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电动汽车仿真软件PSAT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美国汽车仿真软件 PSAT的系统功能 ,PSAT可以仿真传统汽车、电池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性能 ,并且具有与车辆实验台进行实时数据通讯的功能。该文对我国开发自己的电动汽车仿真软件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4WID-EV的自动差速原理及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研究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差速行驶问题时仅以动力轮为研究对象而忽略车架内力调节作用的局限性.建立含有车架内力和车轮侧向力的汽车纵向动力学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中各车轮的受力细分,研究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的自动差速原理,并制定“次最优转矩组合”的控制策略.在ADAMS中构建该车辆虚拟样机并对其数学模型、差速性能、控制性能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数学模型准确,车辆的自动差速性能和控制性能更佳.  相似文献   

3.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玉芳  林逸  何洪文  陈陆华 《汽车工程》2007,29(12):1059-1062,1073
以"在满足车辆制动性能要求、保证车辆制动稳定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回收再生制动能量"为原则,对电动汽车再生制动力与制动器制动力的分配算法进行研究,得到车辆制动时制动力的控制算法,最后以某电动车辆为例进行仿真分析。制动力分配算法对车辆再生制动和机械制动的分配规律的制定具有较好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煤矿下纯电动汽车的动力传动系统参数匹配展开建模与仿真的研究工作,爬坡性和续驶里程是矿下车辆最基本、最重要的性能。对民用车进行改装,沿用其主减速器,并匹配二级变速器。利用Cruise仿真平台搭建纯电动汽车模型并在实际路况下进行仿真分析,与实车试验相对比,验证了仿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Advisor的纯电动汽车动力性能仿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设计了以镍氢电池组和交流异步变频电机驱动的某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基础上,利用Advisor车辆仿真软件建立了蓄电池、电动机及驱动系统和整车仿真模型.经过对该车整车动力性能仿真分析,表明该车动力系统设计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借助GT-suite仿真软件建立纯电动汽车整车性能仿真模型的方法,并通过试验验证模型的仿真精度。根据仿真结果,分析了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以及整车性能优化方案,证明了仿真模型在纯电动汽车开发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基于模糊控制的纯电动轿车整车优化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纯电动汽车分为3种行驶模式:常规模式、经济模式和动力模式.动力模式注重提高车辆的动力性,经济模式注重延长车辆的行驶里程,常规模式则为两者的折中.文中利用模糊控制方法设计了整车控制策略,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了仿真,开发了整车控制器并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该策略对于提高电动汽车性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唐鹏  孙骏 《交通与计算机》2007,25(1):100-103
建立了纯电动汽车各动力系统部件的数学模型,基于Advisor车辆仿真软件系统,对电动汽车在典型的道路环境(驾驶工况)下的动力性能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建立的各驱动系统的数学模型正确,该车的性能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9.
动力性是纯电动汽车各项性能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性能,纯电动汽车整车动力进行建模和仿真分析,对提高新能源汽车设计水平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选取最高车速、加速能力和爬坡能力作为纯电动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并建立纯电动汽车动力性模型,然后通过MATLAB对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得到纯电动汽车动力性仿真曲线,最后分析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性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电机峰值功率和空阻系数是纯电动汽车动力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在电动汽车研制过程中,驱动系统的参数设计对电动汽车的动力性、续驶里程等有着显著的影响。驱动系统的合理结构布置不仅可以使汽车有较高的传动效率,还能够节省空间,增加可承载电池数目,从而增加续驶里程;而驱动系统的参数匹配决定车辆的动力性能。通过对驱动系统参数设计的研究,以实现驱动系统各个部件的参数达到最佳匹配,充分发挥电动汽车的整体性能;同时也根据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各主要零部件的技术参数,计算整车动力性能指标并进行了仿真,验证了参数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正博格华纳作为致力于提供内燃机、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清洁高效驱动系统解决方案的技术领导者,始终走在创新科技的前端,努力改进车辆的效率、排放和性能。近日,博格华纳排放系统(宁波)有限公司的新工厂举行了开业仪式。如今,汽车行业的发展须满足节能、清洁等要求,环境污染问题亟须改善。博格华纳作为致力于提供内燃机、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清洁高效驱动系统解决方案的技术领导者,始终走在创新科技的前端,努力改进车辆的效率、排放和性能,将一个又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电动汽车动力驱动系统主要部件参数的设计方法,并从车辆动力学的角度建立了仿真模型.运用PSAT仿真软件对所设计系统进行了动力性和续驶里程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所设计匹配的动力系统基本满足车辆的性能要求,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分析了车重、车速和传动系效率时车辆续驶里程的影响,指出所设计的微型纯电动轿车最经济车速为35 km/h.该套方法对车辆开发初期进行动力系统设计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接上期) (2)SAE充换电标准 SAE J1772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传导充电要求,涵盖了对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实现充电的物理、电气、功能和性能一般要求,定义了通用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与供应设备进行导电充电的方法,包括操作要求以及车辆插孔和配对连接器的功能和尺寸要求.而SAE J...  相似文献   

