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军 《中国港口》2002,(2):11-11
目前,长江干流港口存在交通部和地方政府"双重领导"港口、地方政府领导港口、货主码头、中外合资(独资)四种类型.其中,实行"中央和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以地方政府为主"的长江干线港口25个,港口总资产约90亿元.  相似文献   

2.
<正>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贸易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中国港口业逐步进行了改革。2001年底开始的港口体制改革彻底改变了我国港口的管理模式,将由中央管理以及中央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的港口全部下放地方管理,实行政企分开,由原来的"政企合一"模式转变为完全由地方管理的模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转变港口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几年的试点准备,我国将在"十五"期全面推进港口体制改革,这是我国港口发展史上又一项重大举措."港口下放、政企分开"是这次改革的核心思想."港口下放",对双重领导港口要进一步下放到港口所在城市;"政企分开",将目前政企合一的港务管理局中的政府职能分离出来,组建港口管理局,对本地区港口行使行业管理职能;港口的企业部分重组为港口集团,独立运作."港口下放",比较符合世界港口属地化管理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地方政府积极、主动地为港口发展提供各种支持;至于"政企分开",主要解决运输市场开放后港口投资主体、经营主体多元化情况下,如何强化政府管理职能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曹沫 《水运管理》2003,(2):11-12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交通部等五部委《关于深化中央直属和双重领导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38个双重领导港口于2002年3月底以前全面下放地方,港口行业开始实行中央、省、地市分级管理体制。港口下放后,要求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政企分开,一港一政”的原则自行确定港口管理形式。  相似文献   

5.
我们应构架什么样的港口管理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双重领导港口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要建立一个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港口管理体制和长效管理机制.因此,双重领导港口彻底下放和政企分开一旦实施,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构架新的港口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6.
2001年,我国开始了新一轮港口管理体制改革,国家将中央直属和双重领导港口下放到地方,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深化中央直属和双重领导港口管理体制改革意见的通知》。按照国务院的要求,2004年2月广州港进行了体制改革,实现了政企分开,成立广州港务局和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广  相似文献   

7.
徐海城 《中国港口》2005,(12):36-37
一、国有港口企业改革的现状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01)91号文转发《交通部等部门关于深化中央直属和双重领导港口管理体制改革意见》,全面实施港口体制改革,全国14个双重领导港口陆续下放当地政府管理,并实现政企分开,港务管理局剥离企业经营职能,专司港口行政职能;企  相似文献   

8.
戴荣涛 《中国港口》2002,(9):15-15,17
一、国有港口企业传统体制机制的弊端 计划经济模式下习惯思维导致港口体制处于僵化状态.长期以来,双重领导港口体制机制模式,造成中央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对港口发展既重视又不重视的状态;高度计划经济管理方式又导致港口体制机制处于僵化状态.  相似文献   

9.
为了积极稳妥地实施和推进港口管理体制改革,有必要对我国港口管理体制改革中遇到的一些关键性和较难操作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一、港口政企分开改革的基本思路根据国务院港口改革意见,双重领导港口将下放地方管理,并实行政企分开,明确港口管理部门的职责,港口企业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改制和规范。1.港口管理部门设立的方式和职能界定按照“一城一港一政”模式,对现有港口管理职能进行理顺,分离港务管理局承担的企业行为,界定港务局与交通局、口岸委、规划局、土地局、海洋局等部门的港口行政管理职能分工。实行…  相似文献   

10.
林春辉  孟愈 《集装箱化》2002,(12):11-13
1 港口下放、政企分开对国有港口企业的直接影响 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交通部等部门关于深化中央直属和双重领导港口管理体制改革意见的通知>和交通部<关于贯彻实施港口管理体制深化改革工作意见和建议的函>相继出台.  相似文献   

