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巍 《交通与运输》2006,22(6):64-64
澳门的街道很狭窄,夹在林立的高楼与各式店铺之间,道路更显得拥挤。本来就不宽的马路旁,还要密密麻麻地停放一排排私人轿车和电单车(即摩托车),可行驶的路面,也仅仅是一车之宽。许多地方的人行道很窄,刚可容一人通过,若遇对面来人,需侧身方可擦肩而过。更有一些地方,人行道只有单向一侧,仅用一条黄线与行车道分隔。  相似文献   

2.
科学的人行道服务水平评价方法可以为营造良好的步行出行环境提供有力的 理论支撑.针对人行道服务水平等级为定序变量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基于有序Logistic 回 归模型的人行道服务水平评价方法.首先,选择北京市交通枢纽地区34 条典型人行道进 行行人满意度调查,获取典型、全面的数据样本;然后,采用模糊C 均值聚类方法得到行 人满意度与人行道服务水平等级的对应关系;最后,应用逐步回归方法提取人行道服务 水平显著性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影响机理,进而建立人行道服务水平等级的有序Logistic 回归模型.通过实际验证,模型精度较现有的线性回归模型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人行道精细化养护的思路,从养护技术的精细化和养护管理的精细化措施展开论述。提出了城市道路人行道精细化养护的细化目标,对人行道基本段、坡道、盲道、树池、检查井等方面的养护维修,提出了城市道路人行道运营阶段养护技术要求和标准。提出了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从信息化管理平台、巡养一体化机制、绿色骑行的巡查模式、责任到人的管理机制四个方面对养护管理措施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人行道设计建议——以南京市相关调查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季  程建川 《城市交通》2008,6(4):47-51
城市道路设计中,多以满足机动车行驶需求为核心,对人行道的设计不够重视,产生如人行道局部缺失、设置不连续或不合理、过街人行道数量不足或缺失等问题,以致人行设施服务水平不高,制约了城市道路的整体服务水平。分别从宏观规划和微观设计两方面探讨了步行友好型城市的未来。在宏观规划方面,提出优良的步行网络应该具有的6要素;在微观设计方面,以南京市为例,针对人行道设计中的人行道宽度、与非机动车道的分离措施、附属设施设计、与换乘车站连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目前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的有关内容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了行人通过养护维修作业区时的心理和步行交通的基本特性后,讨论了人行道养护维修作业区设置需遵循的原则,并对人行道养护维修进行了分类.在这基础上,对人行道养护维修作业区的设置进行实际的布置.  相似文献   

6.
杨斌 《交通与运输》2008,24(5):10-11
关于人行道一词,《辞海》中的定义为“城镇道路上供人行走的部分。其宽度主要根据行人数量而定,还应考虑布置绿化地带和街道附属设施(路灯杆、路名牌、电力杆等)所需的宽度。”早在2000多年前的古罗马时期,庞贝古城就有了人行与马车分离的街道雏形,路缘石高达0.4~0.6米,在街口还特别布置了人行“汀步”,标高与人行道齐平,形成了最早有组织的人行过街横道。  相似文献   

7.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公共交通很为发达,有轨电车和地铁每次搭乘时必会有位.但这里还有自行车的发展空间,因为骑车在维也纳城是另一番风景.这里主要道路上有专门的自行车行驶道,有白线与人行道和车行道相隔离,自行车道上不远都有自行车车道的标识.  相似文献   

8.
某人傍晚回家吃饭.打电话报个信.短短四十几秒钟.小车冲上人行道.连撞3个人并撞倒一棵树后翻车.3位行人均伤重死亡。肇事已被依法逮捕。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分析了行人通过养护维修作业区时的心理和步行交通的基本特性后,讨论了人行道养护维修作业区设置需遵循的原则,并对人行道养护维修进行了分类。在这基础上,对人行道养护维修作业区的设置进行实际的布置。  相似文献   

