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利用纱网单体测试的速度与压降,拟合出纱网的阻力曲线后,就带纱网导流的天窗进行了风振噪声的仿真研究.对基础状态的车型进行了不同车速的风振噪声仿真,针对风振问题最大的车速进行了不同纱网高度和不同天窗开度的仿真.将仿真结果与道路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仿真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降低道路的噪声,以某国道为依托工程,在对材料的调查分析基础上,通过构建低噪声路面动力学分析模型,并赋予依托工程的道路实际材料参数,仿真计算得到普通路面与试验路面的时间-位移,时间-速度,时间-加速度关系曲线,建立了降噪路面的时间-位移关系数学模型;通过检测普通路面与试验路面的噪声,发现2种路面材料的噪声值均呈现随车速的增加而增加的规律,得到试验路面相比普通路面可有效的降低噪声值5—6分贝,为道路噪声的降低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电动汽车滑行阻力系数的测量问题,通过道路试验提出了利用曲线拟合计算滚动阻力系数和空气阻力系数的方法。通过对空挡滑行试验数据的处理得到加速度与速度的函数关系曲线,并以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的原理将其进行二次拟合;通过二次曲线方程计算出电动汽车的滚动阻力系数和空气阻力系数,并对两阻力系数进行统计和分析;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确定某电动汽车最高车速、最大加速度和0~100 km/h加速时间,并利用计算结果对其动力性能进行测试,验证了两阻力系数测定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基于道路滑行法计算车辆道路阻力时常用数据处理方法—速度微元法,分析了速度微元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次样条插值法和滑行函数拟合法2套道路阻力计算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利用车载排放测试设备对某柴油乘用车进行了上海市典型道路的车载排放测试,分析了车辆在各典型道路上的行驶特征及车辆的THC、CO、NO x、CO2排放特性。结果表明,该柴油乘用车实际道路行驶工况具有平均车速度低、加(减)速度时间比大等特点,其加速(减)速的行驶时间和行驶里程分别占整个行驶时间的63.6%和行驶里程的83.2%;THC、CO、NO x、CO2排放率随车辆行驶速度、加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当车速超过90 km/h时,NO x和CO2的单位时间排放率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6.
基于汽车道路滑行原理,建立汽车道路滑行阻力的计算模型,分别对车辆不同状态进行道路滑行试验,得到滑行阻力曲线,分析影响车辆滑行阻力的主要因素,对比了滑行法和标准查表法得到的阻力曲线,结果显示滑行法得到的道路阻力更能真实反映车辆道路行驶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7.
为了准确描述驾驶员前视预瞄行为随车速及道路曲率动态变化的特性,文章开展了在不同道路曲率和车速下的驾驶员前视距离实车场地试验测试,建立了车速-道路曲率-驾驶员前视时间的关系曲线,并将其应用于人-车-路闭环仿真中,进一步提高了驾驶员方向控制模型与真实驾驶员操纵行为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工程车辆非线性橡胶悬架动力学建模与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AD250铰接式自卸车的非线性变刚度橡胶悬架为研究对象,应用模态综合法和多柔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并通过整车试验建立了整车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以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为优化目标,采用序列二次规划法,对不同载荷、不同等级路面和不同车速下的悬架特性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了不同工况下的最优悬架特性参数。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了橡胶悬架刚度参数的理想非线性特性曲线。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橡胶悬架系统能使车辆保持良好的行驶平顺性。  相似文献   

9.
《公路》2015,(9)
针对现有跟踪算法不能很好地适应强非线性动态跟踪问题,提出利用稀疏特性更强的相关向量机(RVM)对换道参数进行估计,并采用样条曲线对估计值进行规划。将车辆纵向车速和横向车速以及横摆角速度作为表征参数,依据真车试验数据建立相应的运动方程、RVM输出方程以及条件概率方程,选取具有良好非线性特性的高斯函数作为核函数,依据不同带宽下模型性能的优劣确定最佳的带宽。对较为敏感的横摆角速度进行了滤波处理,通过对边缘似然函数进行迭代求解确定出权重分布和估计噪声,并采用RVM模型对换道参数进行估计,利用B样条曲线规划换道轨迹。测试结果表明:RVM具有良好的估计特性,相比SVM而言,其对核函数的敏感度较低,测试时间短,对大样本数据具有良好的适应特性,经过B样条曲线规划后,估计值的连续性和尖峰特性得到最大限度地改善。  相似文献   

