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东树 《汽车情报》2005,(27):11-21
8月的乘用车市场呈现异常的走势,一路高歌猛进的轿车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减速走势,而SUV市场和MPV市场呈现继续加速的走势。走势反差令人深思,轿车市场的减速是暂时的停顿还是高潮的回落?从终端反馈信息看,轿车市场的减速趋势更为明显,SUV市场和MPV市场的走势较为稳定。笔者认为目前的轿车市场走势是前期快速上涨的合理回调,轿车市场需要一个合理的休整期,厂家也应端正思路,该降价而不降,必将自食苦果。  相似文献   

2.
崔东树 《汽车情报》2005,(20):17-24
2005年的轿车市场持续出现火爆的走势,轿车市场格局发生巨大的变化,其中作为综合利润最为丰厚的中高档轿车的走势明显代表了新的竞争格局特点——品牌竞争加剧、新旧势力格局重塑。中高档轿车产品力差距的影响日益显现、品牌力的综合作用效果充分体现。未来中高级市场的走势变化将进一步奠定各合资品牌厂家的市场地位。  相似文献   

3.
杨再舜  刘元 《汽车情报》2004,(26):26-26
在国产轿车市场,中高级轿车价格一贯相对平稳,尽管普通级、经济级、微级轿车市场的价格战打得头破血流,但中高级轿车市场基本上波澜不兴。然而2004年一开年,中高级轿车市场就风云突变,预示出国产中高级轿车多年构建的相对稳定的价格体系大厦即将土崩瓦解。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汽车市场价格变化情况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汽车市场价格总体保持平稳下降,降幅比去年同期明显缩小。一、二季度,全国汽车市场产销保持稳步增长,汽车价格稳中有降。进入三季度,汽车产销同步走低,7、8月份全国汽车产销均有所下降,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保持增长势头,汽车价格受市场供求变化影响总体保持了温和下降态势,尤其是乘用车价格并未出现去年同期加速下滑的走势。  相似文献   

5.
在产能过剩论和部分车型开年大幅降价的双重影响下,2006年汽车市场走势扑朔迷离。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最新完成的预测报告给出一颗“定心丸”:2006年汽车需求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势头,市场供求总体形势有望好于2005年,价格跌势将主要集中在中高档轿车市场,整体市场价格水平不会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轿车市场发展迅速,目前我国轿车市场渠道主要以4S经销商、专营店及兼营店构成,4S模式成为共同的核心零售网络。一般说,完全受厂家控制的是4S经销商和部分专营店,其他专营店和兼营店由4S店进行管理。但是,在4S经销模式的终端,渠道体系的模式并不相同,厂家势力与经销商集团的势力在进行着博弈,轿车市场渠道的建设模式也在快速变换——强势品牌厂家在强力控制着销售渠道,严防大经销商集团的势力扩张;中小厂家在“与狼共舞”,同时也在不断摸索着新的销售模式。2006年全国已有近6000家汽车4S店。  相似文献   

7.
2005年,我国汽车产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汽车价格呈稳中略降态势。展望2006年,汽车产业仍可保持较快发展,市场环境会进一步改善,价格将延续上年稳中略降的走势。  相似文献   

8.
《轿车情报》2003,(8):20-21
今年上半年轿车市场仍保持较高速增长的态势,但MPV、SUV市场比轿车市场增长得更快,在百万辆左右市场规模的基础上,连续两年增长40%以上,这在世界上是极罕见的,共原因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进入3月,国产车价格再次松动,主流汽车厂商的产品纷纷调整价格。但是与国产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进口车的价格自2006年年底以来就保持相对稳定,仅在年初短暂上涨,年后小幅回落。对此,中国进口汽车贸易中心总经理丁宏祥认为,2007年中国进口车价格总体走势将保持平稳,不会出现激烈的价格战。  相似文献   

