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卫东 《汽车与运动》2017,(2):142-147
饩车的识别系统已经从识别固定信息发展到了实时交通信息的识别,可以更出色地辅助驾驶员获得更轻松的安全驾驶体验从部分自动到高度自动,再到完全自动,汽车终将驶向自动驾驶的时代当年,宝马工程师们选择了更富有创新意义的红外技术(FIR),也就是热感相机实现了夜视辅助系统,成功利用了在热感成像相机上的成像来提高黑夜中的驾驶安全。  相似文献   

2.
夜间行车驾驶员危险性大.汽车夜视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少和预防夜间交通事故的发生,能够提高汽车驾驶员、乘客、行人及车辆的安全性.文章介绍了主动红外夜视系统和被动夜视系统的结构组成及成像原理,重点分析了主动夜视系统和被动夜视系统中的差异及优缺点,剖析了汽车夜视系统现阶段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3.
《专用汽车》2016,(4):91
近日,奔驰实验了最新卡车安全技术,三辆车编队自动驾驶,可以同时感知路况,这时司机只要喝喝茶就能轻松搞定。据悉,该三辆车都是搭载的"Highway Pilot"智能驾驶系统,该系统和飞机上的自动驾驶系统类似,包括安装在前车身的雷达探测器、摄像头以及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它可以控制卡车在道路上按照固定模式行驶(当然司机对车辆还是具有绝对的控制权)。  相似文献   

4.
驾驶汽车的司机朋友,可能都会有如下的幻想:如果能有一种高性能的汽车,可以自动发现前方的障碍物,并能自动避让;在陌生的地区可以自动导航;甚至在特殊情况下能够自动驾驶,那该是多么方便和美妙啊!随着智能交通系统(ITS)的应运而生,这一幻想离实现已为期不远了.  相似文献   

5.
宝马新7系在2005年10月开始提供宝马夜视系统。宝马夜视系统用作驾驶员辅助系统,在黑夜中提供更高的主动安全性。像远光灯辅助以及自适应转向灯一样,借助宝马夜视系统在夜晚和晨昏时还能有预见地行驶。最远300m的作用距离,可以很早识别到目标(作用距离与天气情况有关)。宝马夜视系统用远红外线工作,其他汽车制造商相反使用“近红  相似文献   

6.
丁倩  韩率 《汽车与配件》2012,(32):28-31
汽车夜视系统是一种利用红外线技术,辅助驾驶者在黑夜中看清道路,减少事故发生,增强主动安全的系统。按照工作原理的不同,汽车夜视系统可分为主动红外夜视系统和被动红外夜视系统,主要采用主动红外成像技术与热成像技术。两者的区别在于主动红外成像技术是把目标物体反射或自身辐射的红外辐射图像,转换成人眼可观察的图像;而热成像技术则是基于目标与背景的温度及辐射率的差别,利用辐射测温技术对目标逐  相似文献   

7.
博世自适应巡航定速控制系统ACC(Adaptive Cruise Control)可以使车辆以驾驶者设定的速度进行巡航驾驶。当车辆的速度与现时交通状况不相适应时,ACC自动通过加速或制动与前方车辆保持一定距离。所以,驾驶者不必时刻估计前方车辆的速度和距离,从而更加轻松地享受驾驶乐趣。Bosch ACC的理论基础是我们耳熱能详的传统巡航控制理论。  相似文献   

8.
道路交叉口信号灯是保障道路网络节点交通秩序有条不紊的保障。为了解决实际交通中某条道路上前方有大型车辆遮挡或大雾等不良天气原因,导致后方车辆驾驶员无法辨识前方信号灯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在汽车驾驶室内自动显示前方道路交通信号系统的方法,并给出了本方法的技术路线。通过3Dmax和SolidWorks仿真软件建立了车内交通信号系统模型,实现了车内交通信号的传输与显示。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使前方交叉口的交通信号在驾驶室内实时显示,解决了视线遮挡而无法观测前信号灯的实际问题,从而减少了驾驶员的心理负荷,提高了道路交叉口的交通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超车需谨慎     
超车是一种常见的交通现象.是指同一车道行驶的车辆,后车从左侧超越前车的行为。但是.超车易挡住司机的视线.形成盲区。北京司机孙某驾驶一辆本田小客车,行驶到密云县穆家峪镇荆梢坟村前时,觉得前方一辆内蒙古牌照大货车开得太慢.便向左猛一掰轮,强行超了上去。  相似文献   

10.
Q&A问车热线     
<正>1139特斯拉自动超车技术Q:特斯拉在自动驾驶方面有什么新技术吗?A:您好,再过几个月,也许特斯拉Model S就能够自动超过前方行驶速度较慢的其他车辆了。有关半自动驾驶合法性和法律责任的讨论从来没有停止过,不过特斯拉认为他们现在可以明确回答,在自动驾驶过程中如果发生碰撞事故,到底谁应该担负主要责任。  相似文献   

