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电动汽车交流充电的过程,模拟各类故障及边界条件进行测试研究,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对比研究,为电动汽车交流充电系统改进与设计提供参考,提高电动汽车交流充电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黄锐锋 《时代汽车》2023,(2):113-115
随着我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视,我国车企相继推出了性能优越的电动汽车车型,我国电动汽车数量日益增多,这导致对充电桩的需求越来越旺盛。随着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推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我国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的安装数量不断突破。本文基于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对电动汽车交流充电设施进行研究,对交流充电系统的作用、结构及常见故障进行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3.
无线充电系统测试是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设备品质的保证,测试技术的研究有助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行业向着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本文首先介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基本原理,对国内外无线充电标准设备现状以及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标准现状进行综述,然后系统地介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测试分类及研究进展,最后指出现阶段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测试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的保有量在逐渐增加,纯电动汽车充电系统问题时有发生。如果不能及时为车辆进行电能的补给就会影响车辆的续航能力。本文通过对交流充电系统结构组成和功用的介绍,了解交流充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对交流充电系统故障的检测与维修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5.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设施涉及电网、充电桩和车辆三方面,电能质量、充电设施和车载充电装置的性能、充电通信兼容性等均会影响充电过程,其中,电能质量对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的影响,在现有国家标准中,并未做出详细规定。通过对国内充电桩、充电站基数较大、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城市进行电能质量调查、采集,分析所采集城市的电能质量相关具体数据,总结存在的电能质量问题,研究对电动汽车充电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逐渐增大,纯电动汽车充电问题也受到极大关注。目前电动汽车有交流(慢充)和直流(快充)两种主要充电方式,两种充电方式配置有两种不同的充电接口,本文就以上两种充电方式做大致分析,并对常见充电系统故障作简要分析与诊断,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是维持电动汽车运行的能源补给设施,是从供电电源提取能量对动力电池充电时使用的有特定功能的电力转换装置。主要包括交流(慢速)充电系统和直流(快速)充电系统。慢速充电系统通过慢速充电线束(充电桩慢速充电线束或家用慢速充电线束)与交流充电桩或220V家用交流插座相连,为动力蓄电池充电;慢速充电系统将220V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实现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的电能补给。  相似文献   

8.
周侗 《汽车电器》2022,(11):24-26+30
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世界主要汽车强国发展的国家战略,纯电动汽车(EV)则成为了主要突破口。在电动汽车充电标准问题上,主流的标准有ISO 15118和DIN 70121,中国于2015年底发布了新修订的《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相关的充电系列标准,包括通用要求、交流充电接口、直流充电接口、通信协议等内容。针对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本文设计了一种简单、易用的应用层充电协议,并在实际应用中验证了充电协议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王瑜 《汽车维修》2019,(1):8-12
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新能源汽车越来越普遍,其中纯电动汽车就占据了很大的比例。纯电动汽车的充电也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内容,为了使用方便,纯电动汽车一般配有2个充电口,即交流充电口(慢充)和直流充电口(快充),本文简要介绍了2种充电系统的接头端子含义,阐述了大致的充电过程,同时列出了充电系统常见故障及检修方法,谨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汪俊 《汽车维修》2021,(1):13-16
本文介绍2019款比亚迪e5出行版电动汽车交流充电系统结构和原理,并针对两个交流充电系统的实车故障案例进行分析,来分享交流充电系统的检修工作过程. 2019款比亚迪e5出行版电动汽车充电系统主要包括:交流充电口、车载充电器(集成在高压配电箱内)、BMS(电池管理系统)、动力电池包等.实车充电系统结构见图1.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一例比亚迪e5轿车用交流枪充电时仪表无充电显示故障的诊断与排除过程,分析了交流充电系统充电原理,总结出交流充电仪表无充电提示的故障诊断流程及一般方法。说明对于纯电动汽车充电故障的诊断需要熟练掌握充电系统工作原理,学会根据诊断设备所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确定故障点。  相似文献   

