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日前,2015中国离合器发展趋势和战略高峰论坛在杭州成功举行,此次论坛由浙江铁流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盖世汽车协办。包括来自吉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校的学者专家,来自东风汽车、江淮汽车等整车企业的工程师,以及零部件制造行业的代表们济济一堂,共同探讨国内离合器行业的发展之道。新能源汽车、智能互联汽车的快速崛起,将汽车与人类构建成了新的生态链条,同时也亟需强大的技术变革和技术突破,这是全球汽车产业所需面临的挑战,也为中国制造业做大做强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2.
<正>"未来30年,我们要努力推动铁流的国际化,打造国际化的团队和国际化的管理经验,同时寻找国际资本合作和并购,推动铁流的国际化,成为全球化的品牌。"在2015年7月10日举办的"2015中国离合器发展趋势和战略高峰论坛"上,浙江铁流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在现场展示了一系列应用于乘用车及商用车的离合器产品。这些产品均为铁流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品的最新产品。会议期间,铁流总经理国宁接受了《商用汽车》杂志记者的采访,介绍了铁流多年来取得的成就及面向未来的品牌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3.
<正>企业需要技术,但仅靠自己的技术力量是不够的。整车与零部件企业应该注重新产品开发阶段的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技术优势,建立稳定的、相互信任的战略合作关系,从而确保所开发的产品质优价廉。2015年7月10日,由浙江铁流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2015中国离合器发展趋势和战略高峰论坛"在杭州举办。本届论坛邀请了国内主流商用车、乘用车、发动机、农业机械、工程机械、科研院校等行业和领域的学者和技术专家,100多名代表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了中国离合器市场的未来发展,涉及主题包括离合器企业如何应对全球汽车技术变革、国IV排  相似文献   

4.
正近期,浙江铁流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关于全资子公司收购运通四方汽配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和福建运通国联汽车配件有限公司部分子公司股权及资产的公告。笔者梳理本次交易的核心内容,并浅谈交易过后或将产生的影响。交易过后,公司将发生哪些变化?  相似文献   

5.
张颖 《汽车与配件》2003,(16):34-35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在草长莺飞、杜鹃盛开的4月,我们来到了位于黄山脚下徽州地区的奔马集团有限公司。邵新安董事长、华少杰总经理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黄山奔马集团有限公司其前身是创建于1986年的杭州富阳市奔马离合器厂,至今已有17年历史,是从事生产汽车,摩托车离合器配件的专业企业。主导产品摩托车离合器配件销量占国内市场三分之一份额,产品销往  相似文献   

6.
德国ZF Sachs公司的2种新型离合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离合器在传动系中起着传递转矩、分离传动、减振和过载保护等多种功能,其品质关系到汽车的整体性能,对于使用工况复杂、超载严重的我国商用汽车更是如此。目前,国产离合器行业的总体技术水平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滞后于国产汽车技术的发展。以商用汽车为例,我国离合器行业和整车生产企业都将注意力长期集聚于解决可靠性问题,而对于结构和功能上的改进和创新却无暇顾及。当国内企业在为周置弹簧离合器的可靠性伤脑筋的时候,发达国家实现了从周置弹簧离合器向膜片弹簧离合器的换代。据笔者了解,我国商用汽车离合器生产企业正在酝酿行业…  相似文献   

7.
公司扫描离合器是汽车动力总成的重要组成部分。1987年前后,国内离合器企业先后引进了德国采埃孚萨克斯、美国博格华纳、英国AP以及法国法雷奥等国际知名企业先进的离合器技术。随着中国汽车产业在二十一世纪初的井喷式高速增长,离合器市场也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虽然目前的汽车行业进入了一个缓慢增长的常态发展阶段,但离合器市场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离合器市场虽然还受到汽车自动变  相似文献   

8.
在浙江瑞安,记者看到一家靠配套市场发展起来的股份制企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又在维修市场里争得了生存空间,成为一家小有名气的浙江南洋汽车组合开关厂。 浙江南洋汽车组合开关厂始建于1974年。工厂占地11 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3500多平方米,  相似文献   

