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平湖 《驾驶园》2011,(9):75-75
秋天是运输生产的旺季,道路交通流量大,易出事故。这就要求驾驶人必须严密注意行人和车辆动态,正确判断情况,注意观察交通信号和路况信息,服从交警指挥。要根据道路情况,适时调整、控制好车速、车距,坚持中速行驶,平稳操作,随时准备礼让和停车。同时注意劳逸结合,不开"疲劳车"。同时,进入秋季以来,雨雾天频繁,能见度低,需要格外小心注意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2.
1.秋季是运输生产的旺季,道路交通流量大,易出事故。驾驶员必须严密注意行人和车辆动态,正确判断情况,注意观察交通信号和标志,服从交警指挥。要根据道路情况,控制好车速、车距,坚持中速行驶,随时准备礼让和停车。……  相似文献   

3.
<正>为了进一步保证行人的安全,欧洲安全组织Euro NCAP最近宣布在测试各车型的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时,新增动态行人防撞系统测试,来评测车辆能否在动态行人出现时能够自动制动。该项测试预计将在2016年实施。为什么要进行动态行人防撞测试?过去的20多年里,针对车内乘员保护的先进技术大幅降低了欧洲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时的伤亡率,但每年仍有大量行人以及骑自行车或摩托车的人在交通事故中丧生。针对这种情况,汽车行业急需更先进的技术来保障这些弱势群体的安全。据统计,2014年,行人和自行车、摩托车骑行者的死亡人数几乎占了欧洲26000名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一半之多(47%)。而对应每一个死亡案例,永久型残疾(比如脑或脊髓损伤)的人数为4倍,重伤人数则为8倍。  相似文献   

4.
路面不平灯光晃动可以通过对面驶来车辆灯光的上下晃动判断前方路面的情况,也可以利用前车尾部反射的灯光观察本车前照灯的工作情况。影子闪烁须防行人如果灯光中有影子闪烁,说明车前有行人或骑车人,且距离已很近了。这时一定要减速慢行,不要心存侥幸,以免造成事故。出入小巷先  相似文献   

5.
在驾驶汽车时,正确预测周围的车辆及行人的动态,对安全行车十分重要。有些司机缺乏应有的警觉性,心存侥幸, 最后导致严重后果,后悔莫及。现在的道路交通非常复杂,车流量日益增大,这就要求司机在驾驶过程中有高度的警觉性, 仔细观察道路两边的动态,特别是夜晚行驶时,视线与白天相差很多,加上受对面车辆灯光照射的影响,很难看清前面路况,所以一定要慢速行驶、及时变光, 特别要注意以下五点:  相似文献   

6.
基于汽车碰撞行人的动态响应,使用了一个经过验证的行人数学模型,模拟碰撞事故中行人的动态响应,比较了行人模型的运动学响应及真实实验,计算了头、胸、下肢等人体各部分与损伤相关的参数,对汽车前部优化设计, 以减轻对行人的伤害,提供一个可参考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行人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运动轨迹分析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处理,绘制了行人过街时空轨迹曲线,提取了行人行为变化特征并分析了主要影响因素。考虑到行人过街所处的典型交通环境,将道路标线设计、信号配时情况、过街目的地、机动车干扰等情况带入行人行为分析中去,分析动态、静态两类因素对行人行为的干扰效果。为对干扰效果进行科学的表达,将不同因素对行为的影响视为虚拟力的作用效果,分别建立了不同影响因素对行人行为的干扰模型。此外,通过增加角度等参数反映不同因素的位置变化对行为的影响,对现有的社会力模型进行了完善和补充。最后,根据力的合成原理,建立了综合因素影响下的过街行人行为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8.
无信号控制人行横道处行人过街特性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人是交通环境中的"弱势群体",尤其是在无信号控制人行横道处,研究行人交通特性是提出改善行人安全措施的前提。本文初步对无信号控制人行横道处人车干扰运行和行人过街运动特性进行定性分析,并选取长春市南湖大路上具有代表性的无信号控制人行横道进行实地观察和试验,定量分析行人到达人行横道规律和行人过街速度特性,其中重点分析年龄、性别和人群中行人数量对行人过街速度的影响。按照年龄将行人分为中、青年人,老人,儿童;按照性别将行人分为男性行人和女性行人;人群中行人数量主要选取1,2,3及4人以上进行研究。这些数据和分析结论对下一步针对实地情况提出改善行人交通安全的方案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交叉口行人过街交通特性,选取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大街和锡林郭勒南路交叉口进行交叉口行人过街速度实地调查.通过对调查采集到数据的整理,分别计算出交叉口整体的行人过街速度、分性别和分年龄的行人过街速度.最后,结合调查过程中观察到的行人过街的实际情况,对调查采集到的数据及计算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汽车导购》2006,(9):15
前些时间在加拿大工作了一段时间,同时也有机会感受当地人的开车、用车的风度习惯,可以说和国内的很多情况迥然不同,在温哥华开车的这一个月,可谓感受颇深。 感受一:随处体现行人至上 加拿大开车极其尊重行人,我想这是和国内最大的不同。以行人过马路为例,国内经常是看到行人准备过马路时,赶紧加油抢先冲过去,好像个个都很赶时间,情况经常十分危险。相比较而言,当加拿大的司机远远看到行人站在路边,就在起码隔着1m的距离等您,即便是您动作很慢,他也会等您过完马路再走。  相似文献   

