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涛  江翁  腾飞  刘飞 《上海汽车》2014,(9):53-56
以某车型多连杆后悬架及整车操稳性能开发为例,描述整车动力学性能正向开发及验证过程。通过整车动力学目标分解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悬架设计及零部件特性最终确定;并通过运动学及弹性运动学悬架试验和整车动力学操控稳定性试验验证了前期的虚拟分析结果,完成了既定的车辆动力学开发目标。  相似文献   

2.
根据某空气悬架大客车的设计要求,建立整车底盘系统的ADAMS多体动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通过和实验数据对比,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对整车悬架布置进行优化,以减小制动点头量。  相似文献   

3.
平衡悬架作为目前国内双后桥车型的重要结构,目前大量应用于公路车和工程车等双后桥车型。其中推力杆作为平衡悬架连接悬架与车桥、车架的重要零件,是平衡悬架四连杆机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平衡悬架四连杆机构实际工作过程中是一个不断运动的状态,推力杆的布置和胶芯刚度会影响整个机构的性能。针对四连杆机构的布置,目前国内外主要存在水平布置以及向下偏摆一定角度布置两种布置形式。为评判平衡悬架四连杆机构对平顺性的影响,采用Adams虚拟样机技术,根据多体动力学原理,以国内某6x4牵引车为原型建立整车仿真模型,通过对平衡悬架四连杆机构布置的调整,以及推力杆胶芯各向刚度的优化,结合国外某知名设计公司平顺性调试用的减速带工况对整车平顺性进行仿真,分析并优化推力杆布置。  相似文献   

4.
汽车悬架系统为一多体系统,部件之间的运动关系十分复杂,传统的人工计算很难将悬架的各种特性表述清楚。以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应用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ADAMS中的Car专业模块建立该车的麦弗逊式前悬架多刚体模型,并采用ADAMS/Insight模块进行参数分析,同时进一步进行悬架布置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车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性能。  相似文献   

5.
空气悬架大客车平顺性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MSC.ADAMS软件在ADAMS/Car里建立了整车动力学仿真模型,用Pro/E软件和试验的方法获得了整车动力学参数。在ADAMS/Car里进行了空气悬架大客车平顺性仿真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空气悬架大客车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可以对空气悬架大客车整车性能做出正确的预测。  相似文献   

6.
悬架系统设计开发是底盘开发的重要环节,对于整车操控性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某A级车的大量KC数据为基础,利用面向总成特性的整车动力学仿真软件CarSim分析悬架KC特性变化对整车操控性能的影响,并运用试验统计学中的DOE试验设计方法计算各特性车辆操控性能指标的主效应,得到了悬架KC特性影响整车操控性能的规律,在设定悬架性能目标时重点关注,为整车开发早期的结构选择和后续的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某后驱电动车底盘性能开发及舒适性仿真为例,讲解了悬架性能设计开发、MBD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验证及舒适性分析与试验验证的过程。前期悬架设计通过多体动力学虚拟仿真完成性能目标分解;验证阶段通过悬架模型仿真分析及悬架试验验证,实现预定的悬架性能指标。整车仿真模型使用试验拟合的舒适性轮胎模型,进行冲击路面和随机不平路面舒适性仿真。仿真分析及客观测试有效地应用于悬架性能的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8.
以扭转梁式后桥A0级车整车操稳性能开发为例,描述整车动力学性能正向开发及验证过程。设计阶段通过竞争车型主观评价及客观测试完成主、客观指标目标的确定,采用虚拟样机技术实现整车性能指标到系统及零部件性能客观指标的分解;验证阶段通过不同阶段悬架系统至整车级的虚拟分析优化及试验验证,实现设定的整车动力学操稳性能目标。虚拟样机技术及试验验证相结合有效地应用于扭转梁式A0级车整车动力学操稳性能的正向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9.
豆力  雍文亮  居刚  李海波 《北京汽车》2013,(2):29-32,40
车辆悬架系统的阻尼决定车辆悬架的特性,对车辆行驶平顺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为了设计车辆的最佳减振器,利用悬架系统的最佳阻尼比,分析前后悬架系统减振器最佳阻尼系数,建立减振器最佳速度特性数学模型。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Car模块建立了重型牵引车整车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进行整车平顺性仿真分析和悬架系统动力学仿真。匹配结果表明,对该悬架系统,减振器所做的匹配设计是正确有效的,改善了悬架系统的运动特性和整车平顺性。  相似文献   

