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当前,汽车行业正经历深刻的变革,分别是动力总成系统的改革(以汽车电气化最为显著)、自动驾驶汽车的到来和新型数字化移动出行服务的出现。作为CO_2减排和直觉驾驶技术的领导者,法雷奥在第15届北京车展上展示了多项创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动力总成电气化、自动驾驶、网联汽车等领域都在发生着颠覆性的技术革新。舍弗勒正在加快转型步伐,通过创新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帮助汽车制造商打造高效、环保及智能化的车辆概念,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交通出行需求。  相似文献   

3.
新闻     
正动力总成电气化将改变出行方式"在未来十年中,汽车动力总成电气化将彻底改变个人的交通出行方式。"4月20日,在2017上海国际车展上,舍弗勒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张艺林博士表示:"预计到2025至2030年间,全球混合动力汽车及纯电动汽车的产量将占汽车总产量的一半左右。"为此,本届上海车展,舍弗勒重点展示了动力总成电气化的全面解决方案,其中包括电桥、P2混合动力模块和针对手动变速器混动化的电子离  相似文献   

4.
<正>全球汽车行业正处于重大转型期,汽车电气化、自动驾驶和共享出行这些趋势对材料供应商提出了新的挑战。杜邦直面行业转型挑战,力求将之转化为机遇,推出跨部门战略项目AHEADTM(加速混动及自动驾驶进程)项目,充分利用杜邦各部门在材料开发方面的协同效应,为客户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和材料技术,加速汽车电气化和自动驾驶技术发展。作为惯例,杜邦交通运输与先进材料事业部于2019上海车展  相似文献   

5.
正2021上海国际车展期间,全球性汽车及工业产品供应商——舍弗勒集团(Schaeffler Group),"积极拥抱产业变革",以"电气化和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为主题,展示和发布了一系列应对行业变革的创新解决方案,包括针对汽车动力总成电气化和智能驾驶的创新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例如:首次亮相本届车展的电机、燃料电池解决方案、线控一体化底盘以及电液式助力转向系统等多款创新产品;可满足各类电气化应用的电驱动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助力未来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正"2018舍弗勒大中华区技术研讨会"日前在苏州举行,来自汽车行业逾430名客户零距离感受了舍弗勒面向未来的创新产品与技术解决方案,涵盖了内燃机动力总成系统优化、混合动力化及电气化等应用领域。此外,舍弗勒创新城市Schaeffler Mover概念车首次在中国亮相,为未来城市交通出行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正海拉期望把握产业新趋势所带来的机遇,凭借众多创新解决方案,实现2025出行愿景。在中国,海拉将持续业务发展,积极拓展产能,升级后的中国总部将更好支持中国市场发展。"中国客户对于先进技术有很强需求,目前海拉在中国的很多技术已经与欧洲同步,有些甚至最先投放中国。"汽车行业正呈现新的技术趋势。电气化方面,高效节能和新能源是技术方向,48 V系统、混合动力汽车、电动车将快速发展。智能化和数字化方面,智能网联技术将在越来越多的车辆上使用,到2025年所有新车都将联网,而V2V及V2X产品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7亿美元。自动驾驶方面,各类新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汽车行业经历巨大变革,尤其是电气化与自动驾驶正引领颠覆性的技术革新,重塑人类未来移动出行。作为未来移动出行方案供应商,汽车零部件企业纷纷加快转型步伐,积极参与甚至领航这些变革。2019上海车展期间,本刊编辑部访谈了博世、大陆、采埃孚、舍弗勒、安波福、法雷奥、丰田合成等大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零部件企业,无一例外都在加大电气化与自动驾驶两大领域的研发创新与投资布局;同时,作为新技术浪潮集中与需求增长的中国市场,零部件企业将之视为战略要地,并深化本土策略。  相似文献   

9.
正提升效率、加快电气化应用将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在2017上海车展上,舍弗勒展示了针对中国市场量身定制的、可用于量产的动力总成电气化解决方案,帮助汽车制造商开发新的车型和驱动概念,以降低CO_2排放。舍弗勒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张艺林博士表示:"在未来十年中,汽车动力总成电气化将彻底改变个人的交通出行方式。预计到2025-2030年间,全球混合动力车及纯电动汽车的产量将占汽车总产量的一半左右。这一发展趋势也体现在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10.
慧文 《汽车与配件》2014,(19):28-30
<正>未来的汽车技术将更趋电气化、自动化和互联化,这些技术趋势将给驾驶者带来多重益处,让汽车更安全、更清洁、更经济,同时更易于使用。在2014北京国际车展上,博世展示了一系列面向未来驾乘出行的创新解决方案。博世集团负责全球汽车业务的董事会成员Wolf—Henning Scheider表示,未来的汽车技术将更趋电气化、自动化和互联化,这些技术趋势将给驾驶者带来多重益处,让汽车更安全、更清洁、更经济,同时更易于使用。传统内燃机技术的革新,是汽车行业实现节能减排最为便捷的途径。博世正在研发不同程度的电气化动力总成技术,协助汽车制造商满足越来越严苛的排放标  相似文献   

