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MT是在原固定轴式有级变速器的基础上增加自动变速操纵系统构成的。在ECU的控制下,模拟驾驶员的操纵动作。通过控制离合器、换档和油门执行机构,自动完成离合器的分离与接合、选档、换档操作以及发动机油门的调节,以实现起步和换档过程的自动操纵。AMT既具自动变速的优点又保留原手动换档变速器(MT)传动效率高、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制造和维护成本低的特点。但由于AMT是切断动力换档,必须将离合器与发动机进行协调控制,因而其控制难度大于AT和CVT。  相似文献   

2.
<正>一、概述AMT是在传统手动变速器基础上改进而来的机电一体化自动变速器,其结合了AT和MT优点,通过加速踏板和操纵杆向电子控制单元传递信号。TCU(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采集发动机转速、车速等信号,实现最佳换挡规律与离合器模糊控制,对发动机供油、离合器分离与接合、变速器换挡3者的动作与时序自动匹配。江淮同悦车型AMT是在同悦MF514手动挡变速器基础  相似文献   

3.
AMT变速器(手动-自动变速器)是以常规的手动变速器为基础,附加一套电控液压装置,从而可以自动控制常规手动变速器的离合器和换档杆,使离合器的分离与接合都是自动的,变速器档位的切换也是由电脑根据车速、发动机转速及节气门开度自动控制的。  相似文献   

4.
黄文华  姜超 《上海汽车》2010,(8):10-13,25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同时具有手动变速器及自动变速器的优点,可使车辆的动力性、经济性及舒适性都得到保证。文章针对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起步过程中的离合器控制进行了研究,基于离合器接合速度的4个影响因素设计了模糊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模糊控制方法时,车辆能够满足冲击度的要求,实现快速平稳起步。  相似文献   

5.
AMT变速器也称自动变速器,它是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简称。其具体情况就是在传统的手动齿轮式变速器基础上加装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TCU)改进而来的。它是揉合了AT(自动)和MT(手动)两者优点的机电液一体化自动变速器。AMT既具有液力自动变速器自动变速的优点,又保留了原手动变速器齿轮传动的效率高、成本低、结构简单、易制造的长处。它兼具二者优点,是非常适合我国国情的机电液一体化自动变速器。  相似文献   

6.
二.MT、AT、CVT、DCT性能比较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知道目前已有的变速器技术包括手动变速器(MT)、传统的自动变速器(AT)、带式或链条式驱动无级变速器(CVT)、自动化予动变速器(AMT)以及双离合器变速器(DCrr)。下面对MT、AT、CVT、AMT、DCT在小同方面的性能作以比较。  相似文献   

7.
最近有不少关于“5T”的讨论。何为“5T”?MT、AT、AMT、CVT、DCT即为“5T”是也。其解释为MT(Manual Transmission)手动变速器、AT(Automatic Transmission)自动变速器、AMT(Automatic Manual Transmissjon)手自一体变速器、CVT(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无级变速器、DCT(Dual Clutch Transmission)双离合器变速器。  相似文献   

8.
双面离合器和双重离合器的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使驾驶员有与驾驶自动变速器车辆同样的感觉.手动变速器正在向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演变。目前,有两种与传统中间轴式手动变速器结构截然不同的先进的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分别是双面离合器(DSCT)和双重离合器(DCT)的形式。比较了这两种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并分析了其主要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AMT换挡过程的离合器控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的离合器控制是AMT开发中的一项关键技术。系统地分析了换挡过程中离合器接合特性及其对换挡品质评价指标的影响。以冲击度最大值为约束条件,以减少离合器滑摩功为原则,提出了离合器接合的控制策略。将该控制方法应用于某越野车上,对车辆换挡过程进行实时控制,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车辆的换挡品质,满足了军用越野车辆对行驶平顺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一、汽车变速器的现状及发展 目前已有的变速器技术包括:手动变速器(MT)、传统的自动变速器(AT)、带式或链条式驱动无级变速器(CVT)、自动化手动变速器(AMT)以及双离合器变速器(DCT)。随着汽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进步,变速器的技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奇瑞轿车所采用的0.8AMT型变速器,其传动机构及换档机构与一般的手动变速器基本相同,但其换档操纵机构却由手动式变为电控液动式。由于离合器也受变速器控制单元(TCU)控制,从而取消了离合器踏板。TCU通过控制发动机、离合器以及变速器之间动作的最佳匹配状态,在实现电控换档的同时,既确保了换档时间的减少,又保证了驾驶员和乘客在换档期间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12.
在细分定义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汽车起步品质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搭建了AMT整车模型和起步品质客观评价模型。通过整车模型与评价模型的联合仿真,得到起步品质控制目标,即各指标的控制期望区间,从而为AMT汽车起步控制提供参考和指导。以起步品质评价等级最高为目标构建适应度评价函数,对基于模糊控制的起步控制策略进行优化,得到了影响起步品质的离合器接合速度和发动机节气门开度的模糊控制规则最优解集,并对优化前后的起步品质进行仿真对比。整车试验验证的结果表明,这种基于客观评价的优化方法是可行的,优化后的模糊起步控制策略改善了样车的起步品质。  相似文献   

