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汽车门盖折边处出现的锈蚀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门盖折边处锈蚀的原因,折边位置涂胶不到位是造成门盖折边处锈蚀的主要原因。通过试验验证,优化了新车型门盖折边位置涂胶工艺。发现优化后的门盖折边位置涂胶工艺中内板凸台宽度近似等于5倍胶径D值,而胶距L值为门盖内外板贴合面宽度(一般为内板凸台宽度+(1-2)mm)的一半。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汽车车身"五门一盖"的外观质量和防腐、密封性能,折边胶粘接工艺已逐步替代焊接方式用于"五门一盖"包边后的连接。介绍了折边胶的分类方法和使用工艺等内容。实际生产经验表明,合适的涂胶形状、固化工艺和正确的涂胶量等对保证门/盖包边质量和降低制造成本等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某越野车在海南强化腐蚀试验中,其尾门立柱右侧局部涂焊缝密封胶的位置出现锈蚀。针对此锈蚀现象,分析了该位置焊缝密封胶涂胶工艺、钣金结构以及连接关系,得出了该位置因结构胶烘烤后溢胶使得焊缝密封胶胶线扭曲,导致钣金搭接边出现锐边腐蚀;并制定了3种解决方案,通过料片验证试验,确定了该位置结构胶涂胶设计及工艺优化的方案,最终实施效果通过了实车涂胶外观验证和1 000 h中性盐雾试验。  相似文献   

4.
针对汽车车身四门两盖折边区域密封胶胶泡问题进行分析讨论。首先,通过胶泡处折边截面分析确定了胶泡产生的根本原因;按照制造工艺流程,结合焊装折边工艺和涂装密封胶工艺特点,从人、机、料、法、环方面分析了影响胶泡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通过综合考虑各工艺过程的特点,为解决车身折边区域密封胶胶泡这一质量难题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思路和具体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5.
针对汽车门盖PVC气泡问题进行了多因素分析,分别从空腔形成因素、环境因素和PVC材料工艺因素3方面入手,详细分析了折边胶涂胶、压合开口、单件翘边、环境温度、PVC烘干炉温度、PVC厚度、PVC与外板端面对中性和PVC性能8项工艺因素对PVC气泡的影响和具体控制方法,同时对PVC气泡控制流程和具体实施细节进行了详述,为整...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车身焊缝密封胶胶泡问题,从密封胶胶泡的发生原因作为切入点、首先详细介绍了车身解体、断面分析的密封胶胶泡分析方法,明确发生原因为折边胶胶量过大,采用调整板缝、调整折边胶等处理方式来解决问题,结果表明:板缝≤0.02 mm时可以消除胶泡,调整炉温可减小胶泡的尺寸,无法改善胶泡数量。  相似文献   

7.
无顶饰条的车身结构设计加快了高外观顶沟胶开发和应用的速度。车顶激光焊接工艺和机器人涂胶系统的同时应用是实现这一设计的关键,同时还要求车顶沟用顶沟胶材料必须满足高外观和苛刻的耐候性要求。重点介绍了顶沟胶的特性,以及与其相关的车身焊接工艺和油漆涂胶工艺。还结合实际生产经验,介绍了顶沟胶涂胶质量的控制方法和返修方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车身用粘接剂的主要种类和作用;以某新品SUV为例,介绍了保证粘接剂施工温度这个最主要工艺参数的措施以及折边胶、膨胀胶和补强胶片的使用要求;分析了折边胶外溢、车门外板凹坑和补强胶片粘接力差等粘接剂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车门PVC胶泡产生的机理做了详尽分析,并从工艺参数、原材料特性、设备控制等方面详细分析了胶泡产生的各类影响因素,并结合生产过程中验证过的参数,提出了多项解决措施。对有效预防和根治PVC胶泡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CMZ-1环氧折边胶的组分选择,配方及制胶工艺,用于Audi轿车的生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针对汽车塑料包边玻璃在注塑中易产生溢边缺陷的问题,定量研究了溢边产生的原因和控制方法.以塑料溢边简化模型为基础,建立了溢边长度与塑料材质和工艺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以试验模型为对象,在不同成型参数下分别进行注塑试验,测定了不同工况下产生溢边的气孔处压力和温度分布以及溢边的儿何尺寸;分析了成型参数和气孔参数与溢边形成之间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溢边长度与气孔间隙平方成正比,而温度和压力等参数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采用加入玻璃珠的折边胶,并采用合适的相关工艺参数,使玻璃珠嵌入包边压合部位之间的钢板,限制了内外板的相对移动,从而使总成在折边胶烘干前也能获得理想的刚性。  相似文献   

