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一.电池管理系统的定义深圳市派司德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电动车辆电池管理系统(BMS)采用模块式结构,由主控模块、采集模块和高压模块构成,每个主控模块可连接20个采集模块和一个高压模块,最多管理电池数量为600个单体电池。主控模块通过内部CAN获取高压模块的总电压、电流、绝缘电阻数据和采集模块的单体电池电压与温度  相似文献   

2.
正需要检查每个单元电池电压和模组内温度传感器阻值时,可以使用专用工具EL-48571-A与适配器EL-48571-45执行单个电池模块内每个电池单元电压、温度传感器阻值的检查。位于工具适配器上的说明标签指示了对应挡位与被测量电池的编号信息(如图95所示)。使用专用工具EL-50332(如图96所示)与组件可以对高压电池完成:(1)高压电池组内电池电压、温度等数据的读取;(2)旧电池的放电处理;(3)更换电池模块的电量平衡。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基于LabVIEW可视化编程软件开发的锂电池模组下线检测系统,系统由采样线束、电池信息采集器(下文简称BIC)、通讯线束、CAN通讯工具、检测上位机及PC显示终端组成。BIC通过采样线束采集模组电压温度信息,将信息转换为CAN报文发送给上位机,上位机对接收到的CAN数据进行解析、判断、记录。上位机包含数据接收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记录模块、NG报警模块,保证测试结果正确无误。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电池管理系统的参数进行实时监测,文章在大量数据采集模拟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数据信号处理器TMS320F2812为核心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可对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组各项参数同时进行采集,并应用CAN总线实现了采集模块与处理模块的通信,最后通过串口与LabVIEW接口通信,实现数据的读取,试验表明,此系统能准确地采集各个电压信号,工作迅速可靠,为电池管理系统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接上期)2.电池模块高电压蓄电池单元由八个串联连接的电池模块构成。每个电池模块都分配有一个电池监控电子装置。电池模块自身由十二个串联连接的电池构成。每个电池的额定电压为3.75V,额定电容量为60AH,电池模块额定电压为45V。电池模块的顺序是固定的,在背面从高电压插头开始,如图17所示。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电压采集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电路进行实际测试。围绕电路输出电压值偏离实际电压值的问题,从信号采样、放大、A/D转换、电源以及PCB布局等环节,分别分析误差的来源,提出相应改善对策。数据表明,优化后的电路电压采样值与实际值误差控制在±2V范围内,能够满足电池管理系统对电压采集模块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串行数据是一种由一个电脑发出并由其他电脑接收和显示的电子编码信息,使用模拟/数字电路传递来自传感器、执行机构的电脑的数字化数据和其他计算信息。这就意味着每个传感器或执行机构的数值在传递给接收的电脑之前都将被转换为一个字节(8位)的二进制字。  相似文献   

8.
<正>1动力电池PACK装调与检测技术平台的结构动力电池PACK装调与检测技术平台如图1所示。该平台采用实训平台、显示屏、智能教学系统软件三合一的设计模式,由电池管理系统、动力电池组、配电系统、人机交互系统、高压上电模块组成。1.1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俗称电池管家,主要由控制器和采集线束组成。采集线束的主要作用是收集各单体电池的温度、电压等信号并输送到控制器中。控制器的主要作用是对采集线束输入的数据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9.
CAN接口信号采集系统的设计,是为了获得具有CAN接口的汽车部件的动态信息。该系统采用TI公司TMS320LF2407A型DSP作为CAN接收的核心处理器件,通过RS232串行通信把数据发送给PC机,通过LabVIEW实现数据的解包、显示和存储。试验证明该系统可靠性好,达到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正>1锂离子电池(1)基本结构。英菲尼迪车UKDA-Y51油电混合动力系统采用高功率的薄层分电池式锂离子电池,是目前镍氢电池功率密度的2倍,可以执行快速的充、放电。锂离子电池组由12个电池模块串联构成,每个电池模块由8个分电池构成,每个薄层式分电池的额定电压为3.6 V,这样电池组的额定电压为356V。锂离子电池组的冷却系统结构及气流途径如图1所示,由于有均匀的  相似文献   

11.
以飞思卡尔的8位单片机MC9S08DZ60、凌力特的长串电池组采集芯片LTC6802为核心部件,设计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的采集模块,包括硬件和软件设计,实现电芯电压、温度的实时精确采集功能、SPI及CAN通信功能,并验证该模块的性能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12.
正八、高压蓄电池SE16高压蓄电池用于吸收、存储和提供电能,以供电驱动装置和高压车载网络使用。高压蓄电池单元由多个电池单元模块组装而成,每个电池单元模块分别带有多个单格电池。电池单元模块相互串联在一起。通过外部电网以及制动能量回收,可以为高压蓄电池单元充电。1.概览高压蓄电池SE16是全新研发的产物,并且是首款第5.0代高压蓄电池单元。通过冷却液对锂离子高压蓄电池单元进行调温。使用冷却液的优点在于,冷却液不仅可以用于冷却,还可以用于加热高压蓄电池单元。在高压蓄电池SE16上,粘贴了3张标牌:1个铭牌和2张警示牌。铭牌上提供了关于高压蓄电池单元的具体信息(包括零件号码、系列号、装配号码等)以及最重要的技术数据(例如额定电压、容量等)。  相似文献   

