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从中德双方"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长期战略来看,2者一致看齐"智能制造",可谓英雄所见略同。2015年10月29日,随着默克尔访华团第8次来京,德国商协会和德国中小企业代表访问了福田戴姆勒公司旗下福田戴姆勒全球数字化工厂,这是访华团此行造访一系列高端制造企业中的重要一站。作为"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承接德国工业4.0"的首家企业,福田戴姆勒是中德双方合作精心栽培的汽车制造业"试验田",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2.
随着德国工业4.0的推动,中国在探索自己工业转型之路的同时提出"互联网+"与"中国制造2025",文章就智能制造在汽车企业的应用前景进行简单介绍,为汽车企业合理规划智能制造,切实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10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5月发布。它被看作与德国"工业4.0"不谋而合、异曲同工,目的是将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业结合,来带动制造业新一轮发展。《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中,第一步是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人们常说"10年磨一剑",10年时间中国制造业能否真正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实现"由大变强",单从商用车制造领域来看,困难不小。在工信部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  相似文献   

4.
<正>拥抱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深刻认识"互联网+"时代背景,加快观念认识转型、顶层设计转型、企业家转型,坚定不移推进改革与创新,是商用车企业在"互联网+"时代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互联网+制造",即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相结合,德国称为"工业4.0",美国称为"工业互联网",我国称为"中国制造2025",这三者本质是一致的,就是智能制造。我国的商用车企业是典型的制造企业,面对"互联网+"的浪潮,如何抓住机遇,弯道超车,如何谋篇布局,做好顶层设计,实现企业转型升级,是摆在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商用车企业需要加强3方面转型。  相似文献   

5.
<正>全球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期,以"工业4.0"为核心的智能制造革命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方向。与此同时,"中国成为制造强国亟需国家战略支撑"的呼声日益高涨。我国顺应时代潮流,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围绕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人才为本等关键环节,提出了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增效的重大战略任务和重大政策举措。凭借"中国制造2025"东风,中国汽车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  相似文献   

6.
<正>"工业4.0"、《中国制造2025》均提出重振制造业。本届工博会主题定为"创新、智能、绿色",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2270家中外参展商纷纷聚焦智能制造,展示先进制造技术。从参展企业和项目看,以智能化为核心的制造业之变,成为席卷整座"四叶草"展馆的最亮眼风潮。众多海内外企业均展现最新的智能制造技术与产品,制造业深刻转型、全面升级的趋势充分展现,"跨界、协同、融合、创新"是引领未来制造业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7.
结合《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通过逐步开发应用智能控制系统、工业应用软件、故障诊断软件,实现人、设备与产品实时联通、精确识别、有效交互与智能控制。阐述了现代IT技术在产品流程、订单流程、数字化工厂高度结合的自动化生产制造概念,在某汽车制造企业焊装车间中落实"互联网+"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亚洲地区知名的电子行业展会,第十四届慕尼黑上海电子展(electronica China)日前在上海举办,为推动"工业4.0"在中国电子制造业"落地"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同日寸也成为国际电子制造先进工艺技术的展示平台。全球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期,以"工业4.0"为核心的智能制造革命将是电子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方向。当其时也,我国顺应时代潮流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围绕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人才为本等关键环节,提出了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增效的重大战略任务和重大政策举措,力争到2025年我国从工业大国迈人工业强国行列。2015慕尼黑上海电子展  相似文献   

9.
<正>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德国"工业4.0"在制造业的兴起,使得于日前在上海举办的"DMC2015中国国际制造技术、装备与模具展览会"(以下简称"展会")也感受到智能制造的魅力。本次展会以"一体化、智能化、自动化"为亮点体现以"工业4.0"为发展方向的智能制造在模具及相关行业的技术应用。本次展会以"模具智能制造"和"机床、成形工艺与模具一体化"为主题;以"精密加工"、"模具  相似文献   

10.
张键 《汽车与配件》2015,(10):46-47
<正>似乎是在一夜之间,"工业4.0"成了个时髦的概念,出现在杂志报纸、朋友圈、财经频道以及各种大大小小的论坛会议中。这个从德国传人的概念在中国的制造领域着实火了一把,甚至有人认为这将是解救近几年不太景气的全球制造市场的灵丹妙药。而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来说,可能是在中国最早应用"工业4.0"概念的一个领域。"工业4.0"从何而来"工业4.0"最初是由德国政府提出的概括性文本,是由包括德国机械设备协会(VDMA)、德国电气电子协会(ZVEI)和德国信息通信协会(BITKOM)在内的3个协会共同提出的一个框架和平台,或者说是对于信息化时代制造业发展方向的规划  相似文献   

