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文章针对大藤峡水利枢纽通航建筑物规模小、过坝货运量不断增大的现状,结合原设计通航建筑物规模,提出了调整大藤峡水利枢纽通航建筑物规模的6个方案,同时通过对6个调整方案的船闸通行能力进行计算分析,获得了满足远期运输需求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2.
覃迪 《西部交通科技》2016,(4):104-106,109
为了推动广西西江黄金水道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文章分析了广西西江黄金水道通航建筑物建设运营管理体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符合广西特色的通航建筑物建设、运营、管理的模式,阐述了通航建筑物运营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综合运输》2011,(9):95-95
运行30年的葛洲坝主力船闸一号船闸10日迎来了通航后的首次大规模停航“换脑”。船闸管理部门将对船闸集中控制系统进行升级改造,葛洲坝三座“老”船闸有望就此实现集中、统一的“新调度”管理。据了解,停航改造于8月10日至29日进行。通航部门在一号船闸停航的20天内将进行新系统接入与调试,以及大量有水及无水联凋,以保证新设备新系统运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正态1∶100物理模型试验的研究手段,分析平陆运河青年船闸工程设置隔离墩、隔流墙对通航水流条件的改善作用,从而优化青年枢纽船闸布置方案。研究表明:受地形条件及船闸平面布置制约,船闸平面布置方案一在船闸上、下游最大通航流量为1 000 m3/s时,日径流保证率为99.64%;基于平面布置方案一优化后的方案二,上游最大通航流量也为1 000 m3/s,其下游最大通航流量则提高到1 200 m3/s,日径流保证率升高至99.76%。  相似文献   

5.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简介】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是交通部设置在长江三峡河段,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该局集船闸、海事、航道、调度、通信为一体,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其主要职责是负责长江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通航建筑物及其配套设施的运行、维护,确保辖区水上交通安全畅通和航道设施、通信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对两坝过往船舶实行统一调度指挥。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为例,提出在一线船闸左侧平行布置二线船闸方案,并依据船闸水力学条件、方案实施对枢纽的影响、过闸时间、通航安全与维护等主要工程技术指标,对"月弯型"布置二线船闸方案和一线船闸左侧"平行"布置二线船闸方案进行综合比选分析,得出一线船闸左侧"平行"布置二线船闸方案更优。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目前广西水运和船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实例,探讨解决办法,同时就如何进行船闸管理,如何理顺船闸管理体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2007年5月14日,三峡船闸通过三峡工程验收组验收,完建期正式结束。三峡船闸通过能力的提高将对长江航运产生直接影响。一、三峡水利枢纽通航设施状况  相似文献   

9.
魏皛  宋根才  蒋峰 《西部交通科技》2012,(8):144-146,152
文章以广西郁江老口航运枢纽工程为例,详细介绍了该枢纽工程的船闸总体布置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船闸口门区及连接段通航水流条件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赛江内河航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内河航道存在通航限制大、航道建设和养护滞后、船舶无序锚泊、通航小型船舶较多和上游采砂点不规范等问题,并从通航管理和安全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新时期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的创新管理方法,提升监督效能,首先,探讨新时期加强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的意义;其次,阐述当前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具体的创新管理方法,包括构建完善的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加大质量监督力度、丰富质量监督手段等。研究表明,创新管理方法对于新时期交通工程质量监督而言至关重要,不仅在理论上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更为监督管理工作实践提供了可行性建议。此次研究为未来交通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升级与完善提供有力支持,有助于交通行业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双线船闸分水墙体型对下游引航段内通航水流条件的影响,确定合适的分水墙体型,文章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某船闸工程开展计算,获得了不同分水墙体型下引航道内的流速分布。研究表明:分水墙采用透空型式可有效减小另一线船闸引航段内的回流;延长分水墙长度能有效减小引航段横向流速和回流影响范围。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通航处于起步阶段,在通航设施规划建设方面与国际发达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以香港、东京、纽约及洛杉矶4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这些城市通航设施的体系构成、内在联系及运营规律等特征,为国内城市规划布局通航设施提供案例参考。国际城市通航发展经验可总结为4点:一是因地制宜确定通航发展方向;二是构建功能清晰、层次分明的通航设施体系;三是根据设施功能属性制定相应规划实施策略;四是加强部门协作、地空交通方式衔接。  相似文献   

14.
安全管理是船闸检修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分析葛洲坝二号船闸停检安全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船闸检修期间安全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部分大中城市停车问题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停车难、停车乱"的问题已日趋严重,停车供需矛盾尖锐,违法停车已居各类交通违法之首,乱停车问题对城市交通运行影响较大。停车问题不仅是民生热点,同时也是道路交通管理的难点。据统计,一些大中城市50%以上的交通报警与"乱停车"有关,这对公安交管部门的勤务和警力造成严重的干扰和浪费。本文在总结城市停车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停车管理的困境,并从停车供给侧、停车需求侧和停车供需匹配方面提出了城市停车管理的创新与变革之策,以期提升交通管理效能,保障城市交通的高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众所周知,通用航空是"路空一体"立体交通体系中的关键角色。在"路空一体"立体交通格局中,公路、水路和通航、民航等交通资源共享、共建、共融。通用航空的高质量发展,为"路空一体"功能拓展和体系建设奠定了前提和基础;"路空一体"的持续推进,能为通航发展注入全新动力,推动通航基础网络的完善;两者互为关联,相辅相成。目前我国的通航发展情况如何呢?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的数据显示,截至  相似文献   

17.
西江长洲水利枢纽三线四线船闸工程是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解决广西内河运输瓶颈的一个关键项目,是世界上最大的内河船闸。2013年,长洲三线四线船闸主体进入攻坚阶段,主体工程已全面进入建设高潮,预示着该工程为达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提出的"力争2014年底实现通航"的总体目标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贵港至梧州航道的发展现状,从航道发展规划、流量、船闸门坎水深、桥梁通航净空高度等方面分析了制约贵港至梧州航道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为贵港至梧州航道整治与提升工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西江水运主通道通航枢纽建设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在收集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数学模型计算和物理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手段,针对那吉航运枢纽建设工程,重点开展了航运枢纽关键技术、通航建筑物型式、枢纽施工期船舶通航问题、枢纽下游长河段航道整治关键技术及右江发展船型和运输组织等项研究,取得了较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本篇对该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进行介绍,为我国内河航运枢纽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交通需求管理的重要理念在于为人们出行提供多元化交通方式。围绕我国城市"禁摩、限摩"、"限制卡车"、"限制微型车"、"限制小客车"等一系列"禁、限"交通管理措施,分析其出台的历史背景、原因以及对目前交通产生的影响,并与国际上一些城市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对比,思考和探讨其中的经验与教训,以期为我国城市交通需求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