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公路沥青混合料原材料特性的分析,简要介绍了几种主要原材料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2.
沥青混合料原材料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勇 《公路》2005,(10):178-180
通过分析近几年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的通病,论述了沥青混合料原材料是影响路面质量的原因之一,简要介绍了主要几种原材料的选择情况。  相似文献   

3.
在沥青路面施工中,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是控制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的主要环节,沥青混合料拌和质量管理的好坏,对整个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意义重大。根据沥青混合料生产管理,阐述了沥青混合料生产前和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4.
针对沥青混合料原材料从进厂到混合料的设计、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变异性问题,笔者提出通过均值控制图以及极差控制图来控制沥青结合料、集料以及拌合楼生产稳定性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沥青常规3大指标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采用软化点的变异系数可以对沥青的出厂性能进行有效控制;当集料的产地或是集料的加工方式改变时,均应按批次严格检测集料的各项指标的变异性以及级配变异性;建议各档料均选取最小筛孔下的变异系数作为控制指标;拌合楼生产的稳定性可以通过均值及极差控制图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5.
沥青混合料疲劳模型研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军  杨群 《交通科技》2006,54(5):93-96
总结了目前国内外沥青混合料基本疲劳力学模型,简要分析了不同模型的特点及差别,认为其分别是在不同的试验方法、试验条件及考虑不同的参数下所得出,各自有具体适用范围,使用中应结合本地区具体条件通过实验修正得到疲劳模型。  相似文献   

6.
一个好的目标配合比设计能否得以实现取决于生产配合比设计及生产过程中对生产配合比的控制。文章对生产配合比设计及生产配合比控制中的要点进行总结,提出保证目标配合比设计得以实现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质量是沥青路面施工控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拌和准备阶段、拌和过程和拌和后期等阶段的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认为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相辅相成,共同影响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沥青拌和站中沥青混合料生产中沥青含量误差来源进行分析,从抽提试验误差分析和现场拌和机误差分析等角度对试验误差进行校验,并提出改进误差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对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的每个环节及注意事项作了细致的探讨,同时对各个设计阶段的取值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目标配合比设计结论,对superpave20沥青混合料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确定了冷料上料速度、热料仓比例以及沥青用量,并对试验段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泡沫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在拌和、运输、铺筑过程的能耗与碳排放,采用定额法和热力学平衡方程计算施工能耗;利用混合料生产过程污染物的排放因子和计算得到的生产环节标准煤消耗量,计算施工中的碳排放及有害气体排放量.施工能耗计算结果表明,拌和时集料加热环节是泡沫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施工的主要节能环节,相比于热拌橡胶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12.
<正>0引言沥青拌和站是沥青路面施工中的关键设备,对燃料的选择、沥青拌和站的生产稳定性和生产成本的高低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建国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公路建设用的沥青混合料一直是以人工炒盘方式生产,燃料主要是木柴和煤炭,生产效率低,混合料的质量不稳定;引进沥青拌和设备后,主要是以柴油作为燃料;到了20世纪90年代,为了降低沥青混合料生产的燃料成本,部分施工企业开始以180号重油作为燃料生产沥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沥青混合料粗集料的骨架特征参数与路用性能之间的相关性,基于优化的分级掺配设计方法设计3种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观察混合料粗集料骨架特征参数转变的全过程,结合路用性能试验建立基于骨架特征参数的动稳定度估算模型,研究骨架参数的合理范围。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简化的分级掺配设计方法可以得到3种不同骨架特征的沥青混合料;混合料的空隙率和矿料间隙率VMA随着粗集料分级掺配次数的增加而降低,稳定度和动稳定度指标则随着掺配次数的增加而增加;混合料密度和有效沥青饱和度VFA最大值出现在二级掺配混合料中,采用间断级配有利于增加混合料的密度;随着掺配次数的增加,混合料粗集料接触点数量先增多后减少,但集料长轴水平倾角呈减小趋势;成型后混合料粗集料长轴初始倾角越小,混合料的动稳定度越高;试验数据暗示了沥青混合料存在一个粗集料骨架初始接触点数与初始倾角的合理范围,使混合料在一定的压实功下能够形成稳定的骨架嵌挤结构;混合料的粗集料接触点不宜过多,级配设计时应将粗集料接触点的数量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建立的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估算模型可分辨出粗集料接触点、倾角和沥青种类对混合料动稳定度的影响,但仅适用于有显著骨架特征的混合料。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准确描述沥青混合料整个蠕变过程,解决现有黏弹性模型的不足,对经典模型进行了扩展。运用非定常参数替换定常参数的方法,把经典Zener模型、Zener模型与黏壶串联结构中的黏性参数看为时间的函数。利用元件串联、并联时的力学关系,推导改进模型本构方程和蠕变函数的一般形式。通过选择参数的具体时变形式求出具体的蠕变函数,发现一些经验蠕变公式是改进后模型的蠕变函数;通过蠕变特征的分析,发现改进后的模型具有较广的描述范围;通过拟合不同沥青混合料的蠕变试验数据,发现修正后的模型对试验数据有较好的拟合效果。给出的变参数模型实现了用较少的参数对沥青混合料3阶段蠕变过程给出比较准确的描述。  相似文献   