13.
某车型量产后,涂装车间焊装白车身100%存在溢胶问题,影响车身外观品质和打胶密封作业,PPM值异常高。本文将按照3824分析法则对溢胶问题进行充分分析,并制定出有效措施,以解决该车型溢胶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折边防锈胶的主要性能,概述了胶料的筛选和改进试验,着重叙述了折边防锈胶与电泳底漆配套隆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李雪丰 《时代汽车》2024,(6):152-154
利用钣金试板施加CO2焊接及车身用胶涂敷工艺,研究胶到CO2焊道距离远近对胶烧蚀的影响。结果表明:涂胶到CO2焊距离对胶烧蚀影响显著,随着涂胶到CO2焊距离的增大,车身用胶烧蚀情况逐渐减弱,当涂胶压覆后的胶边缘到CO2焊距离大于30mm时,车身用胶未出现烧蚀情况。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减振膨胀胶的参数对白车门减振效果的影响,对填充了两种参数减振胶的白车门进行了实验模态分析。结果表明:当减振胶的体积膨胀率由25%~35%增大为300%~700%,剪切强度由≥0.3Mpa增大为≥0.5Mpa时,在0~120Hz范围内各频响函数的峰值衰减程度最大为66.5%,最小为41.7%,且各阶模态频率和阻尼比均有所提高,说明体积膨胀率和剪切强度大的减振胶减振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17.
文章详细地介绍了PVC胶施工过程中胶气泡产生的机理,探讨了折边胶量、胶宽、胶距、内外板间隙、PVC胶厚、炉温升温速率、和温度对胶气泡的影响原理。同时结合推进解决的案例直观地呈现胶气泡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余涛 《汽车运用》2011,(10):42-42
在修复有密封凸缘的车门时,应注意修复受损的密封凸缘.准确地恢复原凸缘的形状。车门修复后,要进行密封性检查,检查方法是:把一块硬纸片放在密封位置上,关上门再拉动纸片,根据拉力的大小来判断密封是否良好。如果拉动纸片所需的力过大说明密封过紧.这样会影响车门的正常关闭,并且还会使密封件因变形过大而较快地丧失密封性能;如果拉动纸片所需的力过小,说明密封不良,往往会出现车门挡风不挡雨的现象。在更换车门时.一定要注意在新车门的内外板翻边咬合处涂折边胶.并把一些在冲压时留下的小工艺孔用丁基胶带堵住。  相似文献   

19.
肖华  李松  宗有杰  王昊宇  熊锐 《公路》2023,(4):312-318
为研究石墨烯对水泥胶砂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聚氧代乙烯壬基苯基醚(CO-52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对石墨烯进行分散,制备了不同石墨烯掺量、不同水灰比下的石墨烯改性水泥胶砂,并借助抗压抗折试验及扫描电子显微(SEM)研究了石墨烯对水泥胶砂力学性能的增强效果及增强机理。结果表明:CO-520分散剂能有效改善石墨烯在水泥胶砂中的分散性;石墨烯的掺入显著增加了水泥胶砂7 d、28 d的抗折和抗压强度;3种水灰比均在掺量为0.07wt%取得最佳值,28 d的抗折和抗压强度分别增加了37.8%、9.4%;石墨烯掺量相同时,水泥胶砂的抗折和抗压强度均随水灰比的上升而下降。这是因为石墨烯片层以多样性形态填充在水泥基材料的孔隙中,从而细化水泥基基体的孔径尺寸,提升了水泥基体间的胶结强度,增强了水泥胶砂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氢燃料电池中超薄不锈钢极板的胶粘强度,通过3参数3水平的正交实验研究了等离子表面处理的工艺参数对超薄不锈钢极板的表面温度和胶粘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影响超薄不锈钢极板胶粘强度的工艺参数排序是喷嘴与极板之间的间距、喷嘴的扫描行间距、喷嘴的移动速度;影响其表面温度的主要工艺参数是喷嘴与极板之间的间距。获得了等离子表面处理的最佳工艺参数是喷嘴和极板的间距20 mm、喷嘴移动速度25 mm/s、扫描行间距4 mm,此时胶粘强度相比原始达到最大提升量达到1倍,而表面温度最低为1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