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借鉴美国EPA的加油排放试验程序,根据NEDC对预处理工况进行转化,设计了适合我国汽车排放标准体系的加油排放试验程序。对两辆带车载油气回收(ORVR)系统的样车分别按照设计的试验程序和EPA法规进行加油排放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经本试验程序预处理的炭罐脱附水平与EPA法规基本等效,测试结果均满足EPA法规限值要求,油气回收率超过99%。通过对实际加油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ORVR系统的开发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借鉴美国EPA的加油排放试验程序,根据NEDC对预处理工况进行转化,设计了适合我国汽车排放标准体系的加油排放试验程序。对两辆带车载油气回收(ORVR)系统的样车分别按照设计的试验程序和EPA法规进行加油排放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经本试验程序预处理的炭罐脱附水平与EPA法规基本等效,测试结果均满足EPA法规限值要求,油气回收率超过99%。通过对实际加油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ORVR系统的开发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活性碳罐是车辆燃油蒸气排放系统中的核心工作部件,不同车辆装配的碳罐工作能力也各有不同,标定不同的车辆在不同工况下的脱附流量会有一定差异。试验采用密室法,分别模拟EPA(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工况和NEDC(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工况进行脱附循环,研究不同工况下碳罐工作能力与脱附流量之间的相对应关系,以及对蒸发排放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通过解析和对比国六B与欧标(Euro 6D)混合动力轻型车蒸发排放测试法规,得到测试流程中车辆及炭罐处理主要差异。探究相同试验车辆在国六B与欧标(Euro 6D)法规下蒸发排放表现,结果表明欧六D法规下炭罐经过前期老化,工作能力下降更严重,试验中不仅考察炭罐的吸附油气总量的能力,在减压呼气损失测试过程中同时要求炭罐具备抗击油气瞬间冲击的能力,最终欧六D蒸发排放结果稍高于国六蒸发排放,可见欧六D对配置耐压力燃油系统混动车辆蒸发排放要求更严,对炭罐生产厂及整车生产厂提出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5.
按照轻型车国五和国六标准中常温冷启动排放和实际行驶污染物排放(Real Driving Emission)试验规程,使用定容稀释排放测试系统和便携式车载排放设备(PEMS)对9辆样车进行了运动模式和普通模式下排放和油耗测试。结果表明:运动模式下THC排放结果要低于普通模式;NOx在两种模式下排放结果无规律性;NEDC工况下CO的结果变化不大,WLTC工况下运动模式明显大于普通模式,且一些车辆会出现运动模式下CO排放剧烈增加的现象;运动模式下油耗结果均大于普通模式,平均增加30%,NEDC工况比WLTC工况表现明显,低速工况比高速工况表现明显;两种模式在WLTC工况上的差异更接近实际道路。建议重点关注车辆运动模式下CO排放以及低速工况下的油耗。  相似文献   

6.
文章研究了轻型车国六排放阶段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简称OVC-HEV)非整体式仅控制加油排放炭罐系统(简称NIRCO系统)的蒸发与加油排放解决方案.通过国六蒸发与加油排放试验流程的分析与试验,阐述了 OVC-HEV采用NIRCO系统及高压密闭油箱的必要性;通过高温和高原试验阐述了高压密闭油箱耐压设计范围及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改进整车燃油系统材料及密封结构,并优化车载加油蒸气回收系统设计,降低了燃油系统蒸发和加油污染物排放。同时,通过优化发动机标定和燃油系统设计,使发动机在蒸发和加油污染物排放行驶工况中的脱附量达到较高水平,从而降低了炭罐通大气口的溢出排放,并保证整车蒸发和加油污染物排放试验得以顺利通过。  相似文献   

