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利用空间机构运动学和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双横臂独立悬架系统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并对导向机构结构参数和转向梯形断开点位置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该算法使得悬架的设计更为精确、清晰,提高了工作效率;优化后,悬架系统的运动学特性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2.
张玉杰  孔靓靓 《专用汽车》2010,(11):66-67,69
介绍了起重机转向系统的选型设计,利用MSC Adams软件对转向梯形机构进行了运动仿真,对其转向性能进行了优化,该起重机的道路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转向机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FSAE方程式赛车弯道车速和弯道稳定性,提出了一种转向梯形联合优化设计方法。首先使用MATLAB软件,建立平面转向梯形运动学模型,进行初步优化。然后使用ADAMS软件建立前悬架和转向系统虚拟样机模型,进一步进行优化。还对转向杆系和悬架导向杆系的运动干涉进行了分析及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设计出的转向梯形机构方案较好的达到了预期目标,对FSAE方程式赛车转向梯形设计有实际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应用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从汽车运动学出发,研究了SGA3550矿用汽车转向机构的优化设计。分析了最小传动角对汽车转向性能的影响及最小传动角与转向梯形底角、转向梯形臂长度的关系,建立了以转向过程中汽车外侧车轮实际转角与理想转角差值最小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转向梯形底角和梯形臂长度对目标函数的影响。最后,应用ADAMS软件完成了转向机构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汽车双横臂独立悬架与转向梯形机构的非线性空间运动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通过求解非线性方程组可以获得梯形机构和整个悬架系统及车轮上的任意一点在空间的运动轨迹,进而探讨了悬架系统与转向梯形机构的协调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的空间运动学分析方法,并利用该方法计算了某轻型货车的前轴内、外轮转角关系,计算结果与实测的该车前轴内、外轮转角关系曲线吻合较好。应用不同的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的平面分析方法对同一辆货车进行了分析,对所得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我国目前采用较多的汽车设计教材中介绍的转向梯形分析方法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7.
董恩国  张蕾  关志伟 《汽车技术》2012,(8):32-36,53
应用蒙特卡罗方法对某重型汽车双前桥六杆转向机构进行了稳健性能分析。以前、后桥转向梯形机构转角以及中间摇臂转角误差最小为优化目标,以转向梯形机构、中间摇臂的13个结构参数为设计变量,以各机构的转角误差、尺寸限制等为约束条件建立双前桥转向机构数学模型;应用蒙特卡罗方法分析了采用确定性优化方法所得结果的稳健性能。  相似文献   

8.
介绍汽车起重机双前桥转向系统的仿真研究,利用MSCADAMS软件对该转向梯形机构进行了运动仿真,对其转向性能进行了优化;道路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转向机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JN252汽车的双桥转向机构为例,应用空间运动学的基本计算方程,编制出可以计算该车各转向轮转角关系的程序,针对空载、满载这两种工况,建立优化数学模型,并对该车转向机构的参数进行了优化计算。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进行简化,以平面运动代替其空间运动,并对其误差进行分析(甚小)。还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经归纳总结得出了理想的转向梯形机构底角的计算式,可用于梯形机构底角的设计计算。另外,在推导过程中,绘制了梯形机构底角的可用范围图,可用于梯形机构底角的评价和设计校对。  相似文献   

11.
汽车转向机构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敏  赵京 《汽车工程》1995,17(6):360-366
本文对由梯形机构和麦弗逊独立悬架构成的汽车转向机构进行优化设计,所用模型是非线性的空间机构运动学模型,具有转向输入角、左转向轮的跳动和右转向轮的跳动三个输入自由度,在优化设计中计入两个权系数,分别考虑不同转向输入带来的误差的影响不同,以及认为转向不足和过度转向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12.
具有断开式转向梯形的转向传动机构运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晓光 《汽车技术》1993,(7):12-17,52
由于断开式转向梯形转向传动机构的运动是空间运动,因此用传统的作图法和投影计算法进行运动分析和参数确定,就显得不够精确。为此,以一种典型的具有断开式转向梯形的转向传动机构为例,利用空间解析几何,对转向臂与车轮的转角关系和内外轮实际转角关系,进行了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13.
运用一种精度较高、计算较简单的平面分析方法去优化某小型货车的转向梯形机构,该方法对内、外侧转向轮转角差的评价更贴合实际情况。并区分实际梯形转角差与Ackerman转角差的大小,利用MATLAB优化工具箱对该小型货车的转向系统进行了优化。通过优化,转向梯形机构得到了改进,并证明了优化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为保证赛车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与过弯能力,赛车的转向系统应满足合理的Ackermann转向关系.文中提出一种断开式转向梯形的联合优化设计方案,并对关键参数进行优化以满足Ackermann转向关系.首先从转向梯形几何学的角度建立巴哈赛车转向梯形实际转角与理论转角的函数关系,根据转向梯形模型确定目标函数与约束函数,利用MA...  相似文献   

15.
针对轮毂电机给前悬架结构设计和车辆操纵稳定性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行了前悬架结构设计和参数优化。在可利用的空间中设计了适合轮毂电机驱动的前悬架转向节结构,并初步确定了关键硬点的坐标值;以转向轻便性为优化目标,以转向回正性为约束条件,建立了车轮定位参数优化模型,并利用Isight和Adams/Car集成平台对转向节的硬点坐标值进行参数优化;对转向轻便性和转向回正性分别进行了数值仿真和实车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车辆的综合转向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张志勇  张风  黄彩霞  刘鑫 《汽车工程》2018,(10):1206-1214
针对轮毂电机给前悬架结构设计和车辆操纵稳定性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行了前悬架结构设计和参数优化。在可利用的空间中设计了适合轮毂电机驱动的前悬架转向节结构,并初步确定了关键硬点的坐标值;以转向轻便性为优化目标,以转向回正性为约束条件,建立了车轮定位参数优化模型,并利用Isight和Adams/Car集成平台对转向节的硬点坐标值进行参数优化;对转向轻便性和转向回正性分别进行了数值仿真和实车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车辆的综合转向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汽车转向机构的非线性运动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  赵京 《汽车工程》1995,17(5):291-295
本文对由梯形机构和麦弗逊独立悬架构成的汽车转向机构建立起非线性的空间机构运动学模型,此模型具有转向输入我有,左转向轮的跳动和右转向轮的跳动3个输入自由度,能全面地反映转向机构的运动学特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空间机构运动学和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双横臂独立悬架系统进行了运动学分析,以悬架运动学特性设计曲线为优化目标,对悬架硬点的布置位置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按照优化后的硬点位置计算出的悬架运动学特性曲线与设计曲线基本一致,因此利用该方法可以快速实现对悬架硬点结构的优化布置,提高车辆性能。  相似文献   

19.
利用新的设计方法,对开发的某型双前桥载货汽车的转向机构进行了全新的设计。分别就转向梯形机构和转向摇臂机构进行了理论计算和ADAMS仿真,并对转向特性进行了优化。随后的道路试验证明,新设计的转向机构性能符合要求,新的设计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利用新的设计方法,对开发的某型双前桥载货汽车的转向机构进行了全新的设计。分别就转向梯形机构和转向摇臂机构进行了理论计算和ADAMS仿真,并对转向特性进行了优化。随后的道路试验证明,新设计的转向机构性能符合要求,新的设计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