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以某型军用越野车为基础,利用CRUISE仿真软件搭建C-WTVC工况模拟计算整车模型,进行动力传动系统优化匹配分析,以期满足目标民用车型性能指标要求,并选出最优动力匹配方案。后将仿真数据与样车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为以后军转民用车型动力系统匹配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四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混合动力系统零部件选型设计原则和整车在运行条件下的功率、扭矩需求,确定了动力系统的发动机、SSG、轮毂电机和蓄电池的性能参数,并进行了优化匹配、建模仿真和道路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混合动力系统可满足整车的性能要求,所述方法和所得结果为混合动力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液压挖掘机混合动力系统的参数匹配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提高液压挖掘机混合动力系统的效率,提出了一种对其动力系统进行优化的参数匹配方法.分析了液压挖掘机混合动力系统的结构、工况及其控制策略,从而确立基于优化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函数的参数匹配方法.利用该匹配方法对混合动力系统中发动机、电动机、发电机和电容器等主要元件进行了参数匹配,在所建立的混合动力液压挖掘机模型上对匹配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进行参数匹配后系统的效率有了显著提高,并且主要元件均满足工况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对不同动力总成布置方案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进行分析,结合整车布置空间和产品的动力性、经济性需求,通过对整车最高车速、最大爬坡度和0~80km/h加速时间三种工况下的需求功率进行计算,并根据纯电行驶里程需求,对主要动力总成进行选型,完成电动机、增程器和动力电池匹配,得到满足整车需求的动力系统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混合动力技术是当前越野车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论文根据某轻型越野车设计需求,基于对各混合动力构型的分析,提出了适合该轻型越野车的P2路线.针对该型P2混合动力越野车,首先根据车辆功能要求及P2构型特点,定义整车功能;根据整车功能需求,通过理论计算初步选定动力系统参数,然后利用AVL Cruise & Matlab/sim...  相似文献   

6.
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匹配与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基于中国客车典型循环工况对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进行匹配计算,确定了电动机、燃料电池发动机和蓄电池的基本参数;然后基于中国客车典型循环工况,建立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的优化模型,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进行优化,分析了各种参数对整车燃料经济性的影响,包括燃料电池发动机与动力蓄电池之间的功率分配比、SOC的初始值与目标值、变速器传动比及传动比间隔以及主减速比等,为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的构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在绿色省能、零污染的燃料电池汽车的基础上,为提高“电-电”混合动力汽车的协调稳定性、动力系统的效率,满足动态性能的要求,开展对燃料电池/蓄电池的电-电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匹配设计。文章以燃料电池汽车为研究对象,依据整车动力性能经济性指标开展了驱动电机、燃料电池系统、动力蓄电池系统的选型与参数匹配,引用混合度定义,考虑燃料电池和蓄电池混合动力系统间的功率配合,使用Advisor车辆仿真软件对常见工况下的各种匹配方案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从动力性以及燃油经济性方面,所确定的动力系统匹配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且符合车辆设计指标,即燃料电池(34 kW)与锂离子蓄电池(46 kW)的最佳匹配。两动力源之间合理的功率配合能够有效提高整车动力性,确保经济性,从而降低车辆的平均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8.
