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寒冷的冬季,尤其在高寒地区,对整车空调的采暖性能要求极高。对于常规燃油车而言,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即进入暖风加热芯体的冷却液温度,是影响整车空调采暖性能的关键因素。文章通过对某小型SUV车型的原车状态,封堵前格栅状态以及加装主动格栅状态分别进行空调采暖性能测试,以研究主动格栅对整车空调采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汽车怠速开空调时发动机轮系工作稳定性和整车NVH性能,对比了怠速开空调不同转速下张紧器工作稳定性及整车NVH的差异;采用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怠速开空调转速提升的原因及转速大小与自动张紧器工作稳定性和整车NVH性能的关系,给出了汽车怠速开空调转速标定的合理范围.结果表明:汽车怠速开空调的转速与多种...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自动变速器油的属性和温度同自动变速器扭矩损失的关系。着重介绍利用发动机冷却液热量借助热交换器对自动变速器油进行加热,最后实现了整车油耗的改善。通过试验证明,该方法成本低,而且能有效地降低整车油耗。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纯电动汽车普通热泵空调系统在低温环境下系统性能衰减严重,甚至停止工作等问题,提出了一种PTC辅助加热的低温热泵空调系统,运用KULI软件对其采暖工况进行一维仿真模拟,并将其应用于纯电动汽车空调系统,放置在整车环境模拟试验室中,进行环境温度为-20℃、-10℃和-5℃的采暖性能试验。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此组合式采暖系统可以实现在低温环境下的采暖需求。并为实现热泵空调系统在整车中的量产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特性及动力电池工作特性,提出一种创新有效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解决方案。该方案将发动机热管理系统、驾驶室空调系统和电池热管理系统进行了集成化设计,利用发动机余热对动力电池进行加热,同时采用同一套空调系统对驾驶室和电池进行制冷。然后,根据动力电池所需制冷功率以及加热功率,对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进行设计计算及零部件匹配选型。最后开展实车测试验证,证明了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设计方案满足要求,本文提出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6.
任建华  杨菲菲 《汽车电器》2022,(8):56-58+60
本文从提高空调系统能效、优化系统匹配的技术角度,在满足车辆制冷需求的同时,通过降低空调系统功耗,从而降低发动机的油耗。具体方案为:在现有空调系统的基础上,通过选择多种系统部件并进行系统内多轮次的匹配与耦合、空调系统和整车的匹配优化,最终实现能效比、制冷性能和可靠性的最优搭配。  相似文献   

7.
吉利金刚轿车发动机ECU根据传感器测得的各种工作参数,按照设定的控制程序,精确地控制喷油量、点火提前角,使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都能以最佳状态工作。发动机ECU具有起动控制、怠速闭环控制、空燃比闭环控制、活性炭罐控制、过渡工况控制、点火提前角控制、爆震控制、空调控制、滑行断油和超速断油控制、三效催化转化器的加热和保护控制、系统白诊断等。  相似文献   

8.
利用单片机智能判断整车蓄电池及警具蓄电池的电量情况,根据燃油油位、发动机运转状态、整车行驶状态自动选择警具系统的运行模式,在确保整车机动性能的前提下,尽量延长警具工作时间。同时系统还具备故障自诊断及提醒功能,避免电源系统故障影响警车的使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某款电动汽车开发了电机主动加热功能及整车热管理控制系统,并分别通过低温快充、空调采暖试验对电机主动加热功能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电机在停车、行驶状态下均可作为热源为电池和空调供热,停车状态电机可输出热量约2 kW,加热效率(冷却液吸收热量÷电机损耗功率)仅约70%;低速行车时(32km/h),虽然电机加热能力提升至2.4 kW,但受壳体散热影响,加热效率降至64%;车速提升至80 km/h,平均加热功率约3 kW,加热效率受传动损耗等因素影响导致计算结果失真。由于电机主动加热的真实效率较低,整车控制系统需限制该功能的应用场景和开启时间,在满足少数、极低温工况下快速升温需求的前提下,防止系统能耗过高。  相似文献   

10.
李杨  周舟 《汽车电器》2023,(2):31-35
本文主要阐述水暖式和空气式这两种燃油加热辅助热源系统在商用汽车上的应用,有效解决高寒地区发动机冷起动、驻车采暖、辅助采暖以及低牌号油在高寒地区使用等问题,以便提高整车在高寒地区使用的可靠性和热舒适性。  相似文献   