11.
针对行人违规过街导致人车碰撞事故频发的交通安全问题,采用改进人工势场法并考虑行人行为的不确定性,对车辆避撞路径进行动态规划.为表达行人违规过街时的方向不确定性,提出一种基于加权效用函数法的行人过街方向概率模型,并以此为基础预测行人位置.针对动态障碍的转向避撞轨迹规划,以避撞安全距离为基础,提出一种相对位置自适应的变长轴...  相似文献   

12.
利用摄像机观察记录的6个交叉口总量600个行人在通过信号交叉口时的行为特征数据,分析了影响行人行为的影响因素,利用Logit模型对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遵章率建立了预测模型,并对结果进行了合理性分析.结果显示,当没有护栏或者没有完整护栏的情况下,绕行距离比越大,行人使用过街设施的比例就越低,当有完整护栏设施的情况下,遵章率和绕行距离比关系不大;当没有护栏或者没有完整护栏的情况下,交通干扰越大,行人使用行人过街设施过街的比例就越高,当有完整护栏时,交通干扰对遵章率影响不大;当没有护栏或者没有完整护栏的情况下,路侧干扰越大,行人使用过街设施通过交叉口的比例就越低,当有完整护栏的情况下,路侧干扰对行人遵章率的影响不大.因此完整且适当的护栏设置可以有效地提高行人过街的安全性.结论为交叉口安全性改造措施的有效性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正Q:倘若有天真的实现了自动驾驶,行人应该如何判断自动驾驶汽车的行驶意图?超人不会飞A:这是一个很有前瞻性的问题,就算在没有自动驾驶的今天,行人与车辆驾驶者之间的沟通也存在障碍。特别是在中国,很多情况下驾驶者以为行人不会走上斑马线,行人也以为驾驶者会像西方驾驶者那样等在斑马线前,往往这个时候眼神或手势的交流就起到了决定因素。就算这样,经常也会遇到误判的情况,导致双方之间发生摩擦。自动驾驶汽车没有眼神,更没有手势,走与不  相似文献   

14.
杨忠敏 《汽车运用》2004,(10):33-33
后视镜俗称倒车镜,是汽车主动安全装置,用来观察汽车两侧和后方的情况,被驾驶员形象地称为“眼睛”。后视镜通常分为车外后视镜和车内后视镜两种。车外后视镜一般设在汽车两侧,其作用是让驾驶员观察汽车左右上、下车人员和两旁的行人、车辆以及其他障碍物情况,以确保行车安全。车内后视镜供驾驶员观察车内乘员情况或倒车时观察车后行人与车辆情况,在夜间还可以防止后续车辆的前照灯光引起的眩目。车外后视镜其位置直接关系到驾驶员能否观察到汽车两侧和后边的情况,而驾驶员调节它的位置又比较困难,尤其是前排乘员一侧的后视镜调整更是不便。…  相似文献   

