出等效载荷评估方法,给出适用于传统架构前排座椅固定点强度快速仿真评估的等效载荷带宽,并通过某架构开发项目对该方法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国家强制法规GB 15083-2006附录F的规定,防止在汽车发生碰撞时车内行李箱向乘员舱入侵过大,避免对乘员造成伤害,文章通过对某款车型进行行李箱冲击CAE仿真分析,测试了后座椅支撑梁的强度,发现其强度不足.通过对支撑梁左右各增加一块加强板,使行李箱的入侵量由138 mm降至74.6 mm,提升了后排座椅的抗冲击能力,并经过实车行李箱冲击验证,确保了该车型满足强制法规的要求,对后续座椅加强结构的设计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研究《汽车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GB 15083—2006)的基础上,开发了工程汽车座椅头枕及靠背静态试验平台。通过对国内某企业生产的汽车座椅进行测试,掌握了测试汽车座椅头枕和靠背静强度的试验方法,并且分析了影响汽车座椅靠背和头枕静强度的因素,为企业进行产品改进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LF轿车的前排座椅靠背背板本地化项目中,材料选择应重点考虑的性能: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和冲击性能。并以低温落球试验、气囊展开特性试验对材料选择结果进行了验证,并对以后同类型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降低行车事故中乘员死亡,国家正从法律、法令和规章制度上采取措施,如国标 GB7258—8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第九条第一款规定:“轿车前排座椅必须安装座椅安全带”就是其中一例。当前各级车辆管理部门正在严肃认真地组识落实,并将范围延伸到速度较高的各类旅行车和微型客货车。浙江省公安厅浙公交  相似文献   

14.
针对汽车前排座椅旁侧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容易脱落和表面白斑等问题,通过对旁侧板的安装方式、内部结构以及试验验证等方面进行优化和分析总结,提出了能预防座椅旁侧板脱落和白斑等问题的旁侧板安装结构,试验方法及相关设计指导。  相似文献   

15.
<正>故障现象一辆2012款奔驰C200车,行驶里程约为3.4万km,因前排乘员侧电动座椅无法调节而进厂检修。故障诊断接车后试车验证故障,故障现象确实存在,尝试操作前排乘员侧座椅开关对座椅进行调节,发现各个方向均无法调节。经询问驾驶人并查阅该车的维修记录,得知该车并无涉水及相关的维修记录。连接STAR-D调取故障代码,得到关于前排乘员侧电动座椅的故障代码如图1所示。根据故障代码的提示,决定先对前排乘员侧座椅进行标准化设置,结果无法进行标准  相似文献   

16.
以某款乘用车后排座椅骨架为例,采用长纤维复合材料(LFT)替换金属,在其初始结构无法满足GB15083-2006法规要求的前提下,采用拓扑优化方法分析座椅骨架的重点设计区域和传力路径,提出采用长纤维复合材料的座椅骨架新结构,并利用CAE仿真技术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新结构不仅能很好地满足法规要求,且质量相对金属结构减轻了约10%,轻量化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正>本文通过前排双人座椅正碰试验进行分析,借助CAE分析手段确认了较少工装模具投入、行之有效的改进方案,并通过试验验证合格,为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满足正面碰撞的座椅骨架设计提供一个设计参考。随着汽车工业发展,人们对汽车安全越来越重视,汽车座椅作为重要的安全件,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有关座椅的法规要求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严。座椅法规中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是座椅设计中的难点,尤其是集成三点式安全带的座椅。本文通过前  相似文献   

18.
为了满足GB 13057讨论稿中的相关要求,开展座椅动态试验和仿真分析,并对某款公路客车座椅进行被动安全性和结构改进设计.  相似文献   

19.
以Euro-NCAP全宽正面碰撞工况前排第五百分位女性假人安全性能为背景,以其防下潜性能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分析前排第五百分位女性假人的防下潜性能。研究表明:前排座椅的防下潜性能通过座椅静压、座椅动态滑车试验和约束系统动态滑车能够逐级有效开发验证;双预紧安全带能够有效解决前排第五百分位女性假人下潜风险;通过仿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提高模型仿真逼真度,为后续约束系统兼容性匹配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一、加装说明:此加装方法对于车型156.9带整体式头枕的车辆除外,适合其他所有的GLA车型,如图1所示。二、加装步骤(一)拆卸1.拆下中央控制台护盖并拔开中央控制台后部和中央区域。2.拆下左侧和右侧前排座椅下方的通风气道。3.将靠背内衬从左侧和右侧前排座椅靠背上拆下。4.将左侧和右侧前排座椅头枕一直移动至顶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