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高速综合检测列车轨道、牵引供电、通信、信号等基础设施相互之间关联性强,影响因素多。高速综合检测时空同步技术实现了一整套对检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提供技术支撑的多系统时间里程同步采集发布系统,为多专业检测数据融合智能分析奠定基础。通过系统的定位试验,验证了系统的定位精度,证明时空同步技术为高速综合检测列车运行过程中的时空同步提供了一个较为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保障北京大兴机场线高速运行条件下车-线-网匹配良好及行车安全,达到国务院、交通部关于新建轨道交通线路运营初期安全评估要求,提高运营品质和舒适性,大兴机场线工程在动车调试和试运行阶段引入了动态综合检测技术,针对与行车密切相关的轮轨、弓网、通信信号、路基、桥梁、电磁兼容等联动系统开展动态检测与调试工作,为北京大兴机场线提速研判与验收提供了数据支撑。文章从宏观角度对动态综合检测技术在北京大兴机场线工程中的应用进行阐述,重点对动态综合检测技术及其作用与建设单位组织管理方法进行介绍,以期为同行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营业线周期性检测、新线联调联试、科研性综合试验和其他检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际使用中发现CRH2A(2C)高速综合检测列车轨道几何检测系统电磁兼容问题较为突出,对检测系统的正常工作造成了一定影响。针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电磁兼容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给出对应的改进措施,提高轨道几何检测系统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4.
高速弓网综合检测装置(1C)是检测发现高速铁路接触网缺陷并指导维修的重要手段,但是在检测发现的压力缺陷复核和处理上,现场尚无较好的处理方法。针对该问题,对检测发现弓网接触压力超限问题与几何参数缺陷相关性进行分析,显示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较大,压力缺陷的复核和处理应重点关注一跨内接触线高差问题,为现场复核和处理压力超限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电气化铁路弓网综合检测数据分析及现场运行维护需求,运用数据分析工具介绍接触网主要结构形式在弓网综合检测数据中的典型特征和利用典型特征进行缺陷定位的方法,结合接触网局部缺陷诊断与综合状态评价的分析应用,提出阈值管理、图像辅助、重复对比、图形化、数据综合、数据融合等分析方法,并以实例验证了该分析方法排查接触网设备缺陷的实际效果。基于接触网检测数据分析提出的分析方法,为提升接触网检测数据分析质量,深入挖掘检测数据价值,推动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精准维修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尚无对于轨道电路综合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为有效地利用轨旁信号动态检测数据评判轨道电路运行状态,针对轨道电路动态检测数据提取可表征轨道电路工作状态的特征参数,提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速铁路轨道电路动态检测综合质量评价模型。首先结合轨道电路动态检测数据特性,将影响轨道电路的因素分为干扰信号幅值、感应信号幅值、感应信号频率和感应信号传输4个特性,并分别提取不同的特征参数进行描述;然后根据对应的标准规范通过对每个特征参数进行评价并结合数据进行验证;最后通过比较矩阵计算权重的方法得到轨道电路动态检测综合质量评价。该模型的提出弥补了轨道电路缺乏综合质量评价的问题,为后续轨道电路趋势性研究和现场养护维修提供支持。以实际线路检测数据结合现场情况对该评价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7.
重载机车轨网综合检测系统可实现弓网关系和轨道状态的在线无损检测,文章介绍了系统组成和功能指标,详细阐述了图像识别、透视变换、3D结构光、惯性基准法、红外成像等技术在系统检测过程中的应用情况。该系统已在HXD1型机车上投入运用,可对接触网和轨道异常状态进行在线检测、识别与分析,为检测维修提供监测分析数据,为铁路基础设施健康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介绍我国正在研制的第一辆安全综合检测车。该车由轨道状态检测、接触网检测、轮轨连续作用力测量、线路周边环境监视、通信信号检测(预留)等五个检测子系统组成。分别对轨道状态、接触网、轮轨连续作用力、线路周边环境进行检测或监视,概述了检测内容、检测原理及其技术指标。该车检测数据的实时处理是通过网络化计算机数据处理子系统完成的。该车综合分析技术包括轨道检测结果对接触网拉出值检测偏差值的修正和补偿技术、轨道检测结果与轮轨作用力测量结果的对比及分析技术、环境监视图像与轨道检测结果的实时叠加综合技术以及整车电磁兼容问题研究等。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中存在的负序、谐波与无功等电能质量问题,设计一套由三相三电平补偿器通过多绕组降压变压器并联构成的综合补偿器。根据综合补偿器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设计适用于牵引供电系统中有害电流的检测策略,提出基于正、负序双闭环控制与预测电流控制相结合的复合控制策略,以实现综合补偿器直流侧电压的稳定与负序、无功和谐波电流的实时补偿。通过仿真和试验验证综合补偿器及其电流检测、控制策略在解决牵引供电系统三相网侧的负序、谐波和无功等电能质量问题方面的可行性与优越性。补偿后,变电所网侧功率因数可达0.99以上,总谐波畸变率低于3%,电流三相不平衡度低于2%,为工程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充分利用铁路通信动态检测数据对GSM-R网络质量进行合理评判,针对CTCS-2、CTCS-3线路对GSM-R网络的运用需求,从越区切换、语音呼叫、话音质量和电路域数据传输等4类检测项目中,选取13项具体测试指标进行量化描述,并基于对应的标准规范和检测数据特征对各项参评指标进行单独评价;然后,使用基于对等共识模型的模糊层次分析法衡定各项指标权重;最终,提出基于动态检测项目和检测问题的GSM-R网络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及GSM-R网络质量综合评价指数(GQI)。通过选取实际动态检测数据进行GQI计算,探讨检测指标变化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分析GSM-R线路不同的网络状态与评价结果的关联关系,研究表明,GQI可对GSM-R网络质量进行整体评价,也可对4类测试项目分别量化评价,为GSM-R网络状态的趋势分析和铁路GSM-R无线网络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为满足世界首列重载综合检测车的系统标定需求,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建设了国内首条重载综合检测标定试验线,用于车载检测系统的静态标定和低速动态标定。试验线包含轨道几何检测标定段、钢轨断面磨耗检测标定段、路基道床检测标定段、钢轨探伤检测标定段、信号检测标定段、建筑限界模拟侵限试验物、里程定位电子标签等。综合检测标定试验线建成应用3年来,对车载检测系统的功能和精度进行了验证,为基础设施养护维修提供了准确有效的检测数据。  相似文献   

