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到2025年燃料电池产业化程度将大幅提高1.1列入2017年十大新兴技术2017年6月26日,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了2017年全球十大新兴技术,其中"廉价的燃料电池汽车催化剂"榜上有名。WEF是以研究和探讨世界经济领域存在的问题、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为宗旨的非官方国际性机构,由于在瑞士小镇达沃斯首次举办,所以日后也称其为"达沃斯论坛"。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之一,氢燃料电池汽车已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关注,近些年我国在氢燃料电池汽车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全球燃料电池汽车销量情况根据公开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12月,全球燃料电池乘用车销售累计超过7000辆。而丰田Maria全球共计销售超过6000辆。其中,美国为3400辆,日本为2500辆,欧洲为300辆,占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蓝图,其中明确提出的"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规划,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早在2012年,国务院就曾出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明确了国家积极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加快汽车产业转型的决心。面对国家政策利好,江淮汽车审视夺度,顺势而为,于近日正式发布了新能源汽车i.EV+战略,根据规划,江淮汽车将持续构筑领先的纯电驱动技术优势,重点发展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两大技术平台,到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10月23日,在江苏如皋市举办的第3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FCVC)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发表了题为《创新引领开放合作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健康发展》的主旨演讲。他在演讲中表示,氢能成为全球未来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开展商业化示范推广是加快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的重要抓手。万钢表示,我国以商用车为主的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已经突破1 000辆,2017年销售1 098辆,运营的区域从  相似文献   

5.
正上汽大通基于上汽集团前瞻技术成果优先部署燃料电池车产业化的战略,并取得了累累硕果。上汽大通参与8份燃料电池国标制定、连续16年坚持开发燃料电池汽车、发布34份燃料电池汽车企业标准、获得燃料电池领域相关专利312项、累计投入开发费用超过10亿元。第十五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上,上汽大通举行了以"智科技致生活"为主题的发布仪式,宣布中国首款商业化运营燃料电池宽体轻客FCV80正  相似文献   

6.
今年1月24日,丰田公司与宝马公司签署了一项关于"共同开发燃料电池系统"、"共同开发运动车型"、"共同研究开发轻量化技术"的正式合作协议.这是2012年6月份双方签署的备忘录后续进展. 事隔4天,1月28日,戴姆勒宣布与福特、雷诺-日产结成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加快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商业化,预计2017年推出市场价格可承受的车型. 为什么都是燃料电池汽车?  相似文献   

7.
<正>丰田近日宣布,将把他们拥有的5680项有关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专利使用权无偿提供出来,鼓励并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和普及。而在此前的去年12月份,丰田在日本正式发售了燃料电池汽车Mirai(译名:未来),售价723.6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8万元)。在扣除日本政府提供的补贴后,售价为52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7.2万元),这与皇冠轿车在日本的价格相当。本田也在日前宣布,将在2016年3月上市一款燃料电池汽车,并目这款燃料电池汽车可以在三至五分钟内加满燃料,续航  相似文献   

8.
正在第十五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上,上汽集团新能源战略又一成果落地。上汽大通宣布中国首款商业化运营燃料电池宽体轻客FCV80正式上市,这也是国际同级轻客车型中首款燃料电池汽车,代表了中国汽车工业领先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燃料电池汽车是业内公认的传统燃油车替代最佳解决方案之一。其中,氢能燃料电池被认为是实现车辆使用阶段"零排放"、全生命周期"低排放"的重要技术路径。大通FCV80的成功开发再一次引领了行业创新。  相似文献   

9.
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国家标准的编制工作已经在上海启动,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整车术语》和《燃料电池汽车整车安全要求》的两项基础性标准将于2008年完成。此前,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口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口上汽股份和同济大学等机构和企业的10多位高级科研人员组成了专门项目组,  相似文献   

10.
汽车工业正处于几十年来所未有的巨大变革时期,燃料电池技术的应用则是使这种变革成为现实的一种有效手段。GME(General motor Europe,通用汽车欧洲公司)已宣布在2004年之前将向市场推出以燃料电池为动力的轿车。GM现已成为全球代用燃料推进中心(GlobalAlternative Propulsion Center,GAPC)以发展这种燃料电池技术。这种技术的主要特点是效率高、污染少。  相似文献   