11.
1.前言早在1985年铃木公司就开发出早期型CSX—R750摩托车,整车质量仅179kg,与当时400ml摩托车的质量基本相等;整车的轻量化和油冷式高性能发动机的采用,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和好评,后来成为铃木公司主力车型,在其后的11年中进行了多次充实、改造和更新。随着性能的提高和装备的充实,整车质量逐年增大,为了提高运动性能,对发动机小型化和轻量化的要求逐步强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越野车辆分动箱油冷器侧边支架在整车可靠性路试中出现断裂故障,对其结构进行优化,使用CATIA软件进行三维建模,运用Hypermesh软件创建油冷器和侧边支架的有限元模型,在特定工况下,使用ANSYS软件对其进行约束模态、静强度和频率响应分析,对比改进方案、原方案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原方案应力较大处与实物断裂位置相同,并且改进方案满足设计要求。最后,在实车路试上对其进行可靠性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侧边支架与新增的橡胶软垫组件组合使用通过了道路可靠性试验,满足整车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
大件牵引车是用于运输不可拆解的重型大件货物的专用车辆。其动力系统通常具有较大的马力和较高的扭矩。主要的运输工作过程中车辆处于长时间的重载工作情况,所以车辆在对与整车的动力及传动系统、冷却系统等方面的要求较高。而分动箱作为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分动箱的性能对整车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大件牵引车由于低速重载情况下长时间的工作,分动箱内的齿轮油发热严重产生高温,直接影响齿轮的性能及车辆的安全,故针对分动箱油温较高的情况,设计一套油冷器用于冷却分动箱油温,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车辆长时间处于低速重载作业过程中,分动箱油温较高对分动箱性能及齿轮使用寿命的不利影响。提高整车的可靠性和寿命,从而提高车辆的性能质量。  相似文献   

14.
由于油耗法规日益严格,发动机自动启停技术已经成为行业新开发车型的基本配置之一。发动机频繁启动导致的振动极易引起乘客抱怨,因此发动机启停抖动性能越来越引起整车企业关注。良好的发动机启停抖动水平对整车NVH性能的提升有巨大作用。影响发动机启停抖动性能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启动电机、ECU控制逻辑、发动机结构及悬置性能匹配等。文章重点关注动力总成悬置匹配对发动机启停抖动的影响,对发动机启动过程及振动的传递进行了分析,通过悬置系统的优化,将整车启停抖动水平大幅降低,提高了整车舒适性。  相似文献   

15.
对某种轿车空调HVAC内部结构以及蒸发器、加热器等关键部件设计进行改进。改进后的HVAC空调系统在满足整车装配的前提下,通过台架性能试验和环境模拟试验,表明其制冷性能和整车降温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并且HVAC的噪声和功耗也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6.
正故障现象一辆江淮思皓X8车(整车型号为HFC6482EC1TS),搭载1.5GDI发动机,累计行驶里程约为7 000 km,因空调系统不制冷而进店检修。故障诊断接车后首先试车,起动发动机,接通空调(A/C)开关,空调(A/C)开关指示灯点亮,鼓风机开始运转,将空调温度设置为最冷,但空调出风口一直吹自然风。打开发动机室盖,观察空调压缩机,  相似文献   

17.
故障现象 一辆采用玛瑞利多点电喷发动机的奇瑞风云进厂维修。车主反映:车辆燃油消耗过大,气油味很重,加速性能不良,怠速时发动机抖动严重,并且空调也不制冷。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商用车进行发动机热平衡试验,阐述了冷却系统对于水温及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发动机与整车匹配的重要因素及影响原因,对冷却系统优化的测试数据为日后设计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常规发动机动力客车空调压缩机布置型式及参数匹配,探讨不同布置型式的结构、工作原理、参数匹配及轮系设计应注意的问题,为空调压缩机在整车上总体布置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油嘴油线喷雾锥角和燃烧室的匹配,对发动机性能和排放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本试验使用上汽商用车自主研发的高性能2.0L柴油机,变化油嘴垫片模拟不同的油线喷雾锥角,结合外特性性能试验和排放试验,确定最优的垫片,即最优的油线喷雾锥角。外特性台架试验选取3个外特性工况点,最大扭矩范围内的最小和最大发动机转速点,以及发动机额定功率点。根据整车车重和速比等参数,使用软件模拟出WLTC的1800个工况点,从1800个点中选取典型的5个排放工况点进行排放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