14.
电动汽车动力性能是消费者较为敏感的指标之一。本文从动力学基本原理出发,对电动汽车动力性指标的定义与测试展开研究。首先,将运动设备普适的表征动力性能指标运用到电动汽车上,包括功率密度指标与最大加速度指标;然后,分析理想状态下车辆的加速过程特性曲线、爬坡性能特性曲线等动力测试过程曲线,并结合电动汽车的特点分析其影响因素;接着,通过特性曲线推导若干重要应用场景的动力性指标;最后,以具体的试验实例分析数据处理的方法,并对电动汽车动力性设计与测试过程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建议企业在制定企标和规范时,在国家标准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数据处理规范。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电动汽车用电机的基本性能,并从汽车行驶动力学出发建立了纯电动汽车用电动机性能参数的数学模型,探讨总结了对电机基本特性参数的初步确定原则。然后以目前所要开发的一辆纯电动汽车的基本参数及目标性能要求为例,按以上原则确定电机参数并绘制符合要求的电机性能曲线,为电机的快速选择和后续车辆动力传动系统匹配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动汽车用电动机的基本性能,并从汽车行驶动力学出发建立了纯电动汽车用电动机性能参数的数学模型,其次探讨总结了对电动机基本特性参数的初步确定原则。最后以目前所要开发的一辆纯电动汽车的基本参数及目标性能要求为例,按以上原则确定出电动机参数并绘制符合要求的电动机性能曲线,为电动机的快速选择和后续车辆动力传动系统匹配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李征  周荣 《天津汽车》2007,(2):16-18
介绍了电动汽车用电机的基本性能,并从汽车行驶动力学出发建立了纯电动汽车用电动机性能参数的数学模型,探讨总结了对电机基本特性参数的初步确定原则。然后以目前所要开发的一辆纯电动汽车的基本参数及目标性能要求为例,按以上原则确定出电机参数并绘制符合要求的电机性能曲线,为电机的快速选择和后续车辆动力传动系统匹配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HEV)是指同时配备电力驱动系统和辅助动力单元(Auxiliary Power Unit,APU)的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上来讲,既有内燃机又有电动机驱动的车辆才称为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综合了传统内燃机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优点,具有高性能、低能耗及低污染的特点,在技术、经济及环境等方面存在较大的  相似文献   

19.
提出纯电动汽车受到追尾碰撞时乘员舱结构稳定性及电安全性能的相关要求;针对某纯电动汽车追尾碰撞安全性能开发,参照GB 20072-2006对燃油车追尾碰撞的强制性要求,建立整车追尾碰撞模型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基于分析结果指导纯电动车追尾碰撞安全性能优化设计。结果表明,针对纯电动汽车追尾碰撞,后部车身结构的安全性能设计需遵循逐级变形压溃的原理,充分提高变形吸能区的吸能效率;保证动力电池包固定结构及其周围结构的稳定,使其免受刚性结构挤压,同时避免挤压乘员舱。实车后碰撞试验结果显示改进后的车辆可满足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某Plug.in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应用Cruise/Simulink联合仿真的方式建立整车模型。采用仿真分析的方法,分别依据GB/T19753--2005和GB/T19753--2010两版国标中规定的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规定的工况及测试条件,对车辆能量消耗进行对比分析。在对所开发的整车控制策略的控制效果进行验证的同时,研究新旧两版国标对Plug-in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整车能量消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