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正在萌发,汽车的智能化、网联化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重点。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汽车产品及技术的升级,将给汽车及相关产业带来深入变革。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已将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和战略制高点,我国也在《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作为国家战略。为加速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汽车产业技术水平及核心竞争力,文章在总结智能网联汽车全球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政策、市场、企业及技术四方面深入分析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总体发展现状,并结合我国汽车产业实际情况,提出推进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全球汽车工业正在进入变革创新的新阶段,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为特征的创新汽车技术正在飞速发展。上海市作为我国汽车产业重镇,要通过技术创新推动汽车产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发挥上海市已有产业基础优势,最终实现国家的汽车强国战略和实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上海要抓住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机遇,在相关核心零部件、材料、工业、技术基础等领域进行先期技术预见和布局,避免传统技术空心化带来的卡脖子问题。笔者通过梳理智能汽车高端产业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从环境感知系统、  相似文献   

3.
作为汽车产业与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尖端技术和新兴产业跨界融合的产物,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产业变革和国际竞争的重要领域。但是,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化仍面临着技术、标准、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的障碍,迫切需要测试示范区为其产业化提供孵化平台。本文详细梳理并介绍了我国现有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情况,并对我国测试示范区存在的建设进度缓慢、建设内容重复等问题提出了明晰运营主体、明确功能定位等建设性意见,旨在促进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迅速崛起和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攀升,市场、行业和汽车企业对智能网联汽车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由于智能网联汽车融合了环境感知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智能互联技术、先进驾驶辅助技术等多种创新技术,相应的其对产业人才的要求呈现出跨学科、高素质、精技能、持续学习的特点,导致目前智能网联汽车专业人才匮乏,制约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齐鲁工匠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地方性传统美德之一,已传承千年之久,是增强企业员工人文素养、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性条件之一。高校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肩负着为我国汽车产业提供人才支撑的重任,应将齐鲁工匠精神融入智能网联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中,构建系统、科学、高效的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助力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潘霞  张庆余  张苏林 《时代汽车》2020,(1):115-116,120
中国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在顶层设计方面,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等指导性文件,从产业规划、技术标准等方面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在标准法规方面,国家发改委发布、工信部均发布响应指导性文件,指出分阶段实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日益成熟,合理的分层式结构成为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智能网联汽车是当今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融合环境感知、决策规划、控制执行、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关键技术,对于促进我国汽车产业升级、实现汽车强国的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盐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为研究对象,基于SWOT分析方法研究盐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并就盐城当前汽车产业现状提出未来发展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成了芯片、5G、物联网、导航、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及新能源汽车等高新技术产业,而且涉及到智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与国家网络信息安全等核心命脉,因此产业发展的趋势必定是依靠自主研发推动核心技术创新。《中国制造2025》已将智能网联汽车列入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当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已取得积极成效,在数字化"路车协同"技术领域展现出"弯道超车"的巨大潜力。文章结合智能网联产业的现状及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了如何通过风险资本、龙头车企集团及政府部门之三力叠加,构建"产融结合"新生态,以推进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8.
《汽车科技》2022,(4):9-10
<正>活动时间2022年5月—9月30日当前,我国汽车技术创新正在从以学习和追赶为主的发展阶段迈向“节能汽车技术跟跑、新能源汽车技术并跑、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领跑”的发展新阶段,汽车强国建设也进入从市场需求引领的点状技术突破转向以基础研究和重大技术突破为引领的系统能力提升关键转折阶段。2022年是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征稿、中国“双碳”目标持续深化的一年,以“双碳”目标为引领,汽车产业向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方向持续加速转型进程,新一代信息通信、绿色能源、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的新技术正在成为构建新一代汽车技术体系的关键势能和赋能技术,汽车发展呈现车能融合、智能互联、智能共享多领域融合发展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9.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科学技术竞争的重要方向.由于传统汽车技能已经无法满足我国社会产业变革需求,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使汽车产业向智能化发展,是每个汽车企业需要考虑的.职业院校是我国目前为各行各输送高质量人才的主要渠道,因此在职业院校中落实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实训教学体系能够有效为社会企业提供高...  相似文献   

