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近几年,由于私家车的普及、新手的增多以及酒后驾车等违法行为,道路交通事故量呈现上升趋势,因交通事故而引发的赔偿案件也逐渐增多,现有的第三者责任保险已无法满足实际需要,这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我国实行机动车交强险费率与道路交通事故以及酒驾违法行为挂钩机制,但与酒驾以外的其他影响安全的严重违法行为却并未挂钩。那么实行交强险费率与交通事故和交通违法"双挂钩"机制是否有其必要性?国外有哪些经验可供借鉴?多年来,通过总结分析道路交通事故及事故损害程度的原因,追踪调查发生事故的机动车、机动车驾驶人违法信息,发现每起交通事故背后都不少于一个违法行为,每起重大交通事故背后  相似文献   

3.
肖华 《驾驶园》2009,(2):98-98
2008年,十堰市交警部门共查处交通违法行为42万余起,机动车万车死亡率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未发生客运车辆群死群伤道路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4.
刘传海 《驾驶园》2009,(4):96-96
为有效治理机动车超速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预防和竭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创造安全畅通、高效快捷的交通环境,将有限的警力用在“刀刃”上.近日.一种可移动便携公路.并于2月26日正式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由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引发的"路怒症"现象备受关注。记者从公安部交管局了解到,带着愤怒情绪驾驶机动车,俗称"开斗气车",又被国外称为"攻击性驾驶",在交通违法行为上表现为强行变更车道、强行超车、违法抢行、强行违法占道行驶和不按规定让行等交通违法行为。2012年以来,这类行为的发生率及导致的交通事故起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危害道路交通安全。带着愤怒的心情驾车、故意用不安全或威胁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机动车实线变道、非机动车逆向行驶、行人乱穿马路……这些路面上易出现的交通违法行为,由于发生在瞬间,向来是道路交通执法管理的难点。前不久,上海杨浦交警创新工作举措,为警用摩托车安装行车记录仪,通过这些"移动鹰眼"动态取证马路上的"瞬间交通违法行为"。拍摄的画面不仅可以当场回看,交警还可以据此直接开具相应罚单。事实上,开车时接打手机、  相似文献   

7.
邰慧 《驾驶园》2005,(10):14-15
每起交通事故的背后都有复杂的引发原因,但最主要的还是与驾车人的交通违法行为有关.统计显示,90%以上的交通事故都是"人"的原因所造成的.各类交通参与人的违法行为是导致事故的根本诱因,其中尤以机动车驾驶人为最.如何有效减少机动车驾驶人的交通违法行为,从而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已逐渐成为我们的共识.  相似文献   

8.
吴琦幸 《驾驶园》2008,(1):97-99
根据新华社2007年10月3日的报道:"1951年中国机动车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仅为852人,2002年则达到10.9万余人.这是卫生部近日发布的<中国伤害预防报告>中的一组数据.报告指出,2000年以前,机动车交通事故的伤亡人数以每10年翻一番的速度上升.据公安部门的报告,2000年后全国每年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在10万人上下,受伤人数50万左右.中国机动车交通事故死亡数约占全球道路交通事故伤害死亡数的8%."      ……  相似文献   

9.
<正>涉牌涉证违法行为的危害性伪造、变造、买卖机动车牌证违法行为具有较强的社会危害性,且近年来呈现多发高发态势,严重危害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是导致交通肇事案件难以查处,受害群众合法权益得到不保护。假牌、套牌机动车交通肇事逃逸问题突出,公安机关追查难度大,案件侦破难度大,而且套牌、假牌车辆往往没有购买交通事故强制责任保险,受害群众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二是交通违法现象突出,  相似文献   

10.
1.是否自2006年7月1日起就必须购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 如果在2006年7月1日之前已投保商业性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的,可以在商业性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期满后,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如果在2006年7月1日之前未投保商业性机动车交通事故第三者责任保险,必须自2006年7月1日起3个月内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否则,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扣留您的机动车,并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保费2倍的罚款,待您依照规定补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后,才可退还机动车。  相似文献   

11.
《汽车与安全》2010,(6):45-45
机动车在办理转移登记后.原机动车所有人申请办理新购机动车注册登记时,可以申请使用原机动车号牌号码。但应当符合下列条件:在办理转移登记后六个月内提出申请:机动车所有人拥有原机动车三年以上:涉及原机动车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处理完毕。  相似文献   

12.
《汽车与安全》2007,(4):14-19
机动车超速行驶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一种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为了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道路上设置限速标志,同时增设了道路超速监测系统,从严查处超速交通违法行为。然而,不少驾驶员对部分路段的限速值提出质疑,认为有些道路宽阔、车流量少,但是很多限速标志过多、明显偏低,司机很容易出现超速违法。有的路段则没有限速标志的设置,车辆无法控制超速的限制值,在这种情况下,超速现象屡见不鲜。如何科学、合理设置限速标志,现在已成为大家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所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是指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  相似文献   

14.
2006年3月28日颁布并将于7月1日实施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必须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强制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未投保  相似文献   

15.
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本文简称《条例》)包括哪些内容? 答:本条例适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投保、赔偿和监督管理。第三条本条例所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是指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  相似文献   

16.
《汽车与安全》2006,(9):76-77
第三章赔偿第二十一条被像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依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道路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保险公司不予赔偿。第二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垫付抢救费用,并有权向致  相似文献   

17.
正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近日召开全国视频会,通报各地开展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治理工作情况,交流整治经验做法,对深化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治理工作进行再强调再部署。这意味着斑马线治理不再是个别城市的重点工作,将在更大范围有序、有力展开。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提供的数据显示,近二年来全国共在斑马线上发生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事故1.4万起,造成3898人死亡。从统计情况看,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导致的事故占了全国事故的90%。今年以来,全国共查处不礼让斑马线违法行为同比上升3.4倍,因不礼让斑马线造  相似文献   

18.
1.什么是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简称“交强险”)是我国首个由国家法律规定实行的强制保险制度。《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交强险是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不包括本车人员  相似文献   

19.
《汽车与安全》2014,(2):12-15
2013年12月25日,公安部交管局下发的《关于规范查处机动车违反限速规定交通违法行为的指导意见》,从固定测速取证设备的设置、移动测速取证设备的设置、测速取证的证据标准等方面对查处机动车违反限速规定交通违法行为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对新交规相关内容的执行进行进一步规范,以下为该指导意见的全文。  相似文献   

20.
问:<道路交通安全法>对肇事逃逸有哪些新的处罚规定? 答:<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该法还规定,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事故现场目击人员和其他知情人员应当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交通警察举报.举报属实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给予奖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