电容式混合动力轿车整车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计开发了双离合器、单轴并联ISG电机结构的电容式混合动力轿车。深入研究该混合动力系统控制策略,对车辆运行工况进行了严格划分,优化了各工况下发动机、电机的扭矩分配。通过大量台架标定实验对各工况入口参数及控制参数进行了优化匹配,并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和转毂试验台架上对该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以上海市中心城区的行驶工况为例,研究适合城市工况行驶的纯电动车动力系统方案。分析上海中心城区统计获得的行驶工况和行驶需求,得出电动车的动力指标和续驶里程需求作为电动车动力系统的设计目标,利用AVL CRUISE软件进行了动力系统的匹配,匹配结果很好地满足了从行驶工况出发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汽车动力总成中扭矩冲击导致离合器系统过载失效是一种常见的失效模式,而在混合动力系统中,多动力源的组合以及系统更多的不同工况会提高对离合器系统造成大扭矩冲击的概率。文章针对某自主品牌的新一代混合动力系统在特定工况下的扭矩冲击问题,结合仿真分析和实车工况分析,得到了冲击扭矩的发生规律,并根据该规律制定了发动机断油保护策略,解决了离合器和双质量飞轮因受到扭矩冲击而导致的失效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基于牵引车实际工况特征,分析了混合动力功能需求、政策法规及成本构成,提出P2构型适用于混合动力牵引车型并开展参数匹配,利用仿真软件AVL-Cruise建立了整车性能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混合动力系统新增成本在全生命周期内可通过节油收回,同时混合动力系统具有部分替代缓速器功能、延长制动蹄片等易损件寿命、满足驾驶员家居用电需求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某整车生产企业需要对某燃油SUV车型进行换代升级,新车型需要在纯电动、增程式、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中选择合适的类型与参数作为新车型采用的动力系统。针对这一问题,通过计算得到动力系统的功率与扭矩的需求指标,并结合供应商资源对不同动力系统的具体参数进行选择确定。通过cruise软件搭建整车仿真计算模型,并建立相应的纯电动、增程式车型的控制策略、确定减速器速比,最后对整车搭载不同动力系统时的动力性、经济性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车型搭载纯电动动力系统时的能源消耗费用最低,搭载增程式动力系统能够大幅提高燃油经济性,搭载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能够获得最好的整车动力性与燃油经济性。其结果对同类车型动力系统类型的匹配、选择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鲁连军 《上海汽车》2006,14(5):32-35
对采用ISG电机的一款混合动力轿车进行了系统匹配仿真分析,通过对NEDC和SHDC工况下不同电机功率匹配情况、燃油消耗的仿真分析,得出了不同电机功率匹配对油耗的影响;接下来通过0~100km/h加速仿真,确定了满足加速性能要求的电机功率,并通过多次连续加速测试确定了电池容量的大致需求。从仿真分析的角度提出了ISG系统可行的匹配方案和预期的开发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发电机与电动机功率匹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中发动机与电动机功率匹配关系的研究,确定了两者功率最优匹配的实现条件,建立了功率匹配系数的计算方法,并通过混合动力系统试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采用基于超级电容的设计方案开发了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轿车,对发动机、ISG电机、超级电容等零部件进行选型.研究了并联混合动力轿车动力系统的控制策略,优化匹配了发动机和电机的转矩分配,实现了混合动力节能并降低了排放.进行了混合动力系统的启动和怠速优化试验,实现了混合动力各个工况的控制参数的优化匹配,降低了启动污染物的排放,提高了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行驶丁况、功率流控制策略和动力性的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参数匹配方法.利用该方法,对采用起动机/发电机一体化技术的单轴并联式IVECO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进行参数匹配设计,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世界的大环境下,混合动力车辆已经成为传统车辆的强劲对手。燃油经济性、低速大扭矩以及隐蔽性等特性,使混合动力成为未来重型越野车的发展趋势。对某型重型越野车混合动力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对比混合动力车辆在提高整车动力性能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冉渊  郭凯  王栋  徐政  陈明 《汽车科技》2021,(3):52-58
针对P3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制定了发动机、电机功率分配策略.应用Modelica语言搭建整车模型,分析了混合动力系统的工作模式,比较了标准试验工况下某车型传统动力和P3混合动力的燃油经济性,并研究了不同最佳油耗区最小功率值对混合动力系统燃油经济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该P3混动系统通过实现纯电、行车充电、发动机单独驱动、...  相似文献   

19.
针对插电式串联混合动力汽车,提出了一种基于道路工况和整车功率需求分析的系统匹配方法.建立了混合动力系统的模型,并利用能量流图,对采用不同的能量管理策略时系统的能效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系统匹配方法可行,采用ON-OFF与负载跟随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在改善车辆燃油经济性的同时,可提高系统关键部件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上海典型城市工况循环的构建与分析得到了目标车型的基本行驶参数,并分析了加减速过程中整车能量消耗、功率消耗的分布情况。对该车混合动力系统控制策略进行了优化,并在ECE+EUDC联合工况下分别以混合动力模式和传统车模式进行了仿真对比。结果表明,以混合动力模式运行时,整车能够及时跟踪期望车速,并且能按预期目标实现发动机托动、怠速停机、加速助力和制动能量回收功能;该动力系统方案下混合动力运行模式比传统运行模式燃油经济性提高12%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