15.
Superpave沥青混合料是经过严格的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及生产配合比验证3个阶段确定的,过程中必须采用旋转压实仪进行试件成型.结合水界高速公路下面层Superpave-25试验路的铺筑,对Superpave-25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Superpave沥青混合料是经过严格的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及生产配合比验证3个阶段确定的,过程中必须采用旋转压实仪进行试件成型.结合水界高速公路下面层Superpave-25试验路的铺筑,对Superpave-25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沥青路面中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验算问题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在路面设计指标的选用上较原规范有较大调整。结合实例针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中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设计验算指标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规范附录条文说明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法,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沥青混合料AC-13C进行5种不同程度老化,然后再进行-5℃条件下的应力松弛试验,研究老化对其应力松弛性能的影响并建立耦合老化程度因子的松弛模量模型。对比不同老化程度沥青混合料的松弛模量曲线,发现老化程度与松弛时间之间存在一定的等效性;基于材料黏度的自由体积理论,通过假设沥青混合料的自由体积分数与老化程度间呈线性关系,研究并建立了沥青混合料的老化程度-松弛时间等效移位因子;对松弛模量主曲线分别采用Burgers模型和不同单元数目的广义Maxwell模型进行非线性拟合,表明广义Maxwell模型在表征松弛模量变化时优于Burgers模型,且单元数越多,拟合精度越高,考虑到拟合精度和参数数目,推荐采用六单元广义Maxwell模型,并建立耦合老化程度因子的松弛模量模型。  相似文献   

19.
为准确描述沥青混合料的动态黏弹性力学行为,在分数阶微分Zener模型(FDZ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分数阶微分Zener模型(mFDZ模型),给出了频域内动态模量、存储模量、损耗模量和损耗正切等动态黏弹性能表达式,它们满足Kronig-kramers关系。mFDZ模型参数通过两步确定,一是结合不同温度和加载频率下沥青混合料的复模量试验结果,通过Wicket图给出了mFDZ模型中与温度无关的模型参数,二是利用时间-温度等效原理与WLF方程确定了与温度相关的模型参数,同时得到了沥青混合料动态黏弹性能主曲线。将mFDZ模型与FDZ模型和Sigmoid函数经验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传统Sigmoid函数经验模型和FDZ模型只能描述具有对称性的动态黏弹特性,而mFDZ模型能够准确描述沥青混合料的动态黏弹性能的非对称特性,且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克服了传统Sigmoid函数经验模型和FDZ模型的不足,为沥青混合料动态黏弹性力学行为的本构描述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玛莲尼4000型沥青拌和楼为例,在振动筛倾角和振动筛振动频率等已知条件下,通过对筛网中层的设置,对热料仓取料进行二次筛分,并优化矿粉含量,从而得到精确的生产配合比.生产出的混合料经马歇尔试验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