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蕊 《时代汽车》2023,(14):42-44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消费者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汽车的保有量逐年增长,专业的汽修人才正成为国家的需要。汽车市场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具有优秀的表达能力成为汽修从业人员职业素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职业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是培养汽车维修人才的重要手段,其教育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汽车维修人才是各个职业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由于单纯学习汽车维修技术是不够的,笔者将重点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的汽修专业能力的同时,培养其表达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项目式教学法是当前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方式,笔者分析了这种形式在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主干课程中的应用。从培养汽修专业学生的角度,学生需要知道应该做出哪些努力来满足汽修岗位的需求。本文将结合实际,浅谈职业院校汽修专业实训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李铭 《汽车实用技术》2022,47(1):205-208
经济的不断发展不仅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也带动了科技的向前发展,汽车行业也不例外。应用电子诊断技术和电子诊断系统于现代汽车维修中,不仅是当前人们的实际需求,也是未来的行业发展趋势。电子诊断技术与系统的应用,在有效提升汽车维修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同时,也给汽车维修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命力。文章将对现代汽车维修新技术中电子诊断的运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如今,汽车空调已成为现代汽车的标配,且使用频率较高,而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汽车空调系统维护与修理的业务量也显著增加,但由于我国的汽车维修行业基础薄弱、技术发展起步晚、从业技术人员素质不高、缺乏行业标准或行业标准贯彻难,因此也导致缺乏技术过硬、理论功底扎实的汽车空调维修技术人才。一般,职业院校主要根据市场和社会发展需求设置专业,培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目前我国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反思和改革。文章首先对现代汽车以及汽车维修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其次针对目前汽车维修技术发展背景下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现状,提出了针对性教学优化改进举措。  相似文献   

5.
职教动态     
正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中职组)"上汽通用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大赛在天津举办由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等共同举办,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中国汽车保修设备行业协会、天津市教委和天津市东丽区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中职组)"上汽通用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大赛于5月28日~5月30日在天津市东丽区举办。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一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技工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职业院校。由于汽车行业发展形势良好,在很多地方的技工院校都开设了汽车维修专业,就读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大多是男生,这给班级管理带来了一定困扰。笔者从事技工院校汽车维修专业班级管理工作多年,在文章中针对男生特点出发,对汽车维修专业班级管理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7.
动态信息     
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雪佛兰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大赛在无锡举办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提高,检验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和培养工程的成果,6月19日~22日在江苏省无锡市举办了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雪佛兰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大赛。  相似文献   

8.
汽车维修行业是人社部、教育部、交通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的人才调查报告中四个人才紧缺行业之一。汽车维修技术人才的培养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职业院校。全国中等职业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活动,成为了职业教育界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的不断增多,汽车逐渐走进了中国千家万户.在汽车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汽车维修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在信息化时代,电子诊断被运用到汽车的维修技术之中,传统的维修汽车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本文就电子诊断运用于汽车维修新技术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天气复杂多变,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多雨,部分地区还伴有雨雾或雾霾天气,因此汽车空调已成为汽车的标配,且使用频率很高,而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汽车空调系统维护与修理的业务量也显著增加,但是我国汽车维修行业基础薄弱、技术发展起步晚、从业技术人员素质不高、缺乏行业标准或行业标准贯彻难,因此也导致缺乏技术过硬、理论功底扎实的汽车空调维修技术人才。一般而言,职业院校主要根据市场和社会发展需求设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大赛”于2008年6月28—29日在天津举行。本次大赛是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继2007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丰田杯”汽车运用与维修大赛后.又一次交通职业教育领域的盛事。  相似文献   

12.
汽车维护与修理杂志社于2013年8月开通了汽车维护与修理微信公众平台和汽车维护与修理新浪官方微博,这两个平台的开通,将及时传递汽车维修行业资讯,更深层次地服务汽车维修行业和汽车类职业院校,传播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汽车使用与维护、汽车制造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是我国职业院校中开设的为培养汽车后市场技术服务人才的重要专业之一,校企合作作为职业院校培养技术过硬、具备较强岗位实践能力的人才的有效途径,是各个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内容。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现阶段我国诸多职业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均停留在浅层次合作层面上,院校对校企合作积极性较高而企业对此较为冷淡。本文通过对校企合作"一头热"原因的分析,从政府在校企合作中应该发挥的作用方面探索解决途径,促进校企合作中多方共赢。  相似文献   

14.
课程体系建设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文章就职业院校新开设专业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基于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与探讨,提出衔接问题及解决办法和衔接特色,为基于中高职衔接的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提出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5.
汽车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进入千家万户,汽车维修技术也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发展,传统的汽车维修在检测过程中使用的仪器较少、现代化程度也较低,但汽车结构日益复杂,为了满足汽车维修行业的需要,电子诊断技术必须大力推广,文章将针对当前汽车维修行业中电子诊断技术的运用进行分析,为我国未来汽车维修行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当前,职业院校越来越多地承担着培养生产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但是,职业院校所面临着的生源问题也日益成为职业院校的发展危机。首当其冲的我们职业院校要面临的就是教学改革,完善教学课程体系是关键一环。而对我们汽车维修专业来说,自身的行业特点,有其鲜明的特色,教学过程实践性强,构建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尤为重要。项目化教学在汽车维修专业里应用,是符合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必要需求。现以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构建项目化教学体系为例,以教学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研究,打破传统的课程教育模式,按照"行动导向"来设计各种教学方法,构建汽车维修专业项目化课程体系,形成与行业完全接轨并能促进职业能力提升的新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汽车安全运行与维修技术之间有重要关系,现在汽车数量持续增加,因此汽车维修中的需求量也不断提高。在不断增加的需求中,汽车维修过程中也要对自己的维修进行进行持续改进提升。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汽车维修相互结合,通过这种方式增强维修质量提高效率。现在对汽车维修过程中信息技术的使用进行分析,同时提出自己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产教融合课证融通视角下,职业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学校、企业多方协商,不但需要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学内容,还应将企业真实的工作案例引入到实训教学环节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首先分析了产教融合和课证融通教学理念,其次根据我国职业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特征进行分析,最后提供了关于课程体系重构的解决方案,以此来改善职业院校现存教学环节不足。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产业逐渐向智能化、网联化和电动化方向转型,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不断迭代升级,汽车后市场对汽修人才的适岗要求也由单一技能向综合职业素养转变,传统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难以适应新时代汽车维修行业的用人要求,市场迫切需要职业院校培养契合企业用人需求的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浙江省教育厅于2021年6月印发了《浙江省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改革方案》,提出深化中高职衔接、加强中高职一体化贯通式的培养模式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赵佳 《汽车维修与保养》2009,(8):16-16,18,20,22
2009年6月27—29日,在天津交通职业学院举行了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中职组“丰田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大赛。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7支代表队共计341名中等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参加了大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