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线束设计软件输出的CAD 2D图纸大多是包含所有配置的总图。线束厂在生产之前,为了优化生产会将图纸按配置进行拆分。本文介绍一种更高效的方法,使图纸拆分更加便捷,减少出错。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经济时代诞生了汽车消费的C2B商业模式,其特点在于车辆配置的需求是自由灵活搭配的,客户可以任意选择搭配自己需要的配置。传统的线束设计方法是依据不同车辆配置列表设计出对应的线束总成零部件图纸,然后依据图纸生产制造。在汽车消费C2B商业模式下,车辆个性化定制非常多,这造成了线束产品种类繁多。如果沿用传统的设计方法,设计及生产工作量较大,且不便于对零部件的管理。文章阐述了一种基于模块化的线束设计方法,将一个线束总成拆分成构成各种配置的线束模块,通过不同线束模块的排列组合实现不同的线束功能,极大减少了线束设计及生产的工作量,满足了C2B配置的线束需求。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汽车线束外观检测的工作方式为检验员参考纸质图纸目测线束附件,然后通过卷尺测量分支尺寸,再和图纸尺寸进行一一比对,劳动强度高的的同时检验效率低。文章介绍了一种全新的在汽车线束行业应用的智能显示屏,该设备采用4 K分辨率拼接屏拼接而成,可直接显示汽车线束配板加工图纸,并且可以将实物放置到设备上,实现图纸和实物进行1:1比对,直观观察汽车线束分支的角度和位置,节省尺寸测量动作,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汽车线束企业在对线束图纸工艺分析和线束加工过程中,出现了工艺分解不完整以及工艺分解错误,以致实际生产加工困难以及加工错误。工艺理论分解与实际加工存在脱节问题,这就需要一种将理论分解与实际加工联系起来的措施,因此在企业中推行"工艺验证"可以很好地将理论分解与实际加工紧密联系起来,在实际加工中将工艺分解错误及时地收集反馈并及时修正,确保工艺文件符合车间生产加工需求,整个信息流程必须合理高效。  相似文献   

5.
张俊  申玮  宋英华  张岚 《汽车电器》2022,(7):36-38+41
在重卡线束图纸设计过程中,因线束图纸中文字与直线颜色不统一,需要人工花费大量时间去统一颜色加以区分,借助AutoCAD的二次开发,开发一个程序集,可以快速将文字与直线颜色进行统一就十分的必要。本文借此阐述利用C#二次开发AutoCAD的详细过程,在快速更改重卡线束图纸颜色做了简单应用的研究。通过研究,摸清C#二次开发AutoCAD的原理,为后续线束设计辅助软件、线束工艺软件的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将电子技术用于汽车线束是电子在汽车上应用的一个新领域,汽车多路传输系统是汽车网络通讯的发展方向,多路传输系统极大地优化了现有的汽车束系统,方便地实现了车身电子等各个信息传输交换通讯指挥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李洪湖 《汽车电器》2013,(11):21-29
对当前汽车线束二维设计图纸的表达方法进行分析,并对其规范进行探讨,倡导业界来共同探索这一课题并力争形成一种标准。  相似文献   

8.
如今社会人们对汽车的关注点除了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等指标外还会非常在意车型的配置,往往配置较高的车型功能越齐全,而这些功能大部分是靠汽车线束实现的。汽车线束就如同汽车的神经线一样,将电信号传递到对应的电器端实现控制,所以线束的质量,尤其导通性能至关重要。如何保证线束检测程序的正确,数据的安全,和实现远程调试管理是很多汽车线束检测技术从业者一直关注的领域。文章作者长期从事汽车线束的检测工作,根据工作实践和经验分享一种可实现远程控制检测台程序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汽车焊装生产线电气图纸的高质高效智能化设计,研究了一种基于EPLAN设计平台实施数字化设计的方法,通过自主建立宏模型数据、宏变量配置规则、参数批处理二次开发,实现电气图纸自动生成。自动生成图纸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设计方式下的设计信息遗漏、数据处理错误等质量问题,大幅提高了设计效率和标准化率,并能够明显改善项目设计阶段的QCD水平。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汽车发动机、底盘和车身等电控系统中的控制单元数量不断增加,汽车整车的电气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汽车电气布线方式,必将会导致整车线束的长度、质量和占用的空间大大增加,而传统电控系统采用点对点的通信方式对大量数据信息在电控单元间实时交换也存在极大的限制。近10几年  相似文献   

