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VOLVOS35重型汽车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淬透性、显微组织及表面喷丸残余应力场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VOLVOS35重型汽车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材料为50CrY4,该材料具有高淬透性、高强韧性及高纯净度,钢板弹簧表面具有优良喷丸残余压应力场.讨论了钢材的化学成分、纯净度及表面残余压应力场对钢板弹簧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喷丸对钢板弹簧疲劳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喷丸处理对钢板弹簧疲劳寿命的影响机理,分析了影响喷丸处理效果的因素,给出了一种考虑残余应力时钢板钢簧疲劳寿命的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汽车钢板弹簧更高的质量标准要求,提出了采用阴极电泳工艺对钢板弹簧进行涂装的方案。介绍了钢板弹簧涂装工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新工艺方案及其特点等内容,并通过试验证明了电泳漆的加热固化对钢板弹簧喷丸后的残余应力及台架疲劳寿命没有负面影响。实际生产应用情况表明,汽车钢板弹簧采用阴极电泳工艺在产品质量、生产成本和环保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国外某重型汽车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材料的化学成分、非金属夹杂物、淬透性、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变截面轧制、喷丸强化工艺,分析和讨论了材料化学成分、纯净度、变截面轧制和喷丸强化对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外重型汽车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材料为51CrV4弹簧钢,该材料具有高纯净度、高淬透性、高强度及良好的韧性,钢板弹簧在制造过程中应用了优良的变截面轧制和喷丸强化工艺,使其获得高的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国外某重型汽车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材料的化学成分、非金属夹杂物、淬透性、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变截面轧制、喷丸强化工艺,分析和讨论了材料化学成分、纯净度、变截面轧制和喷丸强化对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外重型汽车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材料为51CrV4弹簧钢,该材料具有高纯净度、高淬透性、高强度及良好的韧性,钢板弹簧在制造过程中应用了优良的变截面轧制和喷丸强化工艺,使其获得高的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6.
膜片弹簧是汽车离合器中的关键零件之一。其制造过程中普遍采用喷丸强化工艺。本文通过残余应力测试、疲劳试验、弹力衰减试验和断口微观分析,研究了喷丸强化对膜片弹簧疲劳性能和弹力衰减性能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从提高膜片弹簧的使用性能和简化工艺上考虑,应以膜片弹簧凹面单面喷丸工艺取代现行的双面喷丸工艺  相似文献   

7.
膜片弹簧是汽车离合器中的关键零件之一,其制造过程中普通采用喷丸强化工艺。本通过残余应力测试、疲劳试验,弹力衰减试验和断口微观分析,观察了喷丸强化对膜片弹簧疲劳性能和弹力衰减性能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从理论膜片弹簧的使用性能和简化工艺上考虑,应以膜片弹簧凹面单面喷丸工艺取代现行的双面喷丸工艺。  相似文献   

