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Q&A问车热线     
<正>1173三缸发动机的停缸技术Q:请问三缸发动机还有必要用停缸技术吗?三缸发动机的停缸技术有什么特点?A:您好,福特汽车公司宣布推出了其全新1.0升EcoBoost三缸发动机。据了解,该发动机将搭载在福特福克斯车型上,同时其还将配备发动机停缸技术。该发动机配备的发动机停缸技术包含有两种,分别为单缸停止技术和循环式缸体停止技术。日前,福特全球动力总成研发工程总监Schamel博士已经完成了在量产的三缸发动机上测试停缸技术的可行  相似文献   

2.
为改善车用发动机部分负载时的燃油经济性,提出了一种应用电磁驱动气门来实现的发动机停缸技术.首先对发动机某一气缸停止工作循环时的工作过程进行了性能仿真,以单缸在1个循环内所做负功最小为优化目标,计算得到了单缸停止1个工作循环的起始点.以尽量保证各缸间的工作均匀性为基本原则,设计了4缸发动机顺序间歇停缸方案并进行了仿真与分...  相似文献   

3.
正车辆什么情况下最省油?答案当然是熄火时。正是基于此,工程师们开发了发动机自动起停技术。该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在车辆短暂停车或滑行时自动熄火,在需要继续前进时自动重起。实际应用中,有些车主觉得它很烦,也有人怀疑它是否真的能节油,甚至评价它为鸡肋,真相到底如何呢?首先,自动起停功能的节油效果是毋庸置疑的。自动起停功能起作用时,发动机已处于正常运转温度,只是暂时"休眠",有研究表明,车辆在热起  相似文献   

4.
卫东 《汽车与运动》2015,(4):140-145
<正>汽车的起/停系统可以在等待交通信号灯时暂时关闭发动机以节能减排,而当行驶中遇到发动机动力过剩时是否可以关闭一些汽缸以提升效率呢?答案是肯定的当发动机不需要全力输出时,为何不能让部分汽缸去休息?其实,工程师们在上世纪石油危机时就想到了用这种方法来节省燃油,不过这项技术一直在小范围内应用,而且主要应用在大排量发动机上。到了近几年,随着人们进一步挖掘发动机的节能潜能,汽车制造厂商们又将目光投向了发动机  相似文献   

5.
动态跳跃点火(DSF)为一项全可变停缸技术,发动机的每一个气缸都可以动态地执行停缸操作。其控制逻辑对停缸作出适当搭配,在兼顾NVH的同时,赋予了发动机更广泛的停缸范围,停缸缸数增加,节油能力优于传统停缸技术。基于车辆实测解析评估,一款1.4T轿车改装DSF在中国工况CLTC_P下的节油效果近于怠速起停的收益,例如7%左右。DSF在不同工况下节油效果有差别,数据显示NEDC循环下节油率略优于CLTC_P循环。DSF可以与48 V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米勒循环发动机及均质稀燃发动机技术相配合,达成综合节油,这些组合为汽车厂家满足第五阶段油耗目标值提供了技术选项。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车用汽油机在部分负荷下使用停缸技术后,对发动机经济性产生的影响,详细介绍了节油原理及发动机运行工况。阐述了停缸后对发动机进气、排气、燃烧等相关参数产生的影响,说明了停缸技术负荷受限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发动机停缸作为1类降低机动车油耗的技术,已呈现出向小排量发动机上应用的趋势。在搭载了直列4缸可停缸发动机的乘用车上进行正常模式与停缸模式间的相互切换,研究停缸对发动机瞬态性能的影响,以及在切换过程中发动机的控制策略及运行参数的动态变化。研究发现,在4缸至2缸的切换过程中,会出现瞬间扭矩波动的现象。应对策略是在发动机停缸前的若干循环内,预先对进气、喷油,以及点火进行提前调整,来抑制切换过程中输出扭矩的波动;在全油门加速工况下,2缸至4缸的切换会导致加速初期发动机扭矩的提升速率降低。在此过程中,发动机通过对过量空气系数的动态控制,可实现输出扭矩的线性增长,确保了在加速终了时与常规模式一致的平均扭矩增长率。  相似文献   

8.
随着发动机停缸技术的不断推广,其应用领域也随之扩展。本文将针对最新停缸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9.
正为2018车型年在美国销售的马自达CX-5将会提供停缸技术、安全性和所有内饰级别的改进更新。马自达CX-5的SKYACTIV-G2.5发动机实现了更新以减少内部摩擦,从而增加了低端扭矩,同时也减少了燃烧过程中的实际燃油消耗和颗粒物的形成。这些改变是为了减少消费者在燃油上的花费,但是在SKYACTIV-G2.5发动机中,马自达的部分专用停缸技术没有什么突出的特点。该发动机推出了以巡航速度不可察觉  相似文献   