13.
电压传感器监测每一块12V电池的电压变化,信号提供给电池组分离控制模块,3块电池上各有一个电压传感器,电池组分离控制模块分别监测每一块电池的工作状态及电压变化情况,电压传感器的位置如图21所示。  相似文献   

14.
电动汽车蓄电池组的工作状态主要指各电池在工作时的端电压、工作电流和温度3个参数的变化情况。对电池工作状态的检测通常有集中式检测法和分布式检测法,采用“部分”集中、“整体”分布的思路,将电池分成若干分组,每个分组集中检测,各分组分布检测,同时,采用“桥电容”技术解决了蓄电池组单体端电压检测中存在的参考点选择和被测电池与检测设备隔离的问题,形成了一种具有完全隔离功能的集中/分布式检测法。经过试验,该检测法电压、电流和温度采集功能正常,数据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5.
高电压采集是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最主要任务之一。准确、稳定的高电压采集对电池管理系统估算SOC与SOH和动力电池安全管理等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和卡尔曼滤波器的高电压采集方法。首先,对两种现有的高压采集方法进行了融合,解决了总电压采集数据的误差和噪声的问题;其次,对融合模型和卡尔曼滤波器进行了改进,精简了数据融合时的复杂计算;最后,通过实验证明所提出的高压采集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系统单一电芯热失控后经扩展导致燃烧是电动汽车灾害事故的主要发展链条之一,为进一步厘清锂离子电池热激源下的灾害表现行为,本文采用加热板直接加热的方式开展了热传导作用下方壳磷酸铁锂电池单体和模组的热失控实验研究,并采集和分析了热失控过程中的电池温度、电压及火灾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LFP单体在热传导作用下的热失控会产生大量白烟,但无明火出现,电芯防爆阀开启温度为250℃,热失控温度280℃,热失控最高温度600℃,LFP单体热失控存在电芯内部的热蔓延特征,热失控内传递时间约为1.5 min;LFP电池模组燃烧呈间歇喷射特征,且火焰传播速度逐步加快,模组最大热释放速率为260 kW,最大烟气生长速率为1.4 m2/s。LFP电池模组着火的点火能主要来自外部电压采样线因高热导致绝缘层失效后短路产生的电火花,且电芯连续热失控更易引发采样线短路,在动力电池系统设计时应尤其注意电压采集线路布置位置、绝缘层失效温度等关键参数。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充放电不均衡、性能易受温度影响的问题,设计了一款电池管理系统。整体结构方面,采用了主从分布式方案。硬件方面,设计了电池电压采集电路、温度采集电路、通信电路以及保护均衡电路;软件方面,设计了均衡策略、温度控制策略和电池SOC估计策略,建立了LABVIEW的人机交互界面,实时显示电池信息。最后,以磁粉制动器作为负载,进行了模拟工况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测量误差小,均衡响应快,SOC估计误差小于4.8%。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三元锂电池为试验对象,设计了一款分布式电池管理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对单体电压、温度、总压和总电流等信息的实时采集,计算电池的荷电状态(SOC)和绝缘电阻,根据电池和整车状态控制电池高压的输出,最后,对该系统进行了功能试验,验证BMS各项功能可正常实现。  相似文献   

19.
李敏 《汽车维修》2008,(2):12-14
三、动力系统接口模块安全码及编程 在车辆上使用Tech 2之前,必须用最新软件对它进行编程。Tech 2编程用来更新Tech 2。TIS 2000包含当前Tech 2应用(程序)和一个先前的版本。当在带GM LAN串行数据协议的车辆上工作时,必须在数据链路连接器电缆和16/19针脚数据链路连接器适配器之间装上一个CANdi模块。  相似文献   

20.
基于XC164CS单片机的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硬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以Infineon公司16位高性能单片机XC164CS为控制核心、针对混合动力汽车镍氢动力电池组的电池管理系统.分别对构成电池管理系统的微控单元模块、检测模块、驱动模块及通讯模块进行了说明,从硬件设计角度进行了分析.该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动力电池组充、放电智能化控制,能够实时检测电池组的电压、电流、温度等信号,并能根据这些信号通过SOC算法估算电池组剩余电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