12.
全球范围内目前主要拥有 3 种交流充电桩的标准体系,分别是中国市场的《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 第 1 部分:通用要求》(GB/T 18487.1—2015)、欧洲市场的《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 第 1 部分:通用要求》(IEC 61851-1:2017)及美国和日本等市场的《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充电连接器》(SAE J1772 OCT 2017)。不同类型的交流充电桩能否兼容是电动汽车行业内关注的重点。通过对不同地区充电桩相关标准的解读,分别从充电接口结 构、标准及认证方案,以及控制导引等方面给出了 3 种类型充电桩标准的差异点和相同点;提出了交流充电桩主要在智能充电模块、剩余电流保护器(RCD)和电动汽车给电网送电技术(V2G)等方面的发展趋势。相关结论可为充电桩企业的规划设计和检测机构的检测平台搭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本文介绍电动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高压(HV)蓄电池充电系统,包括国标要求、充电系统操作、充电系统基础知识、交流(AC)充电及通信、直流(DC)充电及通信等内容。车型以知名车企捷豹路虎为例,该车企不仅生产混合动力汽车(如揽胜运动P400e),还生产纯电动汽车(如捷豹I-PACE)。电动汽车高压(HV)蓄电池充电系统符合一系列国内和国际标准,所以,不同车企生产的不同车型其高压(HV)蓄电池充电系统都是相似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节约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近年来,世界各国及各大汽车企业加大了对电动汽车的投入和研究,电动汽车市场亦日趋繁荣,但目前仍存在许多关键性技术问题亟待解决,其中与续航里程相关的无线充电技术因其操作便捷、公共占地面积小、安全隐患少等优点受到广泛的关注。文章主要就电动汽车国内外发展现状,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充电方式及市场应用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不同电动汽车使用场景所适宜的无线充电方式。  相似文献   

15.
针对无线充电技术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应用,分析了应用需求中的功率传输特征,给出了常用的系统电路架构。介绍了无线充电技术发展的历程,对目前主流研究机构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面向市场商用的条件,对应用了无线充电的国内外主要车企以及设备制造企业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并概况了目前国内外标准化的现状,此外,也对目前行业内的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示范运营情况进行了介绍。最后,对面向商用的无线充电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为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技术研究及市场发展提供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电动汽车的普及还有障碍,由于续航里程有限,大众担心给电动汽车充电不能像给燃油汽车加油那样方便,毕竟充电站还不像加油站那么常见。为了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难的问题,最近欧盟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方法,希望借此方法让电动车充电变得更简单。2015年8月28日,欧盟对外发布了这项研究的最新进展。像Wi Fi一样给多辆电动汽车充电其实,无线充电技术在很多领域早已开始使用,  相似文献   

17.
《世界汽车》2012,(2):152-152
按照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化总体部署.在国家标准委的协调和支持下.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组织.全国汽标委牵头.中汽中心、电力企业联合会和电器科学研究院共同起草了《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三项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8.
电动汽车进入市场化阶段,其传导式充电系统和充电桩的互联互通问题日益凸显。本文根据国家发布的一系列充电系统标准,针对此问题进行了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的研究,并针对一部分电动汽车进行了试验,进行了归纳总结,为解决电动汽车用充电系统的互联互通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完善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大规模推广应用目标的实现,对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结合对国内外电动汽车充电模式的研究,提出了电动汽车充电技术解决方案及家庭分布式储能模式。  相似文献   

20.
豪彦 《汽车与配件》2011,(35):34-39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连接装置》包括通用要求、充电用的交流接口和直流充电接口三部分内容。由于世界各国都在发展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而基础设施的充电站和充电桩建设必须要有统一的充电接口。在我国各地都在大规模建设充电站和充电桩时,必须制定出我国统一的交流和直流充电接口(插头和插座)。目前,日本、美国、欧盟都在制定各自的充电接口,日本CHAdeMO协会(由丰田、日产、三菱、富士重工、东京电力共同发起)制定快速直流电充电标准;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将制定电动汽车快速充电标准;欧盟将于2011年底或2012年初完成充电接口制定工作。希全球能制定统一的充电接口标准,以利于统一和出口需要。因此本刊将电动汽车传导充电连接装置——通用要求、充电用交流接口和直流充电接口介绍给读者。目前,该项标准已将标准报批稿交主管部门批准。但遗憾的是该标准还不是智能型充电接口,不能同时计算充电时间、充电费用、充电量等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