10.
正近期,荷兰初创公司ECONAMIQ正在开发一种新型发动机技术,可节省约20%的燃油耗,将气体过度膨胀与停缸技术相结合,在不显著改变发动机布局或架构的情况下,可提高整机性能和效率。ECONAMIQ通过使气体过度膨胀至邻近气缸,在现有发动机架构内创建额外的做功行程,显著提高热效率,并节约成本。在现有概念基础上,ECONAMIQ采用了停缸和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同时提供了其独有的技术专利,以提高系统效率。据预测,这项技术将在未来几年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国内外汽油发动机停缸节油原理、应用难点和应用情况,并对该技术应用于4缸发动机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王景 《摩托车》2010,(6):99-101
<正>当车手们提到6缸发动机时,往往指的是本田,因为目前最出名的6缸机器就是本田搭载了水平对置6缸发动机的超豪华旅行摩托车"金翼"GL1800;历史上,本田也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就推出过配置了直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停缸对改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的潜力,在1 台6 缸柴油机上进行停缸分析和试验评估。目前,对点燃式发动机的停缸收益已经有很多研究,但在柴油机应用方面的研究几乎没有。在低负荷、稳态工况下评估了分析机型,包括停缸的修正基准模型,通过优化废气再循环( EGR) 和可变几何截面增压器( VGT) 达到了与原机相当的排放水平。结果表明在低负荷和部分负荷运行点,比油耗( BSFC) 降低,排气温度升高。通过停止一半的喷油器和气门机构实现停缸。低发动机泵气功和气缸壁传热改善了燃油消耗。低空气流速、高的缸内燃烧温度和低的总散热导致排气温度升高。该分析包括排气焓和排气温度之间的折中。在不损害发动机排放的前提下,在所研究的10% ~ 30%范围内的运行点的稳态BSFC 改善。GT Power 模型分析展示了足够益处,证明有必要进行发动机试验评估。试验结果与分析结果有可比性。其收益类似于目前采用停缸技术的量产汽油机。试验结果和分析结果提供了充足数据,以辅助确立某些用途柴油机停缸的潜在收益。  相似文献   

14.
慧文 《汽车与配件》2013,(35):20-21
在CO2减排和提高燃油经济性的压力之下,整车生产商们正趋向于采用小型化发动机。通过直喷、涡轮增压等先进技术的使用,小型化三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正在为越来越多的整车厂所使用。装备先进技术的三缸发动机,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能进一步实现节能高效。  相似文献   

15.
福特福克斯1.0 L EcoBoost发动机以小型化、涡轮增压核心技术开启小排量发动机竞争局面,自面世以来就广受欢迎,现在已应用在福特汽车多种车型中。如今,福特汽车为了提升节能效率,在1.0 L 3缸EcoBoost发动机上采用了舍弗勒公司的旋转停缸休止技术,新升级的EcoBoost发动机将很可能会被其他整车厂商作为小型发动机量产的对标机型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16.
余登淮 《摩托车》2004,(11):41-43
对于维修大排量摩托车发动机来说,最重要的、最难掌握的就是配气正时的安装方法。如果是横置并列多缸发动机,如CBR250R四缸发动机,只要对准一缸的配气正时,其他缸的配气正时肯定正确。但对于V型发动机,一定要将前、后缸分别对准。否则,发动机将无法工作。一、VT250配气正时的安  相似文献   

17.
以某款四缸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对停缸技术的节能机制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停止工作气缸气门的不同关闭时刻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气门关闭时刻过早或过迟时,发动机的传热损失、泵气损失和摩擦损失均有所增加,压缩上止点前30°CA气门关闭时刻可使发动机获得较佳的燃油经济性改善效果,从而有效降低汽油机燃油消耗量;传热损失、泵气损失的降低分别是停缸技术节能的主、次要原因,但其会增加发动机摩擦损失和排气损失。  相似文献   

18.
对发动机曲轴系统的扭振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利用GT-Crank模块建立某V型6缸发动机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对发动机单缸断油和单缸关闭气门两种工况进行仿真计算,对比分析了发动机正常发火与单缸停缸时系统扭振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单缸停缸时系统扭振以低谐次为主,扭振振幅较正常发火显著增加,扭转应力变化不明显;单缸关闭气门扭振振幅较单缸断油大;不同气缸断油和关闭气门扭振振幅最大差距分别为16.5%和4.3%。  相似文献   

19.
为节约生产线建设投资成本,实现三缸和四缸发动机缸盖共线生产,在缸盖生产线建设之初针对如何实现二者的兼容装夹进行了多种方案的对比论证,最终通过更改四缸发动机的一个定位销孔尺寸,实现三、四缸发动机换型时两个定位销均无需更换的方案,确保兼容定位的可靠性,实现三、四缸发动机的兼容装夹,从而实现了三缸和四缸发动机缸盖的兼容生产和快速换型。  相似文献   

20.
经分析指出,在东风牌汽车上实行停缸节油时,只靠车速和单一油门位置极限这两个控制参数,是不能保证发动机始终被控制在燃油经济区工作的。介绍了停缸节油控制模式的优化决择、单片机电控器的设计及匹配试验结果。运用道路负荷法所得数据进行的台架试验及道路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停缸节油效果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