13.
一、离合器踏板开关原理对于装有手动变速器的车型,在离合器踏板上会加装离合器踏板开关(见图1)。发动机控制单元利用该信号识别离合器的位置(接合或分离)。若离合器分离,则关闭定速巡航控制系统,并短时减少燃油喷射量,以此避免换挡期间发动机突然提高转速,造成换挡冲击。离合器踏板开关是一个带有5  相似文献   

14.
利用最优理论和方法,结合湿式离合器的特点,提出无级变速器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中摩擦片间最佳压力的确定方法。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基于线性压力的控制方法,基于最优理论确定的摩擦片间压力能较好的解决无级变速器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中滑磨功和冲击度之间的矛盾,实现了汽车的平稳快速起步。  相似文献   

15.
提出在车辆起步和换挡过程中通过CAN动力网络控制发动机的输出扭矩来改善AMT换挡品质的新方法,制定扭矩控制与离合器接合控制策略,并在装有AMT的某重型商用车上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换挡过程中通过控制发动机的输出扭矩并与离合器的接合过程相协调,可显著提高AMT的换挡品质。  相似文献   

16.
司康 《汽车与配件》2009,(43):60-63
汽车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是在干式离合器和齿轮变速器基础上加装微机控制的自动变速系统。它能根据车速、油门、驾驶员命令等参数,确定最佳档位,控制原来由驾驶员人工完成的离合器分离与接合、换档手柄的摘档与挂档以及发动机的油门开度的同步调节等操作过程,最终实现换档过程的操纵自动化。AMT保持了原有机械变速器的基本结构,与常用的AT(液力变矩器自动变速器)比较,具有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成本低、易于制造、工作可靠及操纵方便等优点,尤其是其省油的特点适合于我国大、中型客车和中重型载货车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正>1长城炫丽车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长城炫丽车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utomate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简称AMT)以手动变速器为基础,将离合器及换挡拨叉等靠人力操纵的部件通过电动机实现自动操纵,其主要由变速器控制单元(TCU)、电动换挡控制器、电动离合控制器及安装过渡板组件等部件组成。  相似文献   

18.
汽车离合器起步阶段局部模糊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的关键问题--离合器起步控制,在模糊控制的基础上提出局部模糊控制策略,并建立了局部模糊控制规则.通过计算机仿真、试验分析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够反映驾驶员起步意图,使车辆迅速平稳起步,可进一步减少滑磨功;同时可提高模糊控制性能,增强离合器起步控制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19.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系统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是基于手动变速器发展而来的,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将变速器挡位按奇、偶数分开布置,分别与两个离合器连接,通过离合器的交替切换完成换挡过程,以实现动力换挡。它综合了AMT的优势和AT动力换挡的优点,具有很好的换挡品质和车辆动力性、经济性,比较适合我国目前以手动变速器占主导地位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潘浩  何军 《汽车维修》2011,(7):18-21
随着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变速器的种类也不断丰富。目前广泛应用的汽车变速器有:手动机械变速器(MT)、自动机械变速器(AMT)、自动变速器(AT)和无级变速器(CVT)。另外,还有一种新兴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SG),该变速苦旨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两组离合器,具有两套动力输入装置,进行无动力中断换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