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以非饱和压实黄土室内模型试验为研究切入点,结合公路交通路基工程的具体情况,对高填黄土路堤的受力和沉降规律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建立了在路堤填方的同时综合考虑非饱和压实黄土应力、变形和时间的计算模型,提出了高填路堤沉降的计算公式,为高填路堤施工预留沉降高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可有效指导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山区高填软基路堤预估计算方法存在的缺陷,通过西南山区某公路高填路堤和软基路段工后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反分析,首次提出了改进的S曲线指数法分析模型,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实用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高填方路堤施工沉降控制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软土地基上的高填路堤具有沉降或差异沉降大的特点,极易对路面及整体稳定产生破坏性影响,因此有效地降低高填路堤沉降,成为高填段路堤施工的必备课题。结合一工程实例,进行高填路堤施工数值模拟分析,对软基处理前后的沉降及路堤不同压实度路堤变形分别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并获得了路堤压实度的合理值。  相似文献   

4.
高填路堤一般会面临路堤边坡失稳概率增加、路堤顶面差异沉降过大等工程风险。文中运用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建立高填路堤的平面应变数值分析模型,探讨不同填高、不同路堤模量情况下高填路堤的稳定与沉降等工程特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动力响应模型试验装置,研究了高填路堤不同拓宽方式,以及工后重载动力响应高填路堤变形与破坏问题,新老路基不均匀沉降、新老路基的不稳定拓宽衔接是产生危害的主要原因,高填路堤不同拓宽方式下的重载动力响应试验研究成果为高速公路高填路堤拓宽改扩建工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土工格栅加筋高填方黄土路堤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清 《公路》2007,(8):115-118
为了提高黄土路堤的稳定性,防止湿陷性沉降的发生,以土工格栅为加筋材料,在宁夏银古高速公路辅路K13 150~K13 210的填方路段进行了原型试验,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最佳加筋位置的合理计算方法,并对高填黄土路堤的加筋设计方案进行了扩展研究,认为对黄土路堤加筋,能有效提高其整体稳定性,减少或避免湿陷性沉降,分析结果可为加筋黄土路堤的设计和计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利用重载动力响应模型试验装置,对路堤下伏溶洞的变形破坏机理与稳定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归纳出路基下不同部位变形破坏特征,分析了暗河漏斗地区高填路堤的稳定性。得出了路基路面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相应产生变形,传递到路面下各结构层并引起相应沉降变形,最终导致了路面塌陷和坡脚的破坏,确定暗河地区高填路堤筋墙方式拓宽,为暗河地区高填路堤整治方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对广西六寨至水任二级公路试验段进行沉降观测,并计算出相应的地基压缩模量,指出高应力水平下与低应力水平下路堤地基压缩模量的差别,建议设计与施工应根据应力水平考虑地基压缩模量,以期符合高填路堤的实际。  相似文献   

9.
高填路堤涵洞受力及变形特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高填路堤涵洞的受力及变形特性,建立了有限元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工程实测吻合较好,并研究了涵顶土压力和沉降值的影响因素,得出了涵洞结构、尺寸、涵洞周围填土密实程度、EPS的厚度和宽度对涵顶土压力和沉降值影响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黄土地区高填路堤沉降病害大量调研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试验、室内试验和有限元数值分析手段,对路基病害产生的机理及表象进行了深入的比对分析,归统其一般规律和病害发生形态。并评价研究了湿陷性黄土地基对路堤沉降的影响,提出了具体的评价方法。同时根据岩土工程的发展现状,在即得相应成果与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上可靠、费用上经济、施工上可行的黄土地区高填路堤施工工艺及沉降、沉陷防治措施。研究对于加快湿陷性黄土地区高等级公路的建设速度,提高工程的质量,节约基本建设投资,促进湿陷性黄土地区高等级公路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