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车内空气污染的种类及危害汽车车内空气污染主要有甲醛、苯、甲苯、二甲苯、TVOC(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丙酮等。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甲醛、苯和一氧化碳。甲醛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哮喘,甚至肺气肿;对孕妇和女性来说,可引起胎儿体质和智力发育下降。甚至流产,或者月经紊乱、染色体异常;对儿童来说,则会引起智力下降。  相似文献   

2.
《汽车导购》2006,(9):80
买了新车.可是车内有异味,怎么办呢? 3M净呼吸甲醛净化剂利用独特基团反应.高效快速捕捉降解车内空气中的甲醛分子.对汽车内饰以及其他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具有消除率高、去除速度快的特点。水性含香环保配方具有高度活性,对人体安全,能持久发生效用.保持空气清新芬芳。如果能配合净呼吸光触媒空气净化剂使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甲醛具有致癌性,可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甲醇汽车的甲醛排放检测方法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文章利用常规排放的检测方法取得汽车尾气的稀释样气,从中抽取一定量的排气样气,由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甲醛的质量浓度。根据试验时测定的体积及试验循环行驶距离,得出与常规排放量纲完全一致的甲醛排放量。解决了甲醇汽车尾气排放中甲醛体积分数的测试问题。  相似文献   

4.
利用气相色谱质量联用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分别对长途客车车内空气污染物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和甲醛进行分析。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长途客车车内空气污染物中烷烃、芳香烃和烯烃分别占41.4%、27.6%和20.7%;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对人体有较大危害的甲醛和苯系物在长途客车车内空气污染物中含量较高。随着长途客车停放或运行时间的增加,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有显著的降低。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在人们越来越重视汽车排放对环境影响问题的同时,也提高了对汽车排放的测定要求,用原来的分析仪不可能测定影响环境和危害健康的排出废气重要成分如甲醛、甲醇和光化学活性成分等。以往大都用气体色谱仪和高速液体色谱仪来分析这些成分,但是气体色谱仪和高速液体色谱仪致命的缺点:一是化费时间长;二.是不能连续测定。 原理上讲,吸收红外线法是可以测定所有低分子量气相化合物的,有可能作为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人们的生活中,甲醛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污染源,它已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在不能将它根除的今天,必须加强防范手段。本项目的研究就是探索一个高效率、低成本的智能检测仪表,使其能成为现代生活中一个有效工具,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准,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你知道吗?     
<正>《汽车与运动evo》测试小组不仅测试汽车,还测试所有和汽车相关的用品,丰富您的用车生活!TKO途客MA006-UC车载净化器参考价:1198元空气质量直接影响身体健康,除了家用空气净化器外,车载净化器也受到不少车主追捧。MA006-UC净化器采用HEPA复合滤网,可去除甲醛、灰尘、花粉、PM2.5及过敏原等有害物质。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气泡产生的主要来源途径,分析了液压系统中气泡的产生对整个液压系统正常工作有极大的危害,提出预防及去除气泡的措施,在实际生产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1机动车尾气排放超标的危害机动车尾气主要是来自内燃机的排放物,由于燃料含有杂质、添加剂及燃烧不完全等原因,机动车尾气中除了氧气、二氧化碳及水蒸气等少数几种为无害成分外,其他大多数成分,如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烟尘微粒(某些重金属化合物、铅化合物、黑烟及油雾)、臭气(甲醛等)都是污染环境的有害成分。  相似文献   

10.
甲醇汽油混合燃料的甲醛排放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M10(甲醇占10%,90号汽油占90%)、M15两种混合燃料及汽油M0在小型内燃机上进行了不同载荷下甲醛排放试验。结果表明,M10与M15甲醇汽油混合燃料在空载和满载时尾气排放中的甲醛含量较高,半载时的甲醛含量低;在空载时,随着甲醇比例的增加,尾气中的甲醛也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的要求越来越高,零件的棱边质量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机械工程中,毛刺的危害很大,它不仅影响总成装配质量,而且危及操作人员的安全,不去毛刺就有可能使后续工序的制件变为废品,由于毛刺的存在,产品常被误判为不合格品,为去毛刺,企业的生产成本因之增加,文中还介绍了我们厂近年来采用三峰轮滚轮压毛刺,专机光整磨毛刺,专用工具去除毛刺,爆炸法热能燃烧毛  相似文献   