10.
颜树泉 《汽车情报》2004,(25):27-34
我国轿车市场在经过了4、5、6月份大幅下滑之后,7月份虽然各汽车厂家及汽车经销商使尽各种办法并联合媒体及行业主管部门制造轿车市场逐步回暖的假象,但消费者就是不买帐,还是不能扭转下滑的态势,当然其中有部分厂家利用暑假进行设备检修的因素,但主要还是因为市场需求不振,导致产销量继续下降,说明我国轿车市场已到了该调整的时候了,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姜湘南 《汽车情报》2008,(11):13-17
在国内CPI物价指数持续走高、南方暴风雪袭击、国际油价居高不下连创新高、股票市场风雨漂泊的背景下,2008年的国内轿车市场也受到了冲击,发展速度明显放缓。个别媒体甚至爆出2月份国内轿车市场环比下降27%的耸人标题,使得不明真相的投资者误以为2008年国内轿车市场大幅走弱,股票市场汽车板块遭受重创,投资者甚至是投资基金出现了恐慌性抛售。事实是,2008年的国内轿车市场在经历了前几年的高速增长后仍然保持着销售两位数增长,各轿车细分市场仍然保持着活跃态势,并呈现不同于以往的全新特点:值得高兴的是,在2008年国内轿车市场发展放缓的大背景下,国内微型轿车细分市场却逆市走强,好于2007年的市场表现,也让未来国内微型轿车市场将要崩盘的预言“不攻自破”。国内经济型轿车细分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分化走势,南京菲亚特旗下派力奥、周末风和西耶纳彻底退出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12.
2006年,在国家按照入世谈判承诺取消了包括进口汽车配额管理降低进口汽车关税等一系列限制性保护措施情况下,市场在宏观调控政策引导下,实现了平稳过渡,产销双双突破700万辆大关,价格继续保持稳中下降趋势。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统计的最新数据显示,2006年汽车市场价格平稳下滑,累计比2005年同期下降2.14%,2006年除7月份汽车市场价格小幅上升0.18%外,其余月份价格基本呈现温和下降态势。其中,客车、货车价格小幅波动,轿车类产品持续走低成为影响全年汽车价格变化的主要因素。展望2007年,在市场供给不断增强,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宏观政策适应性调整的情况下,汽车产业有望继续保持产销两旺格局,价格仍将延续2006年平稳下降走势,且降幅会有所加大。在专家认为,综合目前情况及各方面因素判断,2007年,汽车产销有望突破800万辆,价格在经过连续两年平稳抵位运行后,受成本降低和供求关系变化等因素影响,预计降幅会较2006年略有加深,全年降幅可能维持在4%左右。有三大主要因素将影响后期汽车价格变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崔东树 《汽车情报》2007,(22):10-11
一、上半年乘用车市场逐步步入低谷 上半年乘用车市场以同比增长23%结局,相对于2006年同期的40%的累积增速,表现明显回落。乘用车市场的波浪前行的规律较为明显,2007年属于调整年,按照2004年的规律应该有半年以上的调整期,但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步成熟,区域走势的差异性加大,调整的力度逐步缩小。6月轿车市场零售与5月持平,厂家库存继续增长,但整体的体系风险不太大。  相似文献   

14.
姜湘南 《汽车情报》2007,(16):17-24
正如市场各方所料,2007年一季度国内微型客车/微型轿车依然延续的疲弱市场走势,但2007年以来国内微型客车/微型轿车市场走势之弱,却出乎市场各方的预料:2007年一季度,国内微型客车销售增长率由2006年底的10%降到目前的1%,国内微型轿车销售增长由2006年底的负1%降到目前的负10%左右,微型客车和微型轿车销售下降幅度均在10%左右;作为国内微型轿车行业的旗帜,曾经连续数年名列国内轿车企业前十强的天津一汽夏利在2007年一季度首次被挤出前十强之列,被市场各方以及厂家寄予厚望的第三代微型乘用车的臀台亮相并未能探救国内微型乘用车的命运。  相似文献   

15.
颜树泉 《汽车情报》2005,(12):20-28
我国轿车市场在经历了2002年、2003年的高速增长和2004年的增长乏力之后,2005年一季度对于各厂家乃至整个轿车市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一季度能有一个比较好的增长,不但能缓解各厂家和经销商的库存压力,而且可以极大地消除消费者的持币待购情绪,并为我国轿车市场尽快走出低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汽车工业研究》1995,(2):33-36
1994年我国轿车市场在整个汽车市场中呈低速增长态势。总产量可达25.5万辆,销量约为24.5 ̄25万辆。存在轿车整体市场小有起色,具体品种畅、滞并存,价格总体水平回落,购车者结构发生变化及轿车需求潜力大和实现低等特点。1995年宏观环境将拉动轿车市场适度增长,轿车需求可达32.5万辆,计划产量40万辆,轿车价格仍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7.
饶达 《轿车情报》2012,(11):60-61
年内市场展望 今年中秋节与十一黄金周连在一起。在8、9月份还有众多上市新车和年度改款车对消费者的诱惑,以及厂家和经销商大规模降价促销,对乘用车市场都是利好因素。但是9月日系车终端销量同比大降42%,批发销量降41%。致使国内终端销量微降15%,批发销量仅微增。一般9月份是销大于产,但今年9月是产大于销,使厂家和经销商的总库存均略增高,这是在特定时期的特别现象。  相似文献   

18.
今年前7个月,尽管汽车市场实现超过16%的增幅,乘用车领域的销售增幅达到15.79%,但高开低走的市场走势让厂家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多数厂家没有完成年初制定的销售目标,下半年面临巨大的压力。更为严峻的是,由于经济发展走势等多方面原因,下半年的市场形势并不乐观,汽车厂家很可能遭遇来自市场强有力的挑战。面对考验,厂家从今年第二季度起开始了新一轮的营销变革,希望通过在低迷市场情况下主动求变,抵御市场的冲击。  相似文献   

19.
1998年上半年微型汽车产销虽然保持同步增长,但表现为平缓之势。微型轿车市场继续红火,微型客车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而微型货车却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微型汽车市场上价格战愈演愈烈,为了占领市场,各厂家积极开发新品种。1998年上半年微型汽车产、销量占全车汽车产销总量的比例为33.88%和33.29%,在汽车市场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颜树泉 《汽车情报》2005,(36):30-37
2005年的轿车市场已进入收关季节,为使全年有一个比较好的业绩,各汽车厂家和经销商都在使出浑身解数,以促进产销量的提升。从2005年我国轿车市场的运行态势来看,基本处于平稳增长的态势,与2004年的大起大落相比,已经让各汽车厂家满意了。但我们也应看到,由于汽车价格的大幅下降,汽车行业的盈利水平大为降低,很多企业的利润都出现了大幅的下降,13家重点企业中有33%的企业出现了亏损,说明我国汽车行业的竞争程度有所加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