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汽车维修与保养》杂志社主办、依纳公司冠名赞助、华信诚、博世、车博仕、AC德科奖品支持的“中国汽车后市场品牌产品认知度有奖调查”于2006年底结束。作为中国汽车后市场的领军专业媒体,《汽车维修与保养》杂志针对汽车后市场中的维修工具、仪器设备、汽车配件、用品等各类产品,在汽车维修相关的从业人员中进行了产品认识度调查。调查从熟悉品牌、选择品牌、使用品牌等多方面,深入调查品牌产品在相关从业人员中的认知与了解,为产品供应商提供相关品牌及产品的反馈信息,同时为品牌产品的市场推广及宣传提供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2.
谈中国汽车产品的品牌经营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品牌具有强大的市场开拓力、文化内蓄力、信誉辐射力、资产扩张力和在市场上表现出现超常创利能力,对企业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品牌经营策略包括产品线延伸策略、品牌拓展策略等。我国汽车产品的品牌经营存在缺乏品牌经营意识、对品牌作为无形资产的巨大潜在价值认识不足、缺少明确的品牌定位、竞争策略单一以及缺少品牌价值塑造等问题。中国汽车工业进行品牌竞争需要认清市场需求,明了消费趋向,明确品牌定位,实现品牌的个性化经营,理顺品牌关系、追求附加价值等。  相似文献   

3.
《汽车与配件》2011,(51):20-21
两年之前,《汽车与配件》杂志曾在湖南长沙举办过“2009中国售后市场最受欢迎汽车零部件品牌产品”颁奖,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今年,正值中国“人世”10周年和《汽车与配件》创刊30周年,为进一步引导消费、推广具有性价比优势的品牌产品,规范汽车配件售后市场,本刊在Automechanika Shanghai2011上海国际汽车零配件、维修检测诊断设备及服务用品展览会的主题峰会——“2011汽车售后市场模式创新高峰论坛”之后,举办了“2011中国售后市场最受欢迎汽车零部件品牌产品”颁奖典礼。  相似文献   

4.
《汽车导购》2007,(7):58-65
汽车市场的火爆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欣喜地看到,自主品牌较过去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不仅仅表现在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上,从研发设计能力、产品制造工艺、与合资品牌的竞争以及涉足海外市场等方面都让人感受到了自主品牌崛起的信心和希望。  相似文献   

5.
从惨淡经营到迅猛发展,从举步维艰到进入国际市场……或曲折,或进步,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发展一直以来关系着中国汽车强国梦的实现。就在经历过一番迅猛增长之后,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份额连续12个月下滑的事实宛如入冬前的寒流引起业界的急切关注。基于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出现的严峻形式,9月25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牵头,召集各大自主品牌企业人士以及主流媒体存北京首次举行了“中国品牌汽车宣传工作高层研讨会”。十三家汽车企业代表、行业主流媒体代表、汽车行业资深专家针对中国品牌目前市场表现、原因探讨了中国自主品牌在产品发展和产品宣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蒋励 《汽车与配件》2007,(20):34-37
中国汽车工业经过二十年的合资合作,汽车制造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中国汽车工业当初所追求的以市场换技术,从而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汽车产品的愿望不但没有实现,反而导致原有自主开发能力减弱、产业发展面临“空心化”的危险。有介于此,新颁布的《中国汽车产业“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中国将着力增强汽车产业的创新能力,大力引导汽车产业加大自主品牌产品的研发和推向市场的力度,扩大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提高自主品牌的产业竞争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汽车驾驶员》2005,(11):47-47
针对目前汽车市场淡化“中国制造”,突出外方品牌现象,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起草的《汽车产品外部标识管理办法》日前已经完稿,正等待审批,不久即将出台。  相似文献   

8.
“是汽车产品引领汽车文化,还是汽车文化引领汽车产品?”这是所有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都要思考的问题。中国车企目前都在研发产品和销售产品。但是没有引领汽车文化的发展潮流,汽车文化建设必然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2013年1月作者走进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汽车领域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内汽车市场开始进入高速戍长期,其中代表着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自主品牌汽车开始崭露头角,并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飞速发展,成为中国车市不可忽视的一股新生力量。中国车市的品牌力时代已经到来,面对大品牌占绝对主早的中国汽车市场,目前尚处于弱势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应该如何应对?关键在于提升品牌力,打造强势品牌。就如何提升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品牌力,作者从品牌定位策略、渠道构建策略以及品牌国际化策略3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日本汽车厂商一直是中型SUV的先驱,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每个日系品牌旗下都有着各自畅销的中型SUV产品。  相似文献   

11.
竞争市场的压力使热衷开发自主品牌产品的中国汽车厂商意识到,面对强大的跨国公司及合资企业的市场推进,营销仅依靠市场需求来进行管理是不够的。许多成功企业的经验是不仅要“满足用户”、更要“创造市场”,即寻找潜在市场的商机,如开发“Niche”市场的汽车产品。  相似文献   