12.
含醇类燃料非常规排放污染物甲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RON93汽油、甲醇汽油(M15、M25、M85)、乙醇汽油(E10、E25)、-10#柴油和乙醇柴油(ED10)在一定工况下的非常规排放物--甲醛的检测.结果表明:发动机燃用汽油、柴油或醇燃料时,排气中都会产生醛类排放物,随着混合燃料中的醇含量增加,排气中醛类排放物也相应增加,汽油的甲醛排放要高于柴油;同一种燃料进行测试时,甲醛排放随着功率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双三元催化转化器对甲醛有一定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具体地介绍了M15甲醇——汽油混合燃料在解放牌汽车上应用的可行性。通过室内、外性能对比试验说明:燃用M15甲醇——汽油混合燃料(以下简称M15混合燃料)时,发动机功率可比燃用汽油时提高5~7%,燃油经济性不变,能耗率可降低5~10%,排污减少,排气中的甲醇、甲醛含量并不构成对环境的危害。汽车的冷起动和热气阻等使用性能适应我国中原地区。  相似文献   

14.
为了找到高温下车内零部件甲醛散发源,通过模拟汽车零部件在高温条件下的甲醛散发试验,利用分光光度计法对车内常用的13种材料进行试验测试,分析出不同材质在相同条件下的甲醛释放量,结合不同材料在车内的使用情况,确认车内甲醛散发的主要来源,为汽车零部件企业提供改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甲醛污染的来源进行分析,并对甲醛检测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用气相色谱仪测量研究了ZS195柴油机燃用DME排气中的非常规排放物甲醛和甲酸甲酯。研究表明,甲醛是非常规排放物中的主要成分;在空载工况下,甲醛和甲酸甲酯的排放量随转速上升而略有上升;在高负荷工况下,二者的排放量大幅降低;此外,适当减小供油提前角,降低喷油压力和缩小喷孔直径都有利于减少甲醛和甲酸甲酯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17.
测定空气中低浓度甲醛,建立乙酰丙酮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微量甲醛的方法,选择最佳实验条件,并考察多种共存物的影响及最大允许量。该方法最低检出限为 0.0034μg/ml,相对标准偏差为5.6%,测定空气中甲醛的最低浓度为0.0057mg/m~3,可满足室内外环境空气中甲醛本底及受甲醛污染环境的监测。  相似文献   

18.
进行了电喷汽油机燃用汽油和多种不同掺混比例甲醇汽油的试验研究,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测量了普通三元催化器前后的甲醛排放。试验结果表明:甲醛排放量随掺醇比例、转速的增加而增大,随扭矩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加;三元催化器对甲醛排放的催化转化效率随着掺醇比例的增加而减小;燃用M30以下低比例甲醇汽油时,催化器对甲醛排放的催化转化效率在多数工况都能达到85%以上,受工况影响并不明显;燃用M50以上中高比例甲醇汽油时催化器对甲醛排放的催化转化效率受工况影响较大,随着发动机转速、扭矩的增加而增加,在低转速低负荷下催化效率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一维GT-Power和三维CFD仿真软件耦合甲醇氧化详细化学动力学机理,以某传统柴油机参数为基础,搭建了火花点火式甲醇发动机的一、三维物理模型,研究了该甲醇发动机的非常规排放。研究表明:随着负荷的增大,未燃甲醇与甲醛的排放呈现先减少后增多的趋势;小负荷时,增加点火提前角更能有效降低未燃甲醇及甲醛排放;随着转速增加,未燃甲醇排放有增加的趋势,而甲醛排放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增大EGR率更能明显地降低未燃甲醇及甲醛的排放;压缩比增大可以降低未燃甲醇及甲醛排放,且其增加到17.5之后,排放量几乎接近于0;当压缩比较小时,当量比的增大能有效减少未燃甲醇及甲醛排放;未燃甲醇与甲醛主要分布在缸壁、缸盖底面与活塞顶面的一些缝隙区域。  相似文献   

20.
在一台满足国III排放法规的多点电喷汽油机上,分别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在线)、气相色谱仪和液相色谱仪(离线),对同一工况和相同燃料条件下的甲醛排放物进行检测和对比。结果表明:FTIR检测的发动机尾气中甲醛排放规律与气相和液相色谱仪检测出的规律一致,但FTIR法的检测值要比色谱法高。另外,使用FTIR测量了常规车用三效催化转化器前后的甲醛、乙醛、甲醇等非法规排放,结果表明:随着掺醇比例的增加,甲醛和甲醇排放急剧增加,乙醛排放则减少。三效催化转化器对甲醇汽油掺混燃料的甲醛、乙醛和甲醇排放转化效果显著,经处理后,基本上可实现零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