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奥迪A6从让人吃惊的“大嘴”到现在让人惊艳的“泪眼”,每一次的改变都让人惊叹。虽然它的设计每次都有争议。可它每次的改变都能产生让宝马、奔驰自叹弗如的销量,也同样让它们领悟,在中国一汽大众奥迪才是豪华车的代表。  相似文献   

2.
李耕  刘杰 《轿车》2004,(3):48-55
自从宝马新Mini Cooper在中国上市以来,就一直想把它与大众甲壳虫聚在一起。最近,永达汽车的朋友说起他们在卖大众新甲壳虫,也就成全了这次的“经典对决”。但凡“对决”都会分出高低胜负,可我并不希望这样,本身把它们放在一起就已经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了。  相似文献   

3.
以兽之名     
在大多国人看来,英伦车系似乎总被一层神秘面纱遮蔽着,从奢华的劳斯莱斯到“亲民”的MNI,历史并没有让它们显出龙钟的老态,  相似文献   

4.
《汽车与配件》2009,(20):17-17
日前,通用、丰田、宝马等国际汽车企业巨头公布了2009年第一季度的经营状况。通用、丰田、福特毫无疑问成为主要的亏损企业,而宝马、大众也位列亏损企业名单则让人感到意外,唯一没有亏损的是大众旗下奥迪品牌。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发生的这起南京马6围逼悍马事件,似乎以前在高速公路上还从未发生过,事后嚣张的马6车主们被众多网友的口水淹没。这让人想起当年的宝马撞人事件、西安宝马彩票案等,让宝马一时成为了目无法纪、草菅人命的当代暴发户的标签,而这起事件似乎也让马6成为了纨绔子弟们的符号。其实,这些车是不会说话的,它们更不会去思考和行动,而让它们如何去做的是那些驾驭它们的车主。或许对于这些马6车主们来说这只是一出无聊的闹剧,但是对于我们这些旁观者以及所有的车主来说,这起事件不仅会让我们冷静思考,更会让我们拷问自己的公德与良知。  相似文献   

6.
《当代汽车》2007,(10):12-13
前不久发生的这起南京马6围逼悍马事件,似乎以前在高速公路上还从未发生过,事后嚣张的马6车主们被众多网友的口水淹没。这让人想起当年的宝马撞人事件、西安宝马彩票案等,让宝马一时成为了目无法纪、草菅人命的当代暴发户的标签,而这起事件似乎也让马6成为了纨绔子弟们的符号。其实,这些车是不会说话的,它们更不会去思考和行动,而让它们如何去做的是那些驾驭它们的车主。或许对于这些马6车主们来说这只是一出无聊的闹剧,但是对于我们这些旁观者以及所有的车主来说,这起事件不仅会让我们冷静思考,更会让我们拷问自己的公德与良知。[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刘远 《轿车情报》2008,(7):78-83
2004年9月,为了在紧凑型车级别中与大众和奥迪抗衡,宝马把3系的E90底盘进行改造,制造了宝马1系,底盘代号E87,这是宝马首度涉足紧凑型轿车市场之作,也是这个级别中唯一采用前置后驱技术的轿车。这样独树一帜的风格让宝马1系大为风光,到2007年日内瓦车展上的改款,宝马1系的全球销量已经突破20万辆。  相似文献   

8.
<正>曾经的宝马3系双门轿跑车型终于脱离3系,自成一派,成为宝马4系的开宗之作。从此,宝马4系车型开始走上从双门轿跑到4门轿跑再到高性能M4等一系列衍化之路。在宝马的车型阵容里,双门轿跑车型一直都是作为奇数车系的衍生车型而存在,随着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日趋强烈和宝马车型系列扩张的需求,这种衍生的车型被进一步细化。关于市场和车型的细分,宝马向来是高手。轿跑车型被细分出来之后,形成了宝马的偶数车系,继6系  相似文献   

9.
环宇 《车时代》2006,(2):144-145
在纷繁的车型面前,消费者很容易被那些没有内涵的车型所迷惑,如何鉴别真品就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毫不夸张地讲,宝马的每款车型都会受到车迷追捧,究其原因,与宝马矢志不渝把最先进的技术应用在自己产品上是分不开的,但凡开过宝马的人都会被其酣畅淋漓的机械性所倾倒。可以说技术的博大精深成就了产品的辉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正美国加州车辆管理局(DMV)每年2月都会对外界公布一份自动驾驶"脱离报告"。据悉,2018年已经是提交的第三年,需要提交报告的公司有19家,其中有7家交了"白卷",包括宝马、福特、特斯拉和大众等。实际在加州进行自动驾驶测试的公司从2017年的9家增加到了12家。从测试里程看,虽然谷歌旗下的Waymo测试里程排名第一,但相比2017年减少了近一半,  相似文献   

11.
邬永生  马欣 《汽车导购》2006,(12):56-59
当“坐奔驰,开宝马”成为一种套话而时常挂在我们嘴边以表达对两大汽车品牌传统印象的时候,我们从未怀疑过这六个字的准确性。直到现在“开宝马”仍然是很多爱车人士梦寐以求的愿望。宝马牵手华晨后,让更多的中国人圆了自己的宝马梦,而华晨宝马的市场销量也在人们圆梦的同时保持着大幅度的增长。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人比较传统的后排观念给华赈宝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不仅需要宝马车超凡的操控性能,后排的乘坐也要达到一种应有的高贵与享受。于是,专门为中国人量身打造的宝马5系加长版车型应运而生,它的出现,或许是中国人从“开宝马”到“坐宝马”观念转变的一个开始。  相似文献   