12.
新装备     
雅坤 《世界汽车》2009,(5):82-83
当前中国汽车市场中的品牌竞争非常激烈,既有原装国际新车的强势登陆,又有合资品牌本土化产品的推陈出新,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受到了极大影响,如何才能在竞争中化被动为主动成为困扰自主品牌汽车厂商的一个难题。面对不利的市场局面,天津一汽夏利推出了带有AMT变速器的新威志,将提升技术水平作为了突破不利局面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北汽福田尝试走一条国际化经营的路子,极大地拓展了市场空间,取得了突出的业绩。同时中国汽车企业国际化经营也取得重大突破,2005年出口汽车整车17万余辆,出口数量首次超过进口。在“十一五”期间,政府将积极扶持和推动汽车民族品牌的培育和扩大对海外市场的出口,国际化必将成为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主旋律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上海一德尔福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近日捷报频传,在国内汽车行业协会及各大知名媒体主办的评选中三度折桂,荣获大奖,再次证明德尔福产品在中国汽车售后市场的领先地位,并显示了德尔福面对中国售后市场的专注及努力。这三项行业大奖分别是中华工商联合会汽摩配商会颁发的"2011年度中华汽配用品行业蓄电池/氧传感器优质品牌"奖,《汽车杂志》颁发的"2012汽车杂志年度产品(蓄电池)"/"2012编辑推荐汽车零部件品牌"奖以及《汽车与配件》杂志颁发的"2011中国售后市场最受欢迎汽车零部件品牌(点火线圈/传感器)"奖。  相似文献   

15.
最美中国车     
《时代汽车》2013,(9):92-93
日前,适值“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博览会”在京举办之际,天佑摄影俱乐部(天佑摄影网)携手展会主办方联合举办了“最美中国车”主题摄影大赛。‘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博览会是国内唯一专门展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产品的展会,今年是第四届,以往历届展会都得到了国内自主汽车企业的重点支持,一汽、东风、上汽、北汽、广汽、长安、奇瑞、金龙、常降等汽车企业都参加了本届自主品牌汽车博览会。  相似文献   

16.
中国汽车工业在发展了50多年后,人们突然发现,国外汽车巨头在中国取得成功的背后是中国汽车工业自身的巨大牺牲。在中国,还没有哪一个行业像汽车工业一样依赖于合资模式,中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并没有如期望的那样带来汽车产业竞争力的提升。由于缺乏自主的品牌和关键技术,研发能力低,国内汽车产品的核心技术大多数掌握在合资企业手中,没有话语权。“拿市场换技术”的传统合资模式开始受到质疑。事实上,早在1997年,  相似文献   

17.
陈晓凤 《汽车情报》2007,(35):11-12
换标热后的忧虑 2007年是中国汽车自主品牌扬眉吐气的一年,其产销售量突飞猛进,在市场争夺战中几乎与合资品牌打了个平手。然而提升产品内涵的创新能力却不容乐观,诸多自主品牌依然没有走出模仿阴影。  相似文献   

18.
从我国汽车品牌的发展进程看,目前我国汽车产业正处于品牌的重新洗牌和崛起阶段。大众、雪铁龙、菲亚特、通用、福特、本田等知名国外汽车品牌纷纷以各种方式抢夺中国汽车市场,而处于弱势的民族汽车品牌在各方面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从产品的技术性能看,中国整体轿车水平几乎落后于发达国家10年,生产工艺水平落后20年,开发设计水平则落后30年。虽然一直通过引进外资来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但由于产品的结构性问题,到目前为止,中国汽车企业还不具备自主开发的能力和独立知识产权的品牌。因此,我国民族汽车品牌应采取怎样的发展战略与模式、如何调整利用外资与自.我发展的关系等问题日趋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树立民族品牌,发展和提升民族品牌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产品是永远的王道,提高产品质量,树立产品的良好口碑,才是占领市场的不二法宝。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以低价位的优势,在二三线市场占有相对优势。前段时间.中欧经济技术合作协会会长徐秉金、中欧经济技术合作协会副秘书长欧阳敏提出的“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观点,被各大网站纷纷转载,引起强烈反响。然而,二三线市场就是自主品牌的一亩三分自留地吗?市场是企业的命脉,有市场的地方,就有企业的虎视眈眈。随着二三线市场购买力的提升,品牌意识的增强,尤其是合资品牌价位的拉低,自主品牌汽车的自留地——二三线市场正在被合资品牌汽车蚕食。  相似文献   

20.
蓬勃发展的中国汽车后市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汽车养护企业参与角逐,竞争日趋激烈。如同汽车销售有专业品牌4S店一样,要在竞争中走出一条新路,同样需要企业将自身打造成汽车后市场的品牌4S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