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中国汽车去年生产和产销都超过了1800万,成为世界第一。但是应该说,我同意最近一个部委领导讲的意见,其实我们对汽车社会没有准备好,北京去年在堵车问题的处理上把所有的办法都用了,但把所有的药放在一个罐子里,我们建议,应当考虑从更多的方面来统筹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相似文献   

2.
子嫣  于镭 《车时代》2007,(10):12-13
随着这几年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的私人汽车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汽车时代。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这种高速发展做好了心理准备。我们应该学习西方世界对汽车的积极心态,更好地融入汽车时代的生活,“养辆汽车做宠物”是这种积极心态的一个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3.
2004年中国汽车市场大起大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低迷”。由于年初对市场判断不准确,几乎所有厂家都出现了产能过剩、库存积压严重等问题。这就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2005年汽车市场究竟如何?2005年中国汽车市场能否走出低谷、保持上升势头?依笔者之见,2005年中国汽车市场将呈现六大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前众说纷纭的所谓“山寨”产品,在汽车零部件领域是有其专业术语的,本来在海外的售后市场是个严肃的定义.但是在用词丰富的汉语里,我们善于把事情或者事物艺术化,或者浪漫化。把一个原本存在的产业丑陋化。此文通过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研究,触类旁通.其实所谓的”三寨”产品涵盖所有的各行各业。随着汽车日益深入国人的生活.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和推广很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去年秋天到今年春天,有两大“碰撞”引起我国汽车界的关注。一个是2005年9月,法兰克福车展期间发生的全德汽车俱乐部对陆风汽车进行碰撞试验的“陆风事件”,一个是今年2月17日,在天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碰撞试验室进行的丰田锐志正面偏重碰撞试验。当然.此试验非彼试验.此碰撞非彼碰撞,其内容,意义各不相同。但除去各自的特征因素,有一点应该是相同的,那就是——都是为了证明汽车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是汽车产品引领汽车文化,还是汽车文化引领汽车产品?”这是所有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都要思考的问题。中国车企目前都在研发产品和销售产品。但是没有引领汽车文化的发展潮流,汽车文化建设必然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2013年1月作者走进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7.
倪达 《汽车科技》2001,(3):35-36
近来,三菱汽车公司频繁大规模实施汽车召回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2001年 2月 15日,三菱在日本国内召回 11种共计约 40万辆有质量缺陷的汽车,同时在北美市场召回约 95万辆汽车,而此前在中国,三菱“帕杰罗”越野车因存在重大质量隐患被取消进口资格,三菱公司方面不得不宣布为 7 2万辆“帕杰罗”越野车提供无偿检修。这一连串事件充分说明了去年夏天故意隐瞒质量问题被曝光后,三菱公司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仍未有根本改善,进而暴露出该公司在经营体制等诸多深层次领域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8.
通用汽车总裁纳曾说:“一个汽车厂商造一辆没有缺陷的车不难,难的是持续不断地制造没有缺陷的汽车”,由此可见并不是所有的车都是“完美”的,因此,在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已经按世界第几来衡量的今天,《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虽然离它的正式实话尚有一段时间。但汽车“召回”实际上已经离我们很近了。  相似文献   

9.
汽车召回     
对于“汽车召回”,很多人都不会陌生,近两年以来。国际汽车业巨头不断地在全世界范围内实施“召回”。其中也有不少涉及中国的车型,而近期的现代酷派跑车位偏向以及蒙迪欧刹车盘问题是否该召回又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在此,小编给各位读者简单介绍一个汽车召回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汽车维修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疑难杂症,往往花费很多时间检查,也不能找出故障原因进而排除故障。有时所有想到的原因都仔细检查过了,所有可疑的零部件也都换过了,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还是不能解决问题,往往最后才在不经意间找到故障原因,可能还是一个很不起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不在是少数人的消费专利了。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关于汽车消费的投诉案例,仅去年下半年,用户投诉总计6218例,其中有效投诉3912个。而在这些投诉中,汽车产品质量问题的投诉占到总投诉量的67%,售后服务质量问题占到33%。由此可见,汽车消费维权已呈逐年递增趋势。既然说到汽车消费维权,我们就不得不关注一下汽车召回。  相似文献   

