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了某SUV主驾驶员座椅在加速时抖动较大的问题,结果表明,主驾驶员座椅2号安装点的振动加速度峰值在44.5 Hz附近远超目标值,是引起座椅抖动较大的主要原因。结合基于平均驱动自由度位移法所获得的理想挂钩布置点、排气系统结构和车身底部空间,优化了挂钩位置。通过挂钩尺寸和搭接结构优化,大幅提高了排气系统挂钩的一阶局部模态。优化方案各挂钩-主驾驶员座椅安装点的振动传递函数峰值明显降低,最大降幅百分比为36.7%。样车道路测试时主驾驶员座椅靠背测点的振动加速度峰值由1.19 mm/s2降至0.66 mm/s2,主观评价结果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从查阅到的文献可以看到,在驾驶员逐日路径选择行为及网络交通流演化的研究中,均假定驾驶员第1天对路径的理解行程时间相同,也即初始条件中没有考虑驾驶员的个体差异性。首先,对初始条件和驾驶员逐日路径选择过程建模,在2条平行路径的简单路网中,运用Agent仿真方法模拟了不同初始条件下驾驶员逐日路径选择过程。结果表明:路网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与驾驶员对历史信息的依赖程度显著相关,而与第1天驾驶员对路径行程时间理解的相关差异性不显著;路网平衡和用户平衡的差别与两者均显著相关。虽然在不同情况下路网均能够达到近似的用户平衡状态,但是平衡时驾驶员对2条路径的理解行程时间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高级车辆事故自动呼救(AACN)系统的抗干扰性和事故信息的准确性,对AACN系统的门槛阈值设定进行了研究。首先,选取统计的交通事故数据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得到速度变化量对驾驶员伤情的影响较大的结论,同时建立驾驶员伤情预测模型;然后,对台车碰撞加速度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不同门槛阈值下的速度变化量,分析其对驾驶员伤情预测的影响;最后,提出考虑伤情等级补偿的AACN系统触发算法。结果表明:AACN系统门槛阈值影响对驾驶员伤情的预测,通过补偿算法,可以有效提高AACN系统伤情等级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交通诱导信息对驾驶员路径选择行为影响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变信息板通过向驾驶员发布实时路况信息,诱导驾驶员选择合理路径.影响驾驶员路径选择行为的因素是多元的,包括驾驶员个体属性、道路属性、可变信息板属性等.使用RP调查获取驾驶员行为数据,探讨交通诱导信息对驾驶员行为的影响.分析表明,交通诱导信息对驾驶员行为影响较大.在驾驶员个体属性中,驾龄和道路熟悉度对驾驶员行为影响最大;道路属性中,驾驶员对拥堵状态最为敏感;VMS信息中,年长的驾驶员偏好实际交通信息,年轻的驾驶员偏好驾驶建议信息.   相似文献   

5.
了解和掌握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的使用与维护,无论对驾驶员或维修工都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使用维护得不好,就可能导致发动机不能正常运行,甚至出现较大的故障,因此一定要重视汽车的使用和维护.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AEB的介入对车辆被动安全性的影响,本文中通过志愿者实车测试,借助驾驶机器人和车载高清摄像机,完成了24组不同制动减速度和不同试验速度下驾驶员的运动姿态采集,分析了AEB制动过程中驾驶员的前倾位移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制动初始速度下,驾驶员位移量随着制动减速度的增加而加大;当制动减速度较小时,制动初速度对驾驶员位移量的影响不大;当制动减速度较大时,随着制动初速度的增加,驾驶员的位移量波动较大,没有明显的规律。借助THUMS人体模型,通过仿真对比分析正撞工况下有无AEB作用驾驶员的伤害情况,得出了在现有的被动安全开发策略下,AEB的作用会加剧驾驶员的损伤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现代车辆底盘必须为驾驶员提供最佳行驶舒适性、较高的行驶安全性、较大的灵活性和操纵的简单性。以前不可调的常规减振器只能在上述目标之间提供一个折中方案,可手动调节的减振器则可将减振程度设置为运动型或舒适型。为了能近乎完美地消除这个目标冲  相似文献   

8.
舒适性装备 国外最新式的长途载货车,车门上都印有驾驶员的名字,驾驶室的内部陈设十分漂亮。位于牵引车后的舒适卧厢是驾驶员们将车停在停车场时舒舒服服睡一觉的好地方。这种卧厢里配备了高级宾馆通常使用的许多装备,如VCD、音响、冰箱、空调、台灯、衣柜、袖珍写字台等,晚上在这种卧厢里休息,要比在许多汽车旅馆休息还要舒适。有些较大的牵引……  相似文献   

9.
车辆的能耗与驾驶员的操作方法密切相关,据统计,一条公交线路上开相同车型的驾驶员,最省油的操作与平均水平相比可以节约燃油5%—7%,最省油的驾驶员与最费油的驾驶员之间的油耗差距还要大。这一结论在2013"宇通杯"全国公交驾驶员节能技术大赛上得以验证,即便是来自全国的节能操作高手,同组间最低耗油量与最高耗油量的差距仍较大。节能操作方法有哪些?驾驶员如  相似文献   

10.
道路交通系统驾驶员能力与系统任务的匹配与协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分析、抽象道路交通系统各因素与驾驶员能力和系统任务要求关系的基础上,研究驾驶员能力与系统任务的状态水平。通过对驾驶员能力水平与系统任务匹配状态的研究,揭示系统在不同匹配状态下的安全性,给出系统安全的匹配准则。此外,对驾驶员能力和系统任务的检测及ITS对匹配状态的协调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驾驶员的驾驶经验对安全车速选择的影响,采用情景试验的方法,对驾驶员安全车速的感知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考虑驾驶车辆性能、驾驶任务缓急的情况下,驾驶经验对驾驶员安全车速的选择产生较大影响,有经验的驾驶员安全车速的选择在限速范围内相对集中,受道路及环境约束变化的影响较小,安全车速较为均衡;而无经验的驾驶员安全...  相似文献   