12.
小米  马欣 《汽车导购》2007,(2):64-67
宝马车就像一坛美酒,时间越长.反而芳香四溢:每次与宝马车的接触都会让我眼睛一亮.就像与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交谈.不经意间就会让人受益良多。对于宝马530Li。值得我们挖掘的东西有很多,这一次,我们决定做得更加深入一些.以便让读者朋友对它的“内涵”有一个更加理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W12与V12     
管雪永 《汽车杂志》2004,(11):184-185
你们好!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你们:1、W12与V12两教发动机有什么不同?哪款的技术含量高?2、宝马的1系会不会成为华晨宝马的又一款国产车型?3、发动机有没有14缸的?4、保时捷卡宴和大众途锐为什么“长”的那么像?它们是不是基于同一个平台?5、能不能对宝马X5、保时捷卡宴和大众途锐这三款车型进行一次对比测试?最后.祝《汽车杂志》成为车迷们的首选刊物!谢谢!  相似文献   

14.
苗苗 《摩托车信息》2005,(21):44-47
四、纵横驰骋、四海征战的赛场宝马   摩托车厂商和摩托车运动似乎有天生的不解之缘,宝马也不外乎,从德国到欧洲再到非洲,从公路赛到越野赛,从超一流的TT大赛到世界上最艰苦的巴黎-达喀尔拉力赛,处处都可以看到宝马摩托车的英姿雄风.纵观宝马摩托车80年的创业史,无疑也是宝马摩托车纵横疆场、四海征战的赛车运动史:无数的奖杯,无上的荣耀,竞争力极强的战马,富有运动天赋的车手,不甘人后勇夺第一的拼搏精神,都是宝马弥足珍贵的历史遗产,也是宝马对世界摩托车发展的贡献.   ……  相似文献   

15.
赵楠 《汽车知识》2010,(7):42-47
编辑部策划的轿跑专辑终于进入尾声。从最美的一汽-大众CC、科技气息颇浓的奥迪A5,到带有王者之气的E Coupe,每款轿跑都各具特色,但它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轿跑。说实话,我对它们都颇具好感。最后的收官之战也因此充满了挑战性,最终我们将宝马3系轿跑锁定为本次轿跑专辑的收官之作。  相似文献   

16.
正长久以来,M3一直被视作宝马运动基因的象征,而历经五代的发展,其轴距也在30年中增加了近250mm。对日常驾驶舒适性与空间实用性的妥协,让今天的M3不再像当年那样纯粹,这却为M2创造了市场空间……卖点1、1系M Coupe的后继车型。2、一款玩味十足的小钢炮。3、0-100km/h官方加速时间仅为4.3s。为了试探这一市场空间,宝马曾在2011年限量性地推出过1系M Coupe,强烈的需求让宝马意识到人们对紧凑级高性能车的期望超乎想象。与曾经的1系M Coupe相比,M2的整体车身尺寸还是略有增加,但车身比例依  相似文献   

17.
一辆好车常被车主们视若珍宝,这也是"绅宝"这个车名的由来。现如今绅宝车型马上就要和消费者亲密接触了,我们的"鉴宝之旅"也随即展开一个品牌的消亡会让爱车的人唏嘘不已,就像萨博(SAAB),曾经的极致动力和精准操控,如今只能被那些幸运的拥有者们独享,而再也无法为普罗大众所青睐。一个品牌的诞生也会让爱车的人欢呼雀跃,就像绅宝(SENOVA),不变的极致动力和精准操控,如今又能被普罗大众所拥有,成为他们手中和心中的珍宝。  相似文献   

18.
董显铨是谁?这个在观致汽车没有任何正式职位的人,为何又对这家企业和产品又如此有发言权?这一切都要从他那有些传奇的职业生涯说起。73岁的董博士生于青岛,是宝马中国的前任首席代表,不过更令人敬佩的是他在汽车研发领域的能力和经验。1986~1993年间在德国宝马汽车研究及工程中心工作的经历,让他都有机会参与到包括传奇的BMW850i在内的数十款新车型的开发和测试工作。1986年,他与同事共同解决了宝马3系高速行驶时的车身共振问题,更被宝马人赞誉“每一辆宝马车上都有董的指纹”。  相似文献   

19.
宝马最终还是在法兰克福车展前,对外公布了量产X1的庐山真面目。这是宝马又一次下探入门级SUV市场的门槛,它的出现势必会让丰田、本田、日产等这样的对手感到紧张。如果拿X1和RAV4、CR—V以及奇骏相比,X1所拥有的良好的宝马品牌影响力就已经使其在竞争之前占得先机。X1的定位显然是更倾向大众型,而宝马也成为第一个抢滩大众型SUV市场空间的豪华品牌。  相似文献   

20.
高原人生     
安登权 《汽车运用》2007,(10):50-50
说实话,在川藏线上工作的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生出些自豪来。且不说川藏线是世界上最难、最险的路,单就高原原始的苍凉,就可以让人体验到一种生命的崇高,而这种崇高就凝聚在每一次的酸甜苦乐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