10.
以某轿车平台开发为例,介绍了双球头型双横臂前悬架的布置机理,应用多体系统动力学对悬架性能进行了优化,并与标杆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双球头型双横臂前悬架具有更多的设计自由度和更好的性能优化潜力,通过合理的设计优化,能获得优良的整车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  相似文献   

11.
应用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CAR建立了某新型轿车整车性能仿真分析模型,将其分解为多个子系统分别建模并验证.通过实测和有限元计算方法确定了轿车悬架、动力总成、轮胎等子系统的惯性参数和橡胶元件的力学特性参数;对轿车扭梁式后悬架采用振动模态综合方法建立了柔性体动力学模型;对重要的子系统模型和整车模型分别进行了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预分析,验证了所建立的整车动力学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正1前言整车总布置过程中,需要对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悬架系统等各大系统进行合理匹配和布置,以取得最优的整车性能。在设计初期阶段,整车总布置需要做大量的匹配和修正,在反复的匹配和修正过程中,整车三维模型需要根据总布置要求反复修改和装配,耗费设计人员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以CATIA知识工程(Knowledge Engineering)模块为基础,创建参数化的载货车整车简易模型,以便高效的创建整车模型,减少设计更改带给设计人员的巨大工作量,提高设计效率,缩短整车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13.
悬架采用双横臂式独立悬架结构,主要设计要点是四连杆硬点布置,只有最优的双横臂布置,才能得到最优的悬架系统,使整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最小的轮胎磨损,提高整车的横向稳定性。文章在ADAMS View建立了独立悬架参数化模型,通过设定设计变量,设定目标函数,对目标值求最优解,最终仿真优化出最优的悬架硬点布置。通过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结果较初定的四连杆机构有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悬架运动学/动力学主要研究轮胎力(侧向力、驱动力及制动力)和力矩(回正力矩)作用下的车轮定位参数的变化规律。为评价某轿车的悬架性能水平,丈中运用ADAMS/Car对其前后悬架进行了运动学/动力学分析,揭示了前后悬架的运动规律,根据分析结果对转向横拉杆关键点的位置进行了优化分析并做了改进。悬架运动学/动力学分析指导了悬架的开发设计,为整车的操纵稳定性分析和平顺性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基于Adams的某商务车前悬架K&C性能分析及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汽车悬架K&C特性作为一项重要的系统总成外特性对整车的行驶性能具有直接的影响。文中应用Adams/car软件,对开发中的某商务车前悬架建立多体动力学模型,并对其K&C特性进行全面分析,针对不理想的悬架参数,应用Adams/Insight模块得出各硬点坐标及衬套刚度对悬架参数的影响因子,选出影响较大的变量对悬架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取得明显效果,为该车前悬架及整车性能的改进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国内N2和N3类两轴商用车后悬架一般采用纵置钢板弹簧的非独立悬架,钢板弹簧作为悬架系统的主要部件,其布置姿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不同的布置形式会对整车的操稳产生重大影响。在进行整车平台产品开发时,需要根据产品的定位和工况等因素合理设计板簧的姿态角,为整车的操纵稳定性打下良好的平台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改善车辆动态性能,设计一种双气室液压互联悬架系统.结合结构特征建立双气室液压互联悬架模型,得到包含该模型的整车动力学模型,并利用蛇行试验结果进行验证.将分别装有双气室、单气室的液压互联悬架与原机械悬架的整车模型在不同运动模态下进行仿真,对比分析三者对车辆悬架系统刚度与阻尼特性的影响,并在时域和频域分析三者对车辆响应的...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主动前轮独立转向(AIFS)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作为一个耦合动力学系统,汽车转向系统的变化(AIFS的安装)势必会造成悬架运动学性能的改变,进而影响车辆操稳性能,故在ADAMS/Car中建立了包含AIFS的某轻型客车多体动力学模型,阐述了AIFS的安装对悬架特性和整车操稳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EQ6850KR高级客车空气弹簧悬架设计开发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在分析空气悬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及整车布置方式的同时,阐述了EQ6850KR空气悬架产品的设计。  相似文献   

20.
EPS与主动悬架系统自适应模糊集成控制的仿真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的汽车整车主动悬架和EPS动力学模型(包含转向运动、俯仰运动和侧倾运动等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利用车身姿态的变化动态地调节主动悬架控制器和EPS控制器的输出,实现了对EPS和主动悬架系统的集成控制。为了验证控制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分别进行了仿真和实车道路试验。结果表明,集成控制显著提高了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整车综合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悬架和转向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