8.
针对国Ⅳ阶段的某汽油车进行了蒸发排放试验,研究了车辆在底盘测功机上的发动机运转工况并记录碳罐电磁阀处HC脱附规律,指出热浸试验蒸发排放主要产生在试验前期的5~10 min内,而昼间呼吸蒸发排放主要产生在升温阶段及温度为30~35℃范围内.给出了适于国Ⅳ阶段蒸发排放的控制策略,指出控制油箱内的HC蒸气产生量及提高炭罐的工作能力可降低整车的蒸发排放.  相似文献   

9.
乙醇汽油对车辆颗粒物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符合国Ⅰ、国Ⅲ、国Ⅴ标准的3辆试验车上,分别燃用国Ⅴ汽油、低芳烃E10、低烯烃E10 3种燃料,进行了NEDC和WLTC工况下的常温冷起动排放试验,重点对颗粒物(PM)排放量和粒子数量(PN)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两种工况下,燃用乙醇汽油相比普通汽油能大幅降低车辆的PM排放,低芳烃E10对国Ⅰ和国Ⅲ车辆PM降低效果最明显,分别下降19%和35%,低烯烃E10对国Ⅴ车辆PM降低效果最好,下降46%;在WLTC工况下燃用乙醇汽油能大幅降低车辆PN排放,其中低芳烃E10平均降低43%,低烯烃E10平均降低32%。  相似文献   

10.
国六排放法规采用全球统一轻型车辆测试循环(WLTC)代替新欧洲驾驶循环(NEDC),为应对工况更新导致现有颗粒物排放指数模型与颗粒物排放的相关性降低,优化修正了汽油组分中不饱和度与蒸发特性的计算权重系数,得到了优化颗粒物排放指数模型,并调配了不同试验汽油在实车上进行排放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于原模型,优化后的模型与颗粒物排放的相关性得到了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1.
根据欧盟最新制定的实际行驶排放RDE试验规程,使用便携式车载排放测试系统对两辆分别满足欧Ⅳ和欧Ⅵ排放标准的柴油轿车进行了实际行驶排放试验。结果表明:车辆RDE试验NO_x排放因子是实验室认证循环NEDC的6.8~7.7倍,且NEDC,FTP75与WLTC循环和RDE试验中的NO_x符合性因子(0.71~7.09)均大于CO符合性因子(0.11~0.63);NO_x瞬时排放率随加速度的增大而升高;市郊和高速公路工况下,NO_x瞬时排放率在车辆加速度超过NEDC循环工况的最大加速度时达到峰值。因此在制定RDE法规时,应重点关注轻型柴油车的NO_x排放。  相似文献   

12.
运用系统的匹配方法,用传统化油器也能使摩托车整车达到国Ⅲ标准要求,但匹配时应注意:1)试验第1步务必设定好车辆的原始排放需在目标值范围内;2)炭罐试验时务必调整到炭罐在怠速不脱附或脱附量极少;3)在进行催化剂对比实验时,最好取下炭罐;4)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用补气方式。  相似文献   

13.
选择6辆满足国Ⅳ、国Ⅴ排放标准的轻型汽油车和柴油车进行了在WLTC和NEDC循环工况下的试验室排放试验,并对其中的4辆车按照RDE测试规程进行了实际道路排放测试。结果表明:在实际道路行驶条件下,汽油车CO和柴油车NO_x排放严重超过标准限值,高排放主要出现在车速大于60km/h的郊区和高速公路段,瞬时排放量会随着车速和加速度的升高而增大;部分汽油车在WLTC工况的超高速段中出现了很高的CO排放,而WLTC工况THC的排放则小于NEDC工况;4辆汽油车在NEDC工况和WLTC工况下PN排放都超过标准限值,而柴油车的PN排放和所有车辆的PM排放都小于标准限值。建议国Ⅵ车型开发时应重点关注汽油车的CO,PN排放以及柴油车的NO_x排放。  相似文献   