11.
上海港口体制改革方案,是根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关政策拟定的一个框架型的方案。由于我国体制改革的方向虽明确,但具体实施尚无法律可遵循,因此方案仍属于探索性意见。 一、改革“双重领导,地方为主”的管理模式,实行港口政企分开,行政管理归地方,企业独立经营的体制 1、将现在的上海港务管理局中执行行政管理职能的部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的有关港口管理的职能部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将在"十五"期全面推进港口体制改革,这是我国港口发展史上又一次重大举措."港口下放,政企分开"是这次改革的核心思想."港口下放"是对双重领导港口要进一步下放到港口所在城市,"政企分开"则将目前政企合一的港务管理局中的政府职能分离出来,组建港口管理局,对本地区港口行使行业管理职能;港口的企业部分重组为港口集团,独立运作.因此,我们必须思考在体制改革后,企业内部新机制如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职能管理模式如何运作,以适应国家新的港口管理体制,确保我们的港口向多功能、全方位、现代化的国际大港迈进.  相似文献   

13.
肖钟熙 《水运管理》2012,34(10):7-9
2001年10月,原交通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财政部和中共中央企业工作委员会联合下发《关于深化中央直属和双重领导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我国港口开始了新一轮以港口管理属地化和政企分开为主要内容的港口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4.
钱网小 《中国港口》2003,(11):24-25
<正>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港口管理体制改革之前,长江干线港口属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和地方双重领导,长江于线港口有义务向主管单位长江航务管理局报送各类报表资料,同时长江干线港口作为政企合一单位,具有政府管理职能,有权力收集港口辖区内所有港口包括货主、商贸码头生产经营及基础设施基本情况资料。港口管理  相似文献   

15.
信息与资料     
关于港口公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问题 港口的公用基础设施是指为多家港口经营企业提供服务的进出港航道、防波堤、锚地、道路、桥梁等设施。体制改革之前,沿海大港的这些基础设施都是中央直属或双重领导港口的港务局负责建设和维护管理的,因为它具有政的职能,这是历史形成的。但从一个企业的角度说,不论企业大小,没有为其他企业承担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的责任。虽然交通部的规章规定其他港口码头企业的50%货物港务费用于这些公用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但从根本上说权责是不一致的,政企是不分的,资金使用不尽合理。港口政企分开后,这些公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管理的责任,将全部转移到港口所在的地方政府,政府的重要职能就是为港内所有企业提供公用的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船检》2003,(7):48-50
《港口法》明年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日前审议通过中国《港口法》经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明年1月1日起实施。《港口法》的面世确立了中国港口由地方政府直接管理并实行政企分开的行政管理体系这个管理体制的核心就是.政企分开多家经营:“一港一政”统管理。确立了政府通过对港口规划岸线的管理合理布局保证港  相似文献   

17.
《中国港口》2002,(12):13-13
<正> 鉴于中央直属和双重领导港口已全部下放地方管理,为进一步规范内贸港口收费,交通部于10月12日以交水发[2002]473号文下发“关于明确内贸港口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内容如下: 一、原中央直属和双重领导港口港区范围内的所有码头的内贸港口收费,均按交通部《关于调整交通部直属及双重领导港  相似文献   

18.
万祥新 《中国水运》2000,(11):40-40
从1984年起,长江干线主要港口实行"双重领导,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这一改革措施起了许多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为了促进长江干线港口的健康发展,特对"十五"期长江干线港口建设提出如下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9.
韩继生  徐军 《中国港口》1999,(12):20-21
<正>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框架,这既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战略目标,又是一个需要努力才能实现的艰难目标,为此,把搞好长江港口企业扭亏脱困作为目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任务十分紧迫。一、港口基本情况长江干线现有25个双重领导港口,其中23个以地方政府为主、长航局代部为辅的双重领导。截止今年6月底23个港口共有在册职工6万多人,资产总额78.5亿元。1994—1998年港口企业经营情况见下表。  相似文献   

20.
<正> 交通部于2003年3月10日以“交水发[2003]69号”文发出通知,要求加快港口政企分开步伐加强港口行政管理。具体通知如下: 2002年是我国港口管理体制实施重大改革的一年,各有关省(直辖市)、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委、各有关省(直辖市)交通厅(委)以及原中央直属和双重领导港口,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