11.
<正>电气化、自动驾驶、软件与网联、共享出行,这些移动出行大趋势的融合正在重塑汽车行业。耐世特作为一家专注于运动控制的专家,多年来致力于用创新解决所有汽车行业大趋势中面临的运动控制的挑战。从专业的转向、传动产品出发,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正面对未来趋势,零部件供应商博世正期望通过数字化转型来推进其业务发展。除新能源及自动驾驶外,新成立的智能网联事业部将专注于数字交通服务,致力于打造互联生态系统。技术以及未来出行方式的变革,推动着整个汽车行业的转型。无论整车制造商还是零部件供应商,在新的时代驱使下,都在努力突破传统发展之路。在不久前举办的"第三届博世汽车技术创新体验日"上,博世展示创新技术的同时,也传递出数字化转型的信号。围绕自动化、互联化和电气化趋势,博世一方面持续进行创新技术研发,另一方面也正考虑全新互联交通战略的推进。  相似文献   

13.
正4月12日,日野汽车公司与大众商用车集团签署了一项协议,旨在建立一个平等互利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并致力于物流和交通解决方案和新技术的研究。技术合作将侧重于传统动力总成、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动力总成、以及自动驾驶系统。双方都旨在提升各自在全球运输业务中的市场地位,并共同开发创新技术,为客户提供更高价值。日野商用车在亚洲市场有强大的影响力,并向包括美国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推进,大陆集团将在软件、数据、驾乘服务等领域持续创新,新推出的www.2025AD.cn网站将推动国内自动驾驶技术的交流互动。汽车产业正经历着一场变革,在系统集成和车联网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大陆集团,正不断拓展产品线,以应对汽车行业数字化进程的挑战。在不久前举办的CES Asia 2017上,大陆集团展出了多项创新解决方案,并推出自动驾驶在线交流平台2025AD。数字化将是大陆集团未来创新的主要方向,在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博世展现的驾驶员辅助和自动驾驶新技术,将进一步提高驾乘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博世在苏州举行了"2019年博世智能出行大会",全方位展示了最新创新性技术与前沿解决方案,以及在电气化、互联化、自动化、个性化领域的全面布局。在"2019年博世智能出行大会"上,博世面对未来的技术解  相似文献   

16.
<正>交通运输业正大跨步地迈入电气化、智能网联与自动驾驶时代。电池和燃料电池的电气化动力总成打造高效且可持续的货运和客运服务;驾驶员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卡车大大提高运输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智能服务不仅可以减少停工时间,还可为驾驶员和车队运营商提升效率和透明度。  相似文献   

17.
为了降低现代动力总成因电气化多样性而导致的成本增加,AVL公司开发了新型e—Fu—sion模块化动力总成,该系统在各种应用场合下皆具有与传统系统相同的驾驶性能和乐趣,并且质量更轻、成本更低,同时车辆的燃油耗也更低。介绍了新型动力总成的创新技术方案,以及相匹配的变速器设计。  相似文献   

18.
<正>法雷奥携诸多引领汽车行业变革的创新产品亮相。这些先进技术不仅重塑了当今汽车行业,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出行方式以及对生活场所的选择。助力中国加快电气化进程中国正在积极推动汽车的电气化进程。首先,政府给予大幅补贴,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销量迅速增加,2018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62%。同时,中国计划到2025年,所销售的每五辆  相似文献   

19.
<正>新集团成立后,博世将把多样化、智能化的商用车动力总成、商用车智能化的电子转向技术以及商用车的自动驾驶技术等打造成一个系统的平台。用博世的定义来说,就是“深度赋能”产业变革。“2024年5月1日,博世正式在中国成立商用车集团。”前不久举行的博世动力中国媒体见面会上,博世智能出行集团中国区董事会总裁、博世动力系统中国区总裁王伟良透露了这一重磅消息。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底,"寒冬"向汽车业扑面而来,往年持续向好的增长之势停滞,企业危机四伏;另一方面,汽车行业四大趋势组合——自动驾驶、共享出行、数字化与电气化不断改变汽车行业,在汽车零部件领域引发颠覆性变革,创造了很多机遇。未来,供应商谋求长远发展,技术创新势在必行。2018年底,"寒冬"向汽车业扑面而来,往年持续向好的增长之势停滞,企业危机四伏;另一方面,汽车行业四大趋势组合——自动驾驶、共享出行、数字化与电气化不断改变汽车行业,在汽车零部件领域引发颠覆性变革,创造了很多机遇。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