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新兵  陈静荔 《汽车科技》2021,(3):81-83,72
本文分析商用车车架纵梁成本要素与工艺特点之间的关系、工艺特点与设计参数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到成本要素与设计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通过简单的设计参数输入,快速估算实物成本.本方法可应用于新车开发前期成本目标制定、开发过程中整车实物成本控制、零部件供应商价格谈判等;从而指导产品开发过程中整车及零部件的设计成本控制策略、零部...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制定汽车零部件目标成本费时费力的问题,有必要将标杆这一工具应用到汽车零部件的目标成本管理上,为此探索了汽车零部件成本标杆的三种类型的定义及具体含义,并分别举例子详细论述了这三种标杆的制作方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3.
在整车开发中,整车成本对于后期整车定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整车开发前期,将内外饰、电器、发动机、变速器及冲压白车身等各个组成部分的成本进行细分,对每个部分进行成本控制。通过研究冲压产品设计、过程开发和后期量产3个阶段,得出影响冲压成本的因素,对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实现了一个闭环(PDCA)对冲压成本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在整车开发过程中,车身是搭载所有零部件的载体,车身焊点质量直接影响着整车的寿命,所以焊点质量必须加以控制..在各个阶段焊点的控制方法各不相同,文章介绍了白车身的拆解、数模审核(SE)、焊接设备选型和采购以及夹具调试等阶段的焊点质量控制方法,为整车车身焊点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了参考。如何科学有效地控制焊点质量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整车开发中,整车成本对于后期整车定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整车开发前期,将内外饰、电器、发动机、变速器及冲压白车身等各个组成部分的成本进行细分,对每个部分进行成本控制。通过研究冲压产品设计、过程开发和后期量产3个阶段,得出影响冲压成本的因素,对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实现了一个闭环(PDCA)对冲压成本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电液伺服系统在汽车整车或零部件测试中应用非常广泛,在汽车及零部件测试中对液压伺服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动态响应要求高,尤其在疲劳耐久和道路模拟测试。大部分汽车厂家主要使用国外进口电液伺服系统对汽车整车和零部件进行刚度和疲劳测试,该市场基本上由国外品牌穆格、英斯特朗、MTS等厂商垄断,且价格高昂。基于上述情况,文章介绍自研电液伺服系统的详细方案并结合试验情况说明自研的电液伺服系统完全可以胜任汽车整车或零部件刚度和疲劳试验的测试需求,实现试验高精度的静态加载和高响应的动态加载,来保证测试的需求;同时为后续项目开展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7.
文章阐述了在纯电动汽车车动力性开发过程中,最高车速与最大爬坡度达不到目标值时,将目标分解为动力和阻力两方面,通过读取MCU实际扭矩报文,快速分析动力值和阻力值的目标达成情况,解决整车动力性问题。避免了从零部件到总成的逐步排查试验过程,节省了整车开发的人力、物力和成本,提高了解决动力性问题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治超力度的加大,为保持承运人收益,商用车的轻量化设计变得尤为突出。本文通过采集代表竞品整车和系统零部件重量,利用统计学方法设定整车和分系统的自重标杆,并设定分系统轻量化开发目标,以辩证的观点用加法来开展商用车轻量化开发工作,提高开发效率,提升车辆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在整车装配过程中,零部件文件多版本并存现象给整车工艺物料清单(PBOM)的编制及后续的生产组织造成了极大的困扰。本文分析了零部件文件多版本并存产生的原因,并详细论述了如何在整车PBOM的编制过程中合理采用正确的零部件文件版本,为后续的生产组织及整车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邓恒 《汽车电器》2007,(8):29-32
以整车装车与跑车验证案例为背景,讨论汽车开发过程中汽车电器故障诊断的方法,阐述如何应用零部件置换原则来分析故障的重要性等级(significance)。  相似文献   

11.
概述汽车空调系统主要零部件在整车试制装配过程中需要进行的现场质量控制。通过介绍汽车空调系统的零部件组成,试制过程中的装配质量控制要点,整车下线后的空调系统的质量检查,归纳整车试制过程中汽车空调系统的质量控制关键点。  相似文献   