9.
《中华汽摩配》2009,(10):65-65
本刊北京讯8月26日,浙江省金华市在北京成功举办了投资环境推介暨重大项目推介会,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集团)公司、长征火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金田集团、动力新跃(北京)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法国巴利集团等一批中央企业、跨国企业分别与金华相关企业签署项目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10.
吴斌 《汽车维修技师》2006,(12):74-75,79
公司扫描 离合器是汽车动力总成的重要组成部分。1987年前后,国内离合器企业先后引进了德国采埃孚萨克斯、美国博格华纳、英国AP以及法国雷奥等国际知名企业先进的离合器技术。  相似文献   

11.
1 我国汽车离合器行业的快速发展 我国汽车离合器行业在经历了改革改造、引进消化、改制重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汽车离合器市场在行业规模、产品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发展。目前,国内汽车离合器企业约100余家(不含家庭作坊)。年产销汽车离合器从动盘总成2000万件,液力变矩器10万套。汽车离合器市场年总销售额约35亿元。  相似文献   

12.
罗建 《时代汽车》2010,(12):98-100
11月13日,福田欧曼ETX重卡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颁发的专利金奖,这是本奖项在汽车类的唯一金奖。就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夕勇。  相似文献   

13.
位于浙江省生产汽车配套产品的万安企业集团,最早由浙江诸暨市店口镇起步,如今不仅享誉全国,而且成功地走向了世界。最近,本刊专门赴诸暨市采访了集团董事长陈利祥先生,写作了这篇访谈录,本刊特重点推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近日,本刊记者访问了坐落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城的广州市科密汽车制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KORMEE)。这是国内专门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以商用车为主要对象的气动式ABS等汽车主动安全电子产品,堪称是汽车零部件产业一个名副其实的高科技企业。  相似文献   

15.
张筱梅 《专用汽车》2010,(11):40-42
"今天强不算强,明天强不算强,永远强才算强",这是永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名字的含义。在18年的发展过程中,永强的实力日渐增强。该公司的罐式车和消防车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产品不仅在国内占据相当的份额,而且还成功进入国际市场,今年永强出口的订单量占总销量的50%以上。在我国专用车行业,永强被看做"高、精、专"类型专用车企业的代表,是民营专用车企业的典范。永强怎样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发展为一个拥有较强技术实力的企业?它又是如何将产品成功推向国际市场?永强公司董事长陈达强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  相似文献   

16.
在2005北美国际汽车展期间,本刊记者应美国席斯咨询有限公司总裁荣加德L。席斯先生的邀请,专程到美国汽车城底特律,采访一些北美著名汽车零部件企业。作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北美汽车零部件工业的水平代表了当今世界汽车零部件业的技术发展趋势。在一系列的采访中,记者感受到了这些美国汽车零部件公司对技术、质量以及安全、环保的重视,这也是目前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努力的方向。同时,在与这些企业高层的对话中,记者也强烈感受到了跨国汽车零部件公司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在跨国汽车零部件公司的发展战略中,中国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一环。从本期起,将陆续介绍此次底特律之行所访企业的最新动态及中国业务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7.
蚊子 《汽车杂志》2005,(10):50-50
由广州日报和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广州日报系列汽车迷你论坛第三次论坛——“当前市场条件下本土汽车品醉的机遇和挑战”在深圳举行。本刊记者在论坛期间采访了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  相似文献   

18.
<正>近期,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业配件销售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第86届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本刊记者来到展会现场,深切感受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现状,也通过本届展会更直观地了解汽车售后市场的热点话题及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汽车智能诊断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产品被应用到汽车维修企业,然而由于汽车维修行业的特殊性,必然要求相关产品无论是在研发还是推广应用中都要更专业,更适用。基于品质,松下电器在国内市场一直有着良好的口碑,那么它在汽车后市场有哪些表现和成绩?中国汽车保修设备行业协会2015年年会,松下团队携其产品与技术介绍出席,本刊记者借此机会,专访了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系统通信营销公司行业销售经理郑小祥,以探究松下在汽车后市场中的布局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白 《汽车与配件》2012,(51):20-22
继《汽车与配件》年初的汽配经销商沙龙在上海图书馆成功举行,并将会议内容发表后,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积极反馈,反响良好。顺应市场需求,《汽车与配件》下半年汽配经销商沙龙在本刊所在地上海中山北路3323号17楼大会议室顺利举办。本次有14位来自于上海、浙江的售后企业参与。与今年上半年本刊举办的沙龙不同的是,下半年"头脑风暴"成员除了汽配经销企业总经理和市场专家外,还延伸到零部件供应商、终端快修企业、售后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