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0 毫秒
1.
<正>一、世界及环太平洋地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半个世纪以来,世界经济、世界贸易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从50年代到70年代,出现了新科技革命的高潮,20年间世界经济(国民生产总值)取得了平均每年增长4.9%的高速发展。进入9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仍持续增长,1993年至1997年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3.5%,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5%。世界经济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首先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各国之间经济联系愈益紧密。其次是世界经济区域化。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发展中国家也建立了几十个经济一体化组织。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还有:信息技术高度发展,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人的智力开发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发展中国家经济高速发展;跨国公司在经济活动、政治生活中产生重大影响和扮演重要角色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世界银行4月20日公布的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区域经济半年报中,预测2004年东亚经济增长率将超过6%,出现2000年初全球经济趋缓以来的最强劲增长。与此同时,报告也关注到中国政府采取的软着陆措施,认为挑战虽然严峻,但中国应有可能在2004年保持7.7%的增长率,外贸小幅盈余,通胀率在2%-3%左右。  相似文献   

3.
一、亚太经济圈与长江航运 据亚洲开发银行预测,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1995年的经济增长率为7.3%(韩国7.5%、新加坡8.0%、台湾地区6.5%、香港5.4%、印尼7.0%、马来西亚8.5%、泰国8.5%、菲律宾6.2%、中国大陆9.0%、越南9.6%)。区域内贸易和投资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推动下,正以更加强劲的势头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4.
层次分析法在评价上海港、釜山港和高雄港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东亚地区经济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火车头,东亚地区的集装箱运输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在新的世纪,该地区的经济贸易发展仍被看好。集装箱运输的前景也被看好。世界集装箱海上运输的格局将从欧洲、北美、东亚三足鼎立转化为东亚与欧美两分天下。太平洋航线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运输主干线,连年运量增长最快。在东亚地区,如果分东南亚和东北亚来看,在东南亚,已形成了香港和新加坡两大国际航运中心,都已进入年吞吐量超过1000万TEU的世界集装箱港口的最高级别。而在东北亚,港口“群雄割据”,都在为争夺国际集装箱枢纽港…  相似文献   

5.
一、国际海运市场趋势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本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世界人口由25亿增至40亿,全球经济迅速发展,物质生产每年以6%的速度平稳递增,每人年平均收入增长近3%。按1970年美元值估算,世界工业产值由2340亿美元增加到10230亿美元,增长率超过6%。农业生产,发达国家增长了一倍,发展中国家增长了130%。空前的经济增长是互为补充的,国际经济结构和体系的协调使相互依存关系越来越突出。经济上依存关系的发展导致世界贸易的扩大,国际贸易的增长超过物质生产的增长。在这个时期传统的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能源、原材料以及工业制成品运输量基本上是直线上升,特别是为了满足冶金、石化工业的需求。世界贸易海运量由5亿吨增加到32.8亿吨,其年平均递增率为8%,海上商船队也由8500万总吨增加到3亿总吨。  相似文献   

6.
经济贸易     
南亚成为世界贸易重要力量 据世界银行预测,南亚地区在今后25年将成为世界贸易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南亚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只占1%,本地区间的贸易只占其总贸易的4%,发展潜力很大。(市场部) 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亚洲经济增长的影响 世界经济专家们认为尽管最近在亚洲发生地区性货币和股票风波,在未来10年亚洲仍将占据世界经济增长的前沿。经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中国港口发展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21世纪港口发展环境分析 1.21世纪的世界经济贸易 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化进程加速,全球产业结构和国际贸易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目前世界范围内三大经济圈基本形成,欧洲联盟(EU)、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等区域集团将对21世纪的经济贸易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这三大经济圈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亚太经济圈。这个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增长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80年代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增长分别为2.7%和5.8%,而亚太地区则高达9.9%和13.6%,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的出口额1983年占世界出口额的40%,到1995年已超过世界总出口额的50%以上。区域集团化的一个主要结果是各国致力于优先发展区域内部贸易,并在自己伪区域范围内寻求贸易伙伴,加强经济合作。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内部贸易额由1983年的4000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12000亿美元。今后,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其世界贸易中心地位将进一步增强。据估计,今后全球贸易额增长中的50%以上将依赖于亚太地区。  相似文献   

8.
侯华伟 《船艇》2005,(7):18-22
一、世界经济和海运量 回顾2004年,世界经济增速高达5%,成为近30年来增长最快的年份;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表现出良好的经济增势,尤其是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仍高达9.4%。在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带动下,全球贸易活动高度活跃,贸易量大幅增长,增幅高达9.1%。  相似文献   

9.
世界经济     
世界银行近日调降了全球经济增长率预估,称从乌克兰危机到美国冬季异常严寒等一系列事件遏制了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扩张势头.该行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增长2.8%,低于1月预估的3.2%;将发达经济体今年增速预估从1月的2.2%下修至1.9%,但称复苏动力增强.预计发展中国家经济成长将令人失望,增幅从1月预估的5.3%下修至4.8%;世界银行预计随着较富裕经济体继续复苏,今年稍晚经济将加快成长,将未来两年全球增长预估分别保持在3.4%和3.5%.  相似文献   

