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参考国际上较为通行的统计标准,将城市轨道交通分为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三大类,对世界城轨交通运营现状进行统计。分析表明:截至2019年底,全球有75个国家和地区的520座城市开通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里程超过28?198 km,其中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各占55%、5%和40%;2018年,全球地铁和轻轨累计运送乘客超681.29亿人次,平均负荷强度1.15万人次/(d·km)。2019年我国40个城市开通运营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6?730.27 km,其中城轨交通客流超过210.7亿人次。我国线网规模和客流规模居全球第一,不过有轨电车仍有待进一步发展。对国外大城市和中小城市有轨电车的发展经验与规律进行重点介绍,以期对中国发展有轨电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参考国际上较为通行的统计标准,将城市轨道交通分为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三大类,对世界城轨交通 运营现状进行统计。结果表明:截至 2021 年底,全球有 79 个国家和地区的 541 座城市开通了城市轨道交通系 统,总里程为 36 854.20 km,其中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分别占 51.4%、8.9%和 39.7%。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 中国内地累计有 50 座城市开通运营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 9 192.62 km。2020 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城 市轨道交通客流量大幅下降,全球 46 个国家的 137 座城市的地铁累计运送乘客 396.67 亿人次,平均负荷强度 0.54 万人次/(d·km),其中中国(含港澳台)地铁年客流量为 195.02 亿人次。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持续稳步发展,线网 规模和客流规模继续居全球第一。对城轨全自动运行线路进行统计,全球达到 GoA4 运行等级的线路,运营里程 达 2 384.70 km,我国的运营里程达 587.57 km。探索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全自动运营模式,将进一步促进中国轨 道交通多制式发展,为交通强国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3.
参考国际上较为通行的分类标准,将城市轨道交通分为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三大类,对世界城轨交通运营现状进行统计.分析表明:截至2020年底,全球有77个国家和地区的538座城市开通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总里程超过33 346 km,其中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各占53%、5%和42%.截至2020年12月31日,我国内地累计有4...  相似文献   

4.
参考国际上较为通用的统计标准,将城市轨道交通分为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三大类,对世界城轨交通运营现状进行统计。分析表明:截至2023年底,全球有79个国家和地区的563座城市开通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总里程超过43 400.40 km,其中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分别占50.07%、10.69%和39.24%;中国(含港澳台)累计有66座城市开通运营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11 900.29 km,其中中国内地运营里程11 232.65 km。2022年,全球59个国家的183座城市地铁累计运送乘客586.52亿人次,平均负荷强度0.81万人次/(km·d),其中中国(含港澳台)地铁年客流量为212.51亿人次。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持续稳步发展,线网规模和客流规模继续居全球第一。统计国务院52号文件发布后的中国轨道交通的线网规模数据,预测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将在中国内地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以促进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同时,根据疫情前后全球主要国家(地区)和城市的客流数据,预计中国内地客流量将在2024—2025年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相似文献   

5.
参考国际上较为通行的统计标准,将城市轨道交通分为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3大类,对世界城轨交通运营现状进行统计。分析表明,截至2018年底,全球有72个国家和地区的493座城市开通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里程超过26 100 km,其中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各占54%、5%和41%;2017年,全球地铁和轻轨累计运送客流600.54亿人次,平均客运强度1.08万人次/(d·km)。其中,我国城轨交通线路共187条,运营里程达5 766.7 km,运送客流超过184.4亿人次。2018年我国16座城市开通新增或延伸线路36条,共734.0 km。我国线网规模和客流规模居全球第一,但网络化运输组织模式较国外相比有待丰富。  相似文献   

6.
截至2016年底,中国内地共有29座城市拥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3 832 km,运营线路129条,其中新增运营线路28条(段),新增运营里程569 km.统计运营线路的名称、里程等情况,并对统计口径和特别情况予以说明.给出2016年中国各城市的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数量和里程排序,并对我国轨道交通总体发展情况做了简要分析.北京以19条线位居运营线路数量首位,上海以627 km位居运营总里程首位.预测到2017年底,运营总里程将达到5 000 km,运营城市数量达到34座.  相似文献   