11.
凌欣南  徐本柱 《客车技术》2013,(5):17-19,24
通过对线束图纸建立语义模型,开发基于语义的汽车线束工艺分析系统。该系统能够协助工艺设计人员进行内联设计、预装设计,并能自动生成下线、压接、内联、预装、BOM等各种工艺文件。该系统的应用,使工艺设计人员能在更高层次上进行工艺设计,有效提高了线束生产效率和准确率,其他人员也可以通过软件的信息检索功能方便快捷地找到所需的历史BOM和对应零部件的基本信息。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汽车线束图纸管理的多年经验,文章讲述一种汽车线束图纸的接收、登记、处理、归档、下发各个环节具体的操作方法。这种方法可提供给小型企业用于图纸管理。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汽车线束生产企业生产作业以手工为主,自动化水平较低,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要想改变现态,需要对现场作业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实现"汽车线束智能化制造",首先要从端子压接开始。图1为端子压接流程图。1产前准备 端子压接前首先做好产前准备,包括:生产任务、原材料、自动机、模具、辅助测量设备、操作工ID卡、工艺图纸七大方面。为保证生产顺利进行,产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主机厂线束设计中保险丝与线束匹配设计复杂低效的问题,开发一种基于电子电器架构设计软件PREEvision的匹配系统。通过PREEvision二次开发平台,结合线束层、拓扑层模型,将匹配算法内置到软件中,调取软件模型的相关属性计算建模,实现保险丝、线束的自动选型。与人工计算相比,该系统实现了匹配过程中的精确校核,提高了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三段式"整车线束分段策略和H型线束拓扑为案例,阐述了一种分析方法,通过子系统原理分析,将子系统中的电器件归类为子系统控制器和外围功能器件。其中,外围功能器件由人机、造型和功能决定,确定子系统的功能分配和实现方式,分析子系统控制器的位置变化对线束拓扑的回路长度、断面直径、线束对接接插件数目的影响,选出最优子系统控制器位置下的最优线束拓扑,并将各个最优子系统线束拓扑汇总成整车线束拓扑。  相似文献   

16.
2008年5月,博世开始生产新一代ESP制动控制系统。它将测量横摆角速度和侧向加速度的传感器集成于电子控制单元。这一集成是世界首创。在过去,这些传感器分别装在通用壳体内部,通过线束与ESP电子控制单元连接。该新技术的第一批装配将用在西亚特Ibiza车上。  相似文献   

17.
<正>未来将为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旗下的多款车型提供线束系统开发和生产服务。铁岭工厂是莱尼线束系统继上海、济宁、蓬莱和廊坊之后的第五家生产厂。莱尼集团在中国的第5家线束生产厂日前正式开业,该工厂位于沈阳铁岭,未来将为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旗下的多款车型提供线束系统开发和生产服务。总部位于德国纽伦堡的莱尼集团是欧洲最大的汽车线束供应商,也是全球第四大线束制造商,能提供从线束设计、原材料开发到线束系统整合的集成化  相似文献   

18.
在汽车电子电气系统中,汽车线束作为连接汽车各个电器和电子设备的重要部件,是汽车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和品质评价体系的重要一环。因此,在汽车设计制造及生产中,应该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汽车线束设计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以确保汽车线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本文从汽车线束的零部件选型和线束布置两个层面,结合汽车不同区域的防水要求,对线束的防水措施做全面分析,为线束设计的零部件选型布置、线束布置及防水试验验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介绍海马福仕达豪华型微型客车的线束部件配置明细,并根据全车线束产品图纸,对前舱线束中电气盒的连接电路作出图解。当车载某电气设备不能正常工作时,本文可以作为参照,便于对连接电器设备的线束电路进行查找及故障的排除。  相似文献   

20.
大批量总装生产汽车线束的4种主线束,通常情况下,采用流水线的方式进行,然而流水线的工位平衡与否是影响流水线效率高低的关键因素;通过合理分配流水线工位操作内容与工位时间数据的研究,对流水线各个工位进行平衡,能最大限度提高流水线的平衡率;流水线的平衡率越高,流水线人均单位产量也就越高,线束的制造成本也就越低。提升线束流水线的效率已经成为各线束制造企业的重要任务,线束流水线工位数据研究与工位平衡已经成为线束IE工程师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