12.
实现海量、多源、异构检测数据的高效归集、安全存储、质量管控和安全共享是铁路基础设施检测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结合铁路基础设施检测业务特点,提出了铁路基础设施检测数据资产管理体系的建设目标,并对体系架构进行研究和设计,详细阐述了体系架构中的4个管理过程域,为实现铁路综合检测数据“采集—传输—存储—治理—共享”全生命周期的资产化管理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3.
运用定量分析法,查找并统计出影响超偏载检测装置综合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为后期工作提供针对性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陈凯  全威 《电气化铁道》2022,(S1):155-160
针对当前可视化接地装置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对可视化接地装置与综合监控系统集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提出了两种与综合监控系统集成的方案,并对方案结构组成及优缺点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可视化接地装置更好服务于运维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详细介绍了珠岩河刚架拱桥病害检测,依据检测结果对质量进行评定。综合评价刚架拱桥长时间运营后使用状况,为今后刚架拱桥的养护管理、维修加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CRH380B-002高速综合检测列车是我国"十一五"863计划重点项目"最高试验速度400 km/h高速检测列车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制"研究成果,最高试验速度达400 km/h。CRH380B-002高速综合检测列车于2011年4月5日出厂,参加了京沪、广深港、哈大、津秦等高速铁路的联调联试,累计检测运行已超过30万km,为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介绍检测系统的技术架构和平面布置,并对检测设备的安装接口和数据接口进行了分析和设计。  相似文献   

17.
针对京沪高速铁路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检测实施框架、内容、制度的探讨,提出实施高速铁路综合检测、建设我国数字化高速铁路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论述目前我国地铁接触网检测的技术手段和方式,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现有电客车的运营模式和接触网检测车的检测情况,展望地铁刚性接触网检测的趋势,提出打造接触网检测车与电客车一体化联合检测平台的新思路;充分利用已有检测和运营两方面的信息,建立接触网几何参数和弓网动态相互作用参数的综合指标,为指导我国地铁接触网维护打下理论基础并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高速铁路司机行车前疲劳状态进行检测,可预防疲劳驾驶,保障行车安全。为此,设计开发了高铁司机行车前疲劳检测系统。检测了高铁司机的心率变异性、闪光融合频率、血氧、血压、呼吸、体温等心理、生理指标,并调查主观疲劳程度和出乘前一晚睡眠时间,获得了180人的有效数据。用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SPSS)进行因子分析,计算出综合疲劳指数,并验证综合疲劳检测模型的拟合度。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和CART决策树算法,将综合疲劳指数分为4个等级。系统可在5 min内完成全部检测,即刻出报告,可防止高铁司机疲劳驾驶,并促使他们出乘前注意休息。系统附加提供按摩放松操作和保健知识推送,同时建立个人档案,以便长期监测司机疲劳状况。  相似文献   

20.
对既有提速线路信号动态检测发现问题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希望为信号设备日常维护提供参考。与其他系统监测数据进行融合分析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