11.
<正>"工业4.0"提出后,制造大国纷纷推出创新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推动制造技术与产业加快向绿色低碳、网络智能制造服务业转型。汽车技术与产业作为全球最活跃的创新领域之一,汽车制造逐渐转向绿色智能、网络制造与服务,汽车产品也将转变为绿色智慧的网联汽车。"中国制造2025"也提倡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并把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列为国家制度强国建设的十大重点领域之一。电子制造业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日前,一年一度的电子制造业盛会——2017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在上  相似文献   

12.
<正>日前,以"精益注塑,智能制造"为主题的2016恩格尔常州工厂开放日暨注塑"工业4.0"技术研讨会成功举办。本次活动聚集了200余位客户代表、嘉宾及合作伙伴等,不仅参观了WINTEC(以下简称"赢泰")标准化和科学化管理的22℃恒温工厂,还对当下"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制造业大趋势对注塑行业的影响进行了深度探讨和解读。  相似文献   

13.
"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我们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资金实力,如果再拥有自立自强、自主创新的精神,拥有矢志不渝、破釜沉舟的自主品牌汽车研发决心,相信再过10年,到2025年的时候,中国汽车一定会像德国汽车、美国汽车一样,享誉世界。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业转型的呼声日渐高涨。面对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的革新浪潮,德国人提出了工业4.0战略,美国人出台了先进制造业回流计划,中国加紧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并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这些战略的核心都是利用新兴信息化技术来提升工业的智能化应用水平,进而提升工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工业4.0战略的展开方向之一就是数字化工厂和智能工厂。在这场新的变革中,汽车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软件提供商等站在各自需求角度对数字化工厂和智能工厂都有着各自的解读,也因而带来了不同层面的实践,以及不同形态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正>2011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最早提出了"工业4.0"的概念,最初的想法只是通过物联网等媒介来提高德国制造业水平。两年后,德国"工业4.0工作组"发表了题为《德国工业4.0战略计划实施建议》。德国政府给未来设置了一个愿景,就是通过"工业4.0"来实现智能的、网络链接的国家,进而解构与重构整个世界。对汽车工业而言,其革命性、颠覆性变化可能会体现在3个层面:一是汽车产业竞争格局发生解构;二是汽车产业的边界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于11月3日~7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为全面宣传"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04专项)6年来取得的成果,推动专项成果的应用,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在本届工博会期间举力、了"2015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专项论坛",会议主题为"技术突破与产业化一高端装备助力中国制造2025"。同时,还在工博会设立设立"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展区,以实物和展板的方式展示专项产品和成果。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业转型的呼声日渐高涨。面对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的革新浪潮,德国人提出了工业4.0战略,美国人出台了先进制造业回流计划,中国加紧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并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这些战略的核心都是利用新兴信息化技术来提升工业的智能化应用水平,进而提升工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工业4.0战略的展开方向之一就是数字化工厂和智能工厂。在这场新的变革中,汽车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软件  相似文献   

18.
正2月14日,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的最后一篇规划章程——《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如同拼图的最后一块,将《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轻轻放入,包括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等11个指南在内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图,至此全部绘就。这标志着"中国制造2025"的所有顶层设计全部完成。这意味着:从此刻开始,中  相似文献   

19.
正"十二五"期间,我国制造业的信息化工程得到了快速发展,而近年来大数据的出现更有力地助推了国内制造业水平的提高。2015年春,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高调推出,通过利用互联网激活传统工业过程,明确了需同时实现降低企业对劳动力的依赖、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将流通成本降到较低这3项目标,而所采取的战略主要为"智慧工厂"、"智能化生产"和"智能化物流",其核心为第二点。事实上,无论是人们已有所了解的德国"工业4.0"或"中国制造2025",都是以智能化制造为主导的一次生产方式的大革命,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而实现、完成这个过程的基础就是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的高度融合,网络、计算机技术、软件等与自动化技术的深度交织。显然,这一切都离不开海量数据的支持,因此,在现代制造业走向智能化制造的过程中,必然是处于大数据制造背景下。  相似文献   

20.
融合的工业     
<正>提出工业4.0这个概念也仅仅是两年前,德国在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由"工业4.0小组"提出。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对"工业4.0"概念的一个比较统一的阐释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通过信息通讯技术和虚拟网络-实体物理网络系统(CPS)的结合,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实现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最终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