10.
一、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随着世界贸易的增长以及海运适箱货比例的不断提高,全球对集装箱运输的需求日趋旺盛。据权威部门预测,今后几年世界集装箱运量将承接近年的上升势头,继续以年均6%的速度增长,从而为箱运市场提供一定的货源。从运力来看,90年代以来世界集装箱船队正以年均11.2%的速度扩张,而且这种趋势将持续下去。可见,全球集装箱运输的供需双方都进入了一个稳定增长的时期。 1.集装箱港口吞吐量大幅度增长 据英国远洋航运咨询公司(OSC)统计,全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从1980年的3640万TEU增长到1996年的15760万TEU,增长了333%,平均每年增长20%以上。其中增长最快的是东亚地区,该地区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了663%。目前,东亚地区最大的集装箱港口有4个,分别是:香港、新加坡、高雄和釜山。 2.运力供大于求导致竞争加剧 前两年箱运市场看好,吸引船东大量订造集装箱船,使得集装箱船供过于求的形势日益突出。据美国《商业日报》报道,到去年年底为止,全世界约有集装箱运输船舶2600艘。在1997年1月到1998年12月期间,还将有510艘隔舱式货船和204艘可装载集装箱的多用途船陆续投入使用,从而使全球集装箱运输能  相似文献   

11.
世界经济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5月16日发布《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2017年年中更新报告》,预计全球经济在2017年增长2.7%,2018年增长2.9%.该报告指出,过去六个月世界经济发展情况有所改善,符合预期,但很多地区的增长仍低于快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的需求.很多发达经济体及转型经济体引领全球经济复苏,东亚及南亚仍是全球最具活力的地区.但南美经济复苏低于预期,非洲一些地区的经济增长有停滞或下降.报告认为,世界工业生产及全球贸易暂时有所恢复,这主要是由于东亚地区进口需求的增长.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近日称,该组织35个成员国2017年一季度经济总产出环比增长0.4%,较2016年四季度0.7%的环比增速放慢.经济增长放慢凸显出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之后的复苏仍然乏力.  相似文献   

1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5月8日发布《全球金融稳定报告》预计,源于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动荡将造成高达9,450亿美元的损失。全球经济今年和明年将分别增长3.7%和3.8%,明显低于去年的4.9%的增速。今年陷入轻度衰退。WTO警告,世界贸易今年将从2007年的增长5.5%减缓到4.5%(2006年为8.5%);但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干扰不是很大。世界银行报告称,  相似文献   

13.
一、世界商船队总体状况 据德国航运经济与物流研究所(ISL)统计,截至1996年1月1日,世界商船队共拥有300总吨以上船舶37015艘,合计7.023亿载重吨,其中集装箱船的总箱位为460万TEU。与一年前相比,载重吨数字增长了3%,箱位量增长了9.4%。这两个数字的增长率均超过了1992—1996年期间的年平均增长率。1992—96年期间世界商船队的载重吨位年平均增长1.6%,箱位量年平均增长7.6%(见图1)。  相似文献   

14.
进入1997年以来,世界经济贸易总体上看好,集装箱海运需求旺盛,但由于前几年造成的运力过剩继续存在,班轮公司之间互相压价竞争,国际集装箱运市场仍未走出自96年以来的不景气,并出现一些新特点。 一、世界经济贸易回顾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的《1997年世界经济展望》预计,全球经济在96年增长4%的基础之上,97年的经济增长率将提高到4.4%,同期世界贸易将增长8.4%。 目前,作为世界经济“火车头”的美国  相似文献   

15.
1994年,是自1987年以来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一年。这一年的世界经济增长率(GDP)达4%,其中OECD(23国)达2.9%,特别是其中的美国达4.1%。而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当属亚洲(不包括日本),特别是东亚。 东亚,相继出现了70年代的NIES(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80年代的ASEAN(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和90年代的中国、越南等。 1994年NIES的GDP的增长率达7.4%(新加坡为10.1%),ASEAN为7.5%  相似文献   

16.
上半年,我国虽然经历了罕见的雨雪冰冻及地震灾害,还有全球通胀引起的经济下滑,但支撑经济平稳增长的基本因素仍没有改变,据世界银行预测,上半年我国GDP仍可保持9.8%的增长率。受国民经济强劲拉动的影响,港口生产继续平稳较快增长,港口主要统计指标运行良好,总体呈现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生产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分工,亚洲,尤其是东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材料进口地和最大的制成品出口地。在西方国家制造业外移的进程中,中国,作为亚洲最大的国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外投资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之一。从2003年以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增长率一直在10%的平台上加速,2006年的增长率高达10.7%。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世界各权威经济组织和海运咨询机构的预估数据,将世界经济和贸易、海运运力供求变化、三大散货(粮、矿、煤)等主要影响世界于散货船航运市场的因素综述如下: (一)世界经济 今年世界经济将进入“稳定增长期”,经济增幅将明显大于1994年,增长率为3—3.6%,与以前经济复苏期间年增幅相比仍属中速增长。OECD国家的经济增长率预计为3%,美国2.5—2.8%,日本为1.5—2.5%,德国为2.6—3%,英国为2.5—2.8%,法国为1.5%。欧洲联盟的经济增长串为2.1—2.5%。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  相似文献   

19.
1欧美港口拥堵的背景分析世界经济的风向标国内生产总值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平均以2.8%的速率增长,与此同时全球集装箱贸易量每年的增长率达到8.7%。以中国为龙头的亚洲经济高增长所带动的亚美、亚欧贸易的快速增长使业界人士始料不及:曾有业界人士估计2004年太平洋贸易只能增长1.3%,后来多数人估计在8%,但最终我们看到的是全年增长了13%,2004年的前三季度甚至超过15%。  相似文献   

20.
范晓捷 《集装箱化》2012,23(5):10-12
12011年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011年,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放缓,世界贸易呈现降温趋势,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受此影响,2011年全球港口运行总体走弱,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率下降。据德鲁里统计,2011年全球港口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