12.
发动机在开发过程中,要进行一系列台架和整车耐久试验的考核,在考核过程中,通常有一些零部件会出现失效,其中有很多是由于振动疲劳耐久引起的失效。为了保证发动机顺利的通过耐久试验,对发动机零部件进行振动疲劳耐久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评价方法、安装位置要求、结构与布置要求、主动减振方法、被动减振方法和提高振动疲劳性能六方面对T-MAP接插件进行振动疲劳耐久控制研究,进而为发动机其他零部件进行振动疲劳耐久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钱珊 《天津汽车》2009,(5):15-17
整车开发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并已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合作,因此整车开发风险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证价值。文章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综合定性与定量分析,主要提出了整车开发过程中的一般风险控制方法体系。在建立“预控”、“系统”及“创新”的控制理念基础上,结合图解评审技术GERT给出了整车开发风险控制的数学模型,对整车开发过程中进度和费用的风险进行了描述,为决策者提供了整车开发的风险控制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汽车整车质量控制是在整车开发过程中对整车轻量化的一种统筹控制方法。要求在不降低整车综合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汽车产品自身质量,优化整车设计,设计出节能、环保及安全的汽车。文章重点介绍了整车开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流程以及相关的轻量化措施,如新材料的应用、模块化设计、结构优化设计、制造工艺优化及即插即用等。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汽车零部件和总成通用化率、降低整车成本,在综合考虑整车可靠性的前提下,利用现有SUV平台前悬架匹配成熟资源后悬架,完成了基于整车动力学性能的MPV车型悬架布置。整车试验结果表明,该悬架布置方法合理有效,整车动力学性能达标,各项性能指标与核心竞品车相当,可为底盘前期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一、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战略地位汽车零部件工业是发展汽车产业的基础,没有强大的汽车零部件业,就不可能有强大的汽车产业。从产品关系看,整车是最终产品,零部件是中间产品或售后服务产品。从市场关系看,零部件市场取决于整车市场的总量需求:新车市场需求决定了零部件OEM市场的大小,汽车保有量决定了售后零部件市场的大小。从技术关系看,整车开发需求是零部件开发的源头,零部件同步、超前开发是整车技术进步的基础。整车与零部件在产业链中是上下游关系,但是这种上下游关系存在着明显的双向共生的特征:没有强大的整车制造业的拉动,不可能有…  相似文献   

17.
<正>本文围绕整车开发流程,主要针对车身结构开发过程中影响项目开发的成本因素,在前期策略、设计优化、实施控制等阶段各自提出相应的成本控制方法,从而有效地降低车身结构的成本。在汽车开发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是各企业都面临的重要课题。产品研发阶段的成本控制,在产品研发设计过程中就包含了80%的约束性成本,研发一旦结束,更改的难度将大大增加。因此,对研发设计成本的控制是成本控制的重中之重。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必须将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相互紧密结合。成本控制制度  相似文献   

18.
概述汽车空调系统主要零部件在设计开发过程中需要完成的相关试验验证。通过介绍汽车空调系统的零部件、系统及整车道路的试验验证项目及常见的失效模式,说明空调系统的试验验证环节是整车开发过程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在整车开发认可的过程中,借助非接触式关节臂对整车及零部件进行静态认可,针对检测对象的材料特性与功能,选择不同的分析方法,并与设计状态的三维数据进行整体三维对比或细节特征对比,结合Geomagic三维检测模块分析了整车和零部件的尺寸一致性、可装配性和安全性等。  相似文献   

20.
轿车底盘零部件耐久性虚拟试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栋华  靳晓雄  周鋐  金锋  江学明 《汽车工程》2007,29(11):998-1001
针对轿车开发过程中传统耐久性试验周期长费用高的缺点,以实车道路载荷谱采集试验为基础,应用多体系统动力学(MBS)和有限元(FEA)仿真技术建立整车的虚拟仿真模型,通过耐久性虚拟试验实现整车开发过程中底盘零部件疲劳寿命的有效预估。将疲劳寿命的仿真值与试验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说明耐久性虚拟试验可以有效地实现关键零部件的疲劳寿命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