8.
汽车发动机气门弹簧残余应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气门弹簧失效机理和气门弹簧的应力分析,阐述了与钢丝轴线呈45°(或135°)方向的残余应力是直接影响气门弹簧疲劳性能的因素。采用X射线应力测试仪对去应力退火和喷丸强化处理两道关键工序中弹簧的内、外圈表面和不同喷丸强化处理参数下次表面的残余应力进行了试验,并对气门弹簧进行了模拟发动机实际工况疲劳试验验证,得到了气门弹簧在这两道关键工序中残余应力和疲劳性能的关系,为今后通过优化工艺来改善气门弹簧的疲劳寿命和性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38SiMnVB钢板弹簧疲劳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一系列试验和分析,得到38SiMnVB钢板弹簧的弯曲疲劳极限为1278N/mm^2,优于传统弹簧钢。这种新型钢板弹簧的特点在于碳含量低于传统弹簧钢,热处理后获得以板条状马氏体为主的混合组织,性韧性提高。同时,喷丸强化效果良好,从而显著提高钢板弹簧的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激光喷丸后DP980高强钢的残余应力分布特性,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不同激光喷丸次数对材料表面及深度方向的应力分布影响规律。开展不同激光喷丸次数的强化试验,并对试样进行残余应力检测,验证试验与模拟结果的一致性。通过对比激光喷丸前、后试样的表面粗糙度差异,发现激光喷丸后试样表面产生了塑性变形,并在表面形成均匀的残余压应力。在深度方向上,为达到材料内部应力平衡,试样芯部产生了低幅值的拉应力。随着激光喷丸次数的增加,材料表面诱导的残余应力幅值升高,产生更深的影响层。激光喷丸在材料表面诱导的残余压应力增加了零部件内部微裂纹的闭合力、延缓了裂纹扩展速率,可提高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强化处理工艺对膜片(碟形)弹簧载荷变形特性的影响机理,并进行了载荷变形特性试验,通过试验数据分析载荷变形与喷丸、强压等强化处理工艺的关系,发现残余应力是强化处理效果的主要表现形式.采用X射线应力仪对样件进行了残余应力测试,分析了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发现残余应力和局部材料特性改变是影响载荷变形的主要因素,由此给出了初步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盐渍土在冻结过程中,结构孔隙中的盐溶液逐渐转变为盐溶冰,盐渍土结构由之前的"土骨架结构"变为"土-盐溶冰骨架结构"导致力学行为发生了较大变化。以张掖地区某道路工程盐渍土路基填料为研究对象,通过低温冻土三轴剪切试验,分析了不同冻结时长、不同冻结温度下盐渍土的变形特性及本构模型。研究了冻结盐渍土的Duncan-Chang模型参数,基于Duncan-Chang模型利用SPSS回归分析建立了冻结盐渍土主应力差(σ_1-σ_3)及切线模量E_t与温度T和围压σ_3的多因素耦合模型。研究发现:(σ_1-σ_3)-ε_1曲线呈3阶段发展,随着冻结时间的增加,冻结温度降低,主应力变差,黏聚力及内摩擦均增大;耦合模型参数a_1和b_1与温度T呈正相关,与围压σ_3呈负相关,其主导变量均为围压σ_3。最后将耦合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发现耦合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计算冻结盐渍土的本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ZF7、SCM420H等国产化汽车齿轮钢与20CrMnTi钢的对比试验表明,喷丸对渗碳件条件(N=5×10~6次)接触疲劳极限可提高6%;在较低应力下,接触疲劳寿命明显提高,如在σ_(max)=3300MPa下,寿命提高60%左右;在较高应力下,影响不大。喷丸是改善零件表层种种缺陷的有效而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膨胀土边坡坍滑多呈浅层性,取广西百色膨胀土为对象,设计并开展经干湿循环作用含低围压条件的重塑土饱和三轴固结排水试验,着重分析橡皮膜约束对围压的影响并做出校正,对比分析校正前、后的实测抗剪强度参数,探究不同干湿循环次数及试验围压下的强度及应力-应变关系。结果表明:经干湿循环作用,各级围压下试件的应力-应变均呈应变硬化特征;围压越大,初始模量越大,主应力差也越大;干湿循环作用下,橡皮膜约束等效围压σ_(3e)均随试验围压σ_3增大而减小;0次干湿循环下,σ_3由5 kPa增至200 kPa时,σ_(3e)从9.1 kPa减少至6.7 kPa,σ_(3e)/σ_3由181.8%减少至3.4%,橡皮膜约束对低围压的测试结果影响显著,须进行校正;干湿循环由0次增至6次,校正前低、高和全围压段的黏聚力分别衰减34.7%、27.7%和28.3%,校正后衰减达77.1%、31.9%和35.6%,但摩擦角变化小;橡皮膜约束影响后,经6次干湿循环作用,低围压段的黏聚力仅为0.8 kPa,趋于0,摩擦角为18.5°;膨胀土边坡稳定性分析时,宜采用低、高围压两段拟合校正围压应力圆的强度参数,以获得与实际坍滑破坏较吻合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5.
采用X射线应力测定法,对经喷丸处理和强压处理的膜片弹簧残余应力进行了测定。介绍了测定方法,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膜片弹簧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测量载荷值与设计值之间误差较大这一工程问题,进行了膜片弹簧生产过程中喷丸、强压等冷强化工艺对其载荷变形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确认了强化工艺改变了膜片弹簧载荷特性这一事实。对不同阶段膜片弹簧残余应力进行测定并分析残余应力的分布情况。基于试验数据,采用多种材料模型组合,并借助有限元工具,提出一种计算膜片弹簧载荷变形特性的新方法,使得试验值与计算值之间误差满足了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7.
轻型商用车钢板弹簧在路试中出现早期疲劳断裂.分析断裂原因的方法应从断裂宏观入手,对故障件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硬度、非金属夹杂物、脱碳层及喷丸进行检验,从而找出断裂的根本原因.围绕一款轻型商用车在道路试验过程中右后钢板弹簧断裂的现象进行分析,通过核对,确定断料毛刺超差导致在轧制生产过程中出现戳棍现象,从而造成轧辊表面质...  相似文献   

18.
TBM深埋铁路隧道地应力水平高,应力场复杂多变。为研究TBM开挖深埋铁路隧道引起的围岩扰动,明确其应力重分布特征及产生机制,依托实际铁路隧道工程,采用FLAC 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TBM隧道施工掘进模型,基于力流理论对TBM隧道开挖过程中的围岩应力分布特征及弹性应变能进行分析,采用弹性应变能大小为指标对隧道岩爆位置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隧道围岩应力及弹性应变能大致呈上下对称分布,TBM的质量对围岩应力分布影响不大; 2)在水平构造型应力场中,σ_x(横向应力)的重分布对σ_1(最大主应力)的应力集中程度影响显著,拱顶和拱底、拱肩和拱脚、拱腰处最大主应力集中分别主要由横向应力、剪应力、竖向应力集中引起; 3)σ_1的应力集中程度反映了弹性应变能的跃升水平,隧道拱底和拱顶发生岩爆的可能性最大。  相似文献   

19.
对强力喷丸后的表面性能进行度试验研究的结果表明,强力喷丸后表面硬度显著提高,残余奥氏体量大小减小,残余应力为高的压应力状态,但粗糙度稍有增加,局部存在显微裂纹,研究分析了这些性能在滚动滑动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和其对疲劳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喷丸强化是提高机械零件疲劳寿命的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工艺,广泛地用于飞机、汽车及其他制造行业。球形铁丸时零件表面的冲击作用,会使其表层产生残余压应力,能减小零件承载时所产生的拉应力,从而提高其疲劳寿命。为量化分析喷丸强化的效果,用含2%Cu的锻造钢粉末制成连杆和试验试律,对其在喷丸和未喷丸状态下的疲劳特性进行了比较。由于零件的疲劳特性与其表面残余应力有关,所以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法来测定零件表面应力大小和应力深度,并确定喷丸强化的最优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经喷丸处理的连杆与试棒的疲劳强度明显高于未喷丸连杆与试棒的疲劳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