10.
当前,智能网联汽车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发展智能网联汽车能够为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提供新动能和最佳载体,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又驱动和促进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通过深入挖掘、分析人工智能和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文献,以基于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现状为基础,从基于人工智能创新驱动的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路径出发,构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网联汽车4大系统平台,依托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用中央处理器(CPU),提出智能网联汽车用关键零部件发展路径,旨在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有效解决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交通事故、城市道路拥堵、化石能源消耗和大气污染问题,并能实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建立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新生态。  相似文献   

11.
刘通 《汽车纵横》2024,(2):75-78
<正>我国汽车芯片产业要实现向上突破,需要通过建立行业统一标准来引导整车企业、研究机构和专项技术企业共同研发,推动技术突破和产品创新。随着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加速转型发展,汽车芯片在汽车新技术应用和功能提升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受技术壁垒、生产工艺限制、成本控制以及内外部环境和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汽车芯片产业发展依旧面临较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正>汽车芯片作为未来汽车的中枢大脑,是推进新型汽车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聚力推进全球芯片产业和汽车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共享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正当其时。随着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产业增长重要引擎。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成为汽车消费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3.
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产业变革下半场竞争的关键,作为技术迭代和商业化应用前的关键环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和示范应用受到国家和各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重点总结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建设情况,并对主要测试区和先导区建设进度和先进成效进行分析,进而总结先进成果,研判测试示范区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建议,助力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智能网联汽车是未来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的重要单元,也是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必争之地,目前正处于技术快速演进、产业加速布局的关键阶段。世界主要国家地区持续加大法规建设和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快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进程。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15.
主编寄语     
《汽车工程》2021,43(4)
正经过近一年的精心筹备,"汽车智能网联技术专刊"终于与读者见面了!近年来,随着新兴的汽车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大数据平台等技术进步,电动化、智能化、联网化技术正在引导着汽车产业发生颠覆性变革。特别是,汽车智能化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展方向。汽车智能网联技术涵盖了自动控制、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和车辆工程等技术领域,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突破,汽车产品正加快向智能化和网联化发展,智能汽车已经成为我国建设汽车强国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本报告简析了我国智能汽车产业政策、市场及上游产业链领域的现状及趋势,为我国智能汽车行业企业的发展布局,以及各地方政府招商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已进入智能网联汽车实用化的竞争发展阶段。随着汽车产业与电子信息通讯等技术加速深度融合,ADAS系统普及率快速提升,车联网应用更加广泛,各类型企业纷纷加大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合作。本文基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产业政策研究室的"智能网联、乘商用汽车政策和行业信息月报"数据库,对2015—2017年6月,各类企业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重要的合资合作项目进行梳理,并得出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投资合作趋势。  相似文献   

18.
崔金红  张帆 《时代汽车》2023,(11):47-49
近几年,基于传统汽车产业的发展背景下,通过ICT技术进行改造,从而使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朝着网联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在产业新的发展态势背景下,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需打破传统产业链的禁锢,借助“鲶鱼效应”充分激发产业的改革创新能力。为了确保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能够适应高职专科教育的革新,就必须对实训课程的设置路径进行积极的探索。尤其需要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趋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科学合理的设置专业实训课程,并明确各学期的课程安排与实训内容,以此保证智能网联技术与实训课程设置实现有机融合。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实训课程设置路径进行了探讨,希望为相关的研究人员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汽车和信息技术两大产业创新融合的关键领域,它是智慧城市的构建要素,也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智能网联汽车结构层次研究,从感知、决策、执行三个层面分析了智能网联汽车完整产业链,提出了加快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当下,随着汽车行业不断向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等方向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作为目前汽车行业发展的首要目标,势必会对传统汽车产业造成较大的冲击,迫使传统零部件产业做出改变。变则立,不变则面临淘汰。传统汽车零部件产业将会进行一次重大的变革,重组。通过对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相关零部件产业、技术等现状进行分析,对比国内外现状,针对材料、装备、技术水平、工艺水平、企业管控能力方面与外资企业进行对比,找出薄弱点,攻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