14.
对同一台轻型两用燃料(C N G和汽油)车使用同一批次基准天然气和基准汽油,在底盘测功机上进行NEDC ,FTP75和WLTC循环对比试验,使用CVS定容取样系统和ELPI设备分析颗粒物等排放。研究发现:3种循环中,试验车辆燃用CNG和汽油,排放颗粒物在 Dp =40 nm和 Dp =330 nm附近均出现峰值,Dp =40 nm处汽油峰值远高于CNG ,Dp =330 nm处CNG峰值略高于汽油;CNG的PN和PM的排放率随车速的升高而增大,在较低的匀速工况下增长幅度较小,高速工况下增长幅度较大;CNG在NEDC循环中排放的核态和聚集态颗粒物各占50%左右,FTP75和WLTC循环中排放的聚集态颗粒物占比高于NEDC ;CNG在NEDC循环中单位里程颗粒数和颗粒总数最多,FTP75和WLTC循环中单位里程颗粒数基本相同;WLTC循环中排放的颗粒物质量总量最多,FTP75和NEDC循环中排放的颗粒物质量总量基本相同;FTP75和WLTC循环中单位里程排放的颗粒物质量基本相同,约为N EDC循环的2倍。  相似文献   

15.
研究车辆在WLTC(World-wide Harmonized Light Duty Test Cycle,全球统一轻型车测试循环)工况下,常、低温冷启动的排放特性。利用CVS(Constant Volume System,定容取样系统),分别在-7℃和22℃环境温度条件下,对两台搭载增压缸内直喷发动机的汽油车进行排气污染物和颗粒物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7℃冷启动条件下,CO、HC和NOx的排放量分别为常温冷启动下4~6倍、9~12倍以及5倍左右,PN(Particle Number,颗粒物数量)较常温冷启动高出一个数量级,车辆的排放性能明显降低。研究为车辆应对国Ⅵ排放法规应采取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面对日益严格的油耗及排放法规要求,整车电喷系统控制需要兼顾排放性、经济性、动力性和驾驶性。本文选取一辆轻型汽油车,搭载1.5L自然吸气发动机,通过调整电喷系统控制数据,进行WLTC(国六排放循环)油耗试验,研究电喷系统控制数据对轻型汽油车油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为国六车载加油蒸气回收系统提供了一种系统解决方案。该系统解决方案包含:炭罐和加油管设计方法,以获得较低的加油污染物排放;油箱油气分离器优化设计方法,以减少油箱动态泄漏以防止炭罐污染;主机厂生产线加油方法,以改善新油箱加油提前跳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国六标准中滑行法底盘测功机阻力设定在国五标准迭代法基础上增加了固定运转法,不同滑行法可能导致整车排放和油耗试验中转鼓加载力不同,进而影响整车排放和油耗结果。针对两种驱动形式车辆,分别采用两种滑行方法(固定运转法、迭代法)进行WLTC (Worldwide Light-Duty Test Cycle,全球统一轻型车辆测试循环)工况常温冷启动气体污染物排放和油耗试验,对比结果差异,为后续整车转鼓试验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六标准的发布,其中Ⅳ型蒸发污染物排放试验加严,新增Ⅶ型加油过程蒸发污染物排放试验;这两项试验主要针对燃油系统,这对燃油系统提出非常高的要求,燃油系统的设计具有较大挑战,其中核心零部件碳罐总成的设计至关重要,直接涉及到Ⅳ型和Ⅶ型试验是否合格。文章从碳罐的要求、设计过程、验证过程等方面简述应对国六法规标准的碳罐的设计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为修订我国相关排放法规内容,针对满足欧Ⅳ排放标准的某型汽油车,分别按NEDC、FTP5、US06、SC03等4种循环进行了常温排放试验,从试验方法和工况特性等方面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欧洲法规相对更关注车辆中低转速、中低负荷工况,因此满足欧Ⅳ排放车辆在低转速、大负荷工况的SC03循环中超过排放限值:美国SFTP法规制定的US06和SC03更全面地考量了车辆在各种转速、负荷分布下的排放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