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介绍了白车身零件地板纵梁后段的产品特点、工艺信息和形面回弹、侧壁内凹等主要质量问题,并且分析了产生这些质量问题的原因及影响因素。通过在OP10拉延工序采用过拉延的工艺结构和OP30翻边整形工序做回弹补偿的方案,解决了零件的形面回弹问题;通过在OP10拉延工序增加形状补偿的凸包解决了零件的侧壁内凹缺陷。  相似文献   

2.
张海华  王镝 《上海汽车》2013,(7):12-15,31
讨论了如何运用材料力学相关理论分析纵梁结构截面,意在寻找一种简便设计方法,可以快速设计出材料利用效率高,性能又能满足碰撞要求的纵梁折拐段结构,避免多次模拟分析计算。文章所研究的内容为碰撞过程中理想状态不发生变形的纵梁折拐段。通过工程实践,文章所介绍的方法在预测结构承载能力及判断方案变更后的趋势变化时有显著效果,可以较好地同全车CAE模拟分析计算结果相匹配。  相似文献   

3.
后螺旋弹簧的装配一直是乘用车底盘装配工艺的一个难点。本文对乘用车后螺旋弹簧的多种装配工艺进行了说明,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平头卡车驾驶室的设计过程中,由于汽车总体布置的关系,单排、一排半驾驶室的地板纵梁不是一条平坦的直线,而是一条弯曲的折梁,车身地板纵梁的强度与刚性直接影响到地板的强度与刚性,地板的刚性影响到整个驾驶室的结构刚性。纵梁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解决刚性的问题,本文从弹性变形的几何叠加原理出发,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计算纵梁任意点的变形量,和特定点的变形量。了解梁的弯曲形状对梁刚性的影响程度及其规律是本文的主要出发点,最后指出他在产品设计中的具体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提升车辆撞击事故乘员的安全性,从诱导孔个数、前纵梁材料和梁壁厚三个方面对汽车前纵梁进行了优化设计。将上述三个方面作为影响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设计,按照正交表在LS-DYNA当中进行了整车碰撞及台车试验,以头部损伤HIC值作为乘员损伤评价标准,通过极差分析确定了最优汽车前纵梁参数,提高了汽车碰撞中乘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论述了汽车新产品开发过程中,车架纵梁从成型到焊接的工艺以及车架矫正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正面碰撞工况中的乘用车前纵梁变形模式,并通过使用截面分析和计算方法,实现了该变形模式的可控设计,很大程度上省略了当前普遍存在耗时较多的试错式设计方法,并提高了结构材料利用率。设计结果同整车有限元碰撞模拟分析结果中纵梁的变形模式实现匹配。  相似文献   

8.
9.
10.
11.
针对由于载荷分布不均造成半挂车纵梁弯曲变形的问题,介绍了和种具有挠度纵梁的结构设计与工艺。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我公司在研某车型为例,主要介绍了一种后纵梁轻量化的设计方法。即通过选取合理的零件材料和料厚设计满足汽车结构强度及轻量化的需求,文章针对后纵梁详细阐述轻量化的设计方法。轻量化的设计方法降低了车身零件的重量、提高了燃油经济性,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车架纵梁作为重卡中最大的零部件,在满足车架强度的同时减轻纵梁的重量成为重卡轻量化性能的重点研究对象.本文通过进行高强钢车架纵梁的工艺试验,论证高强钢纵梁在现有设备能力下的应用情况,为整车性能提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16.
姜军辉 《汽车技术》1994,(1):40-42,45
介绍了汽车纵梁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该模具不用调换镶块,即可在一套模具上成型汽车左右纵梁。当纵梁较短时,可同时冲压左右纵梁。模座内腔采用通式,可用于超长纵梁的冲压,生产中只要调换一端镶块即可。采用该模具,可减少模具数量,降低成本,缩短模具制造周期,并适用于系列纵梁压制。  相似文献   

17.
<正>承载式车身前纵梁前端与散热器框架的连接(焊接)部位,由于焊点相对集中,发生撞击或碰撞时,往往会折曲、死褶或破裂(图1),这给轿车车身的修复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实际的车身修复过程中,一旦碰到前纵梁折曲、弯曲严重或破裂,往往放弃对前纵梁进行拉伸、整形修复,而是经过粗放拉伸后,对原损伤前纵梁进行科学分割,换上新的前纵梁组件。本文阐述承载式车身前纵梁根据损伤程度不同而采用的几种更换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基于CAE的后纵梁加强板轻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DYNAFORM软件,对采用材料B250P1(厚2 mm)和新材料DP780(厚1.4 mm)的某汽车后纵梁加强板弯曲成型工艺进行了CAE分析,对比了凸凹模间隙、压边力和凹模圆角半径等因素对2种材料回弹性能的影响.基于CAE技术并结合工艺及模具参数优化结果,通过修改产品结构即增加台阶面控制了DP780钢后纵梁加强板的回弹,实现了将材料厚度减小0.6 mm、质量减轻30%的轻量化目标.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重型汽车车架纵梁多品种、小批量孔加工问题,介绍了S14汽车纵梁数控钻铣床的主要结构,分析了其在多品种、小批量车架纵梁加工中所体现的工艺先进、加工成本低、方便快捷等特点,并对其对解决这一问题所起的作用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