15.
为减少交叉口的人车冲突,并保证交叉口行人与车辆通行的公平性,分析了行人与机动车在交叉口通行时的相互影响,将每个信号周期中的行人和机动车作为研究目标,分析交叉口行人和机动车的冲突特性,实时估计设置行人专用相位前后行人与机动车的吞吐量,得出动态控制模型中重要参数(行人和机动车每周期通行能力)的计算公式。运用0-1规划模型,以人车通行效率作为约束条件,以人车通过交叉口的公平性最佳为优化目标,建立数据驱动的两相位信号交叉口EPP动态控制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数值分析和灵敏度分析,最后说明了EPP动态控制流程及实施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高人流量的交叉口采用本动态方法可提升通行效率及公平性。灵敏度分析表明该动态方法适用于公交车比例为0.1~0.3的交叉口。为验证模型的正确性,结合上海市北京路常德路EPP控制交叉口进行案例分析。对信号交叉口EPP动态控制模型中的具体参数进行标定,并在3种仿真条件下(不设置EPP、设置EPP、动态控制EPP),分别进行仿真模拟。微观仿真结果表明,对交叉口采用动态设置行人专用相位的信号控制方法,总体说来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可以保证行人与机动车更为公平地通过交叉口,同时提高交叉口可通过的交通量并对交叉口的通行效率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奥德赛轿车后视镜有车内和车外之分;车内后视镜主要供驾驶员或前排乘员了解车内乘员状况;车外后视镜用于观察后方车辆及行人动态,位于驾驶员和前排乘客车门玻璃前外侧,车外后视镜增加了车体的最大宽度尺寸,有时会影响车身的通过性。为此又设计了可以收缩(折叠)的车外后视镜。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人车碰撞事故再现仿真的准确性,分析行人的初始状态对仿真结果的影响,提出了一种以多刚体行人假人为模型的事故再现方法.该方法仿真行人行走的动态过程,从而确定事故再现中所需要的行人姿态、步速等初始状态参数.通过再现一起真实交通事故,论证了行人初始状态对事故再现结果的影响,并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司机上路开车,要时刻注意周围的情况,尽量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尤其是周围的车辆与行人,要时刻注意它们的动态,准确地预测出他们的去向。左右后视镜与车内后视镜无疑在行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好的司机一般每隔十几秒钟就要观察一下后视镜,以便将整车左右,后面的情况掌握清楚。 但是,对于一般的车辆,在左右后视镜与车内后视镜的视觉区之间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盲区,而且据统计,由于后视镜盲区造成交通事故在中国约占30%,美国约占20%,并且70%高速公路变换车道发生的交通事故是由于后视镜盲区产生的,因此行车中应该了解到车后盲区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行人是交通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交通场景内最灵活、复杂、多变的因素。据统计,90%以上的交通事故都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文章主要面向行人,研究行人过街的预警方法。建立人车微观交互模型,提出以行人头部偏差角为基础的关注度算法。采集行人和车辆鸟瞰视频,标定行人与车辆的二维坐标点为轨迹数据,通过轨迹数据和头部偏差角计算出最大加速度和关注度,以最大加速度和关注度聚类出两种典型过街风格,分析不同过街风格的预警程度。最后利用生成对抗网络模型预测出人车交互时行人的轨迹,用预测轨迹描述行人对交互车的反应情况。该实验对研究无信号十字交叉路口行人过街预警有重要参考意义,理论上增强了行人与车辆在无信号交叉路口的交互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储景瑞 《驾驶园》2010,(10):66-66
当你外出行驶到车站、路口、弯道、人行横道以及容易出现突然情况的地方时,常常碰到突然出现的行人、非机动车及机动车。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首先应立即降低车速,做好应付突发情况的思想和动作准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更好地观察,及时、正确地做出判断。勤于观察路面情况观察和判断的错误是引发各种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据大量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