12.
《时代汽车》2014,(2):24-26
我国城市管理,包括北京的公路建设,都面临着汽车时代的冲击。在这些方面,我们相关部门都没有做好准备,首先是思想上没有准备好。2000年10月,“鼓励轿车进入家庭”首次写进了“十五”计划纲要中,表明了国家以轿车启动消费、扩大内需的决心和信心。当年,我国汽车年产辆206万辆,其中轿车产量60万辆。哪想到今天的轿车产量达到1600万辆。当我们还在讨论的时候,汽车时代就来了。  相似文献   

13.
汽车安全     
《汽车与安全》2011,(3):13-13
“沃尔沃作为一个企业,最近提出的“2020年安全事故零伤亡”的目标,足够令我们一个国家汗颜。”—北京晨报汽车周刊主编,竞报汽车周刊主编周光军  相似文献   

14.
“11.11”原本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愣是被商家炒作成了一个盛大的“购物节”。从几大购物平台最终给出的销售数据,结果无疑是惊人的,平均到每个中国人头上,人均都要消费上百元。大部分的商家无疑是赚到了,买家们也感觉到了“占便宜”,而稳赚的则是快递物流公司了,因为“双11”之后退换货的应该也不在少数。
  在电商大军中,汽车无疑是所有商品中价值最高,且无法通过快递送货上门的,这主要是因为汽车的购买行为和自身属性的特殊性。虽然说各个门户网站汽车版和汽车垂直网站都取得了不错的销售表现,但总觉得似乎只能算是促销和返利行为,离真正的汽车电商还有不小的差距。  相似文献   

15.
今天我们探讨的话题是“汽车碰撞”与安全。最近关于汽车碰撞与汽车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各方议论的焦点,特别是“陆风”在德国法兰克福车展期间所遭遇的“碰撞门”事件使这种问题越发凸现。在此,姑且不谈陆风事件的是与非,就其引发的话题是值得业界从专业层面进行讨论的。  相似文献   

16.
新年、新春之际,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围绕去年中国汽车销售数据,又一个不小的争论,在进行之中。“去年我国汽车市场以近 592万辆的总规模,超过日本本土的580万辆,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再引伸为“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该观点出于1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去年国产汽车产销  相似文献   

17.
我们进入汽车社会了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社会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它包括政策、法律、教育、文化、环保、能源、城市建设、安全、人际关系等,只有这些社会问题都处理协调好了,汽车社会的到来才有意义,汽车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改变世界的机器”,反之,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好或者说越来越严重,那样的汽车社会对普通百姓又有什么意义呢?  相似文献   

18.
提起民族汽车工业,中国人总难免感到有点自惭形秽。一个人口大国、政治大国,从绝对值看,国民经济各项数据也不可小觑,但在国际汽车家族中,中国汽车却是一名不折不扣的“侏儒”。中国汽车为什么就总是“长”不快、“长”不大?中国汽车工业究竟缺少了什么? 局外人士观察,首先会发现,中国汽车工业缺少产品。“缺重少轻无轿车”,曾统治了我们几十年,至今也不能算根本改观。在车水马龙的大都会里,马路上行驶的高档豪华车,清一色都是舶来品,而同流行驶的国产车,则把那些外籍  相似文献   

19.
2004年的第一季度,中国汽车公司的老总们曾对记者愉快地说:“没错,中国确实存在产能问题。”那时,产能不足还是一个很“轻松”的话题。  相似文献   

20.
汽车战国     
最近这几年回国,发现我的朋友们中间有些对汽车品牌比我熟得多,中国人不喜欢讲原文名称,因此所有外国车到国内市场,都被赋予了一个中国化得不得了的名称,而那些国内自称“发烧友”车迷,脱口就可以倒出上百个名字来,听得我如坠入五里雾中,不所知云。中国汽车产量其实不大,目前汽车数量仅仅是全球汽车数量的2%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