10.
马志雄  朱西产 《汽车工程》2008,30(5):411-415
通过对实车碰撞中车体减速度曲线的分析,发现其具有双台阶特征.为此提出了一种从实车正碰试验车体减速度曲线提取出相应的等效双梯形减速度曲线以用于台车试验的方法.台车试验的数学仿真表明,用等效双梯形曲线和相应的实车碰撞减速度曲线分别模拟得到的假人模型各种伤害响应和运动姿态互相很好地吻合.说明在正碰台车试验中完全可以用等效双梯形曲线代替相应的实车正碰减速度曲线进行模拟,可应用于车辆约束系统的开发等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汽车底盘测功机的技术水平,消除现行先理论、后实际滑行时间综合精度检验的作假可能性,创新了先实际、后理论滑行时间综合精度检验方法,即在台架自由滑行测得台架各车速点的阻力和阻力曲线方程后,用随机车辆驶上台架,此时系统惯量和阻力未知,按现行规范的总功率加载,先测量实际滑行时间,然后测量台架和车辆整个系统的惯量和阻力,采用功能原理计算理论滑行时间。该方法可适用于已有底盘测功机的综合精度检验,通过产品检验证实该方法具有准确、简单、快捷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针对国内外现有的设计速度限速和运行速度限速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安全行车速度的限速理论.结合安全行车速度包含的内容和道路工程应用特点,具体考虑车速与平竖曲线、停车视距、非线性因素和实际车辆运行速度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安全行车速度限速理论体系的建立,并结合湖南通车山区高速公路典型路段进行限速试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公路线形对驾驶人眼动速度变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路》2010,(6)
为了研究公路线形对汽车驾驶人眼动速度的影响,采用EYELINKⅡ型眼睛运动分析仪,对4名经验丰富的驾驶人在平纵线形丰富的云南山区公路上进行了实车道路试验,测量并记录了不同道路条件(弯道半径、纵坡坡度)和试验车速下的驾驶人的眼动速度,并以95%车速的眼动速度为基准,计算得到了眼动速度变化率。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则,对模型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关于眼动速度变化的多元回归模型是显著及有效的;驾驶人的眼动速度变化率与公路的弯道半径、纵坡坡度以及车速都有着显著的线形关系;相对公路的弯道半径和车速而言,纵坡坡度对驾驶人的眼动速度变化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通过试验得到同一滚阻系数轮胎在不同车速、载荷、气压影响下的滚阻系数变化情况,分别拟合出轮胎滚阻系数随车速、载荷、气压的变化曲线,进行对比并求得拟合表达式;再将不同轮胎随车速、载荷、气压变化的表达式拟合为一个四维模型;根据拟合曲线及模型确定适合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最佳节油轮胎.  相似文献   

15.
张瑜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6):13-14,28,5
采用动态测速仪测定多个交叉口的瞬时速度、减速度等参数,得到各测点车型分布特性、时段特性,并对瞬时车速进行拟合优度检验,提出当量速度的概念。交叉口的减速度大部分在[0,2]区间内,急刹车的情况较少,当车辆减速度较大时,沥青路面承受较大的水平力,可能出现一次性剪切损坏。  相似文献   

16.
摩托车道路行驶阻力分析与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摩托车道路行驶阻力的数学模型,并在天津摩托车技术中心试验场对某125型摩托车采用滑行能量法进行了滑行参数测量。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摩托车的行驶阻力曲线,并将该曲线在不同速度下的阻力数值与当量惯量法的阻力数值进行了比较,二者达到了很好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利用频率扫描试验数据建立沥青混合料在参考温度下的CAM复数模量主曲线方程,通过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CAM复数模量主曲线模型和WLF方程的参数,再根据CAM复数模量主曲线模型、WLF推导得到沥青混合料玻璃态转变温度计算公式,并通过温度扫描试验测定沥青混合料玻璃态转变温度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CAM复数模量主曲线模型计算沥青混合料玻璃态转变温度的方法可行,且沥青混合料的玻璃态转变温度随着荷载作用频率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智能车辆的自主换道操作并满足安全性、舒适性和实时性等约束条件,提出一种针对动态交通环境的换道轨迹规划模型。该模型由道路平面曲线表征模块、路径生成模块以及速度曲线生成模块组成。首先,在道路平面曲线表征模块中,模型基于实时获取的周边道路信息,利用切比雪夫多项式插值法回归拟合出连续可导的道路平面曲线函数,用以保证模型在各种道路平面线形上的普适性。然后,在路径生成模块中,根据换道车辆初始时刻的运动状态,建立一系列多项式方程,并利用牛顿迭代法求解方程未知参数,以此生成连接初始位置和目标位置的换道路径,用以保证换道轨迹的平滑性。最后,在速度曲线生成模块中,以满足防碰撞约束、跟驰加速度约束以及车辆运动状态约束为目标,构建二次规划模型,生成沿着换道路径的车辆速度曲线,用以保证换道轨迹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此外,考虑到周边动态的交通环境,车辆系统在每个时间步内会循环调用提出的模型实时更新换道轨迹,直至车辆到达目标位置。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提出的换道轨迹规划模型,车辆能够有效避免与周边动态车辆发生碰撞,成功完成换道;基于二次规划框架,模型优化求解时间明显缩短,满足轨迹规划的实时性和有效性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车速控制措施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从有效性和适应性2个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集,并根据实际道路上的车载实验数据,分析了限速标志、振动减速标线、减速丘这3种典型车速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3种车速控制措施的实时速度曲线均为"不完全对称V形",瞬时心率曲线随时间而下降;有效性方面,减速丘的减速效果最明显,限速标志最弱,但其作用时间最长,对驶出速度影响最大,振动减速标线对驶出速度的影响最小;适应性方面,限速标志对驾驶人造成的紧张感和不舒适感最弱,减速丘最强。  相似文献   

20.
基于抗拔桩极限载荷现场试验,用数学模型对风化砂岩层中扩底抗拔桩的上拔荷载-位移曲线进行拟合分析.结果 表明:对于风化砂岩层中的抗拔桩,采用双曲线模型拟合的精度最高,指数函数模型次之,幂函数模型相对较差;双曲线函数计算得到的极限承载力取1.27折减系数后,与实测值更为接近;采用归一化荷载-位移曲线双曲线模型下限曲线函数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