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前保险杠饰条与前大灯饰条间隙面差超差问题的研究,针对实车匹配状态反映的问题,对零部件质量、尺寸链校核及匹配方案进行分析和验证,找到影响匹配的主要因素;对零部件进行尺寸修正,使前保险杠饰条与前大灯饰条匹配满足DTS(Dimension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设计要求,并指出设计上的不足,以便在后续车型中规避和优化。  相似文献   

2.
德龙F2000牵引车底盘SKD发运装箱方案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型牵引车德龙F2000出口SKD包装发运方案设计。对整车装配尺寸及各总成零部件装配关系分析,选用集装箱,确定整车拆卸方案及整车SKD装箱方案。解决重型牵引车德龙F2000的海外出口发运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汽车塑料外观件对整车尺寸的影响和控制方法进行探讨,从塑料翼子板、前后保及前门裙板等外观覆盖件切入,分别从这些零件的材料组成,物理特性,设计制作及装配工艺进行讲述,并与传统钣金覆盖件进行对比,通过分析塑料件在整车装配中实际产生的尺寸问题,制定解决措施并总结经验,为后续车型大面积使用塑料外饰件的尺寸问题解决及零件装配等工艺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某CNCAP 5星车型前舱区域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基于目前结构的优化方案。采用在前围区域增加热成形前围下横梁内外板的方案,全新设计前围下横梁内外板结构,对其进行整车碰撞性CAE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增加热成形前围下横梁内外板的方案可有效解决前围板侵入量大的问题。结果表明,采用热成型钢板设计的前围板下横梁内外板,不仅可以解决车身的碰撞侵入量大的问题,并提供了一种新的车身传力路径方式,对于提高车身的碰撞安全性能具有重要的现实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整车试制阶段,在检具和支架还没有开发出来的情况下,活动件(电动玻璃升降器系统、车身铰链系统、雨刮电机及连动杆系统和天窗系统等)尺寸控制分析困难的现状,应用DMU(Digital Mock Up,数字装配)运动机构动态仿真技术,通过对活动件开合角度的调整,结合现有的三维测量技术,有效地解决了车身试制阶段,活动件尺寸分析困难的问题。活动件尺寸工程上的DMU应用技术,可以实现整车试制阶段活动件尺寸精准测量分析。  相似文献   

6.
尺寸问题是车身制造与装配的首要问题。文章从整车装配过程中出现的手套箱间隙过大现象着手,分析了手套箱间隙过大产生的原因,重点阐述了仪表板总成结构组成和安装工艺及公差调节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找出解决问题最简单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整车装配后因整车体积大、装配零件多、测量基准难以确定等客观因素,各相关零部件在整车中的状态大多没有数据.根据现有便携式三坐标的测量特点,自主开发了各零部件在整车装配后的检测方法,实现了整车形体尺寸测量.运用三坐标测量原理,依据整车各产品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和使用特点,在整车上建立坐标系,选取测量点、线、面、圆等特征,配合整...  相似文献   

8.
整体侧围是轿车外覆盖件中结构尺寸最大、形状最复杂、表面质量要求最高的冲压件。其成形性比较复杂,成形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轿车的品质及外观形象。侧围又是装车时的基准,其尺寸精度直接影响整车的装配质量。为此,设计一套好的模具对产出优质的产品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对整车外观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如何控制白车身装配的尺寸精度变得越发重要。文章对四门两盖在车身车间内转运、存储和装配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内外板相对错动影响匹配质量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对目前常见的几种防止内外板相对错动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消除内外板错动问题、提升整车外表面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整车尺寸工程覆盖新车型开发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完成上百零件的公差设计。为缩短新产品的研发周期,并且制造出的新产品能够精确地达到设计的产品目标,高效准确的前期三维偏差分析与控制成为尺寸公差设计的重要环节。本文介绍了常用的三维偏差分析基本原理和偏差分析软件使用的假设条件,并且以公司某车型尾灯到尾门的装配为例,介绍了在考虑重力影响下的三维尺寸偏差分析模型的创建。本文采用软件提供的添加孔销Vis VSA浮动的自定义装配功能,模拟重力影响下前大灯和翼子板的装配,达到预期的研究目的。这种考虑重力因素影响下的三维偏差分析方法,可适用于汽车上其他零件的尺寸偏差分析。  相似文献   