11.
正1回顾2017年汽车政策2017年汽车产业政策频出,对行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年终岁末,一起来回顾今年出台的各项汽车产业新政十分必要。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20%2016年12月30日,财政部等四部委正式发布《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主要包括调整完善推广应用补贴政策、落实推广应用主体责任、建立惩罚机制;其中,明确提出除燃料电池汽车外,各类车型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20%,该通知从2017年1月1日起实  相似文献   

12.
正2020年12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了《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简称:白皮书),其中提出面向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开展新能源汽车等方面研究。《白皮书》在《支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小节中写到,将加速发展绿氢制取、储运和应用等氢能产业链技术装备,促进氢能燃料电池技术链、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发展。另外,  相似文献   

13.
<正>在2019年"两会"议案中,汽车行业的代表们就我国汽车的发展提出了很多积极建议。其中,对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顶层设计"提及率较高,引发热议。2018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销售1527辆,同比增长20%,且全部是商用车,低于同期新能源汽车70%的增长率。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汽车公司董事长尹同跃围绕发展氢燃料产业指出,氢燃料作为一种零排  相似文献   

14.
车坛传真     
正新能源补贴新政即将出炉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消息称2016年新能源车补政策已于近期由四部委签定完毕。据了解,新的补助政策或将比此前的版本出现较大幅度的退坡,部分车型的退坡幅度将达到60%。据业内人士表示,在此次的调整中,电动物流车和三元电池或成为后期市场两大受益方向。从网络流出的版本来看,该版政策的调整思路是增加乘用车技术门槛要求、客车全面调整、专用车明确技术要求、燃料电池汽车细化补贴要求。  相似文献   

15.
正与其他新能源汽车逐步普及相比,燃料电池汽车在全球的推广应用步伐略显缓慢。无论是经济发达的欧、美、日,还是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目前都处于探索期。制造和使用成本偏高、配套设施不完善是制约燃料电池汽车全面商业化的主因,而随着技术以及宏观政策环境的变化,燃料电池汽车在中国正在迈向全面商业化。  相似文献   

16.
正到2025年,全球预计将有15亿辆汽车在路上行驶,不断增长的出行需求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应对挑战、发展创新技术提供了广阔空间。巴斯夫电池材料有助于塑造电动交通未来。巴斯夫为汽车行业提供了包括移动排放催化剂、涂层系统、高性能塑料以及燃料添加剂等领域的多种解决方案。自催化转换器1973年问世以来,巴斯夫催化剂技术已帮助减少超过10亿t污  相似文献   

17.
动态     
<正>四部门:新能源车补贴未来5年逐步下调近日,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与发改委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通知"),2016—2020年期间,除燃料电池汽车外,其他车型补助标准适当退坡,2017年纯电动汽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提出以及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政策落地,2021年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本文从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规模、车型结构、竞争格局、技术参数等方面,对我国2021年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发展进行了全面回顾,并从政策驱动、产品技术升级以及燃料电池汽车推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对2022年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旨...  相似文献   

19.
每周新闻     
《目录》发的正是时候2007年12月18日发改委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以下简称《目录》)。新能源汽车及相关技术先进零部件项目正式进入发改委的鼓励产业目录。发改委表示,压缩天然气、氢燃料、生物燃料、合成燃料、二甲醚类燃料以及灵活燃料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新  相似文献   

20.
车用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清洁的新能源技术。本文综述了中国、北美、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在该领域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多个角度的比较分析,其中包括:燃料电池汽车各项技术指标、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寿命、环境适应性、储氢系统、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燃料电池辅助系统、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运行、加氢基础设施建设等。结果表明:在国外,整车企业已经进入产业化燃料电池汽车的准备,预计燃料电池汽车将在2015年进入量产阶段;而在中国,燃料电池汽车还处于性能改进和小规模示范阶段;下一代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重点是:延长电池寿命、降低系统成本、建设加氢基础设施和推广商业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