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客运专线铁路软土路基沉降变形观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润禾 《铁道建筑技术》2009,(1):170-173,185
软土路基施工过程中的沉降观测和沉降变形分析是高速铁路路基建设质量的关键性技术之一,简述了高速与客运专线铁路软土路基沉降观测的目的和意义,介绍了沉降设施的布置原则和技术要求及工后沉降量推算计算方法,对管桩网结构复合地基的变形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软土路基沉降与稳定观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软土路堤施工最突出的问题是稳定和沉降 ,进行软土地基的处理就是为了使工后沉降得到有效控制 ,达到路基的稳定。路堤在施工期中的动态变化对路基稳定也非常重要 ;除必须严格按设计文件及软基设计规范要求同步进行沉降和稳定的跟踪动态观测外 ,观测方法也是影响数据是否准确的关键因素。结合工程实例 ,介绍软土路基沉降的观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结合京津城际轨道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在软土路基施工过程中的沉降控制和变形观测进行阐述,对软土路基的沉降观测进行分析和总结。观测统计表明,通过对软基进行处理,严格按规范要求施工,工程质量是能够达到预期目标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软土路基工后沉降量与处理费用、维修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提出了软土路基设计允许工后沉降量建议值。  相似文献   

5.
结合京津城际轨道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在软土路基施工过程中的沉降控制和变形观测进行阐述,对软土路基的沉降观测进行分析和总结,京津城际轨道工程软土路基基础采用CFG桩和PHC管桩处理,对软土路基进行了沉降、稳定观测.观测统计表明,对软基进行处理,严格按规范要求施工,工程质量是能够达到预期目标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广深准高速铁路软土路基后期沉降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后期沉降的特点,以及与软层厚度、路堤高度、工程措施、固结时间等因素的直接关系,对既有沉降的状态评估、设计施工的日后改进及沉降标准值的探讨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具体工程实践的基础上,阐述了在软土路基施工过程中对于沉降观测和施工控制的认识与经验。  相似文献   

8.
新建铁路软土路基沉降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目的:软土路基由于压缩性高,渗透性低,固结变形持续时间长,所以其沉降规律研究就成为工程设计中的主要问题。为研究软土路基在某一段周期时间内的沉降变形规律,本文对新建胶新铁路软土路基进行2年的详细监测,以此分析软土路基的沉降变形规律。研究结论:路堤土体剖面上差异沉降变形在横向上表现出明显的不均匀性;通车前,路堤不均匀沉降程度随着路堤压缩量的加大而增大;通车1年后,路堤表现为缓慢沉降过程,路堤土体在横向上的不均匀变形程度随之减小,且路堤本体沉降变化很小;土体水平位移引起的工后沉降很小,不足总沉降的9%;磁环高程变化规律表明,路基在工后约6~8个月稳定。  相似文献   

9.
CFG桩控制深厚层软土地基沉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速铁路对路基的工后沉降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据研究,路基在列车荷载作用下和路基本体在自重作用下产生的工后沉降是有限的,地基引起的工后沉降决定了路基工后沉降能否满足标准要求。因此正确选择能满足高速铁路技术标准要求的合理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案和设计参数,是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本文根据某CFG(Cement Flyash Gravel)桩加固深厚层软土的试验成果,研究地基沉降规律、控制软土路基工后沉降的效果及CFG桩地基沉降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CFG桩是一种处理深厚层软土、有效控制路基工后沉降的方法;加固区沉降宜按复合模量法(Esp=εEa,ε为复合地基与天然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之比;Es为天然地基压缩模量)计算,研究成果为CFG桩在高速铁路深厚层软土路基上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沪宁城际铁路为工程背景,详细介绍了软土地区客运专线路基沉降监测的技术,以及基于实测的沉降监测数据对工后沉降进行预测.分析了不同预测方法对软土地区路基工后沉降预测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并提出了适合于软土地区客运专线路基工后沉降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对路基工后沉降要求日益严格的条件下,结合某工程设计,分析了水泥搅拌法复合地基沉降的组成,就控制并减少水泥搅拌法复合地基工后沉降的方法进行了探讨,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对不同填土高度与不同软土层厚度条件下软土路基工后沉降量进行了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结合高速铁路工后沉降限定值,从控制路基变形的角度提出了软土路基以桥代路的合理桥路分界高度建议值.  相似文献   

13.
深厚软土铁路路基钉型搅拌桩加固设计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钉型桩单桩承载力的控制因素及钉型桩的荷载传递规律,并结合水泥搅拌桩的计算公式,得出钉型桩单桩承载力、钉型桩加固复合地基承载力和工后沉降计算公式。结合苏北地区某铁路项目典型工程实例,探讨说明了深厚软土铁路路基钉型桩加固设计思路,在此设计思路基础上,对软土路基钉型桩处理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特别是详细探讨了桩长和大直径桩体长度对单桩承载力的影响,得到了一些对钉型桩的设计十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的加固机理分析,利用工程实例的监测资料,分析影响工后沉降的因素,推算其最终沉降量预压期,探讨其工后沉降控制。  相似文献   

15.
李兴龙 《科技交流》2003,33(4):126-129
软土地基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在铁路工程建设中需进行加固处理。本结合西南线丹风车站范围内软土地基的处理过程,对砂桩进行软土地基加固的机理、设计、施工、质量检测和沉降观测做了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针对深厚软土地区连续路堤路堑过渡段沉降控制,结合模糊层次分析法,采用沉降板、分层沉降管和单点沉降计3种监测技术,开展变形特性与工后沉降控制研究,并对工后沉降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地层特性选择地基处理方式,过渡段纵向差异沉降量较小,保证了线路平顺。各断面横向沉降路肩大于路基中心,铺轨前的横向差异沉降为4~9 mm。沉降增长速率在加载期明显变大,间歇期变小,进入恒载期后,沉降曲线逐渐变缓,虽略有回弹,但沉降逐渐趋于稳定。揭示了高速铁路软土路基沉降变形规律,并提出波浪状地形路基间过渡段工后沉降控制措施。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理论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了有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大西客运专线路基沉降变形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杰 《铁路航测》2012,(2):15-16
路基的工后沉降控制是高速铁路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在深入分析大西客运专线路基某断面大量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利用不同数学模型分别拟合实测数据。计算结果表明,双曲线模型具有相关系数高、与实际观测数据吻合较好的特性,是最适合本断面沉降趋势预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高速铁路对路基工后沉降提出了严格要求,文章结合试验工程测试资料,对采用搅拌桩加固地基的变形规律、桩土应力分担、地基沉降计算方法、加固效果等进行了分析,对其加固高速铁路软土地基的适宜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9.
在桩--网复合地基中,加筋褥垫层和桩土加固区能扩散荷载应力,减小地基沉降量。文章提出了计算公式,计算了某一工程的工后沉降量,将其与实测沉降量进行了比较,两者吻合得较理想。  相似文献   

20.
刘海波 《铁道勘察》2004,30(6):62-63,68
通过工程实例 ,介绍了真空预压法处理软土路基的工艺原理、工艺措施及加固效果的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