10.
水泥混凝土道面材料刚度大,人体跌落其上有潜在危险.应用动力有限元程序建立了包括刚柔复合结构以及人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加铺橡胶板材水泥混凝土道面的冲击性能.根据分析模型中各对象的材料特性与分析目的确定材料模型假设,路面结构采用线弹性材料模型、橡胶板材采用Mooney-Rivlin材料模型假定、人体采用双线性硬化材料模型.人体跌落冲击的仿真结果表明人体在与路面冲击碰撞后回弹位移很小,说明材料模型假定及整个仿真分析可以合理地模拟实际的冲击过程.通过冲击时间、人体的冲击加速度及应力的对比,表明在水泥混凝土人行道面上加铺橡胶板材对于保护行人安全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人行道有效宽度和利用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人事故(Pedestrian RTAs)在许多发展中国是很严重的问题。本文研究各种有效宽度下的城市道路人行道的使用率与交通道路特征包括自行车流量、行人流量、机动车流量和车速之间的关系,以及不使用人行道的行人的性别年龄特征,为城市道路提供合理的行人通道设计提供理论和数据依据。研究表明:有效宽度在1.8m以下的人行道会妨碍人们的正常使用,有效宽度小于1m的人行道大多数行人不会使用.机动车流量和车速对利用率没有显著影响。行人流量和人行道利用率成反比。  相似文献   

12.
基于桥梁人行道栏杆的使用要求和GFRP的材料特性,研制一种新型复合材料栏杆——GFRP栅栏型宝瓶式桥梁人行道栏杆。通过有限元计算和对实际桥梁栏杆的加载试验,证明该GFRP栏杆能满足桥梁人行道栏杆的结构与使用性能要求,具有潜在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就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对道路工程人行道设计进行分析与研究,为广大同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只要把砖块喂进自动铺路机的"大嘴",就出现平整美观的砖块人行道了.这不是科幻影片中的镜头,而是荷兰的自动铺路机工作时的场景.看上去非常奇妙,这台铺路机就像打印机一样,为人们方便快捷地铺设人行道.  相似文献   

15.
2010年5月初,河北石家庄市的小街巷改造工程拉开帷幕。5月1日晚间起.青园街开始进行机动车道热再生道路施工,同时对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进行翻新,施工路段是中山路至石栾路,共约4.5公里。  相似文献   

16.
《城市交通》2005,3(4):38-38
《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05MR501是按照《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GB10000--88)等编制的,图集中给出了缘石坡道和盲道的设计原则和设置要求,对人行道各种路口设置的缘石坡道、单面坡缘石和三面坡缘石的形状、尺寸都有具体规定;在人行道设置盲道时,对位置、走向、条形、起点、终点、厚度、材料等也作了设计要求。并附有人行道范围内设置缘石坡道及盲道的设计图示和盲道砖选型及大样图。  相似文献   

17.
<正>城市道路横断面,顾名思义就是垂直于城市道路中心线方向的断面。城市道路横断面的组成有车行道(路面)、人行道、绿化分隔带、路灯、交通设施等。道路横断面按照非机动车道位置,可分为人非共板和机非共板2种类型;按照车行道被绿化隔离带划分成的幅数不同,可分为一块板、二块板、三块板和四块板等几种形式。  相似文献   

18.
工程概况 某工程新区景观大桥:4.0m(人行道)+4.0m(非机动车道)+12.25m (机动车道)+0.5m(防撞护栏)+3.0m(两幅净距)+0.5m(防撞护栏)+12.25m(机动车道)+4.0m (非机动车道)+4.0m(人行道)=44.5m;荷载标准为公路-Ⅰ级。B线K6+635.5、C线K6+639.6处小桥处于路基渐变段上,桥宽17m,桥面净宽16m。D线、E线、F线、G线处于二级公路路段,桥梁宽度与路基同宽,桥宽12m,桥面净宽11m。设计行车速度:K 0+000-K21+058段:60km/h;K21+058-K47+115段:80km/h。  相似文献   

19.
着重介绍了人行道部分的施工程序和原理,阐述了出现问题的原因,共同寻找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20.
在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中,人口密度进一步增大,机动车保有量飞速提升,人行道的通行压力也随之加大,占路停车、占用人行道停车的现象比比皆是。本期多频道栏目发表了3篇文章,就加强道路停车管理,改善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环境,以及切实界定好人行道上可否停车的边界条件等,阐述了各自的看法。欢迎广大读者参与讨论,为推动低成本、高效率、低环境影响的交通系统建设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