7.
《世界轨道交通》2020,(2):33-37
2019年是轨道交通运营的大年,也是目前城市增加最多,开通线路也最多的一年。新增城市7座,为温州、济南、兰州、常州、徐州、澳门、呼和浩特。2019年12月29日,随着呼和浩特1号线开通,我国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达到43座(不含有轨电车、市域(郊)铁路)。从省份来看,江苏省跃升为轨道交通运营第一大省,5座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超越广东省的4座城市。  相似文献   

8.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发展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发展历程,得到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建设历程整体呈现"S"型发展趋势的结论。探讨了城市规模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建设持续时间和线网规模之间的关系。归纳分析了国内外各等级城市规模对应的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日均客流强度、人均轨道交通站点数、线网客流强度等规划参数指标值。基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成本平衡的基本理念,提出了各等级城市规模对应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各阶段规划指标目标值选取范围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市域(郊)铁路建设面临功能定位模糊、建设成本高、客流效益低等问题。基于实践经验与相关案例的分析,总结出市域铁路项目规划设计的关键问题。这些问题包括项目功能定位、线网与线路规划、系统制式与技术服务体系标准、线路敷设方式、运输组织与管理、站城一体化及交通衔接、管理体制机制等。针对规划设计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思考,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世界城市轨道交通之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辰虎 《铁道知识》2003,(2):30-31,33
自1863年以来,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已走过了近140年的历程,其数量和质量有了极大的增加和提高。尤其是以人为本的宗旨和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实施,从而给乘客带来极大的方便和惬意。在此仅介绍某些世界大城市在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史上的创造性的杰作,以飨读者和为我国城轨交通的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1.
截至2022年底,中国大陆地区共有55个城市开通城轨交通,运营线路超过10 000 km,达到10 291.95 km,其中,地铁线路8 012.85 km,占比77.85%。2022年当年共新增城轨交通运营城市5个,新增运营线路长度1 085.17 km,其中,新增地铁线路803.12 km。新增运营线路涉及4种系统制式,分布在25座城市,共50条(段)线路。  相似文献   

12.
铁路参与城市轨道交通初探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分析了国内外铁路参与城市交通的概况,认为铁路参与城市交通是必要和可行的。铁路参与城市交通的重点应放在区域交通和市郊铁路上,要早规划,遴选好项目,把握好时机,态度要积极,决策要审慎。  相似文献   

13.
客观评价客流交通状态对于改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水平、提高运营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定义城轨运营客流交通状态的基础上,以乘客流的均衡程度和顺畅程度为准则,构建了客流交通状态的三层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某城市地铁1号线运营实际客流数据,计算各评价指标,并用层次分析法对客流交通状态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验证了城轨运营客流交通状态评价体系的合理性,能够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urban rail transit system,URTS)韧性理论,以"系统-扰动"二元为研究对象,从URTS的受灾视角,搜集2007—2018年中国大陆35座城市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阶段发生的事故共计1 911起,对其受到的所有扰动进行归类分析,从事发年份、事故类型、事发城市、制式等方面探究事故发生的规律性。结果显示,运营事故总数在2015年达到峰值后逐年递减;4类事故中,技术扰动事故高频低损,人为扰动事故低频高损;运营历史越长、线网规模越大、制式类型越多、客流强度越大的城市,事故越多,事发频率越高;在各类制式中地铁事故占比最大,近年来地铁运营安全性持续提高。最后,结合事故的规律性,基于4种事故类型,从技术、管理和政策3个维度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东京、中京、上海的轨道交通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比较了东京、中京、上海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建设规模,及其市中心、近郊、远郊三个环状区域内轨道交通线路规划密度.给出了三个环区内线网长度需求的计算公式.建议重视市郊线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