11.
重型汽车车架总成装配时根据横梁总成与左右纵梁的定位孔将自由摆放的车架散件定位安装,对于车架左右纵梁孔位的同轴度尺寸没有检测要求,同轴度尺寸偏差大将影响整车零部件的装配精度。现在为了进一步提高车架装配精度以及整车性能,设计人员对车架左右纵梁孔位同轴度提出要求,需要制作一套快速精准、简单实用的同轴度检测工具来满足设计的尺寸要求。  相似文献   

12.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汽车生产装配工艺不断提升,各大汽车制造企业越来越注重产品的质量控制,逐步根据整车零件装配精度要求,深入研究零部件之间的配合关系,这使得汽车生产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品尺寸链标准,各个汽车零部件之间的装配精度都有明确的装配基准。汽车主机厂不仅有自身的尺寸工艺,还需要借助第三方专用设备将尺寸约束连贯起来完成定位,再通过紧固的方式将部件准确地装配在车身上。天窗装配工具被称为天窗安装机械手,具有自定位功能,可在不同车身上居中定位并安装天窗,保证天窗的密封胶条与车身的天窗口间隙一致,避免由于密封条受压程度不同出现漏水和装配面差问题。针对天窗机械手功能,详细阐述了该设备的设计思路,以及工艺尺寸链的逻辑路线。  相似文献   

13.
皮卡在售前及售后均反馈前风窗存在漏水以及前风窗上嵌条脱落等问题,严重影响整车质量。分析了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采取改变车身前风窗尺寸、优化前风窗上嵌条结构和重新开发装配前风窗玻璃使用的定位具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了上述问题,确保了整车质量。  相似文献   

14.
贾红伟  章骏 《天津汽车》2011,(10):32-34,62
为保证车轮外倾角在制造和装配过程中的设计误差满足设计公差要求,文章基于空间几何方法简化的外倾角计算公式,以国内某车型为基础,从零件设计尺寸公差和总装装配过程出发,对麦弗逊式悬架形式的汽车制造过程中零部件偏差与装配过程进行分析。确定了各影响因素对外倾角的影响范围,为整车制造过程中控制外倾角偏差以及提高整车质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主要解决行李箱盖外板上段及外板下段搭接处无饰条状态时点焊困难的问题。通过采用特制异型焊钳,可以实现行李箱盖外板上段与外板下段搭接处Z向点焊,从而避免焊点外露,保证了行李箱盖无饰条状态时的外观品质。相比激光焊方案,异型焊钳点焊方案可以节省高昂的激光设备投入费用及巨大的场地空间;同时,采用异型焊钳方案无需通过饰条遮挡焊点,节省了饰条费用,降低了整车制造成本(单台降本约60元左右)。综上,行李箱盖异型焊钳点焊方案是一种非常实用且成本低廉的焊接方案,值得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16.
在整车装配过程中,时常出现螺栓拧紧粘滑现象,该现象不仅会对螺栓连接质量产生不良影响还会降低工具寿命。文章结合整车装配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及粘滑现象的基本机理,分析了粘滑现象的不良影响进行分析并通过优化拧紧转速、控制螺纹连接副摩擦系数减少了该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非承载式轻客前保险杠总成通过安装支架与车架装配后与车身之间的间隙、面差超差问题,从工艺入手,设计时运用辅助工装的装配方式,打断尺寸链,减少装配过程中的环节,直接保证需要的间隙、面差需求,很好地解决非承载式轻客保险杠装配问题,提高整车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18.
白车身Y向尺寸精度是保证整车总装内外饰DTS的基础,然而白车身的制造过程复杂,工艺烦琐,公差累计等诸多影响因子,导致整车的制造尺寸精度无法满足装配需求。通过现场多年造车经验及3DCS虚拟仿真,对产品结构、工装夹具、零件精度、焊接方式等一系列的控制,来保证白车身尺寸精度,满足整车装配。  相似文献   

19.
在整车开发认可的过程中,借助非接触式关节臂对整车及零部件进行静态认可,针对检测对象的材料特性与功能,选择不同的分析方法,并与设计状态的三维数据进行整体三维对比或细节特征对比,结合Geomagic三维检测模块分析了整车和零部件的尺寸一致性、可装配性和安全性等。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麦弗逊前悬架的两点式转向器安装尺寸及结构对整车装配的影响进行研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两安装点的距离较长,对应副车架安装面上的平面度差异,由于杠杆原理,在装配过程中形成一定的装配应力。为减小或消除此装配应力对整车前轮前束变化和车辆跑偏的影响,对其结构进行分析,通过科学的尺寸计算方法,提出一种装配工艺的优化方案,并经过实际生产中大量数据的验证,能够有效地解决前轮前束变化引起的跑偏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