11.
由于夜间、雨雪天等环境下,司机驾驶时能见度往往大幅降低,从而对行车安全问题造成极大影响。驾驶员在驾驶中主要依靠车前的大灯识别路况,但是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容易忽略远近光灯的切换,不仅导致驾驶员无法了解前方路况,也会干扰对方车辆对路况的判断。针对汽车驾驶过程中由于光线不足或驾驶员对灯光操作不当等因素引起的交通事故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可自动调节的远近光灯。该设计选用测距传感器、光线传感器、车辆速度传感器、测线速传感器和颜色识别等传感器,通过信息采集对灯光进行自动控制,可避免驾驶员因主观判断失误和操作不当等人为因素出现灯光切换问题,从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12.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自动驾驶汽车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自动驾驶汽车的实现离不开各类型的传感器,实现传感器的安装、标定对于自动驾驶汽车至关重要。文章介绍了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现状和前景、相机的标定、多线激光雷达的标定、相机和激光雷达的联合标定。最后,文章构建了仿真环境和车辆行驶控制仿真算法。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设计提出的一种车辆夜视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根据行驶路况状态来自动调节图像采集装置的位置并可以实现实时显示路况上的交通信息。利用该夜视装置提高车辆夜晚行使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汽车制造商朝着实现车辆自动驾驶的目标迈进,汽车正变得越来越先进。虽然自动驾驶汽车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但驾驶辅助技术正日益普及,比如自适应巡航控制(ACC)与车道居中(LC)相结合,可帮助驾驶员保持稳定的速度、与前方车辆保持安全距离并使车辆保持在车道中  相似文献   

15.
自动驾驶车辆在实际道路上行驶之前的测试阶段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一个低成本、高效率以及高精度测量的自动驾驶车辆的测试方式,对于自动驾驶车辆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将驾驶模拟器运用到研究自动驾驶车辆测试已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基于虚拟驾驶场景的自动驾驶车辆的检测,通过组合虚拟驾驶场景的背景车辆、行人、交通灯、建筑、指示标牌等元素,研究将驾驶模拟器与虚拟驾驶场景的联合应用来测试自动驾驶车辆。设计了典型的交通场景,通过自动驾驶车辆和背景车辆的实时交互,研究自动驾驶车辆的各项性能指标。研究结果表明:该驾驶模拟器可以高度拟合人类驾驶体验,驾驶员通过驾驶模拟器控制背景车辆能够很好的模拟现实中的驾驶行为,对自动驾驶车辆的仿真测试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1夜视辅助系统的功能新款奥迪A8车是第一种装备夜视辅助系统的奥迪车。装备夜视辅助系统的车辆在夜间行车时,可以帮助驾驶人提前识别危险情况。本系统将车辆前部的热敏图像显示在组合仪表显示屏上,通过红外摄像头采集图像,该摄像头安装在  相似文献   

17.
车联网的市场机遇 来自ABI调研公司的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新车原装车载通讯设备的百分比将从2011年的10%增长到2016年的53%.车联网市场迅速扩容的同时,其服务内容也正不断升级.这对于象AT&T这样的M2M公司来说是非常大的机遇. 据Sean Horan介绍,目前AT&T的M2M业务在汽车行业已经有很多应用.比如通过M2M连接发送实时车辆诊断信息给驾驶者和4S店等;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使用移动互联网提供服务,如互联网广播、网络搜索、交通、天气和导航等;城市交通网络系统可以通过采集来自互联车辆的数据来预测交通模式;车辆驾驶者也可以通过M2M技术来提前知晓道路状况,不会因为前方建筑物的遮挡而影响驾驶视野;M2M技术也可以对年轻驾驶者的驾驶行为进行追踪,当他们的车速超过限制时,系统可以监控其驾驶习惯并接收警报;当驾驶者忘带汽车钥匙时,M2M技术可以通过无线信号来打开车门;当车辆发生碰撞事故,安全气囊打开时,互联汽车会自动把相关信号发送给急救人员.此外,随着智能手机的日渐普及,手机应用与互联汽车互相连接,允许用户远程启动汽车或定位,并且在智能手机上储存电动车充电站信息.  相似文献   

18.
洪治平 《汽车知识》2012,(12):110-111
夜视辅助系统可使司机在黑暗中及时识别出车辆前部区域的行人,及时避免危险情况。如果没有它,依靠司机凭肉眼来识别,就要迟缓很多,发现得较晚。更为神奇的是,即使尚未出现在车辆照明视野中的动物,也能在显示屏上识别出来。  相似文献   

19.
正2月24日,福特创造一种标准的视觉语言,以便自动驾驶车辆可以发出意图信号。福特在公共道路上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完全模拟了自动驾驶汽车体验,并使用了一个创新的座椅来隐藏司机。通过在挡风玻璃上使用灯条,车辆可以通知三种情况的行人:两个白色的侧向移动的灯指示屈服;一个坚实的白光建议主动自主驾驶;一盏快速闪烁的灯光显示出开始移动的意图。通过数据集可以展示其他道路使用者如何根据CAV信号改变其行动。  相似文献   

20.
对于传统汽车,驾驶员在环控制操控模式下,驾驶员搜集信息并完全掌控车辆行为。随着汽车自动驾驶系统的不断演进, L3层级自动驾驶系统的不断普及,汽车驾驶操纵模式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可以预见随着L4-L5层级自动驾驶系统的量产销售,驾驶员将从车辆中彻底消失,人车交互的虚拟驾驶员与车辆之间如何完成交互互动呢?本文将综述目前ADAS系统支持下车辆驾驶操控情况,并对未来L4-L5层级自动驾驶模式下的人车交互系统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