12.
草原公路线形诱导标志在指示曲线路段道路线形变化、诱导驾驶员视线、缓解视觉单调感、提高行车安全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选取草原公路不同曲线路段,利用眼动仪采集7名驾驶员的眼动指标,筛选得到5名驾驶员的能清晰描述眼动变化规律的有效数据,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筛选眼动响应敏感指标,得出不同因素对驾驶员眼动指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瞳孔直径对是否存在线形诱导标志、驾驶员性别响应敏感;扫视幅度对线形诱导标志设置位置响应敏感.不存在线形诱导标志时,驾驶员的平均瞳孔直径大于存在线形诱导标志时驾驶员的平均瞳孔直径0.09 mm;而存在线形诱导标志时,驾驶员的瞳孔直径变化幅度较大,平均变化率相差近0.5%.线形诱导标志设置在道路左侧时,驾驶员扫视幅度幅值较大,相比线形诱导标志设置在道路右侧时驾驶员的扫视幅度高2.59°,平均变化率相差1.3%.女性驾驶员在线形诱导标志引导路段的平均瞳孔直径比男性驾驶员大近0.25 mm,瞳孔直径变化幅度明显,平均变化率相差0.7%.   相似文献   

13.
驾驶员等待时间阈值是分析礼让行人合理时间的重要参数,是减少非信号交叉口人车冲突,提升道路通行能力的重要条件.通过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驾驶员放弃等待时间的影响因素,并基于非集计价格敏感度分析法(KLP)建立驾驶员等待时间阈值模型,利用昆明市驾驶员让行意愿调查数据进行标定.研究结果表明,驾驶员人格类型、性别和教育程度对驾驶员放弃等待时间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影响;驾驶员年龄、职业和收入对驾驶员放弃等待时间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影响.驾驶员主观合理等待时间为16.4 s、等待时间阈值为23.2 s,与驾驶员意愿等待时间的50% 分位值和85% 分位值相吻合.同时,不同人格驾驶员的主观合理等待时间差异较小,而相应的等待时间阈值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4.
黄智芳  鲁丛林 《中南公路工程》2007,32(4):167-168,177
驾驶员的路径选择行为是影响交通诱导成效的一个关键因素。建立了诱导信息条件下驾驶员路径选择行为模型,仿真分析了诱导信息和驾驶员的经验对驾驶员路径选择行为、路网交通流分布、系统整体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出行次数的增加,2条路径的交通流波动逐步减小,系统总行程时间逐渐减少,逐渐趋于系统均衡。驾驶员的长期经验、诱导信息的长期准确对驾驶员的路径选择行为、系统均衡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进行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时,驾驶员的操作是否规范将导致检测数据波动较大,对检测结果产生较大影响。文中设计了3组不同的试验,通过数据分析,说明了驾驶员的操作规范与否对制动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已有的研究表明,要使LKA系统能自适应于不同驾驶员的前提是,驾驶员喜好的LKA介入时机特性与其自身的自然驾驶特性相符合,但现实情况如何目前尚无定论.为此,本文中通过主客观评价试验获取驾驶员喜好的LKA介入时机客观指标;并采集驾驶员的自然驾驶数据,提取驾驶员转向回正点,对转向回正点进行特性量化并提取相应的指标.通过对比驾...  相似文献   

17.
瑞祥  开宏 《汽车运用》2004,(4):30-30
注意风向风力.春季多风,灰尘较大,影响驾驶员视线.当风力较大时,驾驶员应当注意风向、风力给行车带来的影响.风向与车辆行驶同向时,由于风力的作用,制动距离会相对增长,制动的非安全区增大;风向和车辆行驶方向侧向时,使车辆的离心力增大,易使车辆发生侧滑或侧翻.因此,驾驶员必须注意风力、风向对车辆行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记满12分驾驶员的不当驾驶行为成因,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工作,选取包头市扣满12分的驾驶员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利用驾驶行为、驾驶态度、驾驶技术和人格量表,获取了570份有效样本.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将驾驶行为、驾驶态度和驾驶技术量表中的题目分别重组形成综合性指标.为研究不同性别司机不当驾驶行为的成因,将被调查驾驶员按照性别分类后进行聚类分析,分别得到3种不同类型的驾驶员群体及其对应的驾驶特性和人格属性得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年龄较大、受教育程度较低且驾龄较短的男驾驶员驾驶技术较差;年龄较小、结婚率较低且驾龄较短的男驾驶员群体独立性得分较低,判断能力较差;年龄较小、驾龄较长的男驾驶员驾驶行为和驾驶态度存在问题.对于女性驾驶员来说,年龄较小、驾龄较长的女驾驶员独立性得分较低,判断能力也较差;年龄较大、驾龄较长的女驾驶员在驾驶行为、驾驶态度和驾驶技术三个方面都存在问题,同时自律性较差;年龄较小、教育程度较低且驾龄较短的女驾驶员驾驶技术较差.研究成果可以为多发不当驾驶行为驾驶员的培训教育和行为矫正提供参考,有助于对驾驶员进行针对性培训.   相似文献   

19.
脾气暴躁脾气暴躁的驾驶员感情容易出现较大波动,易驾"英雄车"、"斗气车"、"冒险车"等.有关研究机构对750名肇事车驾驶员的心理性格进行了调查测试,其中5%的肇事驾驶员属于脾气暴躁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驾驶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但应清醒地认识到,由于驾驶员的思想麻痹、违章操作以及判断